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最有效的念佛方法-網友文摘內容-佛教在線

2020-12-22 佛教在線

一、要歡歡喜喜的念

念佛目的在求生西方極樂,我們要臆想此去極樂世界蓮華化生,不再有生老病死的痛苦;住的是黃金鋪地、七寶裝飾的亭臺樓閣;相處的人是諸上善人等大善知識,可以互相切磋請益,並且能夠親聆彌陀說法。人生還有比此更快樂的事嗎?如果觀想,心中的法喜越深,嘴裡就不知不覺的「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綿綿不斷的持念起佛號。要念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發出至心微笑。這樣子念得心念純靜、熱情洋溢,必能收到很大的效果。

二、要悲悲切切的念

世俗的痛苦,莫過於死別。我們念佛也要如此,仿佛自己親愛的人死了,以那極度哀傷悲泣的音調,稱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好比失去依怙的孤兒,找尋依怙一般,悲切的稱念佛名。其實我們如果仔細思考自己從無始以來,就沈淪在生死大海之中,頭出頭沒,永無出期,遍歷輪迴之苦,或牛胎馬腹,或披毛戴角,或地獄餓鬼,火湯血池,刀山劍樹,受盡無量的痛苦,什麼時候才能出離呢?思臆及此,怎不悲痛欲泣?在痛苦的深淵裡,只有仰賴阿彌陀佛慈悲救拔,才能脫離苦海,躋登樂國,又怎能不感激而涕零呢?如此悲悲切切的念佛,心很容易就能和阿彌陀佛的心相應

三、要空空虛虛的念

我們生存的世界,是多麼的虛妄不實;我們的身體,是四大五蘊假合而成,唯有一句阿彌陀佛才是究竟的歸宿。「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我們要心無罣礙,一心稱念佛號,念到頭也沒有了、手足也沒有了、天地粉碎了、世界不存在了,悠悠揚揚、飄飄渺渺,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如遊絲般充塞於整個宇宙虛空。

「空諸所有,實諸所無」,念得天也空、地也空,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在其中。空空虛虛的念佛,使我們體會到忘卻時空、脫落身心的快樂。

四、要誠誠懇懇的念

想到阿彌陀佛的慈悲,無邊的願力,攝受十方一切眾生,不禁油然生起虔誠的恭敬心,稱念佛陀您,頂禮佛陀您……唯願在您無量光明照耀下,一切眾生早日得度。我們要以如此虔誠恭敬的心摯誠懇切的稱念佛號、頂禮聖像,可以加速消除業障、增長福慧。所謂「禮佛一拜,福增無量;念佛一聲,罪滅河沙」。一點也不錯。

俗語說:「精誠所至,無事不成。」念佛、拜佛只要抱著摯誠心,專心一意的禮拜,自然會有感應,所謂「人有誠心,佛有感應」。我們念佛,應該誠誠懇懇的稱念禮拜。

歡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國內)  fo84000@gmail.com(國際)     在線提交
QQ:983700265    電話:010-51662115轉8005      論壇投稿

免責聲明:

1.來源未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註明出處及連結(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註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繫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

