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590號令強調補償9大硬規!拆遷不得侵害與犧牲百姓利益

2020-10-10 徵拆沈律師89

國務院令第590號即《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三章中作出了關於「補償」的各項規定,其中有九點是需要廣大被徵收人重點了解的。當遇到一些有可能致使「越拆越窮」的拆遷情況時,被徵收人要善於以此為參考,利用法律武器去爭取最大的利益。

一、徵收補償的範圍

補償由房屋價值、搬遷費、獎勵費、臨時安置費、停產停業損失以及補償獎勵等構成。停產停業損失這一項適用於經營性用房。而補助與獎勵的獲取需被徵收人符合一定的條件,此外大家需要警惕「高獎勵」陷阱,接受獎勵必須要以合理的安置補償方案為前提。

二、對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標準

這裡有兩個關鍵點,一是「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這其實也就是法定的評估時點。二是「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這確立了「市場比較法」這一評估方法在房屋價值評估中的適用。

被徵收房屋的價值經評估確定,不得低於房屋被徵收決定公告之日內被徵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顯然,國家法律已經給出了明確的合理的真正有益於百姓的補償標準。

三、被徵收房屋價值評估的兩項重要規則

就評估方面,590號令針對評估機構的選擇、評估結果存在異議等方面均作了保障性規定。須知,被徵收人有選擇評估機構、確定評估機構的權利,徵收方不可進行肆意剝奪,而私自指定評估機構。

四、貨幣補償和產權調換的可選擇性

實踐中存在這樣的情況,徵收方只提供貨幣補償這一種方式,並且補償還不夠買新房。這顯然是不合理、不合法的,被徵收人萬萬不可聽之任之。在補償方式的選擇上,徵收方不能只強制性的提供一種,必須要依法保證被徵收人的自由選擇權。而被徵收人如果選擇貨幣補償,應要參照周邊房價,補償要足夠被徵收人購買與被徵收房屋區位、面積,產權性質等相同或相似的房屋。如果選擇的是產權置換,其補償標準一般是不得低於一比一。這種補償方式,被拆遷人需要注意在補償協議內明確約定置換的房屋位置、面積、房屋性質(是商品房還是小產權房),交付期限,違約責任等等。以免到期不交付房屋或交付的房屋不符合原本的承諾,進而陷入被動的維權局面。

五、籤訂徵收補償協議

國務院令第590號令第25條規定,房屋徵收要就補償的各項事宜籤訂補償協議,這對被徵收人來說,是一種權利,更是一種保障。補償協議訂立後,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補償協議約定的義務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若協議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或者顯失公平的,可以主張撤銷協議或者確認協議無效。

實踐中,實踐中存在這樣的情況,徵收方予以高額承諾,會與被徵收人作出口頭協議,口頭協議上儘量誇張補償。須知,這樣的口頭協議根本沒有任何效力的。這樣一種方式對被徵收人來說是完全沒有保障的,徵收方的目的可能僅僅只是為了完成快速及低成本拆遷的目的,到最後真正給出的補償可能與最初的承諾完全不同,徵收方根本不按約履行。只有正規的書面協議才是被徵收人應該接受並籤訂的。

六、作出徵收補償決定

實踐中,有的徵收方為了刺激被徵收人快速籤字,可能會強調「不籤約就沒補償或者只能拿到極低補償」,顯然這種說法是沒有法律依據。即便被徵收人最後沒有在期限內籤約,也能夠拿到公平合理的補償。如果被徵收人不滿意補償決定的內容,依然可以在法定期限內採取救濟措施。

七、先補償後搬遷

徵收方在對土地和房屋徵收的過程中,應當遵循「先補償、後拆遷」原則,依法對被徵收人進行安置補償。補償是搬遷的前提,進行房屋徵收必須維護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

八、禁止暴力逼拆

「逼拆」是國務院令第590號令第二十七條明令禁止的違反行為,而第三十一條則以列舉的形式明確了「逼拆」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遇到違法逼拆被徵收人切記不要亂了方寸,適時以法律救濟途徑去挫敗徵收方的氣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九、依法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該條明確了」行政機關直接強拆「的違法性,限定了市、縣級人民政府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的前提條件。徵收拆遷領域,沒有行政強拆,只有司法強拆。

國務院令第590號針對拆遷補償作出的規定,充分的彰顯著法律的公平與正義。一個不合理的拆遷補償,必然會帶來被徵收人生活水平與生活質量的下降。當徵收方不守法徵收,而被徵收人遭遇不公對待時,一定要學會用合法的方式去守護好自己的合法權益。

如果大家覺得自己的拆遷補償不合理或者有相關疑難問題,可以私信聯繫我,提供免費諮詢!進入文章尾部「了解更多」聯繫免費諮詢,我們將為您帶來最專業的法律幫助!

