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勞務派遣暫行規定答問

2020-12-15 中國政府網

為貫徹落實新修訂勞動合同法,規範勞務派遣用工行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制定公布了《勞務派遣暫行規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令第22號,以下簡稱《暫行規定》)。日前,記者就有關問題專門採訪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勞動關係司負責同志。

問:制定《暫行規定》的背景及意義是什麼?

答:2012年底,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勞動合同法進行了修訂。為增強法律的操作性,更好地推動法律關於勞務派遣規定的貫徹落實,我們制定公布了《暫行規定》。《暫行規定》是規範勞務派遣的一部重要規章,它的頒布實施,對於進一步規範勞務派遣用工行為,明確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和被派遣勞動者三方的權利義務,維護被派遣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具有重要意義。

問:請簡要介紹一下《暫行規定》的起草過程及主要內容?

答:在起草過程中,我們通過開展實地調研、召開座談會、書面和網上公開徵求意見等多種方式,反覆聽取了全國人大法工委、國務院法制辦、國資委、全國總工會、中國企業聯合會、全國工商聯等有關部門和單位、地方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不同類型所有制企業、勞務派遣單位以及部分行業協會的意見,並將《暫行規定》草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在徵求意見的一個月內,共收到3萬多條意見和建議。我們對各方面意見進行匯總梳理、深入研究並充分借鑑吸收。2013年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第21次部務會審議通過了《暫行規定》,決定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

依據新修訂的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暫行規定》主要對適用範圍,勞務派遣用工比例,勞動合同的訂立、履行、解除和終止,跨地區勞務派遣的社會保險,法律責任以及用工比例調整過渡期等作了具體規定。

問:《暫行規定》的適用範圍是什麼?

答:勞務派遣單位經營勞務派遣業務,企業使用被派遣勞動者,以及依法成立的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合夥組織、基金會以及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使用被派遣勞動者,適用《暫行規定》。

機關事業單位編制外用工問題將隨著改革不斷深化和法律的不斷完善逐步加以妥善解決,本規定沒有將其使用勞務派遣用工納入適用範圍。下一步,我們將統籌考慮,協調推進,逐步予以規範。

問:勞務派遣用工比例應如何計算?對於目前使用被派遣勞動者比例較高的部分用工單位,應如何處理?

答:勞務派遣用工比例問題受到社會普遍關注。在綜合考慮各方面情況、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暫行規定》明確,用工單位應當嚴格控制勞務派遣用工數量,使用的被派遣勞動者數量不得超過其用工總量(指用工單位籤訂勞動合同人數與使用的被派遣勞動者人數之和)的10%。為加強對用工單位執行比例要求的監督管理,確定用工比例的責任主體,《暫行規定》對比例的核算問題進行了明確,即用工比例的計算單位為依照勞動合同法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可以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

為使勞務派遣用工數量較多的用工單位能夠平穩地將用工比例降至規定比例,最大限度地減少對企業生產經營、勞動者就業和勞動關係的影響,《暫行規定》給予了用工單位兩年的過渡期,即用工單位在《暫行規定》實施前使用被派遣勞動者數量超過其用工總量10%的,可以在《暫行規定》施行之日起兩年內逐步降至規定比例。但同時要求,在未達到規定比例之前,不得新用被派遣勞動者。超過比例的用工單位應當制定調整用工方案,採取有效措施積極調整用工方式,逐步達到規定要求。

問:輔助性崗位上使用被派遣勞動者應當履行什麼程序?

答:為增強新修訂勞動合同法關於輔助性崗位規定的操作性,防止用工單位在輔助性崗位上濫用勞務派遣,《暫行規定》明確,用工單位擬使用被派遣勞動者的輔助性崗位,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並在用工單位內公示。

問:《暫行規定》從哪些方面加強了對被派遣勞動者平等權益的保障?

