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關於張承禹我們了解到,他是個性格內斂的人,在老家外號「媳婦」。長期在外打工的寂寞,讓其對李某產生非分之想。在情感訴求得不到回應的時候,做出了難以挽回的惡行。對於按摩店老闆娘李某,我們不做評論。但是在這起案件中,其他受害人真的是無辜,還有未成年的孩子以及尚在襁褓之中的嬰兒。
逃亡11年後,2020年12月9日,犯罪嫌疑人張承禹在江西南昌落網。11日16時48分,G2339次列車駛至長沙火車南站,張承禹戴著腳鐐手銬,被長沙公安專案民警押下列車,再由特警隊員將其快速押上警車駛離現場。至此,長沙市望城區「2009·8·2」特大殺人案成功告破。
張承禹在殺人犯案後,逃了11年。這11年,他都去了哪些地方?
張承禹犯案離開長沙之後去過湘潭、雲南、上海、浙江等地,在2010年的時候來到了江西南昌的新建區樂化鎮。
「雖然去了這麼多地方,但為了儘可能地隱蔽自己的行蹤,張承禹在逃亡期間基本上不會使用身份證,出行基本上是靠走路或者自行車,如果去遠一點的地方,他會選擇在高速路口攔順風車。」辦案民警說,張承禹害怕自己的口音暴露自己的身份,因此在逃亡的11年間,一直裝作啞巴,很少和別人有過語言交流。他有個綽號叫「啞巴」。
在來到南昌之後,一開始在南昌新建區樂化鎮某天橋下搭了一個簡易的棚子,以撿廢品為生。後來張承禹開始在橋附近做點零工為生。
張承禹被抓獲的地方江西省南昌新建區樂化鎮一處建築工地,裘先生曾經是張承禹的工友,「我們一直都以為他是個啞巴」,裘先生說。在流浪南昌的前兩三年,張承禹一直住在天橋下的棚子裡,基本不與當地人接觸,靠撿垃圾為生,也經常有一些好心人幫助他。但後來當地政府把棚子拆掉了,附近有個魚塘主收留了他,讓他住在魚塘附近的一個破舊小房子裡,也不收他租金,只讓他順便幫忙照看下魚塘就可以。
而張承禹為了隱藏身份,一直以啞巴形象示人,說話通常只會「啊啊呀呀」,需要的時候還會通過寫字和人交流,因此大家都一直以為他就是個啞巴。裘先生打開手機,他對張承禹的電話號碼備註名也是兩個字:「啞巴」。 「最近幾年,張承禹在附近住的久了,也有一些人給他介紹事情做。」張承禹在村裡以打零工為生,而裘先生也是和他在工地上認識的。張承禹給人的印象是,聽話、老實,肯吃苦。但有時候情緒變化較大,會突然發脾氣。
12月9日正是張承禹被捕的那天,裘先生正好與他在同一個工地上。裘先生說,當天下午兩三點鐘,工地上突然來了幾臺警車,民警拿出張承禹的照片告訴他,懷疑這名工友是一名殺人嫌疑犯,希望他能予以配合,將正在五樓做事的張承禹引下來。裘先生也沒有想太多,當時「啞巴」正在五樓樓頂樓麵攤平水泥。他就上到五樓,告訴「啞巴」要去別的地方做事,讓他和自己一起下來。當張承禹下到一樓的時候,立即被在場守候的民警控制住。民警拿出照片進行詢問他是否是張承禹時,犯罪嫌疑人仍說話啊啊呀呀,隨即點頭承認了自己的真實身份。
落網後,犯罪嫌疑人張承禹拒絕與他人語言交流,估計是因為多年沒有開口說話,他心理上不能接受自己現在的狀態。張承禹在逃亡期間曾因喉嚨發炎不敢去醫院,如今已是「失語」狀態。但是在警方強大心理攻勢和審訊下,處於失語狀態的張承禹,最終用紙筆如實交代了自己的犯罪行為。
在這11年對張承禹的追蹤搜捕的過程中,警方深入到長沙的每個縣區,甚至每個街道每個村,所有的老百姓跟公安機關幾乎都發動起來了,同時對鐵路高速公路,還有張承禹可能藏匿的其他地方進行全面的搜捕。每逢過年過節,以及張承禹家人的生日和過世親人祭奠的日子,民警都會去到張承禹的老家張家界桑植蹲點守候摸排走訪。2020年通過「雲劍」行動,警方把張承禹作為重點逃犯,最終通過縝密的偵查,終於把犯罪嫌疑人張承禹繩之以法。
可想而知,張承禹在逃亡期間肯定也是每天活在心驚膽戰之中,既怕被警方找到,也沒有辦法過正常人的生活。如果在11年前那個凌晨,張承禹控制住自己情緒,沒有對李某一家人痛下殺手,他還是可以過一個正常人的生活。當年他與按摩店老闆娘李某到底因何產生糾紛,真正原因也只有當事人清楚。張承禹的結局或許不是偶然,兇手的歸案,希望能讓死者在天之靈得以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