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中處於弱勢的老百姓,如何才能掌握主動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2020-09-22 來碩徵地拆遷律師

經濟飛速發展的當下,城市包圍農村,城市在不斷「擴張」中。這時諸多衝突與糾葛皆因「利」而起,而老百姓在拆遷中處於弱勢地位,那麼,被拆遷人如何在拆遷中掌握主動權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呢?下面由北京來碩律師事務所周律師帶大家了解一下

1、保持良好的心態,預防拆遷方的強拆行為

地方政府組織徵收拆遷時,會動用各種關係推進拆遷工作,如將被拆遷人的家人、親戚停止工作、調查拆遷戶是否存在違法建築或違法用地問題;如果是企業拆遷的則會調查企業的衛生、消防等問題;甚至於還會停水停電斷路等。此時,面對突然出現的種種壓力,就需要被拆遷人提高自身的抗壓能力,對於政府的違法行為可以申請相關部門查處,對於有關部門不作為的可以通過起訴、行政複議等方式施加壓力迫使其履行職責,特別是政府的強拆決定一定要及時起訴以阻止強拆,你要知道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拆你的房子,所以你一定保護好自己的房子不被違法拆除。

2、法律程序要及時提起

在政府發布公告後,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那麼就要及時啟動法律程序,而不能被動的等待,很多人是等著政府啟動強拆的時候才會想到起訴,平時則被動的等待,但訴訟是有法定期限的,切勿錯過法定起訴期限。



3、相關證據及時保存

政府決定房屋拆遷一般都會發布公告和補償安置方案以及各類的通知文件,一些被拆遷人的第一反應是把公告撕掉,這種做法是完全錯誤的,因為撕掉公告並不能改變政府發布公告的法律後果,而且造成以後起訴維權缺乏證據線索的問題,這個時間應當採取拍照、錄像等方式保存好證據。

4、遭遇非法強拆要及時報警

拆遷是一個矛盾複雜的大染缸,什麼人、什麼事情都有可能出現,政府、開發商、拆遷戶、施工單位、村委會,甚至一些社會人員也會介入,比如一些地方聘請拆遷公司組織實施拆遷,而拆遷公司聘請了一幫社會無業人員去拆遷、威脅、恐嚇、軟磨硬泡什麼事情都會發生,遇到這種問題不要害怕,這些人的目的是為了逼遷,不會把你怎麼樣,真的出了大事他們吃不了兜著走,你的權益被侵犯時要及時報警,警察出警至少保證了你的人身安全,如果警察不出警或者對事情處理不公平,則可以尋求司法救濟。



5、必要時諮詢拆遷律師

雖然法律條文在網絡上隨時可以查詢到,但是並不是手持法條就能夠維權,如果被拆遷人缺乏經驗,即使熟悉法條也無法在實踐中準確適用。而專業的拆遷律師所具備的經驗、技巧等各方面的素質絕非看看法條就能代替的,因此,在必要時諮詢或者委託專業的拆遷律師是十分必要的。

