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金龍:如何用印象筆記寫一輩子日記

2020-12-13 梁金龍聊知識管理

關於這個主題,我之前有分享過兩篇文章,都是我用印象筆記這個工具來寫日記的經驗。

最近在《外掛大腦訓練營》看到很多學員也在實踐這個事,非常有趣。我在這周又重新總結了寫日記的一些新的見解,並在訓練營微信群作了一次內部分享,這次分享可以說是之前兩篇文章的加強版,今天也在這裡分享給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我用印象筆記寫晨晚間日記已經寫了3年多,感覺非常棒。我的日記模板剛開始是很 low 的那種,就像是一個清單,寫起來像流水帳,那時感覺沒有什麼用。

後來我通過不斷的寫,思考怎麼樣把寫日記這件事變得更有價值,我就把自己的模板更新迭代了好多次,最終形成了接下來要分享給你的模板。

這份模板我曾經分享過,之後有超過50多位朋友來私聊我要模板,證明它確實是比較實用的,我會在本文的最後,附上我的日記模板獲取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在開始分享日記模板之前,讓我們還是先從根本上了解一下為什麼要寫日記。

因為只有我們了解了做這個事情的目的,我們才能更好地開展,同意吧?

就好像你想要去商場買一件衣服,你也要先考慮一下買這件衣服的目的是什麼?是要約會時穿,還是平時在家裡休閒時穿,還是上班正式場合穿,事先思考一下,明確方向,做起來效果會大不一樣。

好,讓我們馬上切入正題。

第一部分:為什麼要寫晨間日記

相信很多關注這個問題的朋友,都是因為一本書或者其它朋友分享和推薦,才想要來寫晨間日記的。

這本書就是:《晨間日記的奇蹟》。這本書是一位日本作家佐藤傳在2009年寫下的。

在這本書當中,佐藤傳介紹了他個人在早上寫日記的一些手法和理念,其中他還分享了自己寫日記的一些模板。

佐藤傳認為通過這種晨間日記的持續記錄,可以讓自己看清楚自己的內心,反省自己的行為,督促自己完成計劃,最終達成制定好的目標。

甚至他認為寫這種日記可以幫助人們創造人生的奇蹟,這一點你從他的書名上應該看出來了。

這本書影響了很多人,我在寫了三年多的日記之後也很認同他在這本書裡邊分享到的一些理念。

我總結寫日記的好處有三點:

1、讓己保持頭腦清醒

保持頭腦清醒,這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實際上比較難。因為我們每天下來,接觸的信息太多,各種各樣的信息很容易讓我們頭腦處於混亂狀態。

看到別很牛逼,做出很多成果,就會容對產生懷疑。懷疑己經過深思熟慮的計劃是否還可?

懷疑己的學習是不是有成果了? 懷疑己的社交能。 懷疑己的財物。

為什麼會懷疑? 因為頭腦清醒。

所以你要把做過的些事情給記錄下來。這樣就有成果, 有證據。你看到之後就會懷疑。這個記錄就可以通過寫日記來實現。

2、幫助反思,更好地規劃

這的反思,就是反覆思考,也就是深入思考。

深入思考,很多做不到。家知道深入思考的秘訣是什麼嗎?

是把你要思考的信息記錄下來,記錄下來放到個固定的地方。這樣先把大腦清空,你才有可能做到深思考。如果你把過去做過的事情都有記錄下來,你去反 思,深思考,可以好的規劃未來 。

3、解己

家有沒有這樣種感覺? 當你接觸的信息越大,你感覺加不解己了。

你記起來過去做過什麼事情,見過什麼重要的人,說過什麼話。你知道,這些人是怎麼影響你己的。

所以,把你平時的所思所想所經歷的事情記錄下來,你可以好地解己是怎麼變化的。

以上,就是為什麼要寫日記的原因。

第二部分:什麼是日記

這個問題看起來好像很傻,從字面上看,日記就是每天記錄。

這邊我要講這個問題實際上很簡單。你去寫日記,可能會有三個大誤區:

