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周泳臣,男,漢族,中共黨員,百色學院農業與食品工程學院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163班學生。活躍的思維、細緻的觀察、極強的自律性讓周泳臣成為了一名高效率的「發明家」,用他的話說,「每個月我都會申請專利」。
在校期間,周泳臣緊盯世界科技前沿,圍繞國家發展戰略需求和服務百色老區產業需要,多次攻克農業技術領域難題,成效顯著。獲得2018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首屆廣西青少年科技創新自治區主席獎、第五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廣西賽區金獎等榮譽,並申請了20項國家專利(發明專利13項,實用新型7項)。
長期鑽研成就新發明
周泳臣選擇了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他說:「我希望能在專業上深造,將來能在更高級的農業技術領域有所成就。」
2019年,周泳臣和他的團隊研發「防堵塞滴灌裝置發明專利」,解決現在農業種植中所用滴灌裝置存在的堵塞問題,提高滴灌裝置使用壽命,具有很強的實用性。該發明拿下第五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廣西賽區金獎。
無論是生活中發現的一些小創意、小點子,還是向專業領域探索更實用的發明,周泳臣都充滿熱忱。「我每天只要一有空,就會去思考,只要發現一個點子就會一直鑽研下去。」長期下來,他養成了很強的自律性,時時都有新的發現,引發新的奇思妙想,發明也漸漸成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律己助人 志向遠大
「我承諾,盡己所能,不計報酬,服務社會,鍛鍊自己。」
作為大學生,周泳臣認為不僅是要學好知識,更要懂得奉獻,他經常參加志願服務。
疫情期間,百色市招募疫情防控志願者,周泳臣第一時間報名參加,每天對村民進行體溫測量,提醒村民佩戴口罩,協助開展秩序維護工作。
除此之外,他還參加環廣西公路自行車賽、「關愛老人,從我做起」等志願者服務,給孤寡老人送去溫暖。
他樂於助人,帶動同學朋友嘗試發明創造。「中國發展需要先進技術的支持,在與同學們相處交流中,我會將自己一些獲得發明創造的心得和他們分享,希望帶動身邊更多的同學、朋友,為我們偉大的祖國建設發展做出我們新一代青年人的貢獻。」
「現在我已經有10項專利授權了,還有10項專利在實審中。對新事物的發明創造已經成為了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周泳臣說。
他探索不止,力求讓自己的發明造福更多的人;他不斷進取,要求自己能夠在發明創新領域有更好的成績,以此報效祖國。
版式設計:張一瑋
責任編輯:宋瑩
中國大學生網(微信ID:dxszzcn)
投稿:china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