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7日訊,北京地區發現了一個蘭花新物種,被命名為「北京無喙蘭」。通過長達10年的野外調查,北京林業大學沐先運博士發現了這一對生長環境要求十分苛刻的新物種。這是目前我國唯一以北京為模式標本產地、以北京命名的蘭科植物,也是無喙蘭屬在中國分布的第3個物種,而全世界也僅有7種。有關學術論文日前發表在最新一期的國際植物分類學界主流刊物《植物分類》上。
據了解,蘭科植物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成分。我國有蘭科植物約200屬近1500種,它們具有重要的觀賞價值、藥用價值以及極高的科研價值。然而,北京因地處華北平原,蘭科植物多樣性相對較低。
沐先運介紹,蘭科植物對生境要求嚴苛,其在傳粉、種子萌發等繁育關鍵環節需要多重條件同時滿足,才能繁衍生息。北京無喙蘭為腐生性蘭花,自身沒有葉綠素和葉片,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只依靠土壤中的特殊真菌提供養分。因此,它對環境的要求更為苛刻。截至目前,僅發現17株北京無喙蘭個體,十分珍貴。
沐先運透露,他是在對北京另一珍稀蘭花——山西杓蘭進行長期跟蹤調查時,在延慶山區發現了這個更加珍稀的蘭花物種。他與植物分類學者劉冰、林秦文等交流後做出了初步判斷。經過細微結構分析、查詢文獻、與俄羅斯專家溝通及國內蘭科專家確認後,發表了這個新種。
專家認為,在幾代植物學家近百年的研究基礎上發現該新物種,是對北京野生植物多樣性研究的重大貢獻,這一新發現也使北京地區的野生蘭科植物增至18屬24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