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又來了,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弗朗茨·舒伯特的故事,接下來就隨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在十九世紀初屬於音樂之城的維也納,繼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等偉大的音樂家之後,又出現了一顆燦爛的音樂作曲家的新星弗朗茨·舒伯特。
奧地利作曲家被舒伯特於1797年1月31日出生在維也納貧困是小學校長的家庭。他從小就學習鋼琴和小提琴,十一歲被帝國小教堂唱詩班所錄取,並住進神學院,成為該校樂隊小提琴手,同時還擔任指揮員。
這就使他有機會接觸到維也納古典樂派一些著名作曲家的作品,他在1813年為該樂隊創作了《第一交響曲》。1813年因為青春期的變聲而離開神學院,舒伯特為了減輕家中的負擔,到父親所在的學校裡擔任助理教師,同時繼續自己的創作。
1814年10月19日為歌德的詩《紡車旁的格麗卿》譜了曲目,舒伯特的這第一部歌曲傑作,打開了他創作靈感的大門。僅1815年的一年,舒伯特就寫了144首歌曲,其中10月的有一天就寫了8首歌曲。
除這些歌曲外,他還創作了1部交響曲,2部彌撒曲和其它等作品。1816年時,他辭去教師的職務,專心從事作曲。但是由於沒有固定收入,生活的比較貧困,在他的一些作品裡也常常反映出苦悶和壓抑不安的情緒。
但是儘管這樣,他還是滿懷熱情地創作了大量的歌頌民族解放鬥爭的相關優秀作品等。但是長期的困苦生活,使舒伯特身心受到極大的摧殘,1828年11月19日,年僅三十一歲的舒伯特在維也納突然離世,他被安葬在他生前一直相當崇拜卻只見過幾次面的貝多芬的墓旁。
舒伯特思路的敏捷,有人形容他的歌曲是"流出來"的。因為曾有這麼一件事:一天,舒伯特與朋友到維也納郊外散步,走進一家小酒館,見到桌子上有一本莎士比亞的詩集,便拿起來朗讀。
忽然他問道:"有很好的旋律出來了,沒有五線紙怎麼辦?"朋友們立即將桌上的菜單翻過來劃了五條線遞給他。這時舒伯特仿佛聽不到周圍的喧鬧,一口氣寫成了一首歌曲,便是著名的《聽!聽!雲雀》,果然天才是從周圍的小事中來挖掘靈感的,朋友也是很可靠的朋友呢,今天小編就說到這裡啦,下次再見吧,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