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590號令拆遷補償6大硬規,充分保障被拆遷人的合法權益

2020-11-15 兩高胡律師說拆遷

其實很多人對於徵地拆遷方面的法律法規都不是很了解,所以一旦涉及到拆遷補償這塊都比較頭大。尤其是對於正在面臨徵地拆遷或者及即將面臨拆遷的朋友來說,拆遷補償對個人利益關係比較大。國務院第590號令《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中就對拆遷的流程、補償以及違規拆遷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等內容進行了詳細介紹。其中這幾點需要大家詳細了解一下,對您接下來的拆遷補償會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一、拆遷安置補償範圍


國務院第590號令的第十七條中明確指出,房屋徵收補償範圍包括:拆遷房屋價值、搬遷費、臨時安置費、停產停業損失費和當地政府的一系列補償等等。這幾項補償沒有具體的標準,都是按照當地的發展情況決定的。但是其中哪一項沒有補償到位,都是不合理的,被拆遷人有權到相關單位舉報,並依法維護自己合法權益。

二、被徵收房屋價值補償標準


國務院第590號令的第十九條中明確指出,房屋徵收補償的標準不能低於房屋徵收日當地類似房產的市場價格。這一點就充分保障了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因為這一項法規明確指出房屋的評估價格是按照房屋徵收的日期決定的。而且房屋的徵收價格不能低於當地同等房屋的均價。

此外老胡在這裡提醒大家,有些房屋徵收單位會打著「高獎勵」的徵收幌子,先騙房屋所有者籤訂所謂的「房屋補償協議」,但其實這個協議是沒有法律意義的。大家一定要警惕,不能被高補償衝昏了頭腦。

三、拆遷補償方式自由選擇


在很多地方的房屋徵收工作中,只存在一種補償方式,那就是貨幣補償。其實這就是不合理、不合法的,因為國務院第590號令中明確指出,被徵收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房屋產權置換。只提供貨幣補償顯然是違法行為,被徵收人千萬不能妥協。

在補償方式的選擇上,徵收方不能強制地提供一種補償方式。必須給被徵收人充分的選擇權,而且補償的價值不能低於當地同等房屋的市場價值。

四、必須籤訂拆遷補償協議


在很多的徵收工作中,經常會出現一些高額的補償情況發生。這類徵收方往往給予被徵收人遠遠高於市場價格的徵收補償方案,勸被徵收人趕緊拆遷搬遷,但是往往只是口頭許諾,並不會跟被徵收人籤訂書面協議。其實這就是房屋徵收中最大的陷阱,房屋徵收方這麼做只是為了儘快完成拆遷項目,最後籤訂拆遷協議的時候,往往補償價格還沒有其他人高。

國務院令第590號令第25條中明確規定,房屋徵收補償事宜需要籤署補償協議,這不僅充分保障了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也嚴厲打擊了違法拆遷情況的出現。

五、先補償後搬遷


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徵收工作,一直秉承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先補償、後搬遷」,意思就是說被徵收人只有拿到合理合法的徵收補償以後,再選擇搬遷工作。沒有拿到補償的話,被徵收人有權不選擇搬遷。補償是搬遷的前提,也是國家對被徵收人合法權益的一大保護措施。

六、禁止暴力拆遷


近年來國家對於暴力拆遷的打擊力度不斷加大,但是還是有很多違法暴力拆遷的事情屢屢發生。暴力逼遷是國家明令禁止的行為,假如大家生活中遇到了違法暴力逼遷的情況,一定要保持頭腦清醒,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千萬不要頭腦發熱, 亂了分寸,給違法分子鑽了空子。

假如您在生活中遇到拆遷補償不合理或者非法徵用國有土地的情況,您可以第一時間私信老胡或者點擊文章底部的「了解更多」說明您的情況。老胡會第一時間給您提供專業免費的法律諮詢服務,為您帶來最專業的法律幫助!

