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百單八將,分析一番他們出身、職業的狀況,還是有意義的。由於「評定」標準和歸類方法的差異,也就往往作出了不同的分析。
有的認為:在一百單九條好漢(含晁蓋)中,有七十七人是遊民無產者,十人是貴族、地主,十四人是投降的軍官,二人是城市富民,真正農民出身的只有六人;
有的認為:梁山一百八人中,約有三分之一來自普通市民,其中包括各種工匠六人,商販六人,店家七人,自由職業者四人,無業游民九人,其他五人。
有的認為:梁山一百零八條好漢中,有宋王朝的中、低級執事人員三十人,地方豪強九人。
有的認為:在一百單八將中除陶宗旺是莊家佃戶出身以外,其中有手工藝出身者六人,商販出身的十三人,武官出身的二十人,衙役胥吏出身的十三人,僕役出身的二人。
還有其他不同狀況的歸類分析。究竟哪一種分析算是最科學、最準確的,這很難講。事實上,有個總體的印象和基本結論也就可以了。下面,我們也試著從不同角度進行一些分析:
首先按照出身來分類
假如按細則劃分,梁山一百單八位英雄,就有近五十種出身;粗略而論,也有二十多種出身。有軍官衙役胥吏(三十四人),「山大王」(十二人),地主豪強(十一人),商販(十人),工匠(八人),,無業游民(八人),店家(五人);農民(三人),漁民(三人),獵戶(二人),醫生(二人)。還有耍槍棒賣藥的,教師,道士,車夫,船工,秀才落第舉子,奴僕等。
也可以列為五大類:體力勞動者(包括農民、漁民、獵戶車夫等「粗」體力勞動者和帶有一定技術性的手工業工人,鐵匠、造船匠等);知識分子(包括秀才、舉子、醫生、書法家及各種教師等);軍官、豪強、吏役(包括各級文武官和一般吏役、地主豪強等);商販(包括各種店主、「走私販」等);自由職業者及無業游民。
接著按社會政治經濟地位劃分
不妨把一百單八將分為三個層次,高層次的有三十九人(指地主豪強和縣級以上的文武官員等);中層次的有二十九人(指一般職員、小胥吏、教師、店主、商販、工匠、小知識分子等);低層次的四十人(指農民漁民、獵戶、船家、閒漢、僕人及「落草為寇」者等)。
如果按有無固定的社會職業和有無從事一定的固定勞動來劃分,又可分為「有業者」和無業者兩大類。「有業者」(指漁民、農民、獵戶、僕役等從事固定勞動的人和官吏、技術工人醫生等有一定職業的人)共六十四人。無業者(指無從事一定勞動的人,如地主豪強及其子女等)和沒有所謂正當職業的人(如流浪賊,偷盜者,道士、「山大王」和真正無業的遊民、閒漢等計四十四人。
最後梁山好漢的出身、職業,不管用什麼標準去衡量人們都可以看到:
第一、一百單八將擁有極大的廣泛性和代表性,簡直可以看作是繁雜人間社會的一個縮影。
包括著各個階級階層、各行各業的人;不僅有被統治被剝削階級中的人,也有統治階級中的人;不僅有人間凡人,而且還有帶著仙味靈氣的「神人」、「半神人」。他們多是漢族,還有幾個少數民族。總之,有各種脾氣和各種專長的人,具有社會的廣泛性和代表性。
第二、一百單八將儘管出身、經歷、處境地位、脾性有諸多不同,但他們大都有共同的命運。
即大多數是被封建統治階級逼得走投無路,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鋌而走險,「逼上梁山」共聚大義的。他們的命運遭遇,充分反映了農民起義的歷史必然性。按神道的話來說:北宋的氣數已盡,合該有一百單八個星宿降臨人間,來「替天行道」,主持正義了。
第三,一百單八將出身經歷不同,性格脾氣不同,具有極大的豐富性和多彩性,因而為各色英雄典型形象的塑造,提供了良好條件和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