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得注意了!重慶一居民大年三十祭拜先人,墓碑垮塌一死三傷

2020-12-22 社會事網友說了算

春節得注意了!重慶一居民大年三十祭拜先人,墓碑垮塌一死三傷

春節原本是一家人團圓高興的日子,可對於雲陽縣耀靈鎮柏木村村民姚先生一家來說,這個春節是個傷心的時刻,因為一個意外,家裡的人一死三傷,那麼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註:圖片來自網絡

大年三十下午一點多鐘,姚先生帶著妻子、女婿、孫子一行四人來到老丈人墳前祭拜,按照當地的習俗,要在墳前燒錢化紙,燃放鞭炮,按照分工,四個人在墳前忙活開來,姚先生和女婿將煙花鞭炮擺放好之後,準備等妻子和孫子的紙錢燒完了就開始燃放,可就在姚先生轉身的瞬間,意外發生了,原來才立了十多天的石墓碑連同柱子墳頭一起從正前方垮了下來,總重量有近千斤,孫子的腳上和女婿的身上都壓有石頭,姚先生拖著被壓傷的左腿,一邊爬到墳前,一邊打電話尋求幫助,在隨後趕到村民的幫助下,幾個人被送到了醫院,姚先生的妻子因為傷勢過重搶救無效死亡,女婿胸腔受傷嚴重被轉往萬州醫院,孫子右腳骨折,姚先生自己左腳骨折。

註:圖片來自網絡

姚先生告訴記者,墓碑垮塌沒有任何的預兆,一兩秒鐘的時間就垮下來了。據了解,姚先生的丈人是臘月十二安葬的,臘月十三立碑包墳,立碑包墳是以五千八百元的價格承包給同村一個名叫陳某某的村民修建,沒想到才十多天的時間就出現了這種意外,目前當地村委會以及政府也在介入協調處理此事,雲陽縣耀靈鎮柏木村村委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墓碑垮塌與基礎有關係,第二個原因就是與後面堆泥巴也有關係,肯定也要有資質的部門才能鑑定責任的大小。

註:圖片來自網絡

發生這樣的事情確實讓人感覺惋惜,看似是一個偶然,其實並非如此,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在農村地區立碑包墳的不少,但施工工藝很簡單,沒有標準規範,有些質量安全確實是堪憂,希望村民們在施工的時候要把好安全關,預防類似事情再次發生。

註:圖片來自網絡

本來春節就是一家人高高興興團圓的日子,可是卻發生了這樣的悲劇,放在誰的身上都不好受,希望相關的部門能夠調查清楚,還姚先生一個公平,同時也給我們提了一個醒,不管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首先就是要保證安全,排除安全隱患。