1、日記定要寫得詳細好看。2、日記定要分享給別人看。3、日記寫完回顧。

實際上,寫日記的重點,並在於寫得多深多好看,而在於它的持續性 。

持續性是什麼意思? 就是你每天都有記錄。一365天都有記錄,那是個很大的成果 。哪怕你有一些子寫的日記,只有幾簡單的話 。

反過來說,如果你追求寫日記寫得深好看,你寫一篇好看的日記,發現TMD花時間太,於是,很容易就放棄掉 。

寫記也並是要分享給別看的,分享給別人看的是文章,不是日記。日記定是給己看的,這給己看就是:回顧。

我想部分朋友還會落到第3個誤區:記寫完回顧 。

我經常的學員,日記寫出來就是要用來回顧的,你寫來幹嘛?

就比如,文章收集來就是要去研究的,然你收集來幹嘛?

大道至簡呀!

再說說回顧的好處。

1、可以看到己過去走過的,做過的事,這種感覺真的很棒。2、檢視己過去一段時間有沒有偏離目標 。3、調整己,蹦出一些好的規劃或想法。

這些也就對應回到第一部分,為什要寫日記。如果沒有回顧,就會真正明白這個【為什麼】。

好,這是第二部分,什麼是日記。

第三部分:怎麼寫日記

這是我回答的重點部分,怎麼寫日記?

在這,我們追求的應該是寫一輩子的記,因為我們追求的是持續性。

好,那為了保持這個持續性,我們要怎麼做?

請你現在回想一下,有麼事情你是可以持續去做的?

看電視劇,刷朋友圈,吃飯,睡覺,喝水,刷抖音。為何?

因為這些事情檻夠低。

所以,回到我們寫日記這件事情,為保持它的持續性,每天可以去寫,那我們必須想辦法降低它的門檻 。

要做到低門檻,我在這裡分享給你5個點:

第1點,如實記。

如實記,就是想到什麼記錄麼。

當你寫記時,你只需要跟隨己頭腦,想到什麼信息就記錄下來。不管邏輯結構,不在意用詞。只要你寫下來的是真實的,你己能夠看懂的,就OK啦。

這樣的門檻是是足夠低?

還不夠低。

想像下,你現在拿出來一張白紙,準備把今天經歷的些事情記錄下來,你剛開始情還是很興奮的,終於要開始做一件一輩子持續要做的事。

可是,概率你會沒有麼頭緒。你會擔有一些重要事有遺。你甚知 道從哪開始記錄。所以,如實記看起來門檻很低,實際上並是那麼回事。

這個時候,重點來啦!

你要準備第2點。

第2點,模板。

模板是麼? 是現成的思。

有了現成的思,現成的提示,門檻又降低了。

下面分享我現在用的日記模板。如果你感興趣,可以私信我獲取這個模板。

這就是我的晨晚間日記模板,每一天的日記作為一條筆記在印象筆記這裡記錄。

首先是筆記的標題,你可以看到,標題是統一的格式,年月日的數字加上「晨晚間日記」這個專屬的名稱。

對於每條筆記呢,我至少會添加兩個標籤,它們的格式分別是:年月和月日。

比如,今天是 2019 年 6 月 16 號,今天的日記標題就是:20190616-晨晚間日記,然後筆記的兩個標籤分別是:201906,0616。

這樣設置之後,我每一天的日記就可以通過標題和標籤的搜索來快速地提取出來。

模板最開始一欄,今天是什麼日子。我可以記錄當天的起床和睡覺的時間,這樣記錄有什麼用呢?

