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拜剛去世的老丈人,墳前突然垮塌,一家1死3傷!究竟怎麼回事?

2020-12-23 河南都市頻道

春節原本是一家人團圓高興的日子,可對於重慶的姚先生一家來說,這個春節是個傷心的時刻,因為一個意外,家裡的人1死3傷,來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

大年三十,也就是2月4日下午1點多鐘,姚先生帶著妻子、女婿、孫子一行四人,來到才去世十多天的老丈人墳前祭拜,按照當地的習俗,要在墳前燒錢化紙、燃放鞭炮。按照分工,四個人在墳前忙活開來。

姚先生和女婿張先生將鞭炮、煙花擺放好之後,準備等妻子和孫子的紙錢燒完了就開始燃放,可就在姚先生轉身的瞬間,意外發生了。

「我聽到在喊糟了,我還沒回頭,石頭一下就把我打在旁邊的溝裡面,趴在那裡,孫子腳被壓得直哭。」姚先生說。

原來,才立了十多天的石墓碑,連同柱子、墳頭一起,從正前方垮了下來,總重量有近千斤。

「妻子腦殼沒有被壓,但有一個眼,身上壓有石頭,孫子腳上有個石頭,女婿也是身上壓有石頭。」姚先生拖著被壓傷的左腿,一邊爬到墳前,一邊打電話尋求幫助。

在隨後趕到的村民的幫助下,幾個人被送到醫院救治,姚先生的妻子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死亡,女婿張先生胸腔受傷嚴重被轉往其他醫院,孫子右腳骨折,姚紹全自己左腳骨折

據了解,姚紹全的老丈人是臘月十二安葬的,臘月十三立碑包墳,立碑包墳是以5800元的價格承包給同村一個村民修建。沒想到,才十多天的時間,就出現了這種意外。目前當地村委會、鎮政府也在介入協調處理此事。

「墓碑垮塌與基礎有關係,第二,與後面堆泥巴也有關係,肯定有資質的部門才能鑑定責任的大小。」

發生這種事情,確實讓人惋惜。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在農村地區,立碑包墳的不少,但施工工藝簡單,沒有標準規範,有些質量安全確實堪憂,希望村民們在施工的時候把好安全關,預防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來源:杭州交通918、都市現場、重慶新聞頻道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編輯:麼麼噠

