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如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2020-12-17 人民網

原標題:新時代如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構成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生生不息的發展動力。愛國主義的基本要求就是發自內心地維護國家的主權、統一和尊嚴,自覺融入到推動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當中。在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堅持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基因

中華民族歷來具有深厚的愛國主義精神。我們的祖先經過長時間發展鍛造了民族統一的早期基礎。早在周朝時期,就已經創製了以周天子為「天下共主」、以各分封諸侯管理地方的政治體制,天下共主統一管理、分封諸侯維護中央權威,形成了天下統一的局面。經過戰國時期的「禮崩樂壞」,秦始皇統一天下,建立了中央集權政府,在政治體制上強化了國家的統一。漢承秦制,進一步加強了統一的國家政權。從那個時候起,雖然朝代更迭連綿不斷,呈現出分分合合的歷史軌跡,但中華民族總體上是以統一為大方向,反對和抵制民族分裂、渴望和維護國家統一成為歷史發展的大趨勢,嚴厲譴責分裂者和高度讚揚統一者是中華民族思想的一個核心內容。蘇武、嶽飛、文天祥、鄭成功等集中代表了中華民族捍衛國家尊嚴、維護民族統一的精神標識,熔鑄了中華民族深層的愛國主義精神追求。

進入近代以後,中國日益淪落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失去了獨立,民族失去了尊嚴,人民失去了幸福,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之秋。面對苦難,中國人民以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奮起抗爭,抵抗侵略,捍衛主權,維護獨立,謀求解放,在救亡圖存的道路上,百折不撓,前赴後繼:鴉片戰爭中三元裡人民奮起抗擊英國侵略者,光緒年間左宗棠率兵驅逐沙俄收復伊犁捍衛領土主權,中法戰爭中老將馮子材反擊法國侵略軍,甲午海戰中北洋官兵與日本侵略者血戰大東溝,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國試圖引領中國走向民主共和前景,五四運動中熱血青年抵制巴黎和會、捍衛國家主權。一場場氣壯山河的鬥爭,譜寫下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悲壯史詩,無不體現著中華兒女深厚的愛國主義精神。

五四愛國運動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發展的一個高峰,拉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大幕。近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同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緊緊聯繫在一起,為實現民族獨立解放、國家繁榮發展、人民幸福生活不懈努力、接續奮鬥。

愛國主義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弱化,更不能丟掉

愛國主義作為凝聚中華兒女精神力量的重要紐帶,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弱化,更不能丟掉,人民群眾的愛國主義熱情和精神應該得到充分激發而不能遭到限制約束。20世紀30年代,當日本帝國主義入侵中國之時,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卻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壓制人民的愛國主義運動,理所當然地遭到了人民群眾的強烈反抗;而中國共產黨人堅定地走上了抗日戰爭的第一線,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把全中國人民團結凝聚起來,最終領導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當前,隨著中國的繁榮發展和在國際上影響力的不斷上升,一些國外敵對勢力不斷在我國周邊挑起事端,給我國和平發展製造麻煩,廣大人民群眾以極大的愛國熱情,堅定地站在國家的立場上反對這些挑戰,這是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體現。

在新時代的歷史方位中,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必須更好地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當代中華兒女要更好地熱愛祖國的壯麗河山、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更加關心和捍衛祖國的前途命運、發展戰略和核心利益,更加熱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共產黨和各族人民的團結統一,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祖國利益高於一切的思想境界,全身心地自覺投入到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當中,以更加寬闊的胸懷和更加開放的心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新時代的愛國主義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力量。愛國主義始終是凝心聚力的興國強國之魂,弘揚愛國主義就是要把中華民族堅強地團結在一起,形成增強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和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是新時代條件下全體公民基本的道德遵循和行為準則,從公民個人行為規範的層面上凝練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理念。在這裡,愛國是個人道德價值觀的第一要義,就是要求人們以振興中華為己任,促進民族的大團結,維護國家的統一,自覺奉獻國家和社會,這是愛國主義精神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集中體現。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國人民為之長期奮鬥的偉大夢想,凝聚著中華兒女的共同夙願,實現這個偉大夢想,就必須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在新時代的歷史方位中更好地弘揚愛國主義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至關重要,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是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在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過程中,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突出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題,更好地凝聚起廣大人民群眾發展偉大事業的精神力量。

更突出抵抗外來侵略的鬥爭精神。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愛國主義教育一定要牢記歷史,讓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不忘我們在歷史上遭受的各種傷害。但我們決不能簡單地把愛國主義教育扭曲為屈辱史教育,異化為對仇恨記憶的強化,甚至是對某些國家的激憤和痛恨,把愛國主義精神扭曲為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我們不僅要記住遭受侵略的歷史,更重要的是從國內和國外兩個方面分析造成這些傷害的深層次原因,汲取歷史教訓,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更好地建設好國家,避免歷史悲劇的重演。特別是要突出中國人民為反抗帝國主義侵略所進行的艱苦卓絕的鬥爭歷史,以及在反抗鬥爭中所鍛造出來的偉大精神。在新時代弘揚愛國主義就要用這些偉大精神凝聚起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強大力量。

