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隨著寶寶的降生,全家人都會因此好的非常高興,即使是正忍受著產後劇烈疼痛的新媽媽也會為此驕傲和開心。隨著新媽媽身體逐漸恢復,產後多久來月經,慢慢成為關心的話題。
那麼多久來月經才算是正常呢?這與母乳餵養和非母乳餵養兩種餵養方式有關。
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的新媽媽因為嬰兒吮吸乳頭,會刺激母體分泌催乳素,但催乳素會抑制新媽媽雌性激素的分泌情況,缺乏雌性激素會導致女性卵泡無法形成,這種情況下使女性不存在排卵情況,月經也就無法形成。一般在斷奶6-12月內,女性雌性激素能夠恢復到正常水平,卵泡正常形成,月經逐漸恢復正常。
非母乳餵養
產後女性採用非母乳餵養的方式,女性乳頭沒有受到嬰兒吮吸影響,體內雌性激素能夠逐步較快的恢復到正常水平,通常在產後2-3個月,卵巢功能即可恢復到正常水平,月經就會出現。不過許多女性在產後會有情緒不良的情況,還有一些身體恢復較緩慢的,會使月經恢復較慢,一般在4-6個月,能夠恢復正常月經。倘若非母乳餵養女性,超過6個月未來月經,應就醫檢查子宮功能,以防一些疾病導致月經延遲。
母乳餵養和非母乳餵養兩種方式,女性產後恢復正常月經的所需時間有很大不同,當然也存在哺乳期來月經的情況,這種情況不會影響正常的乳汁分泌,新媽媽大可不用擔心,只要按照正常的餵養方式哺乳即可,不過還需要注意在經期及時補充營養。
除此之外,產後來月經的時間還與分娩方式有關
女性分娩主要有順產和刨宮產兩種,刨宮產針對於各種難產問題,能夠有效降低胎兒死亡率,但刨宮產對女性子宮具有一定傷害,會對子宮以及卵巢功能造成影響,女性產後會有一段時間來恢復正常的子宮功能,相較順產,所需時間要長一點,因此月經會有一定延遲,採取母乳餵養的女性刨宮產月經延遲並不明顯,但未採取母乳餵養的刨宮產女性,月經通常會延遲兩周左右,倘若超過兩周,應注意就診。
兩種餵養方式的不同,以及分娩方式的不同,都會導致再次來月經時間的不同,不過產後首次來月經之時,經量可能相對較多,與正常月經可能存在不同,女性不必過於擔心,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只要注意個人衛生,選擇合適的內褲以及避免生冷食物進食等,都可促進月經正常規律。
無論是順產還是刨宮產,只要嬰兒健康,新媽媽都會很有自豪感,不過何時來月經是產後女性非常關心的事情,通過以上分析,相信很多新媽媽能夠了解。雖然非母乳餵養能夠儘快的讓女性身體恢復正常水平,但嬰兒的身體營養可能會受到影響,同時母乳餵養還能促進子宮恢復,因此母乳餵養對母體和嬰兒來說,都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