這樣記錄最大的用處就是:當我每天這樣記錄之後,我會發現自己在某一段時期裡邊真正的作息規律是怎麼樣的。

如果當天是一些什麼紀念日,我也可以在同時把它寫上去,比如情人節,某個人的生日,中秋節,其它的紀念日這些日子,同樣,這樣記錄之後,我以後可以通過搜索,就能夠快速定位到每一年裡邊這些紀念日的日記。

再接下來,是這個模板正式的第 1 部分,關於年度、月度和周度目標的記錄。

針對每個時間段,我分別只寫下 3 個最重要的目標。我把這些目標寫在每天的日記這裡,可以時刻提醒我自己要持續去做哪些重要的事情,以達到制定好的目標。

如果有已經完成的目標了,我就會在它的前面打上一個勾,每次我看到打勾的目標,我也會獲得一種成就感。

注意,這裡的目標是需要我及時地去更新的,在每一年,每一個月,每一周開始的時候,我都會把這裡的目標以及時間作一次更新。

再接下來是第 2 部分:成功日誌-記錄3-5件有成就感的事。這裡就是記錄當天我所完成的一些事情,通常我會以文字的形式來簡單地記錄,必要的時候我也可以附上圖片或者截圖來保持最真實的記錄。一般我是當天晚上或者第二天早上來記錄這些事情。

第3部分:財務檢視。在這一欄我會記錄當天一些重要的財務收支或者理財的情況,還有就是我做投資的操作記錄或者關於財務的一些重要的學習心得。

第4部分:人脈|社群|家庭。我會在這裡記錄當天結識或者交往的一些重要的朋友,包括和朋友的一些聊天記錄,談話的一些主題內容,對於家庭和社群的事情,通常是發生一些重大事件的時候我會把它們記錄下來。

為了低成本地來記錄這些信息,我一般會選擇放上一些當天的圖片或聊天記錄的截圖,還有我會參考「見感思行」的框架來記錄。

接下來的第5部分是:工作|學習|創意。我會在這裡記錄當天學習到或者想到的一些有價值的東西,包括在工作、學習和生活裡邊碰到的一些有趣的創意和靈感,同樣的,我會參考「見感思行」的框架來快速記錄這些信息。

第6部分是:飲食與運動。我實際上是參照了健康管理的兩個重要的事情:管住嘴邁開腿,來記錄當天的飲食和運動。

關於飲食的記錄就很簡單了,很多朋友是吃飯前拍照發朋友圈,我通常是拍照存放在晨晚間日記這裡,一天三頓,不管吃了什麼,我都會拍一張照片保存起來,你可能不知道,這些照片在後面回顧起來,那是相當有趣的。而關於運動的記錄,我通常也是放照片或者截圖上來。

接下來是第7部分:記錄當天的情緒。這一項我覺得有需要的時候才會記錄,一般我只記錄兩點:高峰和低點。高峰就是當天最讓我感到開心的事;低點就是當天最讓我心情低落的事情,我會把高峰或者低點的原因也記錄下來。

我想告訴你的是,每一次我回顧這些記錄,我都能看到最真實的自己。

接下來的第8部分是:記錄當天的1個重要感悟。每一天裡邊我可能會很多感悟,也可能什麼都沒有。當有很多感悟的時候,我只會記錄最重要的那一個,如果沒有的話就空著。同樣的,這裡我使用「見感思行」的框架來記錄會比較快。

第9部分,我把它叫做:重複的力量。這裡列出了我認為比較重要的,需要每天重複去做的一些事情。

你可以看到,我列出來的比較多,但實話告訴你,我是不一定每天都能全部做到的,但是這沒有關係,我當天做到哪個就在它前面打一個勾就 OK 了。

這樣記錄之後,我會看到自己在某一段時間裡邊在重複做著哪一些事情,這樣的話我這些習慣的養成就可以被自己看得很清楚了,我對於自己能夠做哪些事情可以做到心中有數。

最後一部分是:每日一照。這也是非常低成本的一個記錄,就是每天給自己或者自己和朋友家人合照一張,然後存放在這裡。這樣長期的記錄下來,我可以看到自己從過去到現在的樣子,你要知道,那是相當驚訝的一種體驗。

好,以上就是我目前整個晨晚間日記的模板。這是我經過多次的迭代之後得到的模板。

有了這個模板,我每天寫日記的門檻瞬間從高空1000米,來到1米。

我知道,有很多小夥伴有使模板。這有兩個大坑要給你分享一下。

什麼大坑?

