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生豬價格經歷了逆勢上漲期後開始高位回落,進入3月份蘇皖地區生豬持續震蕩徘徊,僵持不下。各地企業雖陸續開工,但餐飲業及各地工廠復工較為緩慢。下遊需求抑制下,生豬價格何去何從?現在本文將從豬價走勢,下遊屠宰企業開工情況等方面進行詳細分析。
生豬價格震蕩徘徊
根據卓創資訊數據監測,截至3月12日,月內蘇皖地區生豬出欄均價為36.45元/公斤,較5日高價下滑0.64元/公斤,環比跌幅1.73%;較2日低價漲0.2元/公斤,環比漲0.55%。
3月份蘇皖地區生豬價格整體呈現微漲後震蕩回落態勢,月初各地道路運輸逐漸暢通,為保證終端消費者及各項生產資料的日常供應及補充,各地企業陸續有復工動向。但在經歷了2月份的逆勢上漲期,養殖方對後市看漲預期增強。大場多壓欄增重,將出欄體重由125-130公斤提升至140-150公斤,豬源出欄減少,生豬價格被小幅度拉漲。但生豬價格上漲豬肉價格被動提升,終端對高價肉接受能力不足,豬價震蕩回調。
供應面來看,蘇皖地區在經歷了非洲豬瘟疫情的兩次洗禮後,部分地區生豬去產能高達60%。疫情過後散戶復產意向有限,但受高豬價及政策利好拉動,規模企業積極復產,商轉種操作普遍,當地商品豬源供應量嚴重收緊。再者,蘇皖作為主要消費區域,河南、山東等周邊地區白條肉持續調入衝擊,當地屠宰企業高價走貨極其緩慢,為減少虧損,宰企多意向外調東北、西北及河南、山東等地豬源,以縮減原料成本壓力。
屠宰企業開工低位,儲備肉頻頻投放
三月份蘇皖地區屠宰企業開工無明顯調整,隨著各地保供企業開工陸續增多,豬肉供應量整體出現緩慢回升態勢。加之隨著各地運輸恢復,港口凍肉多有釋放,不斷衝擊鮮品市場,企業開工低位收縮。反觀下遊市場,餐飲行業及工廠復工較為緩慢,各地高校均未開學,居民消費能力下降等多方利空因素制約,屠宰企業訂單縮減,產品走貨緩慢,企業多採取縮量保價方式減少虧損。
2020年儲備肉投放情況匯總表
2020年1月份至今,國內儲備凍肉頻頻投放,幾乎保持每周一投的頻率。截至3月13日,儲備肉累計投放10次,總計21萬噸。進入三月份後國儲肉投放力度有增無減,較春節前市場供應量亦調整不大。凍品投放量雖較國內整體市場需求佔比微小,但在市場需求蕭條,產品走貨疲乏的情況下,低價凍肉投放對鮮品市場打擊的同時也抑制原料價格進一步拉升。
後市預測
供應面:2019年10月份前後蘇皖地區規模養殖場已陸續復產,但受種源以及各地零星疫情限制,生豬恢復速度較為緩慢,散戶仍在觀望,當地豬源供應較為有限。近期養殖場多有壓欄增重,短時大體重豬源仍是主流。
政策面:月內生態環境部調減禁養區共計1.4萬個,同時農業部下發關於打擊「炒豬」行為,保障生豬養殖業安全的通知,對在生豬養殖、經營、運輸、屠宰環節發現的「炒豬」行為線索堅決嚴查,保障生豬養殖業安全。政策面的實施有利於助推各地生豬長線的產能恢復,但對於短時生豬價格的影響作用較少。
需求面:隨著肺炎疫情的逐漸緩和,後續高校及工廠陸續開學、復工。但受各項條件約束,終端市場的需求提升或仍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綜上來看,短線豬源仍較有限,但需求端恢復緩慢,凍肉頻頻投放,屠宰企業開工難有明顯上量操作,市場供需制衡下,預計月內蘇皖地區生豬行情或難漲難跌。
來源: 卓創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