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的偶像是「翩翩君子,羽扇綸巾」,今時的最佳偶像是溫雅博學、睿智穩重、詼諧幽默、國際視野。
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的雙語主持人鍾石,就是這麼一位有眾多迷妹迷弟的偶像。
他是四川省高考文科英語單科狀元,首屆北京英語演講比賽第一名及最佳語音語調獎,第十二屆「21世紀聯想杯」英語演講比賽全國亞軍,英語專業八級(TEM8),託福117/120,中國傳媒大學英語播音與主持藝術學士,國際新聞碩士,也是一位很會享受生活的人,工作之餘健身、養寵物等。網友們親切地稱他為「石頭哥」。
一口標準流利的英語是這位"石頭哥"的標配,那麼他這麼好的英語是怎麼學來的呢?是否有什麼好的學習方法呢?在一次的採訪中他分享了3條——我們將之概括總結為「3 有學習法」:
一、有場景,讓自己沉醉其中
「經常有人來微博問我應該怎麼學英語,我的回答都是——你一定要創造一個學習英語的微環境,micro-environment,像我那時聽英語新聞、英語歌曲或者是聽美劇,這些都是我很享受的事情,因為我為自己創造了一個純英語的環境,這對母語不是英語的人學英語是非常重要的。對於當時的我來說不是說我將來一定要做國際媒體、英語主播而要聽這個聽那個,完全是因為我很享受那種氛圍。」
"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不能去到英語國家學習英語沒有關係,每個人都可以自己創造一個英語的場景,這個場景不僅僅可以是自己熟悉的,也可以是自己不熟悉而又很嚮往的,自己創造的環境裡可以天馬行空。思想之所及,都可以在自己的腦海中閃出相應的英文單詞、句子和篇章描述。也可以像鍾石一樣,在大學的時候走路都戴著耳機聽英語,讓耳機裡的聲音把自己帶入到各種場景裡,並沉醉其中。
二、有比較,才能有更好地提高
"我覺得要多實踐、多看、多反思、多對比,才能知道西方人更習慣的語態和語言是什麼。"
每種語言都有自己不同的語言結構和習慣,而這些結構和習慣,就是語法的相關知識,通過對比就可以比較清楚地發現不同在哪裡,就可以較好地掌握語法。在老師講課的時候,可以認真對比老師的翻譯與中文的區別,尤其是對於閱讀理解和完形填空的錯題,給予認真分析和前後對比總結。
三、有興趣,才會主動去吸收
"其實剛上大學的時候我對自己的職業方向和職業規劃還不是那麼清晰,這麼做純粹就是因為我對這件事有快感、有興趣。"鍾石在回答為什麼走路都戴著耳機聽英語的原因時候這麼說。
當你對一件事物特別感興趣的時候,你就會想盡辦法去了解關於它的一切,會像一塊幹海綿一樣"貪婪"地吸水,孔子痴迷韶樂而"三月不知肉味",鍾石沉醉在英語中而不知道耳機戴久了耳朵疼。
有人覺得學習很苦,而有人則樂在其中,"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只有轉變對學習的看法,把自己沉醉其中,不斷地去吸收、去修正、去錘鍊自己的學習,你也一樣可以成為自己心中的那個偶像。
本文由@英語學習方法原創,歡迎轉發,但未經允許,不得轉載。用高效的學習方法,帶你輕鬆學英語,快樂聊教育,喜歡我記得關注哦!
更多英語學習方法:
山西學霸陳敏,被清華錄取,卻鑽夢想的牛角尖,為理想而復讀
湖北狀元黃思奕:用2個訓練法,將拖後腿的英語變成了最強學科
全英文分享中國經驗,鍾南山的英語為何這麼好?用醫學理論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