第個大坑:認為模板裡的每個模塊,每天都要寫滿。

如果是我己的模板,我每一天的模板都寫滿,那麼我在那一天,肯定是吃了仙,或者我習得分身術,我完成很多事情。

事實上,根據我那個模板,可能每天都寫滿。如實寫,有麼寫什麼,想到什麼寫什麼。

用模板寫日記,相當於做填空題,有就寫,沒有就空著。

我們追求的是持續性,並是某一天寫得很深很好看。

第個坑:模板不能變。

你可以先模仿別人的模板,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作出調整。

模板可以變,且基本上要變。你的日記模板可以斷優化,每一次都讓它適合己。

我的模板,更新好多次,都是我在實踐之後,覺得那樣子設置會低檻,然後我就新。

總結:模板可以變,別的模板拿過來,如果適合己,定要變,並沒有人用槍指著你頭,告訴你不能變哦。

比如說,根據日本作家佐藤傳他的這本書所提倡的是在早上寫晨間日記,為什麼我的就變成了晨晚間日記呢?

這實際上是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作出調整之後的結果。

所以,接下來分享降低門檻的第3點:定時間。

第3點:定時間

這個比較好解,就是確定一個時間來寫。如果你定時間,很難持續的。

有很多朋友,寫日記用的是晨間日記。就是那位《晨間日記的奇蹟》的作者,本作家佐藤傳所倡導的。他主張是今天的日記,在明天早上來寫。

我當時也是一個很聽話的孩子,完全按照他說的來。段時間之後,我發現問題較大。

1、每天早上起來寫昨天的日記,我會記不太清楚。

2、每天早上起來,久之後就要上班或者去做事,這會涉及到跟環境與人的互動,不太好安排固定時間來寫日記。

所以,我調整。我把晨間日記,改為晨晚間日記。

我定的時間是當天日記,當天晚上寫。

晚上是一天的結束,對於當天發生的事情記憶還比較好,而且時間好安排。

然後我就定每天晚上10:00或11:00來寫。後來我又發現這裡有個大的坑。

長期來看,我太可能每天晚上都可以安排一個固定時間點來寫日記,比如10:00。

因為我有時候會10:00還在外面忙,或者在家忙其它重要事情,能騰出時間。

我定每天10:00這樣一個固定時間點來寫日記,旦我某一天或某幾天沒有執到位,那會給我一個暗示:我其實也可以在10:00寫,甚不用寫的。

這看起來好像很微妙的一個自我暗示。但是會給影響我長期持續的執。

所以,每天寫日記,我不再安排一個固定時間點來執,我安排己睡覺前來寫。

原因很簡單。因為論我當天多忙多晚,我總是要睡覺的,那睡覺前騰出10來分鐘如實記錄當天發生的一些事情,這樣就可以保證長期每天做到。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好,這就是第3點:定時間。

第4點:打標籤

這點常簡單,直接應用印象筆記的標籤功能。設置好日期標籤,在每天的記打上年月,日的標籤,就完成。打標籤的門檻很低,就是每天早晨,我會把模板複製份,修改一下標題,打上當天的標籤。晨晚間日記,晚就是晚上寫,晨就是早上新建一天的記模板,順便回顧下目標欄。

第5點:做回顧

做到前面的幾點:如實記,模板,定時間,打標籤,這一步做回顧,也會變得檻很低。

回顧,就是按同時間頻率查看己的日記。我個人是按周,按月來回顧。我有個筆記本,專門存放晨晚間日記。

一周裡所有筆記在邊,寫完就回顧,回顧完會移動【歸檔資料】的筆記本。

到了次月初,我又用標籤提取過去一個月的日記,再回顧一遍,感覺特別爽,給你視頻演示一下:

這種操作很爽的。因為你可以真實看到過去你所記錄下來的一些事情。你會知道己過去對於某些事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你會回到當時的情景邊思考生。

好,這就是怎麼寫日記,我想重點分享的5個點: 如實記,模板,定時間,打標籤,做回顧。

你可根據己的習慣,找到適合己當前的方式,持續寫起來,用回顧體驗它的真正好處。

我想分享給你的是,每一次的回顧,我都能夠感受到自己對於時間的感知力在增強,我還發現自己越來越能夠看清自己內心的世界。

我開始了解自己做事情的一些規律,對於制定的任務和目標,它們的工作量也會在一次次的回顧當中變得更加明確,這些收穫對於我未來的各個事情的計劃安排是很有幫助的。

到了一年的年底,我還會按照每個月的順序,逐個月地來回顧全部日記,這 12 個月下來,就是我的年回顧了。

我們知道,很多朋友到了一年的年底,都會有年終總結的習慣,但是你知道的,大部分人實際上都只是傾向於形式,他們的年終總結並沒有收到實質上想要的效果。

因為他們回顧的材料非常有限。而如果你一年下來有持續寫這個晨晚間日記的話,那麼到了年終,你的回顧內容就是這些日記,它們全部都是你可以回顧的材料,而且是很具體的材料。

你會發現,花幾天時間把一年的日記回顧下來,你整個人會有一種很奇妙的感覺。

就我個人來說,經過這一次次的回顧,我看到了自己過去的生活軌跡,我什麼時候,去過哪裡,見過什麼人,做過什麼事情,得到過什麼,失去過什麼,這些都在我的日記裡記錄下來了。

我想告訴你,這簡直就是一套神奇的時光機系統。如果我一直這樣如實地記錄下去,等我老了又可以來翻看這些記錄,到那個時候,我大概率又會獲得一次又一次重生的美好體驗。

如果你也這麼幹,我相信你也會感受到它的神奇。

我是金龍,知識管理教練。

曾經我是典型打工族,淪為重度知識付費用戶,學過很多課程,卻無法用起來,長期注意力低下,對生活極度焦慮和迷茫。

後來我研究使用印象筆記等工具做好知識管理,成功擺脫混亂的信息存放和分類,跨界構建了多個主題領域的知識體系,並做到應用自如,零基礎全新領域寫作 30 天粉絲 8000+,零基礎 60 天做出 5 星好評課程,4 個月精通幻燈片製作和財報解讀,2 個月學會音視頻錄製和剪輯大型軟體等。

