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作業總分心?提高專注力,試試15分鐘專注力訓練法

2020-12-11 九媽講故事

你家孩子有這樣的情況嗎?

孩子做作業總是分心,一會摸摸這個,一會摸摸那個,本來半個小時完成的作業,硬是拖到了晚上11點,結果孩子不能睡覺,父母也要陪著;

陪孩子閱讀,可是孩子的注意力總不在書上,不是陷入自己的思考,就是左看右看,反正不在點上;

看孩子跳舞,她的眼神總不在老師的身上,一會跟小夥伴說會話,一會扣扣指甲;

看到這樣的情況,你有沒有很揪心?其實這都是孩子的專注力出了問題。

孩子的專注力隨年齡遞增

曾有研究表明,孩子的專注力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遞增。

2歲寶寶的專注力大約為7分鐘;

3-4歲寶寶的專注力大約為9分鐘;

5-6歲孩子的專注力大約為10-15分鐘;

7-10歲孩子的專注力大約為15-20分鐘;

10-12歲孩子的專注力大約為20-25分鐘;

12歲孩子的專注力大約為30分鐘。

2-3歲的嬰兒專注力為10分鐘

當你發現孩子的專注力有問題的是時候,我們應先思考是否跟他的年齡段相吻合,如果專注力符合年齡段發展規律,就無需太焦慮,反之,我們就需要利用一定的方法進行幹預了。

孩子專注力差有什麼危害?

孩子的專注力跟學習有很大的關係。你會發現那些很會學習的孩子都是特別擅長利用課堂45分鐘,他們在課堂上45分鐘集中注意力,課下無需再補課也能做得很好,其實這都是「專注力」的功勞。

反之,專注力差的孩子就算你花費大量的時間與金錢給孩子補課,效果也是甚微的。因為他們在單位時間內產出的效率比較低,聽不進去,就算投入大量的金錢與時間,也是徒勞。

導致孩子專注力差的原因是什麼?

孩子專注力差,一個方面要考慮孩子自身的發育階段,另一個方面我們需要從外部考量是否有影響孩子專注力的因素存在:

1.環境問題。

周圍環境太雜亂,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試想一下如果孩子的學習桌上有吃的,有玩具。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孩子很容易被誘惑。

跟孩子一起整理一下周圍的學習環境,讓學習歸於學習,讓玩具歸於玩具,減少環境對孩子的幹擾。

2.雜念幹擾。

當孩子學習的時候,孩子內心有想要做的事或者情緒,這些雜念都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

比如:孩子在學校裡被老師批評了,情緒低落, 內心可能在想「會不會老師不喜歡我了?」在這樣的情緒幹擾下,孩子的專注力都被「情緒」轉移了,就無心當下的學習。所以當看到孩子情緒低落或者無心學習時,最好先排除孩子內心的雜念,不要讓孩子帶著雜念學習。

提高孩子的專注力,你可以試試15分鐘原則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何為15分鐘原則?

15分鐘效率法則是一套管理時間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就是讓自己專注15分鐘,拋開雜念,克服無法專注的習慣。

在《為什麼精英都是時間控》中提到:人高度專注的狀態一般只能持續15分鐘,不會超過20分鐘。

你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孩子的課程會設置45分鐘呢?

雖然人的高度專注狀態只有15分鐘,但是課堂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將知識傳授給孩子,所以將45分鐘作為孩子的一個學習單位。

但是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有些善於吸引孩子注意力的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他們通常課程將課程分為2-3部分,以15-20分鐘為一個專注單位進行授課。中間穿插一些題外話活躍一下課堂氛圍,讓孩子的大腦放鬆一下再繼續。

如何運用這個15分鐘法則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呢?