相關焦點

  • 大年三十祭拜先人 墓碑垮塌一死三傷
    02-15 11:20:19 來源:第1眼-重慶廣電 第1眼-重慶廣電消息,大年三十,也就是2月4日下午1點多鐘,雲陽縣耀靈鎮柏木村村民姚紹全,帶著妻子、女婿、孫子一行四人,來到才去世不久的老丈人墳前祭拜,按照當地的習俗,要在墳前燒錢化紙、燃放鞭炮。
  • 祭拜先人墓碑垮塌 究竟怎麼回事?
    祭拜先人墓碑垮塌 究竟怎麼回事?時間:2019-02-18 12:3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祭拜先人墓碑垮塌 究竟怎麼回事?春節原本是一家人團圓高興的日子,可對於重慶的姚先生一家來說,這個春節是個傷心的時刻,因為一個意外,家裡的人1死3傷,來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 大年三十,也就是2月4日下午1點多鐘,姚先生帶著妻子、女婿、孫子一行四人,     原標題:祭拜先人墓碑垮塌 究竟怎麼回事?
  • 祭拜先人墓碑垮塌一死三傷,在農村立碑安全注意事項要清楚
    墓碑是緬懷逝去親人的紀念載體,為了紀念他們,一般都會來到墓碑前悼念緬懷。為逝者立碑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不管是立碑前還是立碑後,有些安全注意事項一定要清楚,以防發生不幸的意外,造成人員傷亡,就得不償失。就像今年在春節期間,重慶農村一家四口人在祭拜親人時,發生一場重大人員傷亡。事情經過是這樣的,重慶有一家四口去到剛離世不久的親人墳前祭拜,按照當地的習俗,要在墳前燒錢化紙、燃燒鞭炮。正當四個人在墳前忙活開來時,剛立好沒多久的牌坊墓碑石連同碑柱、碑頂一起從正前方垮塌下來,最終導致一死三傷。
  • 祭拜先人要注意了!重慶有一家子到墳前祭拜,墓碑倒下導致1死3傷
    儘管隨著社會的發展,春節的傳統習俗在現如今還保留著,而且還增添新的內容,各個地域所形成與發展的形式也各異,但其中所包含的意義都在習俗當中得以顯現,這也影響著我們,引導著我們。有些地方在除夕前後,都會舉行祭祖儀式,這其中體現了漢文化當中的追根溯源和崇尚祖先的觀念,也有著傳承的意義。
  • 大年三十祭拜剛去世家人,墳前突然垮塌,一家1死3傷
    來源|都市現場綜合重慶新聞轉載請註明來源春節原本是一家人團圓高興的日子,可對於重慶的姚先生一家來說,這個春節是個傷心的時刻,因為一個意外,家裡的人一死三傷,來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大年三十,也就是2月4日下午1點多鐘,姚先生帶著妻子、女婿、孫子一行四人,來到才去世十多天的老丈人墳前祭拜,按照當地的習俗,要在墳前燒錢化紙、燃放鞭炮。按照分工,四個人在墳前忙活開來。姚先生和女婿張先生將鞭炮、煙花擺放好之後,準備等妻子和孫子的紙錢燒完了就開始燃放,可就在姚先生轉身的瞬間,意外發生了。
  • 祭拜剛去世的老丈人,墳前突然垮塌,一家1死3傷!究竟怎麼回事?
    春節原本是一家人團圓高興的日子,可對於重慶的姚先生一家來說,這個春節是個傷心的時刻,因為一個意外,家裡的人1死3傷,來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大年三十,也就是2月4日下午1點多鐘,姚先生帶著妻子、女婿、孫子一行四人,來到才去世十多天的老丈人墳前祭拜,按照當地的習俗,要在墳前燒錢化紙、燃放鞭炮。按照分工,四個人在墳前忙活開來。姚先生和女婿張先生將鞭炮、煙花擺放好之後,準備等妻子和孫子的紙錢燒完了就開始燃放,可就在姚先生轉身的瞬間,意外發生了。
  • 文明祭拜先人是社會的進步
    圖片來源於網絡清明時節寄哀思,很多人都會祭拜先人,燒紙錢是以前的傳統,冬季已悄然離去,四月和煦的春風帶來溫暖和溼潤,同時也提醒著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即將到來。現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這麼嚴重,推行科學文明的祭祀方式,營造安全、有序、文明、和諧的良好祭掃氛圍,值得每個人注意。本人是80後,記得小時候拜年,作為晚輩,要給爺爺奶奶磕頭!我們幾個孫子一字排開,然後下跪磕頭。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進步,那為什麼祭祀不能改一下呢?我覺得可以做一下幾點:一、安全祭祀,不為疫情防控添堵。
  • 清明祭拜先人,沒有留下子女的周總理,不能被我們忘記
    又是一年清明時節到,今天有很多人為自己的先人進行掃墓,同時有很多人雖然無法返回家鄉為先人祭祖,也會在心裡進行悼念。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崇敬祖先的民族,而清明祭祖,已經有了兩千多年的歷史,在三國時期,這項祭拜先人的盛大活動,已經是禮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 清明節:寄託哀思,祭拜先人
    清明節:寄託哀思,祭拜先人趙剛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或前後。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從自己腿上割下的時候,感動得流下了眼淚。十九年後,重耳做了晉國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