我將自己擺脫知識焦慮狀態,蛻變成為跨界學習高手的經驗,總結成了威力巨大且可快速複製的方法。

關注我,了解更多關於使用印象筆記做好知識管理的乾貨分享。

相關焦點

  • 用印象筆記Evernote寫圖文並茂的晨間日記
    據史料記載我是從2010年1月份開始寫晨間日記的,到現在4年。4年寫了700多篇,算算我有一半時間在偷懶,不過積極點看,有700多個日日夜夜被我用文字記錄了下來,也是挺有成就的一件事。圖片更夠給人更直觀的感受,有時候你拍了照片,放在手機裡或者同步到網盤,拍過沒多久,可能連自己都忘記了,但是放在日記裡,就隨時都可以看得到了,有時候還會被搜索到,意外驚喜啊。這是Excel和9diary沒有辦法比擬的,而且通過標籤和相關筆記,有時候還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新發現。
  • 梁金龍:印象筆記那些讓你用起來爽歪歪的功能
    舉例讓你更懂它:你在辦公室打開電腦,用郵箱接收了一份公司同事的通訊錄文件。你用電腦裡登錄印象筆記,新建了一條筆記,把這份通訊錄文件保存在筆記裡。這條筆記就會自動同步到你手機的印象筆記裡,當你外出沒有帶電腦,而又要查找同事通訊方式時,你用手機打開印象筆記就能快速查看到那份通訊錄。
  • 立羽:不知道日記怎麼寫?直接套用印象筆記模板-日記範文
    上面就是日記怎麼寫的方法套印象筆記模板-日記範文模板設計的四大模塊。為什麼我不直接給出模板來講解呢?因為直接給出模板,大家就會跟著我的模板來,不能靈活變通,這樣反而不好,因為適合我們的模板不一的適合你的,當然大家想拿模板文章末尾有,我們接著看。
  • 印象筆記 - 留給你的空間
    印象筆記,目前用的筆記好的日記管理軟體,資料收藏軟體,可以多平臺同步,並且有很多簡單卻很實用的小功能,而且和很多軟體打通,可以隨時永久保存你需要的內容資料,很多人也在用這款軟體,更好的是如何實用這款軟體打雜自己的個人知識和管理體系。
  • 印象筆記的100種奇葩用法
    @哥有石頭: 我也來一個 用來跟同事打賭 同事老說我寫的英文看不明白 我說印象筆記就沒問題 他不信,就拍下來,搜我寫的英文,果斷能搜索到。3. @東惠_長投: 印象筆記已經完全成為我的gtd了。4. @TronChow: 我用墨筆畫速寫。5. @浮沉段奏: 我。用筆記寫日記。
  • 使用印象筆記做筆記思路不清晰?那是你是沒有使用好這項功能!
    印象筆記的記錄界面是類似於word的排版方式,必須按照從上到下的結構進行記錄,並不能夠像OneNote一樣從頁面的任何一個地方添加內容,,所以很多人在使用印象筆記進行記錄的時候,會感覺記錄不是特別的清晰,有時候排版比較混亂。那是因為你在你記錄的過程中沒有框架和清晰的思路,如何解決這種狀況呢?新版印象筆記軟體中提供了模板的功能,提供了非常豐富的記錄模板。
  • 小日記,大夢想——堅持寫晨間日記的奇蹟
    我是在看了日本佐藤傳寫的《晨間日記的奇蹟》後,堅持記晨間日記的,已經有半年的時間了。為什麼是早上而不是晚上寫日記?怎麼堅持不懈地寫?寫了到底有什麼好處?01做神奇的事,成出眾的人我們從小都寫過日記,透過名人的傳記,我們了解到許多成功人士都有寫晨間日記的習慣。下面四個簡單步驟,可以讓你馬上養成寫晨間日記的習慣。
  • 我的印象筆記使用手冊(2018版)
    (二)構建索引系統知識管理的工具有很多,本文以印象筆記為例進行闡述。面對這樣一個軟體,第一件頭疼的事,就是:如何構建索引系統。 (五)印象筆記的操作技巧 接下來我們聊聊印象筆記的操作技巧。1.筆記模版 對大多數朋友來說,找到一個好用的模版,能夠快速地上手,並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自我適應。
  • 我最常用的日記 / 學習筆記 / 備忘軟體
    其實之前我是想堅持用紙筆寫日記的,後來發現成功率太低了。#場景1 / 日記很久很久之前也用過印象筆記,最後用著最上手的還是微軟的OneNote,網頁版/軟體版/手機app而使用OneNote,按照我上面提到的方式進行日記記錄,會發現不管是寫新日記,還是回頭查找,都非常便捷。
  • 日記雲筆記
    日記雲筆記 學習辦公 大小: 18.44M
  • 有道雲筆記和印象筆記功能大PK
