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柳雲龍有新片,真是充滿了期待,因為爛片實在太多了,柳雲龍飾演的「諜戰」片,成為打發時光很好的陪伴。
第二次看完《風箏》,再一次搜索「柳雲龍」,凡是有柳雲龍的片子,都又過了一遍。得出一個感覺,目下國內的電影電視,其「諜戰片」要超越柳雲龍這個「間諜專業戶」,實在太難了。
「間諜」這種角色身份,從古至今從來都是一個隱秘的存在,是無處不在的存在,又是一個最受靈魂折磨的存在。比如《風箏》中的「鄭耀先」,一方面被國民黨軍統懷疑,一方面又被自己人懷疑,並且,這種懷疑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而是伴隨著一個「間諜」的一生,所以,這是一個折磨人的角色。
在《風箏》中,我們就看到了柳雲龍飾演的「鄭耀先」要瘋掉了的那種場境,演出了「間諜」這種身份在現實生活中的難,靈魂被折磨的難,要活下去,太考驗一個人所能承受的極限,但柳雲龍做到了。
作為藝人的柳雲龍被觀眾貼上了一個標籤,他就是一個「間諜」。時間長了,人們都會忘了柳雲龍,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由於他出色的藝術表演,讓人們忘記了他的藝人身份,只記得他「間諜」的臉。一個藝人能做到此境界,那是相當優秀的表演藝術家了。
間諜是一個古老的職業,古代稱為「細作」,現代叫「特工」。秦代,管理這個工作的機構叫黑冰臺。國民黨設置的軍統局和黨通局,都是這樣的秘密機構。「特工」,可以理解為特別工作或特殊工作,沒有特別的能力幹不了這個工作。他們大多身懷絕技。所以,要把這種角色演好,具有很強的挑戰性。
柳雲龍在《和平衛士》中,飾囯民黨偽保安司令部參謀岑瀟然的時候還有一張青春的臉,演技略顯稚嫩。到了《暗算》中飾演的「安在天」,就已經沉著而又成熟了。再到《風箏》,飾演的「鄭耀先」,簡直就是趨於大境界了。
他的表演,不做作,不刻意,舉手投足都不像是在演戲,對於一個藝人,這很難做到,但柳雲龍做到了。如果真要找一個人跟柳雲龍相比,那只有找演員王剛或是陳保國。給人的感覺就是戲足。
柳雲龍飾演的「鄭耀先」坐硬坐到北京看升旗那一幕,鐵打的心都會愴然淚下,信仰在他的藝術演繹下,太打動人心了!這就是藝術的魅力吧。
看柳雲龍,我想起了王剛的一幕表演,就是王剛飾演的「和珅」臨死前,和張國立飾演的「紀曉嵐」對手戲,不是研究過莎士比亞戲劇的演員,就演不到那個份上。
同樣,柳雲龍的表演藝術才
能,看得出在北京電影學院是認真讀書的。
一個表演藝術家,沒有學識與修養的支撐,到底是走不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