答:為切實保障被派遣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福利待遇和社會保險等方面的平等權益,《暫行規定》在新修訂勞動合同法所規定的用工單位應當對被派遣勞動者與本單位同類崗位的勞動者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些新的規定。比如,在福利待遇權益方面,明確用工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二條的規定,向被派遣勞動者提供與工作崗位相關的福利待遇,不得歧視被派遣勞動者。在社會保險權益方面,明確勞務派遣單位開展跨地區派遣業務的,應當在用工單位所在地為被派遣勞動者參加社會保險,按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的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這些新規定,從保險福利待遇上體現了同工同酬的要求。

問:被派遣勞動者發生工傷、職業病後,應如何處理?

答:勞務派遣是一種特殊的用工方式,它將傳統的「用人」與「用工」一體的兩方法律關係轉化為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和勞動者之間的三方法律關係。在勞務派遣實踐中被派遣勞動者發生工傷或職業病後,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之間責任主體不清,經常相互推諉,導致被派遣勞動者的工傷保險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鑑此,《暫行規定》明確,被派遣勞動者在用工單位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的,勞務派遣單位應當依法申請工傷認定,用工單位應當協助工傷認定的調查核實工作。勞務派遣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但可以與用工單位約定補償辦法。

同時,《暫行規定》明確,被派遣勞動者在申請進行職業病診斷、鑑定時,用工單位應當負責處理職業病診斷、鑑定事宜,並如實提供職業病診斷、鑑定所需的勞動者職業史和職業危害接觸史、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等資料,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提供被派遣勞動者職業病診斷、鑑定所需的其他材料。

問:《暫行規定》對跨地區勞務派遣的社會保險問題是如何解決的?

答:為防止勞務派遣單位侵害被派遣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實現跨地區被派遣勞動者與用工單位職工的「同工同保」,《暫行規定》明確了跨地區派遣勞動者的參保地區、繳費標準和繳費主體。具體規定為,勞務派遣單位應當在用工單位所在地為被派遣勞動者參加社會保險,按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的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勞務派遣單位在用工單位所在地設立分支機構的,由分支機構辦理參保手續,繳納社會保險費;未在用工單位所在地設立分支機構的,由用工單位代為被派遣勞動者辦理參保手續,繳納社會保險費。

問:用工單位在哪些情形下可以將被派遣勞動者退回勞務派遣單位?哪些被派遣勞動者不得退回?

答:為保障被派遣勞動者的就業穩定性,防止用工單位無正當理由隨意退回被派遣勞動者,《暫行規定》在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五條第二款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用工單位可以退回勞動者的情形。即,用工單位出現以下三種情形,方可將被派遣勞動者退回勞務派遣單位:一是用工單位有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三項、第四十一條規定的情形的;二是用工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決定提前解散或者經營期限屆滿不再繼續經營的;三是勞務派遣協議期滿終止的。但是,如果被派遣勞動者有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的患病或者非因公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以及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等情形的,在派遣期限屆滿前,用工單位不得依據《暫行規定》第十二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將被派遣勞動者退回勞務派遣單位。派遣期限屆滿的,應當延續至相應情形消失時方可退回。

問:被派遣勞動者被用工單位退回後,勞務派遣單位應如何處理?

答:被派遣勞動者被用工單位退回後,勞務派遣單位應區分情形依法妥善處理與被派遣勞動者的勞動關係。一類是,被派遣勞動者有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情形的,勞務派遣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可以與被派遣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另一類是,用工單位以《暫行規定》第十二條規定的情形將被派遣勞動者退回勞務派遣單位,如勞務派遣單位重新派遣時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勞動者不同意的,勞務派遣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如勞務派遣單位重新派遣時降低勞動合同約定條件,勞動者不同意的,勞務派遣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此外,在被派遣勞動者退回後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按照不低於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向其按月支付報酬。

問:實踐中,已經有部分用工單位將原勞務派遣協議改為業務外包協議或承攬合同,以規避法律責任,對此應如何處理?

答:我們已經注意到,勞動合同法修改決定公布後,有的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採取勞務承攬、業務外包的方式應對法律對勞務派遣的規制。為防止這種規避法律責任的行為,切實維護被派遣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暫行規定》第二十七條明確規定,用人單位以承攬、外包等名義,按勞務派遣用工形式使用勞動者的,按照本規定處理。這一規定將有效遏制用人單位「假外包,真派遣」的現象。

問:下一步,你們將從哪些方面做好《暫行規定》的貫徹落實工作?