相關焦點

  • 拆遷不得損害百姓利益!為此,拆遷法590號令強調9大補償硬規
    保障被拆遷人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這是我國進行徵地拆遷最為基本的一個原則。國務院第590號令即《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詳細闡述了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的相關規定,關於「如何保障被拆遷人原有生活水平」這一問題,590號令指明並強調9條基本補償規定。當遭遇一些不公平的對待時,這些規定或者說原則能為廣大被拆遷人爭取最大合法權益提供重要參考意義。下面就為大家具體講一講這9大硬規。
  • 國家590號令拆遷補償6大硬規,充分保障被拆遷人的合法權益
    其實很多人對於徵地拆遷方面的法律法規都不是很了解,所以一旦涉及到拆遷補償這塊都比較頭大。尤其是對於正在面臨徵地拆遷或者及即將面臨拆遷的朋友來說,拆遷補償對個人利益關係比較大。國務院第590號令《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中就對拆遷的流程、補償以及違規拆遷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等內容進行了詳細介紹。其中這幾點需要大家詳細了解一下,對您接下來的拆遷補償會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 按國務院590號令,拆遷應遵循5大補償原則,不得損害百姓利益
    須知,國家制定的一些法律法規嚴格的規範著徵地拆遷,這是具有強制性的,是徵收方在推進拆遷工作的過程中必須要遵守的,否則其拆遷行為就會涉嫌違法。而實踐中為什麼總是會出現「拆遷方的做法與律師講解相悖」的情況,實際上是拆遷方抓準了被拆遷人法律知識不充分、維權意識薄弱的缺點,正在進行以降低拆遷成本為主要目的的違法徵收。
  • 國家590號令強調拆遷5條補償原則,切切實實保障被拆遷人利益
    大家還是很有必要多去了解一些有關的法律知識,同時提高權利意識,當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時,主動利用法律賦予的救濟權利來維權。一、國務院令第590號要求遵循以下5條補償原則1、房屋補償不低於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原則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其補償主要是指房屋價值的補償。
  • 面臨拆遷,百姓最好讀一下「國務院第590號令」,它決定著補償
    國務院第590號令《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是國有土地上城市房屋以及已被劃入城市規劃區的農村房屋拆遷中,對拆遷程序、補償標準等內容作出規範的法規文件,這裡給大家總結八條重點,希望能給廣大被拆遷人帶來幫助。
  • 中央下達國務院590號令5大補償規則,拆遷戶維權最有力的護盾
    國有土地的徵收正在全國各地廣泛的進行著,但與此同時引發的徵收補償矛盾也是層出不窮。過去由於大多數被拆遷人缺乏對國有土地徵收法律的了解,因而導致在房屋拆遷實踐中處於被動地位,而最終的結果就是利益受損。顯然了解徵收法律法規,知己知彼,被拆遷人才能真正擁有話語權,以爭取拿到最大的拆遷補償。
  • 徵地拆遷中,補償的給予上需是公平、公正之處,不得有損百姓利益
    站在大格局上看,拆遷自然是好事,國家要發展,就必須得要推進城市化,而要有效的推進城市化,就不可避免的要拆遷。顯然,徵地拆遷本身是作為利國惠民的重大工程立足於我國社會的。但對個人來說,拆遷究竟好不好,只能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別人的看法,別人的說法,都算不得數。
  • 590號令的五大補償原則將會成為保障拆遷戶權益最有力的武器
    國有土地的徵收正在全國各地廣泛的進行著,但與此同時引發的徵收補償矛盾也是層出不窮。過去由於大多數被拆遷人缺乏對國有土地徵收法律的了解,因而導致在房屋拆遷實踐中處於被動地位,而最終的結果就是利益受損。顯然了解徵收法律法規,知己知彼,被拆遷人才能真正擁有話語權,以爭取拿到最大的拆遷補償。
  • "590號令"究竟是什麼,一個拆遷律師居然可以靠他年入幾百萬
    過去徵地拆遷造就無數千萬富豪,但在近幾年來徵地拆遷也有越拆越窮的情況存在,嚴重背棄了國家對徵地拆遷不能降低被拆遷人生活水平的原則。徵地拆遷律師瞄準這一原則,對拆遷亂象,與被拆遷人就行維權訴訟,有律師年入幾百萬,就是根據國務院頒發的「590號令」拆遷不能降低被拆遷人原有生活水平原則,那麼「590」號令究竟是什麼,我們今天就來講一講。
  • 國務院590號令4大規定,徵地拆遷需依法,不得越拆越窮
    自從1998年開始,我國就進入了房改拆遷時代,各種「拆二代」應運而生,但是,雖然有一部分人確確實實富了起來,而那另外一部分人卻忍受著拆遷方的各種毒害,生活一天不如一天。在實際拆遷中,並不都是像宣傳語那樣「拆字一噴,喜提大奔」而更多的是與拆遷方的勾心鬥角。每個人都想著提高補償,卻不曾想到不僅補償沒有提高,反而失去了更大的利益。
  • 國務院590號令4大規定,徵地拆遷需依法,不得越拆越窮是底線
    自從1998年開始,我國就進入了房改拆遷時代,各種「拆二代」應運而生,但是,雖然有一部分人確確實實富了起來,而那另外一部分人卻忍受著拆遷方的各種毒害,生活一天不如一天。在實際拆遷中,並不都是像宣傳語那樣「拆字一噴,喜提大奔」而更多的是與拆遷方的勾心鬥角。每個人都想著提高補償,卻不曾想到不僅補償沒有提高,反而失去了更大的利益。
