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拆遷人必須了解哪些事情才能在徵地拆遷中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020-10-25 史西寧拆遷律師

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尤其徵地拆遷的過程錯綜繁雜,法律規定龐雜瑣碎,雙方對於拆遷補償容易產生糾紛,被拆遷人必須要做好前期準備,彌補所處劣勢,防止發生突發狀況時無法應對。

那麼,在徵地拆遷來臨之前,被拆遷人必須了解哪些事情才能在徵地拆遷中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請聽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主任史西寧律師為大家進行講解!

向政府申請信息公開

個別地方行政行為不算規範,很多時候徵地拆遷的相關文件沒有得到正規的公示,這種情況下可以通過向政府申請信息公開獲取徵地拆遷的信息。

比如了解有沒有違反土地用途管理制度?規劃通過沒有?有沒有一塊地用多次割地塊申報?拆遷徵地手續是否具備?如果某項不合法,被徵遷戶在談判中的籌碼就多些。

另外,由於徵地拆遷中涉及眾多部門,例如:國土資源局、規劃局、建委、房管局等,被拆遷人一定注意申請事項要和部門相對應。

摸清拆遷補償的各項政策

雖然拆遷方所制定的各項補償政策的標準都普遍偏低,在確定補償要求時,具有參考價值,被拆遷人還是需要仔細研究具體的拆遷補償政策。

因為只有在充分了解的情況下,才能判斷是否具有不合理合法之處。如果不了解政策,合法權益被侵犯了都無法察覺,談何維護?

提高保存證據的意識

在徵地拆遷維權過程中,大多數被拆遷存在舉證困難的情況,史律師建議各位被拆遷人要注意收集證據,空口無憑,如果發生拆遷糾紛,證據是勝訴的決定性因素。

比如,被拆遷人起訴行政機關不履行法定職責,應當提供曾提出要求其履行職責的證據,如果被拆遷人無法提供證據,也並非法律規定的除外情況,就無法勝訴。

以下在徵地拆遷案件中的常見證據一定要保存好:產權原件、徵收方發布的公告、通知,溝通記錄等等。

多和有經驗的人交流

要和有經驗的徵地拆遷戶、專業徵地拆遷律師多接觸交流,對於我們了解拆遷應該做什麼,怎麼做能更好的爭取權益,另外也要了解實際拆遷中可能存在的陷阱,提前做好相應決策和應對方案。

還需要有幾個信得過的朋友,以防有突發狀況時可以得到一些幫助。

規劃維權步驟和方案

一旦陷入徵地拆遷糾紛中,就要預防可能產生的財產風險、人身風險,當然可供選擇的維權途徑比較多,可以先協商,協商不成還可調解,進行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 但是必須提前規劃好維權步驟,一開始就要有一個完整細節的規劃,有整體的統籌安排並做好法律保護措施。

比如,提起行政訴訟前,必須根據案情抓住要害,並準備資料和證據、質證和答辯思路等。切勿想到什麼說什麼,前後不一,推翻自己之前的證據、訴求。

史律師建議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徵地拆遷涉及自己重大利益,各位被拆遷人一定提前了解透徹以上內容,遇到複雜問題可以委託專業徵地拆遷律師,通過專業律師豐富的實踐經驗得到合理補償。

