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各地的大中小學已經陸續復學複課,在過去的這個假期裡,上網課是學生們學習的主要方式,但也出現了不少未成年人在網課期間沉迷網遊,甚至是高額網絡消費的情況。
前不久,十堰市公安局茅箭區分局武當路派出所接待了一位有史以來年級最小的「投案自首」者——一位只有九歲大的小女孩。
據這位小女孩的父親介紹,女兒今年小學二年級,她利用近期上網課的時間,偷偷玩手機遊戲,還悄悄充值了一百多塊錢。被家長發現後,小女孩也承認了錯誤,表示之後不會再犯。可沒過幾天,她的爸爸發現自己的微信錢包又少了三十元錢。為了讓孩子記住教訓,爸爸就讓小女孩自己去投案「自首」。
上網課卻玩起網遊,好在十堰的這位家長及時制止了孩子的不當行為,而下面的案例中,家長就沒那麼「幸運」。5月初,江蘇南通的陳女士在消費時發現自己的帳戶餘額不足,查詢後才發現近期自己的支付寶交易記錄中有數十筆都是轉帳給一個名為「虎牙直播」 的帳戶。
陳女士:支付寶裡面(交易記錄)顯示,「虎牙」就這個抬頭公司,然後我就專門算了這筆錢,好像是3萬多。
在陳女士的追問後才得知,這3萬多元的消費被孩子購買了「虎牙直播」平臺上的遊戲裝備和打賞。陳女士的孩子今年讀七年級,這段時間以來她把自己的手機給孩子上網課,沒想到孩子就藉機在直播平臺上消費。
陳女士說,儘管虎牙平臺的客服人員表示可以進行核實是否為未成年人消費,但最終想要拿回退費,還需要她答應一個條件。
陳女士前後多次與「虎牙直播」平臺進行溝通,但截至記者發稿前,她還沒有收到虎牙平臺任何的退費。
最高法:未成年人網友充值可退還
據記者梳理,近期安徽、吉林、河北、廣東等地都出現了類似的案例,針對這些案例和糾紛,最高人民法院出臺指導意見,明確疫情期間未成年人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的網遊消費,可以申請退費。
據最高人民法院介紹,按照我國民法總則規定,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踐中涉及網絡打賞等問題的多數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未經其監護人同意,參與網絡付費遊戲或者網絡直播平臺「打賞」支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款項,監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該款項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部分平臺推出「免費網課」藉機推廣網遊
記者在採訪中也發現,一些網絡平臺利用免費提供的上網課渠道,向未成年人推廣網路遊戲。
據「虎牙直播」網址的信息顯示:「虎牙直播」是以遊戲直播為主的彈幕式互動直播平臺,累計註冊用戶2億。
以遊戲類、社交類服務為主的「虎牙直播」,在今年2月初發布公告稱:「停課不停學,為廣大師生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持與一站式教學服務。」
今年4月初,記者在沒有註冊的情況下登錄「虎牙直播」平臺的手機App,進入頁面的第一步便彈出了各種網遊的興趣選項。該平臺頁面上方的欄目版塊,被冠以諸如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等網遊、二次元、顏值、交友的版塊,而名為「一起學」的欄目被放置在了最後。也就是說,想要在虎牙平臺進行網絡學習,先要瀏覽大量遊戲、交友的信息。
記者進入「一起學」欄目中「在線課堂」的子欄目,找到了其免費提供的網絡課堂,內容涵蓋初高中和小學各年級,點擊便可以觀看。在這些所謂免費的網課中,記者卻發現大量被精心包裝的遊戲廣告。
在一個名為「學而思網校二年級」的直播間,虎牙直播了提供的網友互動版,名為 「主播動態」,其中名為「三千牧神記」的網遊廣告十分醒目,點擊頁面就被跳轉到遊戲的界面,該遊戲直接使用微信、QQ等方式便可快速登錄,頁面還提供了大量遊戲道具的消費選項。在「虎牙直播」的電腦網頁版中記者發現,在其提供的網課欄目的頁面中,網遊廣告更是比比皆是。
同樣是以遊戲直播為主的「鬥魚平臺」,記者也發現了幾乎一致的情況,該平臺提供了「教育」欄目,但在面向未成年人提供的網絡課堂中,網遊廣告、網絡小說等被放置在頁面中醒目的位置,用戶點擊就可以跳轉。
(來源: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