相關焦點

  • 大年三十祭拜剛去世家人,墳前突然垮塌,一家1死3傷
    ,因為一個意外,家裡的人一死三傷,來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大年三十,也就是2月4日下午1點多鐘,姚先生帶著妻子、女婿、孫子一行四人,來到才去世十多天的老丈人墳前祭拜,按照當地的習俗,要在墳前燒錢化紙、燃放鞭炮。按照分工,四個人在墳前忙活開來。姚先生和女婿張先生將鞭炮、煙花擺放好之後,準備等妻子和孫子的紙錢燒完了就開始燃放,可就在姚先生轉身的瞬間,意外發生了。
  • 祭拜先人墓碑垮塌 究竟怎麼回事?
    祭拜先人墓碑垮塌 究竟怎麼回事?時間:2019-02-18 12:3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祭拜先人墓碑垮塌 究竟怎麼回事?春節原本是一家人團圓高興的日子,可對於重慶的姚先生一家來說,這個春節是個傷心的時刻,因為一個意外,家裡的人1死3傷,來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 大年三十,也就是2月4日下午1點多鐘,姚先生帶著妻子、女婿、孫子一行四人,     原標題:祭拜先人墓碑垮塌 究竟怎麼回事?
  • 大年三十祭拜先人 墓碑垮塌一死三傷
    大年三十,也就是2月4日下午1點多鐘,雲陽縣耀靈鎮柏木村村民姚紹全,帶著妻子、女婿、孫子一行四人,來到才去世不久的老丈人墳前祭拜,按照當地的習俗,要在墳前燒錢化紙、燃放鞭炮。姚紹全拖著被壓傷的左腿,一邊爬到墳前,一邊打電話尋求幫助,在隨後趕到的村民幫助下,幾個人被送到雲陽縣人民醫院救治,姚紹全的妻子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死亡,女婿張成建胸腔受傷嚴重,被轉往萬州三峽中心醫院,孫子右腳骨折,姚紹全自己左腳骨折
  • 重慶一居民大年三十祭拜先人,墓碑垮塌一死三傷
    重慶一居民大年三十祭拜先人,墓碑垮塌一死三傷春節原本是一家人團圓高興的日子,可對於雲陽縣耀靈鎮柏木村村民姚先生一家來說,這個春節是個傷心的時刻,因為一個意外,家裡的人一死三傷,那麼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 祭拜先人要注意了!重慶有一家子到墳前祭拜,墓碑倒下導致1死3傷
    春節也是國人最重要的節日,在這樣的日子裡,一家人開開心心,幸福團圓,不過這樣的情景對於重慶雲陽縣耀靈鎮柏木村的姚先生以及一家子來說,這個春節過得很痛苦,因為一個意外導致一家4口人一死三傷,那麼究竟發生了什麼,一起來看看吧!
  • 祭拜先人墓碑垮塌一死三傷,在農村立碑安全注意事項要清楚
    墓碑是緬懷逝去親人的紀念載體,為了紀念他們,一般都會來到墓碑前悼念緬懷。為逝者立碑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不管是立碑前還是立碑後,有些安全注意事項一定要清楚,以防發生不幸的意外,造成人員傷亡,就得不償失。就像今年在春節期間,重慶農村一家四口人在祭拜親人時,發生一場重大人員傷亡。事情經過是這樣的,重慶有一家四口去到剛離世不久的親人墳前祭拜,按照當地的習俗,要在墳前燒錢化紙、燃燒鞭炮。正當四個人在墳前忙活開來時,剛立好沒多久的牌坊墓碑石連同碑柱、碑頂一起從正前方垮塌下來,最終導致一死三傷。
  • 「窮不耕丈人田,閒不上娘家墳」,看後長見識了
    「窮不耕丈人田,閒不上娘家墳」,老祖宗的經驗,放在現代並不一定適用。01、窮不耕丈人田古代是個男權社會,一般人都認為女子出嫁後,就不是自家人了,所以女子出嫁後就很少回娘家。父母如果支持女兒任何財物,兄嫂就會說閒話。
  • 農村俗語「進門與妻不同床,出門不拜丈家墳」,女婿為啥不上墳?
    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進門與妻不同床,出門不拜丈家墳」,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為何女婿不能祭拜老丈人家的墳呢?進門與妻不同床: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女婿跟著妻子回娘家需要過夜時,女婿不能和妻子睡在同一間房間中,夫妻兩個需要分開睡。
  • 農村俗語「荒田不讓女婿種,丈墳不讓女兒上」啥意思?老農這樣說
    ,給些費用自己種,畢竟小舅子一直在城裡生活,老丈人的身體種地也吃力,所以筆者才有這個想法。可誰知道這一向支持我的媳婦去了老丈人家說這事,老丈人以各種理由給搪塞回來了,說這地他們還接著種,而且現在他們村裡現在有大戶進行流轉土地,實在不行就流轉出去,其實對於這個決定筆者也是內心比較生氣的,閒著的地,女婿種一下能怎麼了?