答:徒法不足以自行。《暫行規定》頒布後,我們將制定印發《關於做好勞務派遣暫行規定貫徹實施工作的通知》,重點指導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大力抓好學習培訓和輿論宣傳引導工作,提高人社系統幹部職工依法行政的能力,增強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自覺遵守法律的意識。二是進一步開展用工單位勞務派遣用工比例情況摸底調查,指導超過規定比例的用工單位制定並實施調整用工方案,實現平穩有序過渡。三是加大對勞務派遣和用工行為的規範指導力度,指導督促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認真履行法律義務。四是加強勞務派遣監管,適時組織開展勞務派遣專項執法檢查,嚴肅查處違反勞務派遣規定的各類行為,切實維護被派遣勞動者的各項合法權益。

連結:《勞務派遣暫行規定》

相關焦點

  •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令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令第 16 號  《在中國境內就業的外國人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已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第67次部務會審議通過,並經國務院同意,現予公布  第三條 在中國境內依法註冊或者登記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依法招用的外國人,應當依法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由用人單位和本人按照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
  • 深澤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0年公開招聘勞務派遣人員
    根據工作需要,深澤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委託第三方人力資源公司,面向社會為部分單位輔助崗位公開招聘91名勞務派遣工作人員,有關事項如下:一、招聘原則按照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組織招聘。
  •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實施中國-日本社會保障協定的通知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實施中國-日本社會保障協定的通知人社廳發〔2019〕81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為有效解決中國、日本兩國在對方國工作的人員雙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問題
  • 深圳勞務派遣許可證資質辦理條件及流程!
    (1)深圳人力資源許可證進行全面辦理的過程當中,機構的規章管理制度都是非常重要的,這些機構的章程基本上要了解的到要提交機構的名稱,機構的服務宗旨,或者是業務範圍,同時還要提交整個機構的組織形式以及出資的方式。
  • 北京篩查105.8萬勞務派遣和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人員 鎖定重點風險...
    3月30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了解到,該局組織開展了一系列人力資源市場疫情防控工作,督促勞務派遣和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使用「北京健康寶」進行員工管理,自2月28日至3月23日,共新增在崗人員12204人,通過「北京健康寶」比對,居家觀察236人。
  • 最近一些社會事件涉及的「勞務派遣」問題,到底是什麼?
    另一方面,因為發達國家社會保障很全面,勞務派遣反而能使勞動者得到更多的收入或更多的就業機會,還能滿足國內靈活就業的需求。在此背景下,第85屆國際勞工大會通過了《1997年私營就業機構公約》(第181號公約),首次承認了勞務派遣的合法地位。
  • 勞務派遣公司應當為被派遣人員繳納五險一金嗎?
    希望通過小編今天的介紹,能夠讓大家對勞務派遣有更深的認識,在籤訂類似合同的時候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一、勞務派遣中的各方主體在勞務派遣過程中,通常會涉及勞務派遣單位(以下稱「用人單位」)、被派遣人員(以下稱「勞動者」)和用工單位。
  • 虛假勞務派遣用工的風險和防範
    經查,該犯罪團夥通過成立10餘戶空殼勞務派遣服務公司,非法購買、冒用大量自然人身份信息,虛構勞務派遣業務和人力資源外包服務,大肆虛開「勞務費」、「服務費」增值稅普通發票,涉案金額達40億元。2019年4月,專案組開展收網行動,抓捕犯罪嫌疑人8人。
  • 勞務派遣公司應提交哪些材料申請許可證?
    為了合法解僱僱員並減少就業風險,越來越多的僱主將選擇與勞務派遣企業合作。但是,勞務派遣人員很難保護自己的權利。為了保護勞動者自身利益,我國頒布了一系列的《勞動合同法》和《勞動派遣暫行規定》,以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並嚴格監督勞動派遣企業和僱主。
  •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印發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印發《世界技能大賽參賽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人社部發〔2013〕2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 明明招的是醫生和護士,公立醫院為何還要通過勞務派遣?