相關焦點

  • 拆遷不得損害百姓利益!為此,拆遷法590號令強調9大補償硬規
    保障被拆遷人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這是我國進行徵地拆遷最為基本的一個原則。國務院第590號令即《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詳細闡述了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的相關規定,關於「如何保障被拆遷人原有生活水平」這一問題,590號令指明並強調9條基本補償規定。當遭遇一些不公平的對待時,這些規定或者說原則能為廣大被拆遷人爭取最大合法權益提供重要參考意義。下面就為大家具體講一講這9大硬規。
  • 國家590號令強調補償9大硬規!拆遷不得侵害與犧牲百姓利益
    顯然,國家法律已經給出了明確的合理的真正有益於百姓的補償標準。這樣一種方式對被徵收人來說是完全沒有保障的,徵收方的目的可能僅僅只是為了完成快速及低成本拆遷的目的,到最後真正給出的補償可能與最初的承諾完全不同,徵收方根本不按約履行。只有正規的書面協議才是被徵收人應該接受並籤訂的。
  • 國家590號令強調拆遷5條補償原則,切切實實保障被拆遷人利益
    普通老百姓平時並不會主動的去學習和徵地拆遷有關的法律法規知識,因而可能並不是很不清楚徵地拆遷領域於被徵收人自身有著怎樣的法律保護。實踐中,部分徵收方正是找準了被徵收人法律知識匱乏、法律意識薄弱這一缺點,在開展有關項目時肆意的鑽法律空子,知法犯法,這最終影響的,自然是廣大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須知,行政機關必須要依法行政,政策的制定與執行必須符合其上位法律、法規的規定。
  • 按國務院590號令,拆遷應遵循5大補償原則,不得損害百姓利益
    須知,國家制定的一些法律法規嚴格的規範著徵地拆遷,這是具有強制性的,是徵收方在推進拆遷工作的過程中必須要遵守的,否則其拆遷行為就會涉嫌違法。而實踐中為什麼總是會出現「拆遷方的做法與律師講解相悖」的情況,實際上是拆遷方抓準了被拆遷人法律知識不充分、維權意識薄弱的缺點,正在進行以降低拆遷成本為主要目的的違法徵收。
  • "590號令"究竟是什麼,一個拆遷律師居然可以靠他年入幾百萬
    過去徵地拆遷造就無數千萬富豪,但在近幾年來徵地拆遷也有越拆越窮的情況存在,嚴重背棄了國家對徵地拆遷不能降低被拆遷人生活水平的原則。徵地拆遷律師瞄準這一原則,對拆遷亂象,與被拆遷人就行維權訴訟,有律師年入幾百萬,就是根據國務院頒發的「590號令」拆遷不能降低被拆遷人原有生活水平原則,那麼「590」號令究竟是什麼,我們今天就來講一講。
  • 遇到徵地拆遷,需知「國務院590號令賦予被拆遷人四大優勢」
    必須指出的是,從發展事態看被徵收人確實處於弱勢,但是並不代表可以任人宰割。法律為了平衡徵收雙方的強弱關係,是賦予了大家不少主動權與優勢的,給予大家充分的保障。那麼當遭遇不公平對待時,就要積極的行使權利。
  • 590號令的五大補償原則將會成為保障拆遷戶權益最有力的武器
    國有土地的徵收正在全國各地廣泛的進行著,但與此同時引發的徵收補償矛盾也是層出不窮。過去由於大多數被拆遷人缺乏對國有土地徵收法律的了解,因而導致在房屋拆遷實踐中處於被動地位,而最終的結果就是利益受損。顯然了解徵收法律法規,知己知彼,被拆遷人才能真正擁有話語權,以爭取拿到最大的拆遷補償。
  • 根據國務院590號令,被拆遷人具有4大優勢,拆遷不得越拆越窮
    面對這樣的對手,弱勢的被徵收人怎麼敢反駁,有的甚至都沒有想過要去與徵收方形成對抗,即便徵收方給出的補償是明顯偏低的也會選擇「委曲求全」。必須指出的是,從發展事態看被徵收人不可避免的處於弱勢,但是並不代表可以任人宰割,不代表說面對一些不合理的行為也無能為力。法律為了平衡徵收雙方的強弱關係,是賦予了被徵收人不少優勢的,給予被徵收人充分的保障。
  • 按國務院590號令規定,拆遷方這5種補償行為絕對違法,可拒籤
    國務院令第590號即《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共五章三十五條,其制定出臺,既嚴格規範規範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活動,規範徵收方的徵收行為,防止錯誤徵收方式方法的出現,也保障著廣大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因此,當大家遇到房屋徵收時,是很有必要去了解這樣一部法律的,知法懂法才能夠更從容地應對徵收拆遷,尤其是當不規範、不合法的徵收行為出現時,大家能夠適時地予以反擊。
  • 面臨拆遷,百姓最好讀一下「國務院第590號令」,它決定著補償
    國務院第590號令《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是國有土地上城市房屋以及已被劃入城市規劃區的農村房屋拆遷中,對拆遷程序、補償標準等內容作出規範的法規文件,這裡給大家總結八條重點,希望能給廣大被拆遷人帶來幫助。
  • <國務院590號令>九大重要規定予以保障,拆遷絕不能越拆越窮
    律師在解答一些當事人疑問的時候,常常會提到《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這部法律,也就是國務院令第590號。針對國有土地上房屋的徵收與補償,它進行了相對全面的規定,體現了很多的合理性與公平性。尤其是第三章針對「補償」這一核心問題,它強調了一些重點原則與意見,指引拆遷實踐進入規範化與和諧化,充分的給被徵收人的補償利益與合法權益帶來了保障。
