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具屍體被依次抬出按摩店,這一幕,成為星城鎮上千名圍觀群眾心中揮之不去的噩夢。
2009年8月2日凌晨4時許,39歲的張承禹殺死了按摩店老闆戴麗的3個親姐妹,一個搞衛生的親屬,還有侄女和侄子,7個月大侄子被扔進水缸,活活溺死。
作案後,張承禹四處逃竄,最終在南昌昌北國際機場附近一個天橋下落腳,以撿廢品為生。為了隱藏身份,他一直以啞巴形象示人,說話通常只會"啊啊呀呀",有時候還會通過寫字和人交流。
由於天橋下的棚子屬於髒亂差,當地政府把棚子拆掉了,一個魚塘主收留了張承禹,讓他住在魚塘附近的一個破舊小房子裡,不收租金,只讓他順便幫忙照看下魚塘,此後張承禹開始以打零工為生,時間一晃,就是11年。
2020年12月9日,公安部A級通緝令逃犯張承禹在江西南昌落網。"2009.8.2"長沙市望城區6人被害、2人重傷案告破。
2009年8月2日,對於戴麗來說,這是一個充滿血腥的日子。
一個月前,戴麗和親姐妹在星城鎮月亮島社區新月小區西城路開了一家按摩店,店裡除了4姐妹,還有戴麗的侄子、侄女、堂弟,一個搞衛生的親屬,加上張承禹,一共9個人。
8月2日凌晨4時許,張承禹拿起屠刀,將戴麗的三個姐妹,搞衛生的親屬,一個侄女,全部殺死,甚至連7個月大的侄子也不放過,扔進水缸活活溺死。
"戴麗和另一個侄兒也被鐵棍敲暈了,小孩子頭上有很多血,當時我們以為她不行了,但奇蹟般地搶救過來了。"民警回憶,當時他是望城縣公安局刑偵大隊的民警,後也成為此專案的成員,曾第一時間趕赴了案發現場。
"凌晨 5 點的時候,我起床上廁所,迷迷糊糊聽到對面有砰砰的響聲,還有人發出求救聲。我以為很正常,也就沒管了,沒想到發生了命案。"按摩店對面居民龍女士回憶說。
附近居民反映,這裡是星城鎮的休閒娛樂一條街,平時很熱鬧,治安很差,經常發生打鬥和盜竊事件。"沒想到會出這麼大的事,這個兇手真是狠啊,殺了 6 個人,還有一個幾個月大的小孩。"
經調查,張承禹曾在戴麗的店裡做事,因與戴麗存在感情和經濟糾紛,導致命案發生。戴麗父親表示,"他一直想和戴麗結婚,但戴麗不同意。開店之後,他一直住在店內。"
在南昌市新建區樂化鎮青坑村村民眼裡,張承禹為人脾氣很好、很勤快,會主動幫村民幹活,"是個啞巴,不會說話,靠打零工生存,我們都以為是流浪到這裡來的。"
張承禹剛來樂化的時候,在昌北國際機場附近一個天橋下的棚子裡居住,基本不與當地人接觸,靠撿垃圾為生,也經常有一些好心人幫助他。但由於天橋下的棚子屬於髒亂差,後來當地政府把棚子拆掉了,當地一個魚塘主收留了他。
"我讓他住在魚塘附近的一個破舊小房子裡,不收租金,只讓他順便幫忙照看下魚塘。"在這個5平米左右的房子裡,有床有衣櫃有電視,屋外甚至種了不少青菜,養了幾隻鴨子。
村民稱,在這裡落腳的近十年間,張承禹從來沒有和大家說過一句話,只是會依依呀呀,見到較為熟悉的人,才會點頭打招呼。最近五年,張承禹在村裡多以打零工為生,給人的形象是,聽話、老實。
而在相距384公裡的桑植縣沙塔坪鄉,"張承禹"則成為大人唬小孩子的代名。據悉,張承禹父母早逝,家中還有幾個哥哥,是哥哥嫂嫂照顧他長大,村民譚葛生說,可能是這個緣故,張承禹從小到大不怎麼愛說話,性格挺孤僻的。
"當時這個大山裡的村子窮,我和張承禹小學都沒念完,小時候就幫著做農活,他說過要出去打工改變生活,在17歲左右他就離開了村子,出去打工了,但不知道去了哪兒。"譚葛生想不明白,"明明外出打工謀生是為改變命運,怎麼就走上了殺人的地步?"