更突出當代中國的發展成就。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的愛國主義教育過多地停留在歷史而不是關注當代,過多地突出歷史上的屈辱而較少地關注當代中國發展所取得的成就。這就很容易把愛國主義教育簡單化為對屈辱歷史的追溯。總是重複歷史的屈辱而看不到當代中國的發展壯大,就會在不斷強化屈辱感中弱化發展前進的信心,甚至總是盯住當前發展中的問題而看不到黨和國家為克服這些困難所做出的努力。為此,新時代的愛國主義教育,要更多地宣傳黨和國家事業所取得的偉大成就,讓人民更多地看到曾經落後挨打的中國已經雄踞於世界民族之林,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經過這種教育,人民群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能夠更好地把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有機統一起來,不斷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更好地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更突出愛國主義的當代主題。在不同歷史時代,愛國主義具有特定的主題,我們必須適應發展著的時代要求和愛國主義的主題轉換,正確地而不是錯誤地、理性地而不是盲目地弘揚愛國主義。近代以來中國面臨著亡國滅種的危險,救亡圖存必然成為愛國主義的主題。圍繞這一主題,近代以來的中國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不懈奮鬥,這一奮鬥歷史無疑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但是,歷史條件已經發生重大變化,當今的愛國主義主題與近代的愛國主義主題有了很大不同。如果愛國主義教育不能與時俱進地實現主題的轉換,還把力量過多地停留在以往的主題上,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發展的教育必然會嚴重缺位。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經成為當代中國人的奮鬥目標,同時也成為愛國主義的當代主題。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一定要緊緊圍繞這個主題,讓人民更多地關心國家的核心利益、發展戰略和奮鬥目標,更好地適應當代中國的國際地位和世界發展的總體趨勢,在不忘歷史的同時更加關注時代的要求,形成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強大歷史合力。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相關焦點

