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下午,長沙高鐵南站出現了只有警匪電影裡才會有的場景,數輛特警車輛停靠在火車站出口,警燈不停地閃爍著,數十名荷槍實彈的特警隊員一字排開,在現場實施警戒,他們每個人都是神情凝重,處在高度戒備中,這樣的陣勢,不難想像,一定會有重大事情發生。果不其然,16點48分,G2339次列車準點開進長沙南站,隨著車門緩緩打開,一名身穿黃色上衣帶著腳鐐手銬的男子,被長沙公安警察押下了列車,很快就被帶上等候在此的警車,在特警隊的武裝護送下,警笛長鳴,快速駛離。
這一幕,相信大家除了電影裡一生都未見過,不明真相的群眾也開始了各種猜測,當然,大家議論的焦點,幾乎就三個字:「他是誰?」是啊!他是誰?能讓警察如此興師動眾,這個人一定是犯了頂級大案,人們理所當然地會對他產生濃厚的興趣,更想對他有進一步的了解。「他是張承禹!」「難怪警方這麼重視了!」網絡上很快就被此人刷屏,大家也逐漸了解到了一些細節,從警方發布的警情通報中,也可以了解到大致的案情,原來此人正是長沙市望城區「2009.8.2」特大殺人案兇手張承禹,當年由他製造的那起大案可謂是轟動全國。
據警方公布的消息稱,張承禹是公安部A級通緝令逃犯,11年前殺死6人重傷2人後潛逃至今,2020年12月9日,張承禹在江西南昌被當地警方抓獲歸案。11年間,湖南公安廳與長沙市公安局對此案非常重視,從未停止過對逃犯張承禹的追捕工作,專案組曾經多次遠赴6省多地進行抓捕,尋找有價值的線索,因為前期獲取到的追逃線索極其有限,辦案民警新老交替了好幾代,而逃犯張承禹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始終都未落網,這起案子因此也成了專案民警的一塊「心病」。
12月9日下午3時許,長沙市刑偵專案民警突然接到南昌東湖警方的來電,對方稱通過視頻研判在南昌新建區樂化鎮抓到了一名案犯,疑似公安部A級通緝令上的張承禹,案犯與人像高度相似,但他一直不肯說話,因此目前還未確定此人是否就是逃犯張承禹。獲此消息,湖南警方異常興奮,馬上就與南昌警方對接了信息,通過比對,長沙專案組民警確定了南昌警方抓獲的案犯,就是逃亡了11年的重大刑事案犯張承禹。經審查,張承禹對自己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最終交代了當年作案後逃亡的經過。
據悉,2009年張承禹作案後,潛逃輾轉多地,最後流竄到江西南昌,為了逃避警方的追捕,在逃亡的路上他居無定所,主要都是在涵洞和橋洞裡度過,不敢與人交流,不敢與人發生衝突,過著動蕩飄零的日子,後來為了掩飾自己的「特殊」身份,張承禹又偽裝成「啞巴」,不再說話,在一些建築工地打零工養活自己,這樣的生活有多艱難也是可想而知了。為了還能活著,張承禹一改曾經的脾性,盡力把自己偽裝成一個非常老實的「好人」,用假象蒙蔽了周圍群眾的眼睛,以至於在抓捕他時,群眾還在問:「這麼老實的人怎麼會殺人?」
是啊!這麼一個可憐老實的流浪者,誰也不會把他與殘殺6人的冷血兇手聯繫在一起,然而,當年的張承禹,一夜之間家喻戶曉,不僅震驚了整個湖南省,也讓全國人民看到了他的兇殘惡性。據此前報導,2009年6月初,張承禹認識了一位名叫李萍的女子,兩人很快就發展成了男女朋友關係,後來他們在長沙市望城新月小區某棟樓一樓租下了一間門面房,做起了按摩生意,店名叫「康樂15元按摩店」,經營了剛剛兩個月,這個按摩店就出了大事,一起駭人聽聞的兇殺大案在此發生。