抓捕:懸賞30萬,每年嫌犯父母陰生民警都會去其老家
12月9日張承禹被捕的這天,是他進這個工地的第一天。工地保安陳師傅回憶,9號下午突然有十多個便衣民警來到工地,隨後工頭將正在5樓做工的"啞巴"也就是張承禹喊了下來,隨後民警在一樓樓梯口將他抓住。
長沙警方稱,案發11年來,從未停止過對張承禹的布控和追捕,2009年8月3日,公安部發出A級通緝令,緝拿故意殺人案犯罪嫌疑人張承禹。
2009年11月25日,湖南省公安廳再次通過媒體發布懸賞公告追捕張承禹,對提供重要線索或直接抓獲犯罪嫌疑人的,公安機關將獎勵追加至最高30萬元人民幣;2017年5月25日,湖南省公安廳發布《關於公開懸賞通緝在逃人員的通告》,張承禹的名字再次出現,是"一號"人物。
當年案發後,專案組民警曾前往張承禹的老家桑植縣沙塔坪鄉呆了三個月。"他家住在山頂上,交通非常不便,爬上去都要一個小時。"民警回憶,當時正處夏天,民警在當地組織了搜山工作,但始終沒有找到其蹤跡。
民警介紹,這麼多年以來,為追捕嫌犯,專案組成員跑遍了全省和長沙周邊重要城市,每年逢年過節和張承禹父母忌日等節點都會去其老家蹲守。"這麼多年壓在心裡的一塊石頭終於移除了。"
今年全國公安機關命案積案攻堅行動以來,長沙公安機關刑偵部門將"2009.8.2"命案列為重點目標案件,開展追逃抓捕工作。12月9日,在江西南昌警方的大力協助下,這名公安部A級通緝令逃犯終於落網。
"積案不破,民心難順、法治難彰、社會難安!掃黑除惡,不僅要打得狠、打得猛,還要打得深、打得透,各地陳年積案能否得破,是其中一項重要的評價標準。"
自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全國共破獲涉黑涉惡刑事案件20.7萬起。據國家統計局今年上半年的民意調查,有95.1%的群眾對專項鬥爭成效表示"滿意"或"比較滿意",比2018年提高15.1個百分點。
從江蘇南京"1992.3.24"南京醫學院強姦殺人案到福建三明"1995.7.6"殺害"全國文物安全衛士",從博物館副館長廖國華案到遼寧瀋陽"2003.4.30"持槍搶劫殺人案,從雲南"孫小果案"到湖南"操場埋屍案",截至12月8日共破獲命案積案5281起。其中,共偵破20年以上的積案2476起,佔46.8%,10年至20年的積案2269起,佔42.9%,案發時間最長達42年。
全國掃黑辦表示,全國政法機關以黑惡積案清零、問題線索清零為目標,用"破案攻堅"開路,使得一大批多年想破而未能偵破的積案命案沉冤昭雪。"積案不破危害重重,這些案件時刻警醒我們——必須將黑惡勢力掃蕩乾淨,不留死角,不留禍根!"
每一起命案積案影響的不僅是一個家庭,還關係著一方百姓的安全感、幸福感,關係著法治精神的彰顯、公平正義的維護。
當年的按摩店已經成了一家燒烤夜宵店,"命案發生後,我們每天都提心弔膽的。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們都以為他不在人世了,沒想到最終還是被警方抓獲了,我們懸著的心也終於可以放下了。"一位住在新月小區的老居民發出感慨,這大概就是積案命案沉冤昭雪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