  •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重溫屈原憂國情懷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在汨羅江畔寫下《離騷》,激勵了無數愛國志士為國家獨立和民族振興殫精竭智、前赴後繼。時至今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千古名句仍廣為傳頌,鼓舞著新時代的建設者不忘初心、攻堅克難。
  • 銘記「九一八」勿忘國恥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今年是「九一八」事變89周年,為進一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扎蘭屯市舉辦紀念「九一八」事變89周年系列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讓廣大市民和學生們永遠銘記那段屈辱的歷史,教育大家勿忘國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並聯合各學校開展了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在扎蘭屯市第一中學舉辦了「勿忘國恥,緬懷先烈,愛我中華,吾輩自強」紀念「九一八」事變89周年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第一中學負責人與同學們共同回顧了「九一八」事變的那段屈辱的國恥,並展現了中國人民團結奮戰,最終奪取抗日戰爭勝利的艱難歷程,使學生們感受到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第一中學拉響了防空警報,全體師生默哀三分鐘。
  • 以理性平和國民心態弘揚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
    偉大事業需要偉大精神,偉大精神鑄就偉大夢想。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綱領文件,也是進一步高揚愛國主義旗幟,厚植家國情懷,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全面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行動指南。
  • 浙江日報評論員文章: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G20杭州峰會取得圓滿成功,中國作為主辦國,引領發展潮流,提出中國方案、中國主張,分享中國經驗,貢獻中國智慧,展示了中國精神、中國力量,激發了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整個峰會的籌辦、舉辦過程,就是高揚愛國主義精神旗幟的過程。近代以降,偉大祖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贏得世界普遍尊敬欽佩的榮光。
  • 加強新時代的愛國主義教育
    新疆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副院長 楊志剛  青年學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點人群。新時代堅持用愛國主義精神鑄魂育人,是高校建設的根本要求和應有之義。高校要加強新時代的愛國主義教育,讓愛國主義精神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
  • 弘揚抗美援朝精神,激發愛國主義熱情
    社會百搜訊(錢進 報導)11月5日上午,為追憶歷史,緬懷先烈,大力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銘記偉大勝利,吳家山街黨工委在吳家山街吳家山村片舊城改建項目部會議室組織開展學習11月份主題黨日活動。主題黨課上,黃勇書記以「弘揚抗美援朝精神 激發愛國主義熱情」為題,從抗美援朝讓世界重新認識中國、抗美援朝五大戰役、抗美援朝志願軍戰士英雄事跡、永續傳承抗美援朝精神等四個方面,生動地描述講解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背後的巨大犧牲,也讓我們深刻認識到志願軍戰士艱苦卓絕的戰役過程和不怕犧牲的頑強鬥志,激勵我們在面對各種風險挑戰、面對各種阻力壓力時
  • 習近平:大力弘揚主人翁意識愛國主義精神無私奉獻精神
    作者:2016-09-20關鍵詞: 習近平,杭州峰會,愛國主義精神  習近平:大力弘揚主人翁意識愛國主義精神無私奉獻精神 2016.09.20 習近平對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總結表彰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
  • 挖掘鄉土教育資源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本報訊 昨日下午,市委書記姚曉東赴淮安區調研關天培墓、關天培祠瞻仰環境整治工作,他指出,中華民族在抗擊外敵侵略、爭取民族獨立、實現偉大復興過程中,湧現出 很多深懷民族大義的英雄人物,這些英雄人物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是寶貴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源。
  • 雙流區協和實驗小學: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樹立愛國主義情懷
    原標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樹立愛國主義情懷 ——雙流區協和實驗小學開展"強隊伍、促質量、塑榮光"《為了和平》系列觀影學習活動四川行知教育網訊: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
  • 整改進行時 | 愛國主義精神融入形勢與政策課全覆蓋
    本網訊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期間,學校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專門發布《在「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加強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實施方案》,依託形勢與政策第一課堂主渠道開展愛國主義精神主題宣講,覆蓋所有課堂
  • 弘揚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心·報國情·強國志」大型徵文活動...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鬥爭中,我們經受了磨鍊、收穫了成長,也切身體會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的大力弘揚。面對新時代的發展任務,我們需要進一步凝聚愛國之心、弘揚愛國之情、砥礪愛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
  •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財富
    中國共產黨是愛國主義精神最堅定的弘揚者和實踐者,9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革命、建設、改革實踐是愛國主義的偉大實踐,寫下了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的輝煌篇章。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愛國主義教育,固本培元、凝心鑄魂,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取得顯著成效。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於關鍵時期。
  • 科學大道第三小學:銘記歷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中原網訊(趙文源 通訊員 李露)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 鄭州市高新區科學大道第三小學在全體師生中開展了「抗戰勝利七十五周年」紀念活動,弘揚和培育廣大師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 以英雄模範激蕩新時代的愛國主義情懷
    新時代,崇尚英雄模範,傳承英雄精神,激發全體中國人民蓬勃的愛國主義熱情,將是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強大精神力量。  一、英雄模範的核心品質是愛國主義  「上下五千年,英雄千千萬。」中華民族歷來是一個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的偉大民族。何謂英雄?東漢文學家劉劭在《人物誌·英雄》認為,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
  • 弘揚民族精神,愛國主義「種子」在幼兒心靈中「發芽」
    為紀念九一八事件,讓幼兒從小萌發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四川省廣安市嶽池縣示範幼兒園以此為契機,9月18日上午開展了「勿忘國恥------紀念9.18事變」愛國主義宣傳教育活動,旨在弘揚民族精神,培養幼兒愛國主義情感,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播下愛國主義的「種子」。
  • 強化新時代高校青年學生愛國主義教育
    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教育,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個人的理想奮鬥,只有融入愛國主義的萬頃洪流,方能形成排山倒海、無往不前之勢。對新時代中國青年來說,熱愛祖國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 「壯麗70年 奮進新時代」,孩子們聆聽這一場愛國主義教育宣講!
    2019年7月12日,安徽蕪湖,蕪湖市弋江區火龍崗中心學校禮堂內,一場主題為「壯麗70年 奮進新時代」的愛國主義教育宣講活動在這裡舉辦,本次活動由蕪湖市弋江區火龍街道文明辦、火龍街道文教、火龍街道關工委、火龍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火龍崗中心學校、蕪湖心連心愛心協會聯合主辦。
  • 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鴨綠江畔,仿佛還能聽到全國人民保家衛國的口號,歲月撫平了戰爭帶來的創傷,但抗美援朝中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卻代代相傳。為傳承和弘揚以愛國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革命忠誠精神、國際主義精神為主要內涵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1月23日,丹稜縣仁美鎮雙橋小學校開展了傳承抗美援朝精神主題教育活動。
  • ...弘揚中國精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國精神的重要論述
    「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用中國精神激發中國力量,動員全體中華兒女共同創造中華民族新的偉業」;「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富有時代氣息的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振奮起全民族的『精氣神』」;偉大人民、偉大民族、偉大民族精神「是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氣,也是我們風雨無阻、高歌行進的根本力量
  • 弘揚「西遷精神」重在鑄魂育人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他強調,要堅持黨對高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立德樹人,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努力培養更多一流人才。他勉勵廣大師生大力弘揚「西遷精神」,抓住新時代新機遇,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在新徵程上創造屬於我們這代人的歷史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