相關焦點

  • 被拆遷人必須了解哪些事情才能在徵地拆遷中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那麼,在徵地拆遷來臨之前,被拆遷人必須了解哪些事情才能在徵地拆遷中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請聽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主任史西寧律師為大家進行講解!拆遷徵地手續是否具備?如果某項不合法,被徵遷戶在談判中的籌碼就多些。另外,由於徵地拆遷中涉及眾多部門,例如:國土資源局、規劃局、建委、房管局等,被拆遷人一定注意申請事項要和部門相對應。
  • 實踐中被拆遷人的主動權源於法律,一定要知道法律賦予的4大優勢
    在拆遷維權的問題上,可以說被拆遷人有著先天的缺點與不足,他們不得不處於維權的弱勢與被動地位,畢竟站在他們對面的是掌握強大公權力,有著不可企及的信息優勢,並且身經百戰經驗豐富的拆遷方。法律通過各種實體、程序步驟的設置賦予了廣大被拆遷人以一定的優勢,用以平衡兩者關係。毋庸置疑,被拆遷人只有通過法律對於公權力的制約與監督才能掌握一個相對平等的話語權。
  • 拆遷方拒絕履行口頭承諾,被拆遷人的合法權益該如何維護?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案例,是由北京來碩律師事務所燕律師代理的一件房屋徵收維權案件,拆遷方拒絕履行口頭承諾,被拆遷人的合法權益該如何維護?下面通過解讀這個案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周先生在吉林省XX縣某鎮上擁有房屋並證件齊全,面積450多平方米,該房屋用於旅館經營8年,是周先生一家收入的唯一來源。
  • 拆遷律師講解:當遇到違法強拆,老百姓該如何應對和維權?
    拆遷本是經濟快速發展過後,城市化發展進程中不可避免的問題。由於涉及廣大群眾切身利益,也涉及各方面的重大經濟利益,拆遷這一塊往往成為各種矛盾交織的焦點。在房屋拆遷過程中,拆遷人與被拆遷人之間因拆遷補償沒有達成一致,拆遷人為了儘快完成拆遷工作
  • 遇到徵地拆遷,需知「國務院590號令賦予被拆遷人四大優勢」
    必須指出的是,從發展事態看被徵收人確實處於弱勢,但是並不代表可以任人宰割。法律為了平衡徵收雙方的強弱關係,是賦予了大家不少主動權與優勢的,給予大家充分的保障。那麼當遭遇不公平對待時,就要積極的行使權利。
  • 拆遷律師答疑:拆遷補償合不合理,老百姓該如何判斷?
    提問:律師你好,我們這拆遷,已經給出了補償,但是不知道合不合理,我想請問該如何去判斷合不合理?老百姓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來判斷和比較:二、是否先補償後搬遷:在保護被拆遷者利益上,必須遵循「維護公共利益」的原則。不少開發商為了節約成本,採用「先拆後補」的方式進行拆遷,這是極不合理也是不合法的。
  • 老百姓如何籤拆遷協議才能避免「被坑」?
    拆遷協議是在徵收房屋過程中,徵收方與被徵收人經過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後,籤訂的書面材料。一般情況下,如果協議本身沒有違法的內容,籤訂過程中不存在威逼利誘等情況,那麼拆遷協議基本都是有效的。當事人籤訂協議後,拆遷律師基本上也很難再幫忙維權,除非協議不是本人籤的,或是能夠找到明確違法的地方。總而言之,當拆遷協議籤訂後,拆遷戶們想要再提高補償款就很難了。因此,在籤拆遷協議時老百姓應該注意哪些地方,如何籤訂協議才能避免落入徵收方挖好的坑呢?接下來萬典律師詳細講解。
  • 北京拆遷律師解釋:為什麼說「先搬遷後補償」不合法?
    北京京坤律師事務所徵地拆遷團隊《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房屋徵收過程中應當先補償,後搬遷。所以拆遷部門先逼迫被拆遷人搬遷,後支付補償款,這種行為是明顯違反法律規定的。拆遷方這樣做的主要原因:1、在談判中取得有利地位處於弱勢地位的被拆遷人之所以能夠和勢力強大的政府部門進行談判,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被拆遷人手頭的房屋
  • 遇到暴力違法強拆不要怕,告訴你如何正確保障自身合法權益
    房子自古以來是普通老百姓一家人生活起居的地方,是一家人賴以生存的根本。只要是合法途徑獲得的房屋,在法律上任何個人和單位都不準侵犯,即便是為了公共利益徵拆,在合理補償到位並獲得房主的的同意後才能拆除。然而現實生活中,卻依舊有部分地方的拆遷,在補償沒到位之前就違反法律侵入公民住宅,對房屋進行暴力強拆,這無疑是濫用公權力向人民強買強賣,老百姓們對此類行為也是懼之又怕。
  • 根據國務院590號令,被拆遷人具有4大優勢,拆遷不得越拆越窮
    在徵地拆遷面前,很多被徵收人都是被動與迷茫的,不知道該做什麼,不知道該怎麼做,往往徵收方說什麼就是什麼,被徵收方牽著鼻子走。被徵收人之所以持這樣的消極態度,重要原因就在於,徵收方自身掌握著強大的公權力,並且有著難以企及的信息優勢與豐富的實踐經驗,實力非常強勁。
  • 如何運用民法典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聽專家詳解