    我是一個女性app用戶,一般來說,我都能用溜的軟體應該百分之90%的女森應該都能用好吧,200%的直男更不在話下。最近想給男票一個驚喜,寫一個記錄我們戀愛的小日記給送給他,於是需要一個筆記功能的app。打開蘋果手機,一搜關鍵詞「筆記」,出現好幾個軟體,除了蘋果自己的備忘錄之外,排第一的就是有道雲筆記,第二是素記,第三是印象筆記。
  • 小仙女眼中的有道雲筆記和印象筆記
    我是一個女性app用戶,一般來說,我都能用溜的軟體應該百分之90%的女森應該都能用好吧,200%的直男更不在話下。最近想給男票一個驚喜,寫一個記錄我們戀愛的小日記給送給他,於是需要一個筆記功能的app。打開蘋果手機,一搜關鍵詞「筆記」,出現好幾個軟體,除了蘋果自己的備忘錄之外,排第一的就是有道雲筆記,第二是素記,第三是印象筆記。
  • 做筆記就用印象筆記,支持錄音做筆記( 附插件下載)
    ,備份工作資料- 使用「快速進入工作狀態」系列模板,掌握工作進度- 用筆記本組和標籤體系妥善管理,打造屬於你的知識資料庫- 使用任務清單管理待辦事項,提高工作效率如果你是學生,印象筆記(Evernote
  • 被印象筆記拉黑的我找到了印象筆記的替代品
    我是2014年開始使用印象筆記的,當時並不是深度用戶,也只是寫一寫文字性的東西,從16年開始因為工作內容的增加,筆記工具已經是我離不開的產品了,於是我購買了印象筆記的高級版直到現在。印象筆記編輯器難用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和詬病,但這不能成為我棄用印象筆記的原因。
  • 兩人共寫一本日記 戀愛筆記軟體備受大學生追捧
    不過,這些都已經out了,近來一款「戀愛筆記」的手機軟體被下沙學生追捧,現成為他們假期的新寵。  一個帳號兩人用,文字、圖片、語音均可發  「你的戀愛筆記今天記了嗎?」「戀愛不一定要天天在一起,通過筆記讓兩個人相互了解。」
  • 可能很多人都將印象筆記用錯了
    但微信卻只對印象筆記如此偏愛,一時羨煞旁人。印象筆記可以說是國內國際筆記類軟體的鼻祖,後來還有為知筆記和有道雲,其他小的筆記軟體很多都已經掛掉了,因為做這個很難賺錢。我從2011年開始使用印象筆記,當時還是國際版的Evernote。
  • 乾貨|從底層邏輯,教你高效使用印象筆記
    前兩個月答應大家要分享的印象筆記乾貨,我終於寫好了~這是第一版入門級內容,主要是聊聊我的「底層邏輯」。印象筆記就像是我的「個人移動圖書館」,可以在手機端、電腦端、網頁版同步資料。我用了印象筆記很多年了,之前是沒有付費的,只是用一些簡單的功能,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比較混亂;後來我認認真真學習和研究這個工具,發現真的是「神仙APP」,給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許多幫助,就順便充了個會員,用起來更順手了~今天,我會分享印象筆記的兩大內容:
  • 印象筆記終於支持 Markdown 了,如何才能真正用好它?
    作為印象筆記認證諮詢師,我也在第一時間更新到最新版本,上手了這個期待已久的新功能。那麼印象筆記最終選擇的實現 Markdown 的方案究竟如何;相比於原先的輸入體驗有哪些具體提升;我們又該注意什麼,充分利用好印象筆記的新功能呢,這篇文章我將就這些問題,簡單談一談自己的使用體驗。
  • 乾貨| 7分鐘教會你如何用印象筆記進行知識管理
    這裡我們要用到一個軟體,「印象筆記」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下面,結合自己的一點體會,來給大家說說:[ 一. ]印象筆記可以和很多平臺上綁定,這樣我們就可以隨時將看到的有用信息轉存到筆記裡了。主要有4種方法:001 直接收集就是通過綁定印象筆記進行轉存即可,這裡不再展開詳說,相信你下載了印象筆記後就會知道怎麼操作了。
  • 【測評】聽說你要寫日記,我幫你測評了12款App...
    希望今日分享,能幫你找到最適合的日記App更好見證,心靈的成長最早寫日記,自己是用日記本的,因為喜歡手寫的感覺。但勝在功能單一,平時用來寫寫日記,記錄心情,還是不錯的。(小聲說一句,感覺像是佛系直男編寫出的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