  • 家中祭拜先人 思念在乎用心
    「所以我就簡單購買一點祭祀用品,在家祭拜先人以表思念。」 記者走訪我市多家花店了解到,前來訂購鮮花祭拜的市民也不多。「往年清明節前夕都有市民訂購鮮花祭拜,但今年受疫情影響,市民取消了現場祭掃活動,鮮花銷售也受到影響。」一花店老闆杜女士表示,她也減少了鮮花的進貨量。 全市殯葬服務機構全面暫停現場祭掃活動,很多市民用行動表示理解和支持。
  • 清明祭拜先人有講究,以下的四條禁忌,農村長者說不能觸犯
    這清明節馬上就要到了,無一例外在農村老家都會有這樣的一個規矩,就是要去祭拜已經去世的親人們。不過祭拜歸祭拜,若是你還沒有摸清農村的這些祭拜的時候所需要了解的東西的話,是會鬧出大笑話的。所以在祭拜之前給他們準備的貢品的話,是需要提前防止小孩子們偷吃的。然後是不允許祭拜的時候還邊幹著其他事情,比如玩手機,比如嬉笑打鬧。畢竟在老一輩人心裡,這一件事情是非常嚴肅的一件事情,但是對於年輕的人來說的話,對這樣的形式沒有那麼的上心。
  • 清明節祭奠祖先,緬懷先人,有12個細節需要注意,你知道多少?
    清明節祭奠祖先,緬懷先人,有12個細節需要注意,你知道多少?我國傳統節日眾多,每個節日背後都有其特殊的意義,比如說清明節用於祭祀,以此來緬懷逝去的親人。再者便是敬酒和祭拜,最後是送別。第二點:掃墓時間。大家應該看到一個現象,很少有人會選擇在上午去掃墓。在傳統文化中,下午一點到三點之間最佳,這是因為在這個時間段屬陽,人的體質最旺盛,不會遭到邪魅的入侵。當然這種觀點其實是封建思想作祟,大家看看就好。第三點:孕婦不能參加掃墓。
  • 祭拜老輩時需要做哪些事情?瀋陽祭拜習俗
    廣大瀋陽市民對於我國喪葬過程中需要有的習俗應該都大概有所了解,但是,這些習俗都是道聽途說,未被證實的習俗,其實在祭拜老輩的時候都是有著相應的習俗禮數要求的,如果您也有疑惑之處,就來了解一下祭拜逝者時,作為後輩必須要做的一些事情,瀋陽陵園網小編為您經驗分享。
  • 清明,是怎麼純粹由一個節氣變成祭拜先人節日的?
    現在一提起清明,就意為祭祖,掃墓,上墳,清明成了祭奠先人的節日,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但清明本來只是個節氣,與古代的農業生產活動密切相關。清明時節,氣候轉暖,雨量增多,正是春耕忙碌的季節。所以民間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的諺語。
  • 中國人有慎終追遠的傳統,就算過節總不會忘記祭拜先人
    我們鄉下很重視春分這段時間,春分前後這段時間,是我們鄉下人最隆重的日子——祭祀先人的日子。從春分前後之兩天,各家各戶隨即著手準備祭祀先人的物資,以有人手調備,都在那一天施行。跟隨傳統我們有傳承追遠的傳統,但凡過節總不會忘記祭拜先人,上供禮品等方式祭拜。
  • 我的春節故事(一)——行走著的春節
    三十七期 150225兩三年前春節,就是在大年三十的早上我從所在的小城市坐公交客車跑到一百公裡外的重慶主城然後公交車一路漫遊所到之處清清靜靜,那才真是一個暢通無阻朋友描述的有點誇張,不過說的倒是實情,到了春節這個節奏,城市的人群潮水般地,朝著農村蜂擁而去。兩三年前春節,就是在大年三十的早上,我從所在的小城市,坐公交客車跑到一百公裡外的重慶主城,然後公交車一路漫遊,所到之處清清靜靜,那才真是一個暢通無阻。        當然記憶當中的回家過年,更多是處於不暢通狀態。
  • 深圳一違建施工垮塌 水泥澆灌車司機被砸身亡
    消防員竭力救出了司機,司機最後傷重死亡。  昨日早晨5時35分,位於龍崗區橫崗街道一違建施工工地,在澆灌水泥期間突然發生垮塌,結果在外圍的水泥澆灌車被砸中,司機被困駕駛室,被救出後在送醫途中身亡。昨日,橫崗街道執法隊通報稱,之前違建業主曾在臨街的圍牆上方加裝了廣告招牌,並利用圍牆和廠房做掩護。目前,關於違建業主情況和垮塌原因正在調查之中。
  • 看了網友們燒給先人的祭品我都忍不住想要死一死
    我是腦洞的分割線如果世界上真有地府的話,那麼相信在地下的先人,生活一定比地上的過得好吧!而今年的祭品花樣又翻新了,蘋果手機、液晶電視,麻將、大額美元,襯衫、汽車、小別墅等,高科技產品和現代生活品等都粉墨登場。一個人悶的時候可以坐下M記,最近薯條還買一送一喔,不過臨近清明,奇葩祭品銷售火爆了起來,而且奇葩就在於1:1的仿真品。
  • 清明祭拜祖先 這3類人不適合去掃墓
    原標題:清明祭拜祖先 這3類人不適合去掃墓   眼看清明節就要到了,在清明節的時候人們都回去掃墓。但是有些人清明節是不適合去掃墓的。你知道清明節哪些人不適合去掃墓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來盤點一下!
  • 清明節祭祖:我們緬懷先人,寄託哀思,只願逝者安息
    清明,是我們姓氏大家庭聚得最齊的一個節日,無論你在哪裡,每個家庭至少都要有一個人回來祭拜祖先,這是傳統。去年清明,從各地趕回來的親人,首先去的就是最老的祖輩那裡祭拜,小孩們穿著雨靴、雨衣,大人們提著祭拜的元寶蠟燭紙錢香和貢品,撐著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