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總是大喊大叫地來教育孩子?跟孩子溝通,需要做好這些

2020-09-03 樹屋的時光

歡迎關注樹屋的時光,樹屋的時光可以幫助你了解與孩子的溝通以及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的實際問題。本文篇約1100字,閱讀時長約3分鐘。

不少家長都希望自己做個溫柔的爸爸媽媽,但是有時候面對孩子的叛逆和淘氣行為,耐心會被逐漸消耗,最後還是會控制不住地對孩子大喊大叫,最後不僅沒起到教育孩子的目的,雖然自己的怒火發出來了,但是親子關係卻多多少少受到了些影響。所以當家長在教育時如果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是沒有辦法達到教育目的的,並且還會讓孩子的情緒也變得更加負面。那麼家長該如何正確地教育孩子,跟孩子溝通呢?

如何正確跟孩子溝通?

家長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當人們在處理同一件事情時,不同的聲調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就像家長批評孩子時,如果家長能夠壓低聲調、心平氣和地跟孩子溝通時,孩子更容易接受,因為低一些的聲調可以放鬆孩子的牴觸、逆反的心理,對溝通更有利。而且家長心平氣和的溝通也是給孩子做了一個正確的示範,讓孩子了解到處理矛盾時並一定需要大喊大叫。

注意溝通時的語氣和措辭

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不聽話,火立馬就起來了,情緒也漸漸失控,但是這樣的教育效果並不好。所以家長在控制住了自己的脾氣後,溝通時要壓低聲音,可以先想好怎麼來措辭,一定不要說一些類似「不聽話爸爸媽媽就再也不愛你了」的話,組織好語言之後再跟孩子進行溝通。家長要注意,跟孩子說的時候要平靜一些,引導孩子的思路跟著自己走,這樣也會平復一下孩子的情緒,這樣孩子能更清晰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

清晰地告訴孩子自己的觀點和要求

有時候家長通過對孩子大聲喊叫或者恐嚇威脅的方式來讓孩子聽話,其實這也是家長懶惰的表現,雖然孩子可能暫時聽話了,但是事實上孩子並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裡做錯了,也不知道家長需要讓自己改正哪裡,這樣以後就還是會犯同樣的錯誤。所以家長在跟孩子溝通時,也要使用準確的語言來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和需求,把自己的期望解釋給孩子聽,這樣才能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比方說,當你帶孩子去看某些展覽的時候,孩子肯定會閒不住想東摸摸西摸摸的,如果你只是大聲呵斥孩子「不許碰,碰了就揍你!」,孩子不明白為什麼,有時甚至會因為叛逆心理更加想摸。但如果你告訴孩子,展覽館裡有規定不可以摸,摸了會有罰款之類的懲罰方式,這樣孩子就了解摸了會有什麼後果,就能理解了。

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切記不要對孩子大喊大叫,這樣的教育效果反而會讓大人孩子都很「傷」,因此家長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用正確的方式來跟孩子溝通。

