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培飛,愛上數學」第一彈:美味漢堡中的幾何奧秘

2020-12-15 北晚新視覺網

在遊戲中啟蒙思考,這是培飛一貫的教育理念。很多家長對於這個理念非常熟悉,但是卻並不了解究竟如何貫徹。為滿足各位家長對這個「秘密」一探究竟的願望,培飛推出了一系列以「我在培飛,愛上數學」為主題的探班校區課堂的文章,看看培飛的老師究竟如何帶著孩子們快樂地學習數學。

今天要探的課程,是由Cindy老師帶來的「幾何形狀的組合與變化」。

課程一開始,Cindy老師就告訴大家:今天我們不上數學課,今天你們都是小廚師,我們用教具來玩做漢堡的遊戲。一聽說是用教具做漢堡,孩子們的眼睛立刻亮了起來。他們都知道Cindy老師又要把教具玩出新花樣了。

這堂課的內容是要教小朋友們認識集合圖形並了解圖形的拆分、重組以及其變換規律。而本節 課程的重要目標,就是培養孩子的空間想像能力、觀察操作能力力還有非常重要的圖形構建能力。

在培飛的Monica Blocks教具盒中,有這麼一整套的幾何拼圖。使用不同形狀的圖形可以自由組合、拆分成新的圖形,變幻多端,奧妙無窮,非常適合做為本節課程內容的好幫手。

培飛思維數學Monica Blocks教具

一切準備工作就緒之後,老師先讓大家回想一下自己以前吃過的漢堡都是什麼樣的,大家紛紛搶著回答。

經過熱烈的討論,大家逐漸達成共識——漢堡的上下兩面,都有形狀一樣的麵包,中間有各種各樣顏色各異、不同食材但是形狀相同的「夾心」。

於是老師進行總結:今天用教具製作的「漢堡」,上下兩片「麵包」的形狀要一致,中間的食材無論何等豐富,都要保證和麵包的形狀一致,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偷工減料」。

接著,老師又問大家,自己想做什麼樣的漢堡,並且拿出了幾個不同顏色的圖形先讓孩子們動手拼拼看,能組成漢堡裡面的什麼食材?孩子們的回答當然天馬行空:紅色的圖形代表雞肉味、黃色代表香蕉味、綠色代表蔬菜.....各種各樣口味和食材的漢堡被討論不停。

期待已久的遊戲,終於要開始了。Cindy老師把孩子們最喜歡的教具盒「端」了上來,並告訴大家,今天這套Monica Blocks教具,可不是一般的教具,它就是我們做漢堡要用到的食材。

其實孩子們早就對這套教具非常熟悉, 但是他們怎麼也想不通,為什麼每一次同樣的教具拿上來,都會有不一樣的新玩法,這也讓他們對每一次的課程充滿了期待。

隨著老師宣布:遊戲開始!大家便早迫不及待地動起手來。可是完成這個「漢堡」似乎並不像想像中那麼容易,真正操作起來,才知道原來有很多細小但卻重要的關節需要特別注意。

比如,怎麼才能讓組成「夾心」的材料不偏不倚正好拼成和麵包一樣的形狀?每一種是「食材」的數量有限,當兩個人需要同一塊材料的時候誰要先讓步?讓步之後又該如何完成自己的作品......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孩子們踴躍地展開討論,並且懂得相互謙讓與合作。在「做漢堡」的過程裡,老師沒有規定漢堡的夾心要做幾層、每一層要用什麼樣的圖形來組合,但是很多小朋友卻用不同的圖形,拼成了好幾種不同的解決方案。

Cindy老師正在逐一分析孩子們的作品

遊戲中,大家憑藉自己的努力不斷克服在製作過程中的困難,終於完成了自己的作品。Cindy老師讓每個小朋友輪流介紹自己做的漢堡是幾層、什麼口味、使用了哪些圖形、在製作過程中出現了那些問題以及如何解決等等。大家爭先恐後地發言,急不可待地向同學們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時也加深了自己對於這節課程知識體系的構建和理解。

Cindy老師正在逐一分析孩子們的作品

唐唐小朋友,根據自己對於圖形的觀察和判斷,十分嚴謹、規律地完成了利用相同小圖形組合大圖形的所有情況。

Cindy把他的「漢堡」一層層拆開來,給大家做示範,並且讓其他小朋友仔細觀察,找找規律。這時候,一個叫辰辰的小朋友欣喜地告訴大家他找到的規律:形狀越小,使用的塊數就越多。形狀越大,使用的塊數就越少。老師和其他小朋友聽了不禁為他鼓掌。

