2009年8月2日凌晨,長沙望城縣(現望城區)星城鎮月亮島社區發生一起6人被害、2人重傷的惡性案件。案情上報後,湖南省公安廳與長沙市公安局成立專案組,經初步現場偵查與調查訪問,鎖定犯罪嫌疑人張承禹。次日,公安部將張承禹列為A級通緝令逃犯進行網上追逃。
11年後,2020年12月9日,張承禹在江西南昌落網。12月11日16時48分,G2339次列車駛至長沙火車南站,張承禹戴著腳鐐手銬,被長沙公安專案民警押下列車,再由特警隊員將其快速押上警車駛離現場。至此,長沙市望城區「2009.8.2」特大殺人案成功告破。
△12月11日,長沙高鐵南站,被押下車的公安部A級通緝令逃犯張承禹 攝影記者 吳琳紅 張雲峰
現場:嫌疑人張承禹被押上警車,途中一言不發
12月11日下午,長沙公安專案民警、特警隊員提前來到長沙火車南站,為押解即將抵達長沙的公安部A級通緝令逃犯張承禹做好準備,警車也提前駛入了現場。
下午4時48分,月臺上,G2339次列車緩緩駛入站臺。車廂門一打開,身穿橙色馬甲、深灰色長褲的張承禹就被專案民警從列車上押下,特警隊員隨後前來,手持荷槍實彈,將其押上警車,最後駛離現場。
值得一提的是,在從列車走向警車的這段路程中,嫌疑人張承禹一直低著頭,眉頭緊鎖,一言不發,依舊和此前的「啞巴」形象別無二樣。
△12月11日,被特警及媒體團團圍住,面對刺眼的攝影燈和閃光燈,張承禹似乎有些不適應 攝影記者 吳琳紅 張雲峰
回顧:作案後流竄多地,出行基本靠步行與騎自行車
張承禹在作案後,逃了11年。這11年,他都去了哪些地方?專案組成員、長沙市公安局刑偵支隊一大隊大隊長畢旦建告訴記者,張承禹在2010年時來到江西南昌新建區,在來南昌之前,他還去過湘潭、雲南、上海、浙江等地。
「雖然去了這麼多地方,但為了儘可能地隱蔽自己的行蹤,嫌疑人出行主要靠步行與騎自行車兩種方式。」畢旦建說,嫌疑人害怕自己的口音暴露自己的身份,因此在11年間,一直裝作啞巴,沒有和別人有過語言交流。
記者了解到,張承禹在抵達南昌後,一開始在橋下搭了一個簡易的棚子,以撿廢品為生。慢慢地,張承禹開始在附近做點零工,直至被抓獲。
「嫌疑人在作案之後,一直在想著什麼時候被公安機關抓獲,同時,為了躲避公安機關的偵查,他也想了一些辦法。」專案民警、長沙市公安局望城分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董哲軍說,張承禹在平時儘量不使用身份證,如果必須乘坐公共運輸工具,也不會進站,「他會選擇直接在高速公路上攔車。」
△12月11日,面對閃光燈,張承禹低下頭 攝影記者 吳琳紅 張雲峰
講述:11年間從未回過湖南,也沒有和家人聯繫
畢旦建介紹,「雲劍-2020」命案積案攻堅行動開展以來,長沙市公安局將張承禹作為重點命案逃犯進行追逃。「警方通過研判,發現在南昌新建區樂化鎮一建築工地上有一男子可疑,後經盤查將其抓獲,通過指紋與DNA比對,確定嫌疑人就是11年前的命案逃犯張承禹。」
董哲軍告訴記者,作案後至今的11年間,張承禹從沒回過長沙,也沒回過張家界桑植的老家,甚至連湖南也沒回過,「嫌疑人也沒有和家人聯繫過。」
談及該案的成功破獲,長沙市公安局副局長韋樹恆稍顯激動。「正義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在公安部、省公安廳的協調指揮下,長沙公安經過11年的不懈努力,在江西南昌警方的全力支持下,望城區「2009.8.2」特大殺人案犯罪嫌疑人、公安部A級通緝令逃犯張承禹於今天押解回長。」
韋樹恆說,11年間,長沙公安從未停止對張承禹的抓捕工作,一代代辦案民警艱辛努力、克服困難終於將逍遙法外的案犯繩之以法,體現了長沙公安「命案必破」的決心,告慰了受害人及其親屬,伸張了公平正義,維護了法律尊嚴。
瀟湘晨報記者滿延坤 長沙報導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