    任何公權力的行使,必須尊重老百姓的財產(如不得非法查封、扣押財產),必須誠實守信、嚴守合同,不得以「新官不理舊帳」等理由違約毀約,要帶頭以政務誠信帶動社會誠信。二是,依法行政必須依法限制私權。對私權的限制必須有合法依據,不得違背法律法規隨意作出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增加其義務的規定。
  • 業主-你該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最大限度維護自身的權益?
    業主的定義確定其身份本質,物權法以立法的方式專門進行了強制的規範,充分證明黨和政府對業主權益的絕對保護,任何人任何組織都無權侵犯業主的合法權益!,其實都觸犯了另外部分主人的合法權益,都可能會讓人投訴和維權。
  • 了解拆遷套路,維護自己權益
    文|秦夢菲編輯|王書博在徵地拆遷中,拆遷部門可能是出於某種原因,往往不願意給拆遷戶足額的補償,政府不願意多出,百姓不願意少得,這就產生了拆遷矛盾;拆遷單位為了實現拆遷目的,會使出多種手段來套路拆遷戶,今天就帶大家簡單看看,徵地拆遷過程中,拆遷單位經常會有哪些套路。
  • 國務院590號令賦予的四大優勢,是拆遷戶維護利益強有力的盾牌
    必須指出的是,從發展事態看被徵收人確實處於弱勢,但是並不代表可以任人宰割。法律為了平衡徵收雙方的強弱關係,是賦予了大家不少主動權與優勢的,給予大家充分的保障。那麼當遭遇不公平對待時,就要積極的行使權利。
  • 選擇行政複議  維護合法權益
    為不斷提升行政複議的社會知曉度,更好發揮行政複議在推進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設和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的重要作用,8月19日上午,格爾木市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幹警在奧體廣場開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複議法》宣傳活動。
  • 房屋遭遇強拆,應該採取什麼措施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
    在房屋拆遷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被拆遷人與拆遷人之間由於拆遷補償沒有達成一致而產生糾紛,拆遷人有可能為了儘快完成拆遷工作及自身利益,在沒有徵得被拆遷人同意的情況下對房屋進行強拆。而這樣的行為嚴重損害了被拆遷人的利益。面對強拆的行為,很多被拆遷人往往束手無措。如果被拆遷人遭遇了強拆,應該採取什麼措施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針對強拆問題,律師為您解答。
  • 商務部:堅定支持中企採取合法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新華社北京10月9日電(記者 王優玲)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9日說,我們對河北維爾康製藥有限公司及其母公司華北製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勇於拿起法律武器堅持上訴,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做法表示讚賞,將繼續堅定地支持遵紀守法的中國企業採取合法手段積極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 最高院:重點督查全國徵收拆遷案件,還老百姓一片藍天!
    2018年5月15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通氣會,發布了8起人民法院徵收拆遷典型案例,重點督查全國徵收拆遷案件,督促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行政,指引老百姓依法訴訟、依法維權,這說明最高院針對全國徵收拆遷案件的重視,還老百姓一片藍天。
  • 拆遷律師講解:摸清拆遷方的套路,才能提高拆遷補償
    在現實中,很多被拆遷人都是第一次經歷拆遷,對於拆遷完全沒有概念,在規避強拆風險的前提下利益最大化是每一個被拆遷人很矛盾的心理煎熬,拆遷人正是利用被拆遷人不可預知的心理,在拆遷中不斷發起心理攻勢,使被拆遷人在這種心理攻勢下漸漸屈服。
  • 想在拆遷中獲得滿意的補償,被徵收人須知「拆遷談判的八點技巧」
    拆遷公告下發之後,徵收方就會開始過來找被徵收人進行談判了,這就要求被徵收人一定要具有良好的談判能力。談判能力好不好對於補償結果的影響是非常之大的,實踐中常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地理位置、面積大小相當的房子,有的人拿到的補償多,有的人拿到的補償少,原因就在於善於談判的人能爭取到更高的補償。今天就跟大家談談如何通過談判去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爭取合理乃至高額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