相關焦點

  • 了解拆遷套路,維護自己權益
    文|秦夢菲編輯|王書博在徵地拆遷中,拆遷部門可能是出於某種原因,往往不願意給拆遷戶足額的補償,政府不願意多出,百姓不願意少得,這就產生了拆遷矛盾;拆遷單位為了實現拆遷目的,會使出多種手段來套路拆遷戶,今天就帶大家簡單看看,徵地拆遷過程中,拆遷單位經常會有哪些套路。
  • 面對違法拆遷,被徵收人要善於用「七個必須」原則來維護合法權益
    同時,「先補償後搬遷」是法律賦予被徵收人的重大權利,如果說徵收方不履行補償義務就要求被徵收人搬遷甚至是非法進行強制搬遷,被徵收人也要勇於拿起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越拆生活越好」的原則進行徵地拆遷最為基本的補償原則是必須保證被徵收人原有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即被徵收人的生活水平在徵收之後應與原先的生活水平相當乃至是高於原先的生活水平。
  • 北京徵地拆遷劉可心:在徵地拆遷過程中為何要請律師?
    正常的徵地拆遷過程中應是公平公正、依法進行的,應保障被徵地拆遷的老百姓合法權益,是每個政府收回了土地建設了公共利益,老百姓也改善了住所環境共贏的事情,但實際在徵地拆遷過程中因巨大利益,還有一些政府官員法律意識的膚淺、公僕的服務意識較差,從而引起侵害被徵地、拆遷的老百姓權益。
  • 國家590號令拆遷補償6大硬規,充分保障被拆遷人的合法權益
    其實很多人對於徵地拆遷方面的法律法規都不是很了解,所以一旦涉及到拆遷補償這塊都比較頭大。尤其是對於正在面臨徵地拆遷或者及即將面臨拆遷的朋友來說,拆遷補償對個人利益關係比較大。國務院第590號令《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中就對拆遷的流程、補償以及違規拆遷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等內容進行了詳細介紹。其中這幾點需要大家詳細了解一下,對您接下來的拆遷補償會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 遇到徵地拆遷,你有哪些合法權利?北京拆遷律師總結好了
    ,因此評估結果必須是公正、客觀的並且依據充分的,否則難以令人信服。也就是說,拆遷的房屋補償參考就近區位類似結構的商品房的價格,所以,被拆遷人都應多了解周邊房屋的市場行情,以估算自家房屋應得的合理補償。救濟權在徵地拆遷過程中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也是比較常見的,如果受到侵害,有以下幾種方式可以尋求救濟:
  • 根據國家拆遷法律規定,拆遷方進行徵地拆遷要做到「七個必須」
    事實上,既然法律有所規定,那麼徵收方在進行有關工作時就要嚴格依法,不能任憑自身意志去行事,更不能為所欲為進而侵犯百姓合法權益。比如《徵補條例》第20條規定「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由被徵收人協商選定」,該條明確了被拆遷人有選擇評估機構的權利,法律不允許徵收方私自選定評估機構。總之,評估這件事情有著嚴謹的法律程序需要遵守,不是徵收方可以按照自身意志隨意進行的,必須要依法評估,評估問題上的公正性不容破壞。
  • 這些必須了解,徵地拆遷中的舉證責任及證據的收集與保存
    打官司,歸根結底打的是證據,尤其在徵地拆遷領域的行政訴訟中,證據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也就是說在徵地拆遷糾紛中,行政機關需提供證據證明其在徵收過程中具備規範性文件依據,並依法實施了徵收行為。眾多民眾在房屋拆遷之前甚至來不及將個人財物移轉,在拆遷過程中被破壞的物品就可以作為申請行政賠償的物證。
  • 當遇到違法拆遷,被徵收人要懂得用「7個必須」原則守護合法權益
    比如《徵補條例》第20條規定「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由被徵收人協商選定」,該條明確了被拆遷人有選擇評估機構的權利,法律不允許徵收方私自選定評估機構。總之,評估這件事情有著嚴謹的法律程序需要遵守,不是徵收方可以按照自身意志隨意進行的,必須要依法評估,評估問題上的公正性不容破壞。
  • 在徵地拆遷中徵收方需要滿足這些原則,才能被認定為合法拆遷
    在實踐中,不管是城市拆遷還是農村拆遷,都會經常發生被徵收人因拆遷補償問題不與徵收方籤訂補償協議,從而使用一些違法行為來迫使被徵收人籤署補償協議的案件。我在代理案件的時候發現,有個別徵收方會抓住被徵收人不懂法的原因,給付被徵收人「不合理、不合法」的拆遷補償。在這裡我提醒廣大被徵收人,如果在徵地拆遷中,徵收方沒有滿足以下拆遷原則的話,咱們可以選擇不籤署補償協議。
  • 遇到徵地拆遷,被拆遷人不能盲目,了解以下五個法律常識尤為重要
    遇到徵地拆遷,很多被徵收人往往都是被動的承受徵收方有關徵收信息的輸出。須知,部分徵收方出於自身利益的考量,他們對於政策的解讀其實是相對片面與單薄的,他們說的往往也就是他們想讓大家知道的,比如強調於他們自身有利的內容,卻忽視對自身不利的或者說是於百姓有益的。而對於被徵收人來說,趨向全面的了解徵收拆遷知識這尤為必要,只有雙方之間存在的信息差距足夠小,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