如果您喜歡樹屋的時光,請您關注我。歡迎對文章內容進行評論,一起探討對於家庭教育中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孩子總是大喊大叫?了解喊叫原因,才能從根源解決問題
    最讓家長苦惱的,那就是孩子總是喜歡在公共場合大喊大叫的行為。這也讓很多家長感到尷尬,所以家長通常都非常害怕帶孩子到公共場合中。最近宋小姐就因為這件事情苦惱不已,孩子在家中的時候經常大喊大叫,引起了周圍鄰居的不滿,所以也因為這件事情物業找宋小姐聊了很多次。
  • 孩子喜歡大喊大叫怎麼辦?家長應該這樣做!
    有時候對於孩子的大喊大叫,家長表示很無奈,也不知道孩子大喊大叫的原因是什麼?下面就一起來探討一下吧!孩子大喊大叫的原因1、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當寶寶向大人做出一些小動作時,如果大人沒有立刻給出回應,寶寶就會通過更極端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需求,比如大喊大叫。
  • 解我青少年教育:家長如何跟叛逆期的孩子溝通?
    孩子進入青春期,隨著而來的就是叛逆期,這是一個令所有父母都頭疼的事情,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得了心理病,他們跟瘋子似的,管不得,罵不得,那麼家長到底該如何和叛逆期的孩子溝通呢?
  • 孩子一不順心就大喊大叫?做好「情緒管理」教育,培養理性寶寶
    很多父母都難以糾正孩子的這一行為,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給孩子做好情緒管理教育。小寶父母更是心力交瘁,他們對兒子不順心就用大喊大叫的方式來發洩這個問題很苦惱,雖然每次都很抱歉地和鄰居們道歉,但是他們也沒有什麼好方法解決孩子的這個問題。直到有一天,有人在業主群裡把小寶哭鬧的音頻發到了群裡,怒懟道:「這是誰家的孩子啊?
  • 家長和孩子聊天總是吹鬍子瞪眼,作為家長你會正確的和孩子溝通嗎
    有些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係,簡直可以用水深火熱來形容,有的家長和孩子之間基本零溝通,沒有什麼交流,要麼就是家長和孩子好不容易坐下來溝通一次,可是說不了三句話準談崩,結果肯定是不歡而散。其實有些時候真的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家長和孩子的溝通存在問題。
  • 9年級家長如何做好孩子的助力?怎樣溝通更有效?
    第2章,九年級父母應如何協助孩子提升成績。第3章九年級父母應提前做好準備,第4章九年級怎樣幫孩子考上理想的高中。第5章九年級家長應與孩子這樣溝通。第6章九年級孩子的常見問題及應對方案。我對這本書印象最深的就是第5章,家長與孩子這樣溝通。
  • 很難耐心管教孩子?家長「關掉鯊魚音樂」,才能跟孩子正確溝通
    同事看到孩子沒回應,頓時火冒三丈,衝孩子大喊了一通,而孩子卻覺得自己很委屈,於是梗著脖子和同事頂了幾句嘴。這讓同事更加失去了和孩子溝通的耐心,於是孩子被同事揍了一頓。同事平時是個很有耐心的人,數據報表都不會讓她煩躁,偏偏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同事總是沒有耐心。「全天下找不到比我家孩子還不聽話的孩子了!」同事一說起孩子的教育就喜歡把這句話掛在嘴上。
  • 孩子總愛發脾氣、大喊大叫,其實這都是家長沒做好這6件事
    昨天帶著寶寶去童樂園玩,遇到一個孩子玩的過程中常常會亂發脾氣或者是大喊大叫,小孩姥姥也在說小孩好像從小就這樣,打也沒用,說道理也沒用,孩子為什麼就這樣呢?其實我們會發現一般來說,溫和的家長培養出的孩子也大都是溫和的,脾氣暴躁的家長培養的孩子大都是暴躁的。
  • 家長說教不再「耳旁風」,需要用這4個跟孩子溝通的「秘訣」
    在我們平時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最常見的就是在孩子犯錯誤之後,給孩子講了很多道理,但孩子不僅沒有記住,反而下次還是會犯相同的錯誤。現在都是文明教育,不能對孩子體罰也不能對孩子進行冷暴力,但是通過說教來讓孩子明白道理卻又太難,那麼家長應該如何才能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呢?
  • 孩子愛發脾氣、大喊大叫,其實都是家長沒做好這六件小事
    相信不少家長都頭疼過,自己孩子愛發脾氣、大喊大叫的問題。但是孩子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溫和的家長培養出的孩子也大多溫和,脾氣暴躁的家長培養的孩子也大多暴躁。家長們想一想,是不是因為自己平時對待孩子的方式出錯了?1、家長學會控制情緒。