    根據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的《勞務派遣暫行規定》(以下簡稱為《暫行規定》)第三條提到了招聘勞務派遣崗位工作人員的三條規定:用工單位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使用被派遣勞動者;存續時間不超過6個月;用工單位使用的被派遣勞動者數量不得超過其用工總量的10%。
  • 靈活用工、勞務派遣、勞務外包、人力資源外包的區別,終於懂了!
    靈活用工、勞務派遣、勞務外包、人力資源外包這些詞大家肯定多多少少都應該略有耳聞,但細說起來又是一頭霧水,今天玲工社高級財稅講師王軍王老師就跟大家細細品論一番這些詞彙的含義與區別。勞務派遣VS勞務外包VS人力資源外包1.勞務派遣,派的是「人」,由力資源公司(即勞務輸出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籤訂勞動合同;將人員派駐到用工單位,人員歸用工單位管理。
  •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就貫徹實施社會保險法答問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4日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為推動社會保險法順利實施,有關部門採取了哪些措施?    答:根據國務院統一部署,我們主要做了以下三個方面工作:    一是廣泛開展宣傳活動。
  • 勞務派遣、人力資源外包以及勞務外包有什麼區別?
    隨著現在疫情的過去,越來越多的濟南企業開始恢復正常節奏,但是如果人員供應不上就有可能影響到今後的發展,所以不少濟南企業會選擇和第三方人力資源公司進行合作,用工方式也是各有不同,會有很多企業分不清勞務派遣、人力資源外包以及勞務外包著三者的區別,下面就讓小編來給各位介紹一下勞務派遣、人力資源外包以及勞務外包有什麼區別吧
  • 勞務派遣與勞務外包的區別有哪些?如何防範用工風險?
    隨著法律的完善,法律明確要求勞務派遣適用於「臨時性、輔助性、替代性」工作,其中「臨時性」明確勞務派遣期限不得超過六個月,同時《勞務派遣暫行規定》對於勞務派遣崗位的比例做出了不得超過10%的規定,而大多數企業的勞務派遣員工,從事的是主營業務的正常工作,部分央企的派遣員工比例甚至超過30%。
  • 出國勞務的收入及出國勞務派遣利弊風險有哪些?
    勞動關係中幾乎所有的資料都是單位的人力資源部負責保管。如果有些用人單位自己管理水平低,不注意保存各類資料、記錄,打官司的時候就會啞巴吃黃連。年初頒布的《勞務派遣暫行規定》、《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於規範本市勞務派遣用工若干問題的意見》對於勞務派遣做了明確而詳細的限制,如果僅從法律層面考慮,勞務派遣在大陸已經面臨滅頂之災。
  • 中數科稅務師事務所講解:勞務派遣、勞務外包、人力資源外部業務區別
    勞務派遣、勞務外包、人力資源外部業務的區別 中數科稅務師事務所為大家講一下:勞務派遣、、勞務外包、人力資源外部業務的區別: 1、勞務派遣,派的是「人」,由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籤訂勞動合同; 2、勞務外包,包的是「活兒」,在規定的時間內,把工作量完成。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法規、規章或重大政策措施出臺背景、內容解讀及貫徹實施情況;2.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主要工作進展情況;3.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領域重大突發事件和社會關注的熱點敏感問題進展情況、對相關問題的立場及舉措等;4.消除外界對我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誤解和疑慮,澄清虛假和不完整信息,及時發布權威信息;5.其他需要通過新聞媒體向公眾發布的信息;6.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規政策解讀。
  • 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深圳市財政局關於印發《深圳市職業...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關於做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帳資金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人社廳發〔2019〕117號)、《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廣東省財政廳關於印發廣東省勞動力職業技能提升補貼申領管理辦法的通知》(粵人社規〔2019〕18號)、《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廣東省財政廳關於印發廣東省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補貼申領管理辦法的通知》(粵人社規〔2019〕43號)等有關文件規定
  • 「原創」也談虛假勞務派遣用工的風險和防範
    經查,該犯罪團夥通過成立10餘戶空殼勞務派遣服務公司,非法購買、冒用大量自然人身份信息,虛構勞務派遣業務和人力資源外包服務,大肆虛開「勞務費」、「服務費」增值稅普通發票,涉案金額達40億元。2019年4月,專案組開展收網行動,抓捕犯罪嫌疑人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