2009年8月2日,住在按摩店二樓的房東,察覺到一樓按摩店裡有異樣,很可能是殺人了,於是趕緊報警,當地警方隨後趕到現場,發現按摩店裡橫七豎八倒在地上有8個人,最終確定其中有6人已經死亡,2人重傷,死者中有5人為女性,另一名是僅有7個月大的男嬰,死傷者有女老闆李萍和家人親戚,還有按摩女及準備接手此店的王某。警方通過偵查,鎖定了犯罪嫌疑人是這家按摩店的老闆張承禹,此人已經潛逃。8月3日,長沙警方發出通報,並組織警力全城搜捕嫌犯。同日,公安部也發出A級通緝令緝捕兇手張承禹,並懸賞5萬元徵集線索,後來又提升到30萬元。
據了解,張承禹老家在張家界市桑植縣沙塔坪鄉大莊村,1970年出生,兄弟姐妹6人,相互之間處得並不和睦,母親在他1歲時病逝,張承禹從1998年離開家鄉,一直在外面自己打工生活,很少回家。後來結識了李萍,就一直想與她結婚組建個家庭,但李萍沒有答應嫁給他,傳聞稱2009年8月2日,張承禹再次向女友提出結婚的事,結果又被拒絕,而且,李萍的家人也是極力反對,兩人因此發生了激烈的爭吵,一怒之下,張承禹情緒失控,竟然殘忍地殺害了李萍一家,釀成一起驚天兇殺大案。
張承禹行兇殺人後,就開始了亡命天涯,四處流浪的生活,最後他來到了南昌市新建區青坑村,據村民介紹,這個人是個「啞巴」,從來都不會說話,為人非常老實本分,脾氣很好,手腳也勤快,看到村民誰家有活幹,他都會主動去幫忙,當然大家也會給他應得的報酬。不過關於此人的來歷,沒有人能說得清楚,只知道他是流浪到了這裡,其他一概不知。誰能想到他會是一個殺死6人的大惡魔呢?直到張承禹被警察抓住,大家知道真相後,才感覺後脊梁冷颼颼地冒冷汗,「沒想到啊,這麼老實的一個啞巴,會是殺人犯。」
有村民介紹稱,張承禹從來都不主動與村民交流,有人喊他時,他就會「咿咿呀呀」地叫喚,有人曾試圖用文字與他交流,想知道他的一些信息,但是他非常警惕,一直都不願意談到自己身份。因為大家都不知道他姓名,所以乾脆就喊他「啞巴」,在村裡「啞巴」就成了張承禹的名號。最初來到這裡時,張承禹是住在高架橋下,後來因為環境整治,把他的棚子給拆了,他就搬到一個距離村莊僅500米左右一個魚塘邊沒人住的破房子裡居住,後來他自己也種了菜,還養了幾隻雞鴨,晚上有時候他也會去村裡串門看電視。
有些村民看他可憐,還送一些生活用品和衣服給他,可能是因為這裡的村民非常淳樸,張承禹在此一住就是三四年,靠給村民打零工過日子。據請過張承禹做過幫工的一位村民介紹,「這個人做事非常實誠,從來都不偷奸耍滑,因此大家都很樂意喊他做事,而且他從不挑活,啥活都幹,你願意給多少錢他都接受,從不因為錢給少了爭吵,所以村民對他的印象都非常不錯。」張承禹肯幹,村民也不虧待他,每幹一天,大家都會給他200元,最近兩年,張承禹的日子也好過了很多,還買了一輛電動車。
在張承禹居住的破房子裡,裡面非常簡陋,除了一張床和幾隻凳子,再就是一個衣櫃,還有一個舊電視,衣櫃裡有6部老年手機,非常舊,可能是村民不要的送給了他。最吸引人注目的是一本帳本,上面記錄著的都是他日常幫人做工情況和一些帳目,筆記本的封面,張承禹寫了幾句話,很是發人深思,「風力(力字被塗抹改成了勵字)掀天浪打頭,只需一笑不許愁。」扉頁上他也寫了兩句詩:「靜坐常思己去,閒談莫言人是非。」至於這些話他想表達什麼意思,恐怕也只有張承禹本人知道了。正義雖然來遲,但它絕對不會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