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中經常吃的麵條是怎麼樣被發明出來的?

2020-12-22 小派愛美食

答|百度派 @恍若隔世,

我國的麵條起源於漢代。那時麵食統稱為餅,因麵條要在「湯」中煮熟,所以又叫湯餅。早期的麵條有片狀的、條狀的。片狀的是將麵團託在手上,拉扯成面片下鍋而成。到了魏、晉、南北朝,麵條的種類增多。著名的有《齊民要術》中收錄的「水引」、「餺飥」,「水引」是將筷子般粗的麵條壓成「韭葉」形狀;「餺飥」則是極薄的「滑美殊常」的面片。隋、唐、五代時期,麵條的品種更多。有一種叫「冷淘」的過水涼麵,風味獨特,詩聖杜甫十分欣賞,稱其「經齒冷於雪」。還有一種麵條,製得有韌勁,有「溼麵條可以繫鞋帶」的說法,被人稱為「健康七妙」之一。宋、元時期,「掛麵」出現了,如南宋臨安市上就有豬羊庵生面以及多種素麵出售。及至明清,麵條的花色更為繁多。如清代戲劇家李漁就在《閒情偶寄》中收錄了「五香面」、「八珍面」。這兩種麵條分別將五種和八種動植物原料的細末摻進面中製成,堪稱麵條中的上品。

拉麵--蘭州(甘肅省會), 板面--安徽, 旦旦面--四川, 燴麵--河南, 湯麵--山東(打魯你該聽說過吧)各地有各地的特色, 而且都是很好吃的麵條, 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麵條作為一種世界性的大眾食品,很多國家都聲稱擁有麵條的發明權,其中以義大利、阿拉伯和中國三家為主。最近,著名的英國《自然》雜誌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新石器晚期的小米麵條》的論文,稱中國考古學家在青海省的一個遺址中找到了距今約4000年的麵條實物,麵條「發明權」之爭宣告終結。

2002年10月中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葉茂林帶領工作人員在青海省民和縣喇家新石器遺址上發現了一個倒扣著的碗,在碗形泥土的頂端,也就是原碗的底部位置上,赫然躺著一團鮮黃色的線狀物,質地柔軟,外表形似我們今天常吃的「拉麵」,粗細相當均勻,直徑只有約0.3釐米,長達50釐米。論文的主要作者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呂厚遠是中科院研究微體古植物學方面的專家,他說:「為了弄清楚這個『麵條』的來歷,我們主要檢測了其中的兩種物質:植矽體和澱粉。」植矽體是一種在植物生長過程中充填到細胞中的二氧化矽礦物,不同植物細胞中植矽體的充填形態也不一樣,可以長久保存不變化,能夠比較精確地對植物進行分類。他說:「從植矽體的形態和結構來看,它只與我國西北地區種植的穀子、黍相似,並不是我們現在廣泛食用的小麥。」從形態和光學特徵上對比研究了「麵條」中的澱粉,結論佐證了「穀子(小米)、黍原料說」。

呂厚遠說,軟體化石的保存極其困難,中國這碗麵條能留下有賴於所在地的特殊遭遇。喇家毀於一次災難性大地震,盛著面的碗倒扣在地上,窯洞塌下來,黃土覆蓋上去。呂厚遠說:「幸運的是碗倒扣在地上,使碗中的麵條和碗底之間留有一定的空間,不至於使麵條直接承受壓力而化為粉末,保持了最初的狀態。」大地震後是大洪水,黃河帶來的泥沙使喇家遺址連同那碗來不及食用的麵條被密封在地下,直到4000年後才重見天日。由於麵條作為軟體的極難保存的材料,長期以來世界上沒有發現早期麵條的直接證據,所有的論斷皆來源於一些文字記載或壁畫,時間也不過2000年左右。喇家遺址發現的這碗麵條,不僅為中國人贏得了麵條發明者的殊榮,也為新石器農業考古和古代食品文化研究提供了線索。