他們或許無法用語言準確地歸納出「運用多塊相同的積木可以拼組成更大的幾何形狀」這樣的結論,但是他們顯然已經用實際行動證明:他們理解了,而且相當的透徹。

有一個叫馳馳的小男生。最後老師讓大家完成繪本上的拼接遊戲時,他的專注力超級強。老師宣布下課,當孩子們都放下書本一窩蜂跑地出去玩時,他卻仍然和幾個小夥伴聚精會神地在完成繪本上的題目。那種倔強和陶醉,完全看不出是在課堂上做習題,仿佛是在小心翼翼地雕琢一個精緻易碎的作品。

小朋友們聚精會神地完成習題

以前從來不敢相信,到底什麼樣的數學課堂能讓孩子連玩耍都忘記了。現在我明白了——就是當數學課即是遊戲本身的時候。

所以,在培飛的課堂上,兩個角色至關重要。

一、 培飛專利教具

很多沒有體驗過培飛課程的家長經常會有這樣的疑問:這一盒一盒的東西是玩具麼?孩子們在課堂上玩這些東西真的能學到知識麼?

它們當然不是玩具,這盒子裡面每一個小物件的設計,都是根據極其嚴謹的數學邏輯,同時又為了滿足孩子們好奇愛玩的天性設計的。箇中奧秘千變萬化。

在老師的引導下,所有的知識點都巧妙滲透在了這些由教具組成的遊戲中。在做遊戲的過程裡,孩子會自己產生認知衝突,然後從現象入手不斷深入了解問題、收集信息、嘗試親自手操作並解決問題。最終,不斷改進、整合、以形成解決這一類問題的能力。

在動手操作這些教具的過程中,孩子能夠通過感覺圖形、質量、數量、顏色等實際物體的變化,從而理解數學上的諸多概念,建立更加嚴謹紮實的知識結構——孩子與數學的關係,也因此變得更加具體。

二、 有愛心,更具匠心的「手藝人」

在培飛的課堂裡,老師要不僅要扮演引路人——傳道、授業、解惑。更要具備手藝人的匠心。

正因為培飛著眼於讓孩子以快樂的方式來學習數學,所以對老師的授課技巧要求非常高——老師們除了要吃透課程的體系、目標、知識點,做好一個老師的基本工作外,還要能夠整合課程的周邊信息進行再創造。

比如,他必須能夠嫻熟地「控場」,他需要準確地知道,在哪個時機抖一個什麼樣的「包袱」,哪個知識點需要用什麼樣的故事或者遊戲來包裝,在哪個環節應該讓孩子觀察、思考,在哪個環節應該讓孩子動手實操......掌握這些之後,他還要撇開教材,完全用自己的方式將枯槁的知識,有血有肉地一一呈現。