1.從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入手,讓孩子感受專注力帶來的成就感。

比如孩子喜歡繪畫,我們可以讓孩子畫畫,孩子感興趣的東西肯定會有一定的專注力,當孩子畫完的時候,你可以這樣說:你畫這幅畫畫的很好,在畫畫的時候你沒有分心,全神貫注地畫完了,只用了20分鐘,這樣我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做你喜歡的手工了。

我們稱讚孩子的專注力高,而且給出了具體的時間,讓孩子感受到專注力帶來的成就感,而且用其他愛好「手工」做鋪墊,無意中向孩子傳達出高效的意義:專注可以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

2.時間限制

很多孩子在假期的時候,都是先玩個夠,最後快開學的時候,再急急忙忙地趕作業。有的人甚至會在開學前的最後2天,一口氣把所有暑假作業都做完。你家孩子是否也有類似的經歷呢?

這其實就是所謂的時間限制學習術。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事情,一般人的專注力都會比較高。其實這是因為大腦分泌的「去甲腎上腺素」在起作用。去甲腎上腺素可以使人注意力高度集中,並能提升學習能力,使頭腦變得清醒。由此,大腦就能發揮出最高機能。

我們可以利用大腦這個機制鍛鍊孩子的專注力。

比如寫作業,我們可以給孩子限定個作業時間,以每15分鐘為限,讓孩子有一定的緊迫感,促進大腦「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然後設置一定的獎勵,讓孩子更有動力。

3.分時段勞逸結合。

孩子的專注力大約在15分鐘,但是如果孩子的學習需要較長的時間,比如60分鐘,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以15-20分鐘就設置一定的休息時間。但是要注意的是,要在孩子稍微懈怠的時候讓孩子休息,如果感覺孩子還在專注的學習,千萬別把孩子的專注力打斷。

比如,孩子正在專心畫畫,畫了超過20分鐘了還是很專心,這個時候,不要輕易打斷孩子,如果這個時候打斷,就會讓孩子的專注力更加不集中。

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節目中說過:所有的「小天才」身上都具備一個共同點,那便是「超強專注力」,種種跡象表明,80%的孩子不是輸在智商,而是專注力!提高孩子的專注力不僅僅是學霸和學渣的區別,未來對工作,對生活也有很大的影響。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困擾,不妨試試這些方法,也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相關焦點