  • 孩子總是惶恐不安,家長應多與孩子溝通,幫助孩子緩解緊張的情緒
    作者/昕姐(圖文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昨晚上跟樓下的老張聊天,老張說起自己的孩子,滿眼都是擔憂的神色。原因是老張的孩子總是顯得很緊張,內心抗拒&34;。上次開家長會的時候,老師要求班上孩子朗讀自己寫給父母的一封信,孩子在座位上惶恐不安,還未上臺就急出了眼淚。這其實不是孩子第一次急出眼淚了,老張也不知道孩子是怎麼回事,就算是內向也不至於如此吧?
  • 我家孩子很叛逆,總是跟我頂嘴丨如何改變不良的親子溝通方式
    ,跟我抱怨她家的孩子,「才2歲半,就經常跟父母唱反調。不要過分溺愛家長和老人家在孩子面前要有原則,不能過分遷就孩子。家教行為要統一,不可一個寵愛,一個嚴管,這樣孩子也就會找寵愛他的那個作為擋箭牌,反倒讓兩個大人意見不一而發生矛盾。 當孩子出現頂嘴胡鬧時,大家都應該不要理睬他,讓他冷靜下來後,再給他教育。 02.
  • 如何跟孩子溝通,是每個家長的必修課,好溝通才能讓教育事半功倍
    父母不只是養育孩子的長輩,也是孩子最重要的朋友,良好的親子關係是要還讓孩子相信你,尊敬你,只有父母和孩子之間相互尊重和相信,才能真正的溝通,進行良好的對話。很多父母也都能夠意識到這一點,所以都會抽出時間來陪伴自己的孩子,很多家長的處理方法,卻讓孩子無法接受。
  • 教育孩子,是心與心的溝通
    他們無法走進孩子的內心,無從知道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因此經常與孩子發生矛盾。這些諮詢者家庭條件還不錯,但是他們忙於工作,孩子由家中老人照顧,或者有保姆來照顧。雖然每天都和孩子住在一起,但很少和孩子溝通,發生什麼事情也都是命令的口氣和孩子講話,自然親子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們也渴望獨立的人格,父母應該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親子溝通需要一定的技巧。
  • 青春期孩子越來越不聽管教,家長需要好好引導,以身作則!
    我家孩子現在一年級,今年時不時跟我頂嘴,更有時大喊"你有病啊!"。在她看來這句話可能沒有什麼不對,還感覺挺好玩,作為家長我不得不在孩子教育上深刻反省自己!舉個簡單的例子:當今社會離婚率越來越高,父母離婚後開始尋找自己第二次或者第三次幸福生活,但是成為單親家庭的孩子會有什麼變化呢?首先這些孩子身心會受到極大刺激,感覺被遺棄了,從此以後沒人像以前那樣當皇帝或者公主一樣寵著慣著自己了,就像是一下子從天堂摔進了地獄。慢慢變得孤僻不苟言笑,對任何事物不感興趣,繼而性格逐漸暴躁,學習成績逐漸下滑。
  • 孩子不願跟家長溝通,是不被信任的後果,家長的信任是孩子的底氣
    導讀:孩子不願跟家長溝通,是不被信任的後果,家長的信任是孩子的底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不願跟家長溝通,是不被信任的後果,家長的信任是孩子的底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低聲教育養出自信的孩子,家長說話的語氣決定孩子的未來
    又聯想到平日裡我們教育孩子,總是說著說著,不知不覺就提高了音量,帶上了情緒。逼迫孩子看我們的臉色行事,讓他們根據我們音量的高低,來判斷事情的嚴重性。」但是,當你壓低聲音、語調平靜、嚴肅地跟孩子談話時,你會在孩子眼裡變得「不怒自威」,孩子對你也就沒有那麼多的恐懼和牴觸,這時候你再跟孩子講道理、辯對錯,效果就會好很多。說話是一門藝術。
  • 面對孩子只需要做好這些方法
    作為一個母親,每個新手母親第一次必須既興奮又焦慮。當母親們知道他們有了孩子,每個母親都會感到非常高興,並期待著孩子的到來。但是當她們開心的時候,這些孕婦經常會感到非常焦慮。因為這些新媽媽經常在心裡擔心,「嬰兒會營養不良嗎?」"嬰兒會變形嗎?"或者「我的身體會在分娩後變胖嗎?」等等。
  • 跟孩子溝通出現問題,父母嘗試把孩子當「客戶」,消除溝通障礙
    在中國傳統的教育理念中,家長都是權威性的,只要家長說了話,孩子就不得不聽。而現在,孩子們的思想程度開放很多了,一些見解甚至比家長都前衛。而家長若是總抱著單一的方式和孩子進行溝通,則必然會處於較為被動的局面,比如,以下這些「坑」可能家長們都遇到過。
  • 如何跟叛逆期的孩子溝通?
    家教故事:小王媽媽致電「家校心橋」欄目,說孩子很叛逆,經常和父母吵架,甚至雙方會動手,都覺得彼此不能理解對方,想找個方法改善這種局面,可是兒子根本不願意跟父母對話。 建明老師觀點:親子溝通很重要,需要注意方式方法。溝通是分享信息的過程。溝通無處不在,溝通可以消除誤會,讓世界變得美好。我們每天都在嘗試溝通,嘗試主動溝通,嘗試更好地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