相關焦點

  • 佛法不離世間學——五明-網友文摘內容-佛教在線
    至於學習醫方明的主要目的,《瑜伽師地論》裡指出,首先是能掌握病相與病因;其次,對已經發生的病,能知道醫治的方法使其斷根;而對於已經斷除的病,也能掌握使它不再生起的方法。事實上,在佛教的典籍中,不但記載著許多醫病的方法與藥方,也影響了印度、乃至中國的醫學。
  • 茶禪閒語——葛兆光 -網友文摘內容-佛教在線
    所以知堂老人《吃茶》說得最妙:「喝茶當於瓦屋紙窗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閒,可抵十年塵夢。」這僅是文人吃茶。反之,若粗茶大碗,喧喧鬧鬧、一陣鯨吸長虹,牛飲三江,便不入清品,更不消說有什麼茶禪之趣,借妙玉的話說,這不是「解渴」,怕便是「飲驢」了。二、和尚家風《五燈會元》卷九資福如寶禪師條下載:「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飯後三碗茶。」
  • 禪意地生活——如清-網友文摘內容-佛教在線
    (文:如清) 歡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國內)  fo84000@gmail.com(國際)     在線提交 QQ:983700265    電話:010-51662115轉8005      論壇投稿
  • 泛論因明---太虛大師-網友文摘內容-佛教在線
    二、因明之革新 因明綱領,成自足目,則因明固外道之學,非佛教之論也。顧吾謂因明實由佛學以完成之者,不唯疏稱因明源惟佛說,而改革成新因明以流傳及今世者,實成就於佛教徒之手也。於佛之說,在《解深密經》亦略見端倪。
  • 韓老居士功在千秋-網友文摘內容-佛教在線
    為此他決定報考北大哲學系,因為當時的北大與北京的三時學會、南京的支那內學院等,都是佛教研究重鎮。1932年韓老考入北大之後,在湯用彤、周叔迦等佛學大家的指導和幫助下,學習了梵藏文等,存願於將玄奘法師未能盡譯的唯識經論繼續翻譯過來,完善漢典中的唯識理論體系。為此韓老精心準備,認真刻苦地學修佛法,尤其對於唯識經典,更是認真校勘,精研細究。
  • 千手千眼大悲懺法-網友文摘內容-佛教在線
    十方法界三寶前。  悉有我身修供養。一一皆悉遍法界。  彼彼無雜無障閡。盡未來際作佛事。  普燻法界諸眾生。蒙燻皆發菩提心。  同入無生證佛智。(末句眾和生字置爐念畢起立主者舉拜起問訊)供養已一切恭謹。(胡跪 眾同念一字一擊引磬)南無過去。正法明如來。現前觀世音菩薩。成妙功德。具大慈悲於一身心。現千手眼。照見法界。護持眾生。
  • 禪話西方哲學的禪化-讀書內容-佛教在線
    內容簡介《禪話西方哲學的禪化》寫作宗旨:說明中國禪學所確認的宇宙終極本體在人類歷煉的大化流轉中的普在與眾用。本冊寫作目的:闡明非理性的存在與理性真理的關係於禪學中是如何演示的。默頓在談中國學問時說:「禪宗照亮了莊子,莊子也照亮了禪宗。」
  • 佛教:「一心念佛,往生極樂」淨土宗
    所謂淨土,是佛教所信仰的一種美好世界,是聖者所住之國土。因為沒有我們這個紅塵世界的五濁之垢染,所以稱為淨土。淨土也還有「佛國」、「佛土」等很多其他的名稱。只是因為淨土宗的巨大影響,使西方淨土成為中國佛教最有影響的淨土信仰。淨土宗,就是認為專修念佛即可往生阿彌陀佛淨土的中國佛教宗派。念佛不光是口宣佛號,而是禪觀的一種,是要通過念佛使心念安定達到禪定(三昧)的境界。
  • 佛教:念佛號,有什麼好處?學佛的人應該知道
    學佛的人都知道,念佛號是佛教最普遍一種修行方式。對於大眾來說,念佛號,即念「南無阿彌陀佛」,也是最受歡迎的修行方式之一。佛寺三、念佛,是最簡單、最方便、最穩重。也就是說,念佛這一法門,無論男女老少,甚至何時何都可以念,不受任何年齡時間地點等條件的限制,就算是躺著、工作、生病等都可以念,不僅如此,念佛還是最殊勝的修行法門,具有百利而無一害的效果。四、念佛,能往生西方極樂淨土。關於念佛的功德,《無量壽經》如些說:「十方世界諸佛名號,及菩薩眾多往生者,但記其名,窮劫不盡。
  • 【佛教基礎】念佛的四個禁忌
    即念佛之後,反覺妄想甚多。迨至用功久益勤,乃妄念竟隨之益增益長,不勝憂疑之至,曰此何故耶?殊不知念佛用功時,妄念實多不勝數,特汝自不覺耳。今汝日覺其多,正是汝心漸入寧靜之徵。譬如日處鬧市,雖車馬喧囂,不覺其鬧。夜深人靜,即蟲鳴鼠跳,亦嫌其擾,即此理也。誤起憂疑,妄念頗少,忽而明日妄念之多,竟百計排之而不肯去,此時不可強抑。
  • 宣化上人講:教育救國(2)-網友文摘內容-佛教在線