  • 孩子上課溜號別發愁,番茄時鐘法,讓孩子在做作業中提高專注力
    15分鐘左右,而自然增長的峰值12歲孩子的專注力也僅僅有半個小時,但一堂課卻有40分鐘之長,孩子的專注力小於上課時間,就意味著哪怕孩子再想學習,也會在上課的時候不自覺的精神懈怠,溜號。經過了兩天的努力,孩子逐漸適應了這種寫作業——休息的節奏後,我就開始逐漸提高單次學習和休息的時間:學20分鐘玩5分鐘,學25分鐘玩8分鐘,學30分鐘玩10分鐘。
  • 孩子寫作業總分心?家長可利用番茄鍾在做作業中鍛鍊孩子專注力
    如果一個孩子的指向性不好,那麼他在寫作業的時候就會左顧右盼,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寫作業這項任務上面。所以指向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特性,如果孩子的指向性不好,就很容易分心。所以我們不能簡單的認為孩子年齡小,所以他的專注力不好,等長大以後就會好了。家長需要主動給孩子提供幫助和訓練。一般家長會認為要提高孩子寫作業時的專注力,就需要孩子有能力調用自己的專注力,這是一個因果關係。其實這個因果關係也可以調換過來,通過讓孩子寫作業,反過來訓練孩子調用自己專注的能力。
  • 《孩子受益一生的專注力訓練》如何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每一個天真純潔的孩子就是耀眼的太陽,但往往我們只想看到太陽的光澤,不想看到太陽的影子。我們希望孩子學習好、聽話、動手能力強,寫作業不用人催促,但有很多孩子貪玩,多動,不愛學習,注意力集中不到幾分鐘就開始跑神,他們對時間沒有概念,管理能力較差,大部分孩子的問題就出在專注力上。
  • 孩子的專注力一[提高孩子專注力訓練方法]
    孩子的專注力其實只有這麼點兒說到孩子的專注,前段時間一段監控視頻,可謂是無數父母眼中的——「我們家的孩子」。9分鐘作業時間,寫作業僅佔了148秒,只有2分鐘多一點;而其他的用時,則高達362秒,6分多鐘,是寫作業的2至3倍。
  • 如何在家訓練孩子專注力?堅持每天10分鐘,孩子專注力大不同
    德國有一組育兒研究數據顯示:5~7歲的孩子專注時間為15分鐘7~10歲的孩子專注時間為20分鐘尋找目標數字時,孩子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這種高強度的集中精力過程被反覆練習,孩子的專注力會不斷加固,提高,越來越好。
  • 《專注力訓練》:孩子成績不好,報補習班?不如鍛鍊孩子的專注力
    《專注力訓練》:孩子成績不好,報補習班?不如鍛鍊孩子的專注力原來孩子這一系列令人頭痛的現象背後,隱藏著真正的原因是:專注力不足。《專注力訓練》的作者芮彩琴,是中國教育電視臺的額特聘專家,國家高級心理督導師。
  • 哈佛研究:孩子分心是本能,專注力需從小培養,家長不妨試試3招
    哈佛研究:孩子分心是本能,專注力需從小培養,家長不妨試試3招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我們會發現,即使再怎麼愛玩的孩子,也不會只玩一個玩具,幾乎每次都是玩玩這個再玩玩那個,很少會專心致志的只玩一個玩具,這就涉及到孩子的專注力的問題
  • 《孩子受益一生的專注力訓練》:提高專注力,孩子就是下一個天才
    專注力比智商更能影響一個人的終身成就——丹尼爾·戈爾曼我和姐姐在同一個辦公室裡,有一天姐姐去開會了,她兒子亮亮在辦公室裡上網課,一節45分鐘的課程,幾乎就沒有停止動過,不是做小動作就是到處跑來跑去的。我看著姐姐無可奈何的表情,忽然想起來家裡的一本書《孩子受益一生的專注力訓練》,第二天就把書拿給了姐姐,告訴姐姐孩子的專注力其實是可以訓練出來的
  • 「孩子寫作業馬虎不認真」?專家:提高專注力是關鍵!
    ,精力不集中,寫作業總是邊做邊玩兒。美國心理學家把專注力作為一種力,進行量化測定,發現小學生只有15個單位的注意力,這點注意力只夠孩子聚精會神聽20分鐘課、抄寫15分鐘生字、背8分鐘單詞。線條追蹤法不僅可以提高孩子專注力,還能有效改善孩子在考試中跳字漏行,粗心馬虎的情況。
  • 舒爾特方格,被評「最強」專注力訓練法!每天堅持10分鐘親測有效
    由於我家大寶在一年級,每次看到他做作業,都能成功地把我的憤怒值提高到最大。有數據顯示,學生100%集中精力上課時間為15分鐘,在剩下的30分鐘內會有各種其他的小動作。孩子的專注力很分散,不僅是自己,如果旁邊的同學來打擾他,那他就會馬上和周圍的小朋友一起玩,想認真聽課是不可能的。
  • 注意力訓練的5個小妙招,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和學習力
    沒想到阿利姐姐和力力都很喜歡書裡的遊戲,力力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大大改善了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上課也越來越專心了,這次期末考試成績提高了很多。看來,要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先提高孩子學習的專注力這個方法是對的,因為專注才能做好一件事。注意力不集中會有哪些表現?
  • 注意力訓練的5個小妙招,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和學習力
