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線上論壇丨10月15日《現場演示:利用原子力-紅外技術(AFM-IR...

2020-12-13 儀器信息網

[報告簡介]


輕敲模式Tapping AFM-IR+是AFM-IR技術(也稱為PiFM, PTE and PTIR)新檢測模式,該技術通過探測AFM微懸臂對樣品光-熱膨脹的響應信號,實現樣品局域紅外吸收信號的測量。

我們將現場演示:在10 nm空間解析度下,對聚合物複合材料的化學組分進行納米尺度紅外成像,以及紅外光譜和高光譜測量。


您將了解到neaspec如何實現:

∮  無機械外力幹擾下和無偽影信號的紅外吸收譜測量

∮  樣品無損條件下,得到的最佳數據

∮  無需實操經驗下即可獲取高質量信號



[主講人]

Stefan Mastel博士和Sergiu Amarie博士


[報告時間]

2020年10月15日(星期二) 11:00 PM-12:00 PM (CST)

請點擊註冊報名連結,預約參加在線講座


[註冊連結]

PC端用戶點擊https://www.neaspec.com/events/live-demo-afm-ir-imaging-and-spectroscopy/?from=singlemessage報名 ,手機用戶請掃描上方二維碼進入報名



[技術線上論壇]

http://www.qd-china.com/zh/n/2004111065734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相關焦點