  • 「窮不耕丈人田,閒不上娘家墳」,看完後長見識了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古人之言,往往都有言外之意,更深一層的含義很少有人懂,就像俗語說的「窮不耕丈人田,閒不上娘家墳」,這句話很多人只是懂了第一層意思,卻不知道深層含義,只知字面意思,卻不懂古人的智慧所在。古人的每一句,都是智慧的結晶,具有很深的哲理性,這也是為何古人研究上千年,也依然沒有完全理解中華文化,我們所接觸的中華文化,只是中華文化的千萬分之一。
  • 不忘初心,一家五代人堅持守護紅軍墳83載
    短暫的相處,兩人結下了不解情緣,由於缺醫少藥,兩個月後,趙文榮終因傷勢惡化去世,鄒學孔安葬了趙文榮。1983年,父親鄒學孔去世,「臨終前囑託我們,『他是我們的親人,我老了,你們要子子孫孫、世世代代傳承下去,要去看他,給他掃墓掛紙……如果他的家人找來,可以讓他們把遺骨帶走,墳墓留下,除此之外,不準任何人遷移。』」鄒廣陽的妻子胡小菊,至今還記得公公臨終前的遺囑。
  • 每日一笑:老丈人煮菜時糖沒了,結果用口香糖,粘得鍋子都是
    今天要講的是搞笑故事之老丈人煮飯糖沒了,結果用口香糖,粘得鍋子都是嗜糖如命的老丈人得了糖尿病,女婿為了討好老丈人,趕緊去買了一包木糖醇送給老丈人。木糖醇可以作為糖尿病人的甜味劑,還可以代替蔗糖用來燒菜,正好解了老丈人的燃眉之急。周末,老丈人照例喊女兒女婿一家人回去吃飯,他老人家還親手燒了自己的拿手菜「紅燒魚」。
  • 女婿病亡,老丈人殘忍殺害親家母
    本是互為親家的兩家人,怎麼就會起衝突,甚至到故意殺人的地步呢?經過李玉鳳的描述,原因為自己弟弟,也就是田某某的丈夫李振鵬因病的死引起來的。房產糾紛的開庭前一晚上,老丈人持刀行兇致女婿家屬一死一傷經李玉鳳描述,弟弟李振鵬和田某某是同年出生,2011年在田某某所工作的醫院相識,當時的李振鵬還是萊鋼廠的一名普通工人,田某某還是某醫院的一名護士,倆人從相識1年左右於2012年結婚,婚後倆人以當時生活不允許為由沒有急著要孩子,後與2018年才生下一個女兒。
  • 墳頭埋炸藥,6死13傷!這起震驚全國的大案告破
    本是一家人給剛去世的親人上墳怎料6人當場「天人永隔」……22年過去了活著的人還是不忍回想睜開眼:>「一家人,死的死,燒的燒,傷的傷……」看視頻報導↓↓↓視頻來源:閃電視頻前不久,山東德州樂陵市公安機關刑警大隊偵破一起重大案件,成功抓獲潛逃了22年的公安部部督逃犯呂某林。
  • 俗語:進門與妻不同床,出門不拜丈家墳,為啥?女婿不能上墳嗎?
    俗語:「進門不與妻同床,出門不拜丈家墳」的意思很簡單,女婿去到老丈人家不要和妻子同床睡覺,出門不要去祭拜丈人家祖墳。這些習俗在現代社會可能聽起來很怪,但在當時社會沒有問題,是特殊時期形成的習俗。
  • 「窮不耕丈人田,閒不上娘家墳」,老丈人的田為啥不能耕,有道理
    有這樣一句俗語: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那麼古人為何這麼說呢?俗話說得好「窮則不能耕丈人田,閒則不能上娘家墳」。反過來,女婿不種地,閨女也不上娘家去上墳,那樣能夠防止矛盾,減少發生爭執的機率,推動家庭和諧共處。古時候,土地資源歸大地主管理,平民百姓只有土地租賃或開墾。
  • 新墳第一年怎麼祭拜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
  • 農村俗語「閒田莫讓女婿耕,老墳不讓女兒上」,為啥呢?在理嗎?
    到底:農村俗語「閒田莫讓女婿耕,老墳不讓女兒上」,為啥呢?在理嗎? 在農村生活,每天都會聽到很多老話和俗語,直到現在平時做錯了什麼事情,依然會有人說:看看,讓你不聽老人言,所以吃虧在眼前。也就有了十句俗語九句真的說法,這些俗語老話包羅萬象,無所不至。
  • 俗語:「一月不上兩次墳」,為什麼?你們也這樣講究嗎?
    而且我們上墳的時候總是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多次上墳就會更加的思念親人,徒增很多傷心,也讓去世的親人跟著一起難過。有的地方說「一月不上兩次墳」,主要的目的是為了省去一些麻煩,因為上墳前都會有很多的事情要準備,比如說在之前要折金銀元寶,上墳的時候要給親人燒去,還要準備貢品等等東西,如果常去上墳的話,這樣就會有很多的麻煩。
  • 幽默搞笑:中秋節去老丈人家,放下禮物後不知怎麼就跪下
    1、老婆老家農村,思想很保守,老人都好爭老理兒,過年時候拜年都要磕個頭才高興。每次都為了老婆及老人高興,過年時候就給老丈人磕頭拜年。今年中秋節去老丈人家,放下禮物後不知怎麼腦子一抽就跪下了:女婿給您拜年了!一大家子十幾口人全都目瞪口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