    我說:「可以先嘗試先解決孩子的專注力問題,注意力集中了,孩子就能專心聽課了。其他問題也會迎刃而解的。」 我平時經常和孩子玩專注力訓練的遊戲,所以家裡有很多這類書籍,我把其中一本送給了阿利姐姐。沒想到阿利姐姐和力力都很喜歡書裡的遊戲,力力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大大改善了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上課也越來越專心了,這次期末考試成績提高了很多。
  • 訓練孩子專注力的方法,每天堅持10分鐘,孩子專注力一天一提升
    每個家庭談到孩子的學習,大多數父母都會回答同樣的問題:孩子上課時精神不集中,作業經常出錯,十分鐘的作業半個小時也不能完成,提起做作業就要喝水,吃飯,上廁所。注意力不夠集中的孩子應該怎麼辦呢?應該怎麼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呢?事實上只要掌握好方法,每天在家只需10分鐘,就能訓練孩子的專注!怎樣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呢?
  • 如何提高寶寶的專注力?這些專注力訓練家長們快學起來
    03 正確認識孩子的專注力水平德國心理學家有一個育兒研究數據,表明:5~7歲的孩子可以專注15分鐘比如,試圖專心寫語文作文,卻又開始擔心:數學作業會否來不及做?是否要先做數學作業?做了數學作業,又開始猜測,明天的英語小測驗,老師會考什麼樣的題型?這種「分裂」的想法,是因為ta們的潛意識「不甘心」僅僅專注做一件事,因為太害怕沒有效果,僅專注做一件事意味著「高風險」,這種傾向會帶給ta們巨大的焦慮。
  • 兒童專注力訓練:數呼吸訓練專注力
    ,使孩子更懂得感恩,有敬畏心;通過專注力訓練,提升孩子學習的內驅力,解決孩子在課堂上的小動作多、走神,回家做作業磨蹭等問題。組織德育處的老師們分批、分期走進各班級,傾聽班主任老師、任課老師、在校兒童有關上課情況、聽課聽課、做作業情況、兒童上課注意力情況以及對於專注力培養方面的訴求,做好專注力情況調查問卷,了解兒童在學習中專注力缺失等方面的現狀,為全校每一名兒童學習專注力能力提升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學、權威、可操作性強的依據。
  • 3個專注力訓練小遊戲,提高孩子注意力
    專注力又稱注意力,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是存在於孩子中的一種普遍現象,年齡越小,控制注意力的時間越短。以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為例,一次集中注意力的時長為15分鐘,這是由於孩子的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夠完善,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注意力也會隨之增長。
  • 學習容易分心?這樣給孩子做專注力訓練,成績提高30分
    說起孩子不專心,讓家長頭疼的太多,上課發呆、做功課東張西望、吃飯邊吃邊玩、做事拖拉磨蹭。甚至有的媽媽說,他連被我罵時都在分心,怎麼說就是改不了。專注力對孩子來說確實太重要了,從2、3歲開始就要注意,年齡偏小都不能忽視,如果覺得孩子還小,長大就好了,我勸你千萬不要冒這個險,提升孩子的專注力需要家長早期介入,因為專注力和日後的學習力有很大聯繫,可以說是培養一切學習的前提和基礎。幼兒時期專注力不練好,入學後上課很容易游離,注意力拉不回來。
  • 孩子專注力太差怎麼辦?家長試試這幾招,讓孩子做事不拖拉
    有些孩子做事總是拖拉,明明一會就能寫完的作業,孩子卻要寫幾個小時,而且家長一時沒看住,孩子可能就跑去做別的事情了。其實孩子的這種表現說明專注力比較差,無法專心致志做一件事情,如果不及時改正的話,會對以後的學習和生活造成影響。
  • 5個提升孩子專注力的方法,每天堅持10分鐘,孩子專注力大不同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個網友用手機偷偷錄製自家孩子寫作業的視頻。在錄製的9分鐘內,孩子真正寫作業的時間只有2分鐘,剩下的時間是花式偷懶。很多家長看到這個孩子寫作業的狀態時,紛紛表示這不就是我家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嗎?孩子寫作業不集中,一方面是沒有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一方面是專注力不夠。
  • 娃獨自寫作業什麼樣?9分鐘時間6分鐘在玩,專注力令人「堪憂」
    其實,很多孩子都有這種「毛病」上課時很容易分心、寫作業時特別磨蹭,這不僅是孩子學習習慣不好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專注力一定是不夠的。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但在家時卻經常坐不住、一寫作業就要上廁所……這是因為,上課有課堂紀律和課堂時間,孩子明確地知道在一定的時間內不可以做什麼,心裡有了預期之後,明確知道只要堅持40分鐘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但是在家,家長往往會說:「快點寫完作業去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