以上內容由百度派作者提供

相關焦點

  • 我們經常吃的米飯、麵條、饅頭等主食中最主要營養物質是 螞蟻莊園...
    螞蟻莊園米飯、麵條、饅頭都是我們日常會吃到的主食,那麼這些主食的主要營養物質是什麼?在1月14日的最新問題中,是討論主食問題的,所以遊戲鳥小編也在下面給大家準備了一些相關的知識講解,玩家趕緊看看吧。螞蟻莊園小課堂1月14日今日答案我們經常吃的米飯、麵條、饅頭等主食中最主要營養物質是正確答案:碳水化合物在我國米飯是南方人的主食,那麼它富含的主要營養物質是什麼呢
  • 一根蔥一把麵條,不炒菜做出來的美味,網友:上學時候經常吃
    一根蔥一把麵條,不炒菜做出來的美味,網友:上學時候經常吃,現在人們的生活都豐富多彩,看著每天都是忙裡忙外的,可能是因為現在社會的發展進步越來越快了吧,特別是生活在城市裡面的,每天都跟隨著城市的快節奏,甚至都沒有時間吃上一頓舒心的飯,早上的時候忙的顧不上做飯。
  • 麵條火腿煎蛋:寓意著我們在長長久久的生活激情中充滿生機與夢想
    寓意著我們在長長久久的生活激情中充滿生機與夢想 周忠應 聽了醫生的話,我便開始吃起早餐來,慢慢地,這鬧了幾年的胃病也自然好了。 老婆喜歡睡懶覺,經常貓在床上而不吃早餐,這毛病我一直堅持讓她改變。如今,我早上跑完步回來,先做好早餐,喊老婆起床,然後一起吃完早餐才去洗澡。她不願意起來的時候,我會拖著她起來,為的是讓她吃一頓暖暖的早餐。
  • 方便麵到底是誰發明的?日媒:靈感來自臺灣麵條
    然而方便麵真的是安藤發明的嗎?據《日本時報》網站3月16日報導,安藤是日清拉麵的創始人,據說他在1958年推出了雞湯拉麵,也就是如今世界各地每年消費數百億份的方便麵的前身。記者野島剛表示,安藤在臺灣出生,生活到大約20歲,從太平洋戰爭爆發前開始,臺灣南部就有吃油炸麵條的傳統。
  • 「用筷子吃中國麵條,正確的方法是什麼?」外國人的回答亮了
    麵條是我們最早的發明,早在4000年前我們就開始用麵粉製作麵條,也證明了我們從那時起已經開始種植小麥,另一方面也證明了那時候我們已經製作出陶罐用來盛水在火燒燒,煮東西吃。曾經還有義大利人認為麵條是他們的發明,自從我們在青海出土了4000年的麵條,直接終結了麵條源於國外的理論,幹的漂亮。而筷子也是中餐的發明,包括現在韓國的扁平筷子,日本的尖頭筷子都是受到中餐筷子的影響。用筷子吃麵條在我們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對我們來說這毫無討論正確方法的意義,因為我們幾乎能有筷子吃任何食物。
  • 煮麵條也要講究,一定要記住這個步驟,做出來的麵條饞到你流口水
    推薦語:民以食為天,相信在大家的生活當中,麵條是最常見的一種食物了吧,那麼對於麵條的吃法也是各種各樣,但是要怎麼樣來烹飪麵條才好吃呢?其實這也是要技巧的,要講究方法,這樣做出來的麵條才會更有嚼勁,吃起來更筋道。
  • 經常吃麵條會危害身體健康嗎?能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現代大多數人生活繁忙,並且伴隨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每天都行程滿滿十分匆忙,來不及認真做一頓飯。簡單易做的麵條就成為了上班族,青年黨的首選。所以我們在逛街的時候經常會見到各式各樣的麵館。麵條成本低,調料口味,而且製作快捷。不需要等太久就能吃到可口美味的麵條。
  • 經常吃麵條對身體好嗎?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記得告訴家人
    麵條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食物,做法也有很多,水煮、涼拌等等,做法不同,味道也不同,但喜歡吃麵條的人,覺得麵條怎麼做都好吃。生活中愛吃麵條的人也不少,早餐吃麵,晚餐還吃麵,雖然說麵條是主食的一種,但這樣經常吃麵條對身體好嗎?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太一樣,了解後記得告訴家裡人。
  • 麵條做出來沒人吃?這3種麵條的做法,大人小孩搶著吃
    麵條做出來沒人吃?這3種麵條的做法,大人小孩搶著吃麵條是家裡面比較常吃的一種主食,但是現在還是吃米飯或者饅頭的話比較多的,麵條做出來也很少有人吃的,這樣就會比較傷心的了,自己做的麵條沒有人捧場,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麵條的做法吧,這3這種麵條的做法,大人小孩搶著吃,讓你的廚藝更進一步。
  • 經常吃麵條真的好嗎?關於麵條的4個秘密,為你說個明白
    麵條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主食,對於愛吃麵條的人來說幾乎每一餐都想要進食麵條。麵條中也含有人體需要的多種營養物質,因此平時可以根據個人需求適當進食麵條,煮麵條的過程中還可以搭配其他的食物。這樣營養全面提供,自然可以維持身體健康狀態。每天都吃麵條,具體有哪些好處呢?
  • 常吃麵條是養胃還是傷胃?麵條的正確吃法是什麼?本文告訴你答案