  • 被拆遷人注意!收到了《徵收補償決定》,也意味著強拆大門的開啟
    導讀:實踐中,圍繞「拆遷補償」這一核心問題,拆遷雙方總是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由於相關的補償政策無法真正落實到位,對很多被拆遷人來說拆遷其實是無法保證現有生活水平的,因此拒籤補償協議也就成了一種不得不為之的選擇。雙方就補償問題僵持不下,這種情況拆遷方很可能會作出征收補償決定,隨後有的相關部門就做出了《房屋徵收補償決定書》。
  • 為了「公共利益」能降低拆遷補償嗎?
    徵地拆遷過程中,徵收前被徵收人會收到很多拆遷相關的文件,而這些拆遷文件可能有的會提及「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那麼,涉及「公共利益」就沒有補償嗎?公共利益到底是什麼?號令《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的出臺,其中第八條在我國立法史上首次界定了公共利益。
  • 中央下達國務院590號令5大補償規則,拆遷戶維權最有力的護盾
    國有土地的徵收正在全國各地廣泛的進行著,但與此同時引發的徵收補償矛盾也是層出不窮。過去由於大多數被拆遷人缺乏對國有土地徵收法律的了解,因而導致在房屋拆遷實踐中處於被動地位,而最終的結果就是利益受損。顯然了解徵收法律法規,知己知彼,被拆遷人才能真正擁有話語權,以爭取拿到最大的拆遷補償。
  • 國務院590號令4大規定,徵地拆遷需依法,不得越拆越窮
    那麼法律對於「徵收拆遷」本身進行了怎樣的設置,賦予了被拆遷人怎樣的優勢,是如何給予被拆遷人保障的呢?以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為例,今天就來聊一聊。很多拆遷方都喜歡用這一招,律師接過的很多案子都存在這個問題。590號令規定的這一評估方法的確立無疑有益於確保被拆遷人獲取真正公平、合理的補償。
  • 房屋拆遷補償為何天壤之別?
    針對老百姓房屋拆遷是利國利民、城市改造、整頓市容和環境保護的大好事,如果在房屋拆遷最終能得到合理的補償,那麼,我們的生活水平也將大大提高。而然實踐中,補償不合理比比皆是,拆遷方與被拆遷戶的矛盾激化的源頭,有多少被拆遷戶拆完以後一貧如洗,生活水平反而降低。老百姓都有疑問:房屋拆遷補償我與他為何天壤之別?按照法律規定到底我的房子值幾個錢?
  • 國務院590號令4大規定,徵地拆遷需依法,不得越拆越窮是底線
    國家法律對於拆遷補償其實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數額規定,因為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樣,如果相同處置的話,難免造成混亂,但是拆遷補償的原則性一定是一致的,2011年頒發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明確規定了其中的準則,這是一部平衡了平民與拆遷方的法則。
  • 國務院第590號令房屋徵收有4個原則,能決定被拆遷戶的補償
    國務院590號令《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共五章三十五條:詳細闡述了國有土地徵收的有關規定,其中提出並強調了拆遷補償的四項原則,充分保護被拆遷人的補償利益。當遇到一些不公平待遇時,這些原則也可以為廣大被拆遷人爭取最大的合法權益提供重要的參考意義,律師為大家詳細談談這些原則:
  • 拆遷補償「政策」若不符合法律規定,被徵收人有權說「不」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國務院第590號令,它規定了房屋徵收在範圍、流程、程序、補償安置等各個方面的內容。但是590號令作為應用於全國範圍內的法律文件,因為各地具體情況不一致,經濟發展不均衡,市場行情更是千差萬別,所以其中的規定基本都是原則性的、指導性的規定。比如說590號令規定徵收合法房屋要給予公平合理補償,要按照周邊房地產市場價進行補償,但是具體的補償標準是什麼、每平米補償多少等,這種問題是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定來解答的,各地市場存在的差異性決定了國家法律不可能制定出一個適用於每個地方的標準。
  • 拆遷律師說案:面對拆遷方「流氓式」拆遷,被拆遷人該如何維權?
    在具體的徵收過程中,縣政府在徵收程序方面參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並於2016年作出征收決定;在拆遷補償方面則按照集體土地房屋進行評估,給出的補償價格非常低。面對徵收方蠻橫粗暴的違法行為,高某準備啟動法律程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可對法律一知半解的高某此時卻慌亂了手腳,因為根本看不懂,也不清楚對方的違法點在哪,更別提如何訴訟了。為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高某帶齊所有的資料來北京來碩律師事務所與專業的拆遷律師面談,經過幾個小時的分析,燕律師正確的指出政府的違法點和維權思路,遂後高某便全權委託給燕薪律師進行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