相關焦點

  • 遇到培飛,發現改變(三)培飛給孩子開啟的,是一座數學花園
    大兒子陳佳泰,今年6歲半,就讀於府學小學,曾是培飛的「明星」學生;小兒子陳佳壹,今年4歲,現在在培飛學習。譚佳說培飛不僅讓佳泰愛上了數學、重拾了自信,也讓她這個「知子莫若母」的母親重新審視自己,改變了以往的想法與判斷,看到兒子的閃光之處。「上帝關上一扇門,就會打開一扇窗?」說起大兒子佳泰的成長經歷,譚佳也是說來話長。
  • 探索數學學習新模式,培飛思維館讓數學走入生活
    培飛把課程搬進宜家的活動是由家長帶領孩子在宜家完成老師設計的多項任務:感知數字、圖形,學習觀察比較,分析推理與判斷,感知部分與整體,發現規律……這些在傳統課堂裡略顯枯燥的數學知識搬到生活中變得「豐富多彩」,活動結束後有家長呼籲:這樣的數學課可以多來一些。
  • 培養孩子數學邏輯思維,培飛PlayFACTO讓大腦運動起來
    所以科學地學習一種數學思維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培飛PlayFACTO專注於兒童數學思維模式的培養,尤其是對於三歲以上的小朋友,以有趣的數學競爭遊戲來吸引,融入豐富且極具創意性的教具做輔助,更適合中國孩子的認知習慣。
  • 培飛:數學思維能力對孩子核心素養發展的關鍵作用
    核心素養與數學思維、與孩子的數學學習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培飛研究院首席名譽院長張梅玲教授在做客培飛微課堂時,就上述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從心理學上讓一個人愛上做一件事,需要他從心裡感受到自已是會的,成功後的愉悅感,是他下次行動的動力基礎。要讓孩子愛上數學,一是要重視生活中的數學,遊戲中的數學,活動中的數學。還要讓孩子感到自己是會做會學數學的。擅學是指能用簡單的辦法解決問題,數學中解決問題要講究策略,要讓孩子明白,解決問題的策略是多元的。
  • 培飛兔喚醒寶貝的數學腦|滿滿與培飛的故事
    小朋友如何學?孩子的思維能力是不可逆的,所以我為孩子選擇了培飛。在培飛課堂上,滿滿在五顏六色的教具中認識了幾何體;通過教具的拆分組合,滿滿可以輕鬆答出幾何體的構成;還學會了看圖形的方法和技巧,培養和強化了空間感。
  • 培飛思維數學:教你玩轉數學
    其實,家長大可不必為此憂心忡忡——現在,數學學習對孩子們來說,已不再是單純的課堂填鴨式教學。具有前瞻意識、寓教於樂的數學遊戲式教學,已經滲透入孩子們的學習生活中。   在走訪了多家設有學前兒童數學學習課程的培訓機構後,記者發現在體驗過的多種數學教育產品中,培飛思維數學的數學遊戲式教學思維與模式,更加適合學習者採用。
  • 培飛思維數學接受美國《紐約時報》記者專訪
    比如當孩子處於具象思維發展階段時,培飛會提供大量的、豐富的教具遊戲,讓孩子在動手操作中,身心愉悅的領悟數學知識。雖然思維是不可見的,但在孩子動手操作和遊戲中,培飛是可以去了解孩子的思維方式,去讀懂孩子的。提到現在新式教育與傳統教育的區別,鍾總認為,主要是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上有不同。
  • 時代培飛明星寶貝:從興趣到熱愛——張禹鐸的數學「進階」
    作為在時代培飛混跡了3年多的元老級會員,張禹鐸對數學的痴迷和對時代培飛的喜愛是有目共睹的,而他的成績也穩步走高。在去年10月舉辦的首屆時代培飛思維數學節上,他獲得5.6—6.5年齡組的全國第四名;而在今年時代培飛啟動的「會飛的思維」比拼中,他得到季度勳章,並在第二季度又獲得6—7歲年齡組,北京賽區總冠軍。
  • 時代培飛「明星寶貝」| 鄧志霖:「玩」會的數學才經得起檢驗
    獲獎之後,他變得自信了,常常說「我數學可好了」,加上老師也繼續不斷的肯定,正向反饋越來越多,形成了良性循環,如今,數學成為志霖最愛的學科。時代培飛的課堂上,小志霖在給圖表中畫好的時針分針找到合適的數字時間來「配對」。學習認表,原來也不難嘛。數字牌要怎麼放才能組合出較大的2位數或者3位數呢?怎麼才能贏走對方的數字牌呢?
  • 臨港||小眾精品的培飛數學開班了!免費試聽,還有迪斯尼門票等你來拿!
    兒童期是人類從具象思維到抽象思維過渡的關鍵時期,隨著大腦科學和認知心理學研發的不斷深入,具有前瞻意識、寓教於樂的數學遊戲式教學,已經滲透入孩子們的學習生活中。讓孩子動手參與遊戲,他們就更樂於思考、創造,學習熱情和效率也大大增加。而「培飛思維數學」就是這類型思維的典型代表。
  • 培飛談數學啟蒙:不該被遺忘,不是超前學習