  • 貝克曼研究所開發原子力顯微鏡新技術:將提高AFM通用性和精度
    使用先前的偏轉AFM-IR檢測方法(上)收集的4nm厚聚合物薄膜產生的化學信號與新的零偏轉方法對比(圖片自貝克曼先進科學技術研究所)該成果於6月26日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論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7043-5。
  • 第二屆SPM納米科學中國論壇 (NSSC 2020)將於12月10日線上舉行
    第二屆SPM納米科學中國論壇 (NSSC 2020)將於12月10日線上舉行。論壇將聚焦探討掃描探針顯微鏡(SPM)技術與在先進電子設備(如憶阻器,場效應電晶體,傳感器等)的電學等相關領域的研究及應用,具體包括導電原子力顯微鏡(CAFM)、開爾文探針力顯微鏡(KPFM)、熱掃描探針顯微鏡(SThM)等。此外,論壇還將涵蓋具有擴展功能的高級SPM技術的進展,例如手術刀AFM、多探頭SPM、原子開關等。
  • 走進帕克(Park)原子力顯微鏡韓國總部——探尋31年AFM技術傳承...
    1985年, Gerd Binnig (IBM公司阿爾瑪登研究中心)、Christoph Gerber(IBM公司蘇黎世研究實驗室)、Calvin Quate教授(史丹福大學)共同發明了原子力顯微鏡,並共同在1986年3月的「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了該成果。史丹福大學 Calvin Quate 實驗室成功發表全球首臺AFM。
  • 2019AFM 大會報告確定,參會註冊即將截止!
    年12月13-15日 廣東省廣州市凱旋華美達酒店 國際壓電原子力顯微技術暨納米尺度力電耦合高級研討會已有二十餘年的歷史,本屆會議是繼2010年北京科技大學、2013年南京大學、2016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學、2017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2018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會議後,該系列研討會第六次召開
  • Park原子力顯微鏡完成對Molecular Vista股權投資:填補AFM化學信息...
    儀器信息網訊 2020年4月29日,Park原子力顯微鏡(Park Systems)宣布最終完成對美國加州聖何塞的Molecular Vista進行的股權投資。Molecular Vista作為一家AFM生產商,主要聚焦於基於光誘導力顯微鏡的納米紅外技術(IR PiFM)進行AFM紅外聯用的定量可視化研究工作,從而實現分子水平上探測和解析物質的紅外光譜特徵。
  • 牛津儀器AR原子力部門與國家納米中心共建AFM實驗室
    儀器信息網訊 2016年1月15日上午,牛津儀器Asylum Research(AR)原子力部門與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就雙方共建的「先進原子力顯微學聯合實驗室」舉行了掛牌儀式。
  • 30年AFM發展路漫漫 懷初心輾轉徵程而求索——訪帕克原子力顯微鏡...
    帕克原子力顯微鏡創始人兼CEO Sang-il, Park博士  2018年10月19日,亞洲地區重要的納米學術會議「第九屆亞洲納米科學和納米技術會議」(AsiaNANO 2018),並共同在1986年3月的「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了該成果。
  • 會議報導 l Park原子力顯微鏡公司的技術講座在廈門大學薩本棟微米...
    技術講座現場主講人張菲博士針對老師和同學在平時使用原子力顯微鏡中所遇到的技術問題進行了現場解答日-22日在陝西省西安市成功召開了「第十屆環太平洋先進材料與工藝國際會議"(PRICM 10)。Park原子力顯微鏡張菲博士被PRICM會議組邀請在19日上午作了關於「原子力顯微鏡在二維材料的應用」的邀請報告。
  • 島津中標應急管理部原子力顯微鏡AFM採購
    儀器信息網訊 3月23日,應急管理部化學品登記中心原子力顯微鏡AFM採購項目中標結果出爐,島津SPM-9700HT原子力顯微鏡成功中標,中標金額為185萬元。中標金額1青島浩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省青島市高新區松園路17號青島市工業技術研究院
  • 阿里巴巴技術論壇走進清華 阿里技術天團暢談技術夢想
    人民網北京4月16日電(趙越)4月15日晚在北京清華大學,阿里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在出席阿里巴巴技術論壇時說,「時代給了我們巨大的機會,讓技術可以為全人類服務。」     在2016阿里巴巴技術論壇上,王堅和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CTO)張建鋒、阿里巴巴集團首席風險官(CRO)劉振飛、螞蟻金服首席技術官程立,以及來自阿里各部門的技術大咖齊聚一堂,與莘莘學子分享阿里的技術夢想。
  • 2012年布魯克原子力顯微鏡西安用戶研討會圓滿召開
    2012年9月27日,德國布魯克納米表面儀器部原子力顯微鏡西安用戶研討會在西安交通大學圓滿召開。會議得到了西安各高校、研究所的積極響應及到會參與。    布魯克公司納米表面儀器部亞太區銷售總監時曉明先生對布魯克公司以及布魯克納米表面儀器部的發展歷程和產品特色,做了精彩的闡述。
  • 布魯克Dimension FastScan AFM亮相中國
    布魯克公司原子力顯微鏡技術及用戶研討會在京舉行  儀器信息網訊 2011年9月8日,布魯克(Bruker)公司原子力顯微鏡技術及用戶研討會在國家會議中心與「China
  • Park原子力顯微鏡完成其對Molecular Vista的股權投資
    本文轉自【美通社】;加州聖何塞2020年5月12日 /美通社/ -- 2020年4月29日,Park原子力顯微鏡宣布最終完成對美國加州聖何塞的Molecular Vista進行的股權投資。Molecular Vista作為一家AFM的生產商,該公司主要聚焦於基於光誘導力顯微鏡的納米紅外技術(IR PiFM)進行AFM紅外聯用的定量可視化研究工作,從而實現分子水平上探測和解析物質的紅外光譜特徵。 Molecular Vista推出全新一代的原子力顯微鏡VistaScope與紅外光誘導力顯微鏡聯用,提供納米成像與光譜。
  • 非凡體驗,觸手可得——日立全自動型原子力顯微鏡AFM5500M
    日立高新技術集團在原有AFM系列原子力顯微鏡產品線的基礎上, 於2016年3月8日在全球重磅推出了AFM5500M新一代全自動型原子力顯微鏡。這是日立高新收購精工納米科技以來,又一款通過技術整合來提供更全面解決方案的代表性產品。
  • 用原子力顯微鏡當鏟子?科學家發現了什麼金礦?
    他們的具體發現可能會在某一天創造出更節能的計算機晶片,但這項新技術本身可能會在更廣泛的領域開闢新發現。原子力顯微鏡(AFM)拖動一個超鋒利的尖端穿過材料,非常接近但從未觸及表面。尖端可以感覺到表面的位置,檢測材料產生的電磁力。通過有條不紊地來回傳遞,研究人員可以繪製出一種材料的表面屬性,就像測量員有條不紊地在一塊土地上踱步以繪製該領土的地圖一樣。
  • 技術線上論壇 | 5月27日《PPMS上電學、熱學輸運及介電、高通量等...
    新興的量子材料領域對半導體納米器件的研究也使得更多的新技術不斷被應用到通信、能源、醫療等各個領域。而在這些科研熱點的背後仍然離不開對材料本徵的磁電熱特性及物理機理的探尋。  延續上一期對磁學測量相關內容的報告,本期報告將結合PPMS系統電學、熱學測量選件以及多種樣品杆選件從原理和使用技巧出發為大家解讀電學輸運、熱學輸運、比熱容相關測量。
  • 線上體驗最新IT技術與創新應用!這場論壇你關注嗎?
    11月23日)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第4屆中國—東協信息港論壇新聞發布會為積極應對全球疫情,本屆論壇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辦。國家部委和自治區領導致辭、國內嘉賓演講和參會主要在線下會議現場進行,境外嘉賓致辭、演講、參會通過線上網絡平臺進行。
  • 紅外焦平面陣列技術現狀和發展趨勢
    (4)按成像方式劃分紅外焦平面陣列分為掃描型和凝視型兩種,其區別在於掃描型一般採用時間延遲積分(TDI)技術,採用串行方式對電信號進行讀取;凝視型式則利用了二維形成一張圖像,無需延遲積分,採用並行方式對電信號進行讀取。凝視型成像速度比掃描型成像速度快,但是其需要的成本高,電路也很複雜。
  • 網絡講堂:導電原子力顯微鏡(C-AFM)在二維材料及納米電子器件中的...
    月31日(周四)下午15:00-16:00本講座首先簡要介紹C-AFM技術的發展歷程、工作原理、工作特點及方式;其次重點介紹C-AFM技術在二維材料和憶阻器中的電學表徵應用。通過與其它電學設備相結合,實現更高性能的技術表徵。最後,探討未來多探針SPA技術的發展概念,有望實現在真空環境下對材料或器件的原位製備和表徵。
  • 長春應化所等實現聚合物納米相區的紅外光譜定量分析
    近年來,法國科學家Dazzi等人基於光熱誘導共振現象,將原子力顯微鏡與紅外光譜相結合,開發了原子力紅外(AFM-IR)技術,空間解析度達到~50納米,在各種納米、微米結構的研究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由於多組分的聚合物體系大多存在相分離,難以獲得在納米尺度上組成均勻的標準樣品,AFM-IR技術迄今未能應用於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