    修行最怕有男朋友,一有男朋友就不成了,這不是和你講笑話。老師要提拔他們打坐,小孩子打坐,很快就會有五眼六通。你們若背會《華嚴經》,那就是世界第一了。要把《華嚴經》背會,為佛教爭一口氣。因為佛教度你們來的,你們要改脾氣,也要打坐,你看我這麼老弱的人,都可以這樣雙跏趺坐,你們年輕的不可以懶惰。你這樣打坐,鬼神看你就像一座金的寶塔,你若單跏趺坐呢,就是銀塔。你不雙、單跏趺坐,就是泥巴了。
  • 佛教:為什麼有的學佛人從早到晚不停念佛,卻沒有任何感應?
    感應也是非常不可思議,各位念佛都有諸多感應,末學我也是有些許感應。為什麼有些人一天念到晚,祈求佛菩薩加持或者消除業障,為何就感應不到呢?我們不用猜測,也有一大部分人是有口無心的念佛,而佛陀所說,念佛滅罪,是要一心不亂。沒有任何念頭或者想法,如果你沒有感應,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之前念佛,是不是一邊念佛一邊亂想,如果是這種修行法,有殊勝感應是微乎及微的。
  • 首款佛教《菩薩在線》網遊面世 真的能普渡眾生?
    一款形式獨特的網絡客戶端《菩薩在線》,其網站宣傳稱《菩薩在線》近期推出了「菩提林」的新功能(可以理解為副本麼),玩家種菩提可修行。截止3月9日11點,該軟體已被下載123273次。將菩薩請到桌面,真的能普渡芸芸眾生嗎?那麼所謂的香火錢是否也捐給了「菩薩」!
  • 佛教知識:專修念佛,是不是一定要24小時不停地念佛?
    問:專修念佛念念不舍是不是要24小時不停地念佛?答: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並不是要你24小時不停地念佛,而是要有「念念不舍」之心。什麼叫念念不舍?比如人在外面打工,老家有小孩和父母,雖然不能常回家,但心裡對父母孩子有牽掛之心,這就是念念不舍。
  • 大德開示:該如何念佛,念佛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淨土宗,是佛教的一大分支,也是被公認為最適合末法時代眾生修行的法門,俗話說:「一句阿彌陀佛,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而且淨土法門,不僅僅有自修,還有佛助力,阿彌陀佛親自發願,只有有人念阿彌陀佛,他一定會前來接引。
  • 車身故障念佛有效
    師姊聽說,又很懇切地對她說:你回去一定要教你先生念阿彌陀佛,萬一逢到災難,或危險的時候,就要大聲念『南無阿彌陀佛』便可消災免難。那女子倒頗有善根,又很聰明,回家後真的把師姊教她念佛的一大套說給他先生聽,教他先生在開車時要念,危急時更要大聲的念佛,準能轉危為安云云。
  • 怎麼淡斑最有效?教你幾種食療方法
    怎麼淡斑最有效?教你幾種食療方法1、山藥枸杞粥需要的材料分別是:粳米100克,鮮山藥50克,枸杞15克,白糖15克,蜂蜜10克,冷水1500毫升。粳米洗乾淨浸泡一個小時。新鮮山藥去皮洗淨,切成丁狀。枸杞用溫水泡開。鍋內加入冷水,放入粳米、山藥、枸杞,用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熬製軟爛即可,食用時可以加入白糖和蜂蜜調味。
  • 為什麼別人念佛靈,我念佛就沒用?
    現在修習淨土法門的善知識與師兄特別多,這也是為何「阿彌陀佛」世人皆知的原因,即便不學佛,甚至不信仰佛教,很多人都會念誦幾句「南無阿彌陀佛」。一心一意地念佛,並沒有錯,很多人發心很誠,心志也堅定,我甚至看到有些人低頭稱誦佛號,可以從白天一直念到晚上,心中也很佩服。可是,有不少對於佛教的基本教義,譬如緣起性空、四聖諦、八證道、十二因緣,等等這些最基本的佛教義理,卻沒有絲毫的認知,或者說根本不知道有這些佛法的存在,這就有問題。
  • 佛教:念佛人最幸福?一心念佛,必得無量功德!
    對念佛人而言,幸福就是「往生淨土」我們平時應該怎樣念佛呢?喝的都是茶,來的都是客,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個問題。為了獲得幸福,我們拼搏努力,不惜代價。人們說好工作可以帶來幸福,所以我們削尖腦袋也要擠進去;說「另一半」可以帶來幸福,所以我們在人海中千挑萬選;說錢財可以帶來幸福,如是我們挖空了心思;說地位可以帶來幸福,因此我們放下尊嚴……在付出了種種之後,我們獲得幸福了嗎?
  • 10-24 臺灣臺中:臺中蓮社舉辦念佛七天的活動
    佛教在線臺灣訊 2014年10月24日(農曆閏九月初一)至10月30日(農曆閏九月初七),臺灣臺中蓮社將舉辦大眾念佛七天(俗稱佛七),除了藉由念佛能替父母祈福,更希望藉此淨化身心,為社會帶來寧靜與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