    在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吃麵條,主要是因為有些人吃了麵條之後覺得腸胃不舒服,他們認為麵條是不可以養胃的。長期吃麵條是傷胃還是養胃?其實麵條是偏鹼性的,進入胃內會中合一部分的胃酸,可以預防胃酸對胃黏膜的損傷,所以對於胃酸分泌過多的人來說無疑是有好處的,從這方面來看吃麵條可以說是養胃的,但是有些人吃了麵條反而會不舒服,是為什麼呢?
  • 米粉是誰發明出來的?為什麼桂林米粉那麼出名?
    關於米粉的發明有兩個傳說,我們先來說說看起來像神話故事的這個。秦始皇除了修建長城以外,還開鑿了溝通湘江、灕江的靈渠,這一南北水上通道為運送糧草提供了便利,也為秦朝統一嶺南做出了不小的貢獻。灕江盛產魚,這下把秦皇始高興壞了,頓頓都要有魚須,可多少條鯉魚才能炒一盤他想要的菜啊,他在灕江遊玩個把月不要緊,江裡的鯉魚快讓他吃絕了,這可把鯉魚王急壞了,跳著腳的要把秦始皇的船弄翻,讓他掉到江裡餵魚。河伯趕緊攔住他,告訴他好歹那是世間的帝王,不能隨便亂來,還是想個別的方法吧。
  • 這種麵條,再便宜也不要買!當心吃出來的病!
    天氣漸漸轉涼,如果這時能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麵,幸福感翻倍!但有些人從不關注麵條的配料,直接選擇自己喜歡的口味就算了,比如雞蛋面、蔬菜面等。 其實,每一種麵條的生產廠家不同,使用的產品成分也不同,如果一不小心買了過多添加劑的麵條,那對我們的健康無益!
  • 清水煮麵條,不能吃?
    說起麵條,想必大家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平時在家裡這肯定是最方便的食物了,煮點麵條搭點配料調上澆頭,有湯有面有滋有味的吃上一碗,既解饞又管飽,居家飲食之必備呀。在外面吃的話,不用說,更豐富了,大江南北五花八門的面那是目不暇接,比較有名的像蘭州拉麵、重慶小面、北京炸醬麵、山東打滷面、安徽板面、陽春麵等等,各有各的特點,光想想口水都要出來了。咱們在家裡做的話可能沒有這麼豐富多樣,味道濃鬱。但是麵條這個東西呀,可塑性實在太高,不僅可以任性發掘你的潛力,更能隨意立山為王,隨你高興命名。似乎任你怎麼搭配都不為過,都能攫取新意。
  • 吃手擀麵的調汁怎麼做才好吃?教你幾步,做出來的配麵條超級好吃
    吃手擀麵的調汁怎麼做才好吃?教你幾步,做出來的配麵條超級好吃!我們平常在生活中都會吃麵條,麵條的種類有很多種,有在外面買的手工麵條,有掛麵,還有自己在家裡擀的麵條,尤其是在我們農村,種的有莊稼,有小麥,所以我們都會把小麥拿去磨坊磨成面,回來做雞蛋湯,蒸饃,擀麵條吃。在我們家就經常擀麵條吃,但是吃擀麵條炒菜就不好吃,自己在家調的汁配麵條就非常好吃,下面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調汁怎麼做才好吃。
  • 你知道麵條是怎麼做出來的嗎?簡單幾步,天天吃新鮮麵條
    而麵條則是北方人不可或缺的食物:滷麵、拌麵、湯麵等都是麵條的天下!小時候在農村,要吃麵條只能自己扛著面去村裡加工,而且是一下子弄好多,然後曬乾,即掛麵!後來到城市上學,要吃麵條只能去超市買,每天都是新鮮的,但是樓下也沒超市,每次要出去買,也挺不方便的!再後來,老爸就買了一個麵條機回來,想吃麵子就自己動手做!
  • 生活小妙招:教你如何煮麵條勁道又好吃,且不粘鍋不溢鍋
    麵條作為山東人常吃的麵食之一,有著它的獨特魅力。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煮麵條的技巧,掌握好這些方法,才能保證煮出來的麵條既勁道又有嚼頭。
  • 麵條煮多了怎麼辦,別扔我來幫你,讓吃不完的麵條又成一道美味
    麵條這種食物,煮的時候感覺沒多少,煮出來就會多出來許多。看著鍋裡正在煮的麵條,肚子又在咕咕的叫,感覺不夠吃,就會多放些許。這麼一來,一餐吃不完的麵條扔了又浪費,不扔又吃不完,怎麼辦?沒事,我來幫你,把一餐吃不完的麵條重新製作,就又成為了桌上了一道美味。
  • 小學生發明便拆式麵條密封袋 專利賣10萬元(圖)
    據統計,此次科交會共有來自全國各地163件民間發明成果參會,主要涉及電子信息技術、生物與新醫藥技術、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等領域。  便拆式麵條密封袋專利賣了10萬  羅嘉銘今年11歲,來自長沙市雨花區楓樹山鴻銘小學。他發明的便拆式麵條密封袋,已於11月6日上午和益陽南縣一家知名的面業股份有限公司籤約,價格為10萬元。
  • 不會擀麵條不要緊,只要掌握這幾步,輕鬆吃上筋道爽滑的抻面
    人生要多姿多彩,家裡的餐桌上也要豐富多彩,我喜歡吃,喜歡變著花樣吃,喜歡讓家人吃出美味、吃出健康,我這裡是:老百姓的飯菜,普通人的美食。小時候生活條件很差,一家人能夠一日三餐吃飽喝足就是幸福的生活。記得我娘那時候愛念叨一句名言:「蒸蒸發發吃不完,擀擀烙烙不夠吃。」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一樣的麵粉,發麵蒸饅頭吃不完,可是如果烙餅吃不夠吃,擀麵條吃也不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