  • 國務院第590號令房屋徵收有4個原則,能決定被拆遷戶的補償
    每件事都要有原則,法律也不例外,雖然由於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各個地區的拆遷補償並不統一,但仍有統一的原則性法律原則指導徵地拆遷補償。國務院590號令《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共五章三十五條:詳細闡述了國有土地徵收的有關規定,其中提出並強調了拆遷補償的四項原則,充分保護被拆遷人的補償利益。
  • 根據國務院590號令,被拆遷人具有4大優勢,拆遷不得越拆越窮
    國務院令第590號即須知,作為國家級別的指導性法律,它賦予了被徵收人以下重要優勢。,避免被徵收人因房屋徵收行為而受到侵害。■ 徵地拆遷、拆遷補償、農村拆遷、國有土地拆遷、違建拆除、棚戶區改造、城中村改造等拆遷知識交流與分享。
  • 按國務院590號令規定,拆遷方這5種補償行為絕對違法,可拒籤
    國務院令第590號即《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共五章三十五條,其制定出臺,既嚴格規範規範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活動,規範徵收方的徵收行為,防止錯誤徵收方式方法的出現,也保障著廣大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因此,當大家遇到房屋徵收時,是很有必要去了解這樣一部法律的,知法懂法才能夠更從容地應對徵收拆遷,尤其是當不規範、不合法的徵收行為出現時,大家能夠適時地予以反擊。
  • 為了「公共利益」能降低拆遷補償嗎?
    徵地拆遷過程中,徵收前被徵收人會收到很多拆遷相關的文件,而這些拆遷文件可能有的會提及「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那麼,涉及「公共利益」就沒有補償嗎?公共利益到底是什麼?號令《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的出臺,其中第八條在我國立法史上首次界定了公共利益。
  • 遇到徵地拆遷,需知「國務院590號令賦予被拆遷人四大優勢」
    國務院令第590號即《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以下簡稱<徵補條例>)是為規範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活動,維護公共利益作為國家級別的指導性法律,它賦予了被徵收人以下重要優勢。市場比較法簡單、明了,普通老百姓都能明白,拆一還一是最低的補償標準。如果周邊房價已經特別高了,但拆遷方給的補償卻根本不夠被拆遷人在臨近地段買一套房子,那麼這個補償其實是低於法律規定的,是違法的。
  • 國務院590號令賦予的四大優勢,是拆遷戶維護利益強有力的盾牌
    國務院令第590號即《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以下簡稱<徵補條例>)是為規範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活動,維護公共利益,保障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的合法權益。作為國家級別的指導性法律,它賦予了被徵收人以下重要優勢。
  • 拆遷律師講解:政府打著公共利益的名義拆遷,就一定是合法的嗎?
    政府在進行土地徵收或者房屋拆遷時,往往打著「公共利益」的旗號進行肆意拆遷。那麼只要是以公共利益為目的的拆遷都是合法的嗎?下面由北京來碩律師事務所郭律師帶大家進行深入了解!在我國法律體系中,《憲法》《物權法》《土地管理法》均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但對於公共利益的界定問題,卻都沒有涉及。直到2011年國務院590號令《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的出臺,其中第八條在我國立法史上首次界定了公共利益。可以動用國家徵收權的門檻就是「公共利益」。
  • 拆遷事件中,補償的給予上必須是公平、公正之處,不得損民利
    站在大格局上看,拆遷自然是好事,國家要發展,就必須得要推進城市化,而要有效的推進城市化顯然,徵地拆遷本身是作為利國惠民的重大工程立足於我國社會的。但對個人來說,拆遷究竟好不好,只能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別人的看法,別人的說法,都算不得數。事實上,拆遷理所應當的讓一部分人更為富足了起來,也毫無意外的讓一部分人窮了過去。
  • <國務院590號令>九大重要規定予以保障,拆遷絕不能越拆越窮
    律師在解答一些當事人疑問的時候,常常會提到《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這部法律,也就是國務院令第590號。針對國有土地上房屋的徵收與補償,它進行了相對全面的規定,體現了很多的合理性與公平性。尤其是第三章針對「補償」這一核心問題,它強調了一些重點原則與意見,指引拆遷實踐進入規範化與和諧化,充分的給被徵收人的補償利益與合法權益帶來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