  • 拆遷中處於弱勢的老百姓,如何才能掌握主動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經濟飛速發展的當下,城市包圍農村,城市在不斷「擴張」中。這時諸多衝突與糾葛皆因「利」而起,而老百姓在拆遷中處於弱勢地位,那麼,被拆遷人如何在拆遷中掌握主動權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呢?此時,面對突然出現的種種壓力,就需要被拆遷人提高自身的抗壓能力,對於政府的違法行為可以申請相關部門查處,對於有關部門不作為的可以通過起訴、行政複議等方式施加壓力迫使其履行職責,特別是政府的強拆決定一定要及時起訴以阻止強拆,你要知道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拆你的房子,所以你一定保護好自己的房子不被違法拆除。
  • 中國最強徵地拆遷律師有哪些
    下面我們就來簡單了解一下這十大拆遷律師事務所拆遷團隊的排名情況。 第二、中國最強徵地拆遷律師所第2名: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 盈科徵地拆遷團隊又叫行政法律事務團隊,其以服務於政府法治建設及維護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為兩大主線,聚焦行政行為、行政複議、行政訴訟及政府法律顧問等業務內容,努力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 史律師解讀:被拆遷人在徵地拆遷談判中,克敵制勝的關鍵
    徵地拆遷談判其實是一種徵收雙方基於自身權益而進行協商的過程,由徵收方、被徵收人、承租人等之間關於拆遷補償事項進行協商,尋求利益平衡點。要做好拆遷談判,就必須要未雨綢繆,最好全方位防護,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主任、西北政法大學物權與土地研究所聯席所長史西寧律師結合自己多年代理徵地拆遷案件的實踐經驗,總結一下談判、協商心得。
  • 徵地拆遷中百姓有哪些維權的辦法?有哪些法律依據?
    在徵地拆遷中遇到問題一定不能暴力解決,不僅影響社會治安,還不利於自己維權。徵地拆遷中的維權辦法有:1、私力救濟,盡力與拆遷人進行積極的協商談判。2、信訪,向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3、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
  • 拆遷律師講解:拆遷搭便車式維權要慎重!合法權益要靠自己爭取
    在農村拆遷維權活動中,普遍存在一種「搭便車」的現象,即多數人都在觀望,而不採取實際行動,心中都希望能藉助其他人的行動不勞而獲,取得利益。我們發現這種現象在農村房屋拆遷案件中尤為嚴重,往往人數越多,「搭便車」的現象越嚴重。
  • 徵地拆遷中必須滿足的幾大條件,被徵收人要注意了
    在徵地拆遷中,被徵收人因對補償協議不滿意從而不與徵收方籤署補償協議,導致徵收方採取一些違法行為迫使被徵收人籤署補償協議或者說直接違法強拆。那麼在徵地拆遷中究竟什麼樣的拆遷才能視為合法拆遷?有沒有什麼必須滿足的條件?
  • 遇到徵地拆遷,被拆遷人要抓住這「四個階段進行維權」的機會
    對於被徵收人來說,徵地拆遷應該是一個很好的能夠有效改善生活質量的機會。然而徵地拆遷在具體的推行過程中,總是面臨變味的窘境,在巨大的利益誘惑之下,部分徵收方利用自身的職權之便,違規拆遷導致亂象叢生,這最終帶給被徵收人的就是「不公平」,利益嚴重受損。如何能使徵地拆遷的好處落實在自己身上,這要求被徵收人面對不合理、不公平的行為,一定要學會維權,保護權益不受侵犯。
  • 拆遷部門:不搬走,就行政強拆!法律:徵地拆遷中行政強拆違法
    在徵地拆遷期間,對於拆遷補償問題,拆遷部門一般會先與拆遷戶進行談判,而如果無法達成一致、拆遷戶又不願意妥協讓步,那麼拆遷部門就很可能會採取違法拆遷行為,那麼在諸多違法拆遷行為之中,強拆可以說是最常見的一種,今天來帶大家了解下,為什麼徵地拆遷中禁止行政強拆。
  • 徵地拆遷訴訟中需要收集哪些證據?
    拆遷是指取得拆遷許可的單位,依法拆除建設用地範圍內的房屋和附屬物,將該範圍內的單位和居民重新安置,並對其所受損失予以補償的法律行為。徵地拆遷訴訟中需要收集哪些證據?由的小編為您解答。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徵地拆遷也變得越發常見,與此同時引發的糾紛也越來越多,為了在訴訟中更好地維護您的合法權益,接下來就由的小編為您介紹徵地拆遷訴訟中需要收集哪些證據。
  • 徵地拆遷中沒看到紅頭文件就被強拆了怎麼辦?
    在徵地拆遷中亂發紅頭文件的現象時有發生,這種違法行為嚴重損害了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那麼什麼是紅頭文件呢?紅頭文件是否可以直接起訴?紅頭文件是行政機關針對不特定的公民和組織而制發的文件,這些文件對公眾有約束力、涉及到他們的權利和義務,它既是對法律原則的實際細化,也是政府部門處理法律沒有規定問題的合法依據,更是處理純地方性事務的合理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