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最為普遍的代謝性疾病之一,每個人身邊基本上都有血糖高或糖尿病的人,不僅老年人患糖尿病,一些中青年也成為了糖尿病高發人群。據統計我國處在糖尿病早期的人高達5億,更可怕的是糖尿病還會引發多種致命的併發症如心血管病、腎衰竭等等。要降低糖尿病及其並發的危害,長期控制血糖穩定非常關鍵。如何才能長期維持血糖穩定?患上糖尿病好多一部分人是由於肥胖引起的,所以糖友減肥也是糖尿病人想長期控制好血糖的關鍵一步。
研究表明降低體重對控制血糖的影響是很明顯的。這主要是對有肥胖、體重超標的糖友來說,身體消瘦的患者不需要減肥。太瘦太胖對血糖控制都不好。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2(m)平時記得算一下。
飲食對血糖的影響與藥物是同樣重要的。肥胖糖友日常飲食中除了要牢記糖尿病飲食「3低」原則即低糖、低鹽、低脂飲食外,建議肥胖糖友們要結合自身情況。自己總結出適合自己的飲食原則,營養師為肥胖糖友總結了四個飲食上的減肥小技巧,希望對肥胖糖友減肥有幫助。
糖友別再餓著肚子減肥了,因為「餓著」就是減肥的「死扣」!
隨便問一個減肥的糖友,你減肥,首先會怎樣做?節食!節食的危害糖友其實應該清楚,會導致糖友營養不良,血糖不穩。但是還是前僕後繼的不斷有人去嘗試。不是她們膽子大,確實是因為節食減肥,開始瘦的真快。但,那終是一個開始而已。
而對糖尿病人來說真正的減肥應該是長線的,是重在未來,是看誰是最後的贏家。所以節食餓肚子減肥,總是「開始的很「美麗」,結束的時候很洩氣!」因為對糖友來說不可能經常餓著。於是就進入了節食—暴食—再節食—再暴食的死循環裡,導致病情不穩,血糖難控,糖友犧牲掉健康,還留不住小蠻腰。
肥胖糖友想減肥,記住這4個飲食小技巧,不用餓肚子也能瘦
同樣是吃飯,如果想要不餓肚子,糖友還能吃出健康和苗條身材,在吃飯這個事上還真的有點小技巧。
技巧一:
體積大,熱量低的食物是首選;記得嫌棄體積小,熱量高的食物。瞧,一大盤蔬菜和一小塊蛋糕,二者不僅體積相差甚遠,後者的熱量更是甩出前者幾條街;一大塊雞胸肉和一小塊紅燒肉,想必不用我說,大家也是知道該如何選擇了吧!記得以後選擇食物的時候一定要舉一反三!
技巧二:
眼裡別老盯著乾貨,水分含量增加,吃飽還瘦身!同時一碗飯,一碗是米飯一碗是粥,這裡面的含水量可是大大的不同。米飯的乾貨遠高於粥裡面的乾貨;同樣,吃上一碗乾拌麵和熱湯麵,兩者的乾貨也有很大的差別。這就需要記住一個技巧,都是吃飯,記得吃的「水汪汪」不僅有利於減肥,還可以很好的補水。容易飽還有利於瘦身。
技巧三:
把「大傢伙」換成精緻的「小傢伙」:特別是北方的朋友,家裡吃飯的盤子、碗真的比臉都大,很多家裡吃麵甚至是用盆的。好傢夥,真實在。但這確是減肥的大忌。要把這些大傢伙換成精美的小碟子、小碗,同樣是滿滿的一碗,大小不同,吃完的效果也不同。學會吃零食,好多肥胖糖尿病人不敢吃零食,吃零食的目的是減少飢餓感,在飲食控制過程中餓肚子很難受,學會吃零食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不過零食一定要適量,並把吃的零食能量計算到一天總能量中,零食可以選擇堅果、炒黃豆、花生等。
技巧四:
習慣「羊吃草」,杜絕「狼吃肉」:大家都看到過小羊吃草,慢慢地細嚼慢咽;狼吃肉,大口地囫圇吞棗。你懂的我要說什麼。就是一定要放慢吃飯速度,細嚼慢咽,才能做到吃的恰到好處,而不是放下筷子立刻松皮帶。
有人委屈的說:「講真,我也知道慢慢吃飯有助於瘦身,但是臣妾真的做不到,吃飯就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快的停不下來!」但凡有這樣「委屈」的都在側面的揭秘一個事實:慢不下來的原因是因為吃得太精細了!吃飯快的人可以自省一下。碗裡的食物沒有絲毫咀嚼感,自然慢不下來。所以想要有「羊吃草」的速度,請牢記:主食粗細搭配,餐餐有蔬菜,吃肉選蛋白含量高的肉。
建議糖友一周最好攝入26種食物,而且食物的顏色越多越好,以應季蔬菜為最佳,主食要建議搭配粗糧,其實好多人吃不慣粗糧,我建議粗糧一開始1:1搭配,逐漸適應,食用油建議選擇橄欖油,對預防糖尿病併發症有好處。
【營養師囑咐】
只要活著,那一定是「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對糖友更是如此,糖友減肥不是要創造脫離健康的「行為藝術」,毀掉健康,還留下肥膘,疾病一直磋磨著自己變老。糖友科學的減肥是養成健康生活習慣的試金石。如果糖友用對了方法,那一定是無需餓肚子,三餐能吃好的同時慢慢的就「享」瘦。這是真事。
飲食作息有規律,一日三餐規律飲食,每天晚上10點準時睡覺,規律的生活可以提升身體免疫力,身體好了糖尿病併發症自然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