    然而,在眾多啟蒙學習中,卻很少看到「數學啟蒙」的蹤影。與全民皆熱衷「英語啟蒙」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數學啟蒙」似乎變成了一個被遺忘的角落。「很多家長對數學啟蒙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孩子才3歲,上學了自然會學數學的,數學不需要啟蒙』『不就是數數,認識圖形,這些還需要報班學嗎?自己在家就能教』『數學思維是什麼?這麼小的孩子要培養思維?』
  • 幾何是什麼?
    我們中國的孩子數學都很好,奧數成績也很棒,可是沒有一個獲得菲爾茨獎,到現在為止,包含我們高考的40年狀元們對現代科學的貢獻也基本上是零,原因是什麼呢,熱愛嗎,心流嗎,多巴胺嗎,到底我們的數學教育怎麼了。
  • 培飛做到了!
    上周末,50名小朋友在培飛思維數學上海地區老師的帶領下,走進了上海公安博物館。為了增加活動的趣味性、提升孩子的參與感,培飛還特別為每一個孩子準備了適合活動主題的小警服。可以看得出,孩子們對於博物館中的展品,興趣是非常濃厚的,每到了一個場館,他們的小眼睛裡都閃爍著驚異的光。這也是培飛要在本次課程中安排參觀的意義所在——這既是一次和數學思維關係密切的參觀,也是一次難得的啟發孩子好奇心的過程。
  • 圖形中蘊含世界之美——複習一波幾何數學吧
    想必各位經歷過中高考數學的玩家曾經為這部分解題掉下過幾許頭髮,但其實,那些奇異的圖形變化蘊藏著非同一般的規律。平面投影成立體圖形,而幾何學投影著世界之美。像彭羅斯三角形、彭羅斯階梯等「不可能圖形」,利用人類視覺系統對二維圖形的三維投射形成的認知錯誤,製造理論上不可能存在的空間路徑。
  • 2017培飛再擴版圖,杭州、深圳、太原多家校區相繼開業
    (培飛思維數學教具)【免費預約試聽課】挑戰思維,玩轉數學!培飛邀你來聽課!【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即可預約】2016年,培飛思維數學進入了快速發展期:知識測評體系上線,完成第二次課程全面升級,入選國家十三五課題兒童早期綜合認知項目,培飛教育研究院成立……與此同時,培飛還與諸多國際學校、公立學校、大型營地等達成合作,課程被引入學校課外課及營地項目中,品牌知名度迅速提升。
  • 中國數學第一人:丘成桐恩師,與愛因斯坦談笑風生,憑一己之力讓中國數學進步十年!
    那一年,他父親回家過年的時候教了他一些簡單的計算,之後陳省身無聊就自己拿著家裡的《筆算數學》看了起來,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了數學!在《一幾何定理之十六種證法》中他說:「幾何學在數學中佔了極重要的位置;非但有志研究科學的人,應當注意於它,就是普通的中學學生,也應該拿它作應有的常識。」就在這一年,陳省身更是連跳兩級從扶輪中學畢業,並以數學全校第二的優異成績考上了南開大學。
  • 小新最愛吃的動感漢堡,究竟有多美味?!
    看著小新品嘗豪華壽司、章魚燒、壽喜燒還有日式拉麵,動漫迷們羨慕的口水直流,那在眾多的美食中,哪種食物是新醬的絕對真愛呢?毫無疑問,非動感漢堡莫屬! 記得動畫片裡有一集,小新媽媽不在家,留小新和爸爸看家,到了飯點爸爸問小新想吃什麼,小新大聲回答動感漢堡,之後爸爸試圖提議其他餐廳,都被小新一一否定啦,最後我們的新醬如願吃到了心儀的漢堡!
  • 杭州首家便當漢堡!各國風味漢堡都有
    居然在杭州發現一家主打便當漢堡的店!真的是太好看太有食慾了!拿在手裡也很好拍照。「我恨不得每一頓都吃要吃漢堡!」店內主打各國風味的漢堡,每一款漢堡裝在鐵盒裡,而且都會搭配不一樣自製的醬料。清口泰式鮮蝦堡:裡面有四大顆新鮮q彈的蝦仁和兩大根蟹肉棒,還加了超級爽口清脆的青木瓜!搭配咖喱蛋黃醬,口感超棒!清清亮亮酸酸爽爽很適合夏天!
  • 美味漢堡肉厚多汁,紅豆奶茶香甜醇厚!N款美食,引爆舌尖!
    款款美味,一秒愛上下午茶01- 陣陣飄香,幸福滿滿 - 板燒雞腿堡 兩片麵包考得鬆軟酥脆,裡面夾著的板燒雞腿肉汁豐滿、焦香軟嫩,加上蔬菜、沙拉醬,層層疊疊,大口咬下,不禁感嘆:這裡的漢堡會爆汁! 骨肉相連 雞肉與軟骨相間交錯、密不可分,鮮嫩中夾雜著脆彈,脆彈中又包裹著鮮嫩,微甜的蜜汁塗滿肉的表皮,烘烤以後散發著"blingbling"的油光。
  • 究竟什麼才是數學新課標中的「幾何直觀」
    不知各位老師是否有這樣的感覺,每當講到諸如「正四面體的內接或外接球」「圓錐曲線交點弦」等需要空間想像等幾何問題的時候,臺上老師口沫橫飛,臺下學生哈欠連天。直觀想像的概念直觀想像是《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中所提出的六大核心素養之一。新課標給出的定義是:藉助幾何直觀和空間想像感知事物的形態與變化,利用空間形式特別是圖形,理解和解決數學問題的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