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獲得創業的成功,不管那種類型的創業團隊,在組建時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則,特別是選擇團隊成員時更要慎重。只有適合創業企業的成員才被吸收進入創業團隊 進行企業的管理運作,不適合的人不應該被拉進創業團隊,否則會給企業的管理以及發展帶來巨大的潛在危害性。
一般來說,組建創業團隊時應考慮以下問題。
1、選擇適當規模
最好的創業團隊規模一般比較小 ,如果成員多,就很難形成凝聚力,忠誠感和相互信賴感,而這些又恰恰是優秀創業團隊所不能缺少的。通常,在創業初期,團隊成員不超過5人 ,具體多少還要視企業的具體情況(如行業、資源、規模等)而定。
2、創造共同願景並為之奮鬥
公司願景是凝聚團隊力量的紐帶,所以要求團隊成員認同企業的願景,並有實現企業長遠目標的願望和意志。創業的過程是充滿艱辛和坎坷的,創業者一定要選擇對項目有熱情的人加入團隊,並且要使所有人在企業初創時就有每天長時間工作的準備。任何人才不管他的專業水平多麼高,如果對創業事業的信心不足,將無法適應創業的需求,而這樣一種消極的因素,對創業團隊所有成員產生的負面影響可能是致命的。每一位成員都應將團隊利益置於個人利益面前,而且充分認識到,個人利益是建立在團隊利益的基礎上,成員的價值表現為其對於團隊整體價值的貢獻。
3、尋找具備勝任能力的成員加入
一個優秀的團隊能有效運作,一般需要三種不同技能類型的人:需要有技術專長的成員;需要具有解決問題和決策技能,能夠發現問題,提出權衡建議的成員;需要善於聆聽、反饋、解決衝突以及其它人際關係技能的成員。
所以,在選擇組建團隊時,不同技能的人進行合理搭配是極其重要的,要充分考慮成員的能力和知識結構。在一個創業團隊中,成員的知識結構越合理,創業的成功性越大。純粹的技術人員組成的公司容易出現技術為王、產品為導向的情況,從而使產品的研發與市場脫節;全部由市場和銷售人員組成的創業團隊缺乏對技術的領悟力和敏感性,也容易迷失方向。如果團隊成員擁有不同的背景和知識結構,那麼對於同樣的一個策略或決策的考量,也就能從許多不同的角度去看,從而多一些創造力。因此,在創業團隊的成員選擇上,必須充分注意人員的知識結構和背景,如技術、管理、市場、銷售、財務等,必須充分發揮個人的知識和經驗優勢。
4、關注團隊成員的性格、個性、興趣
大多數網狀創業團隊在形成時,都沒有注意成員的個性特徵。一些因為私交很好而在一起的夥伴,如朋友、同事、校友、親戚等,多是由人際關係來尋找共同創業的夥伴;或是有相似的理念和觀點,如具有相近技術研發背景的人,基於對某一技術的狂熱而結合。在創業初期,大家同甘苦,共患難,懷著滿腔的創業熱情而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團隊成員在性格上的差異和處理問題的不同態度就容易被掩蓋,從而表現出相同的行為放鬆。而一旦企業發展到某個階段的時候,由於個性衝突導致的矛盾就會激化,使創業團隊出現裂痕,嚴重的還會導致團隊分裂。
5、建立合作與信任關係
高績效創業團隊的一個特點是:團隊成員之間高度信任,即團隊成員彼此相信各自的個性特點、工作能力。但從個人關係中不難知道,信任是脆弱的,它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建立起來,卻很容易被破壞,破壞之後又很難修復。每個成員都應該為建立團隊的信任關係而努力。
6、培養團隊成員的共同價值觀念
在一個創業團隊中,成員的價值觀念和道德品質決定了今後企業文化的形成。甚至可以說,企業文化的最初源頭就是企業創始人自身價值觀念和道德品質的體現。有的人以誠信為本,有的人以利益為上;有的人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具有極強的社會責任感。有的人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只求獨善其身。一個人的價值觀念很難改變,因此,在創業團隊形成之前,必須要深入的交流和充分的了解,價值觀念相近、個人素質較高的人在一起組成的團隊,創業的成功性更大。
按照以上思路確定團隊成員以後,企業的組織結構就可以基本確定了。組織結構的設計,歸根結底是組織中個體層次需要與組織目標相協調的問題,是個體價值發揮與群體績效達成的問題。為了避免創業團隊在今後的組織行為中因為利益分配、企業決策等方面產生分歧,在創業團隊形成之初必須通過公司章程或者協議的方式,確定公司發展目標、業務領域、出資及退股原則、利潤分配方法、分歧解決原則等。由為重要的是,創業團隊要有好的分配「分配製度」,不僅充分照顧到現有團隊成員的利益,還要考慮吸收新的成員或者員工時的股份再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