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中的卓尼民族特需商品

2020-12-23 卓尼發布

卓尼縣是一個以藏民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縣,民族特需商品是民族貿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發展民族特需商品生產供應,是黨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內容,也是卓尼縣開展民族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滿足少數民族群眾生產生活的特殊需要、加強民族團結、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經濟意義。

民特商族需品

近年來,為促進卓尼縣商品流通和市場繁榮,滿足縣內外少數民族群眾生產生活的特殊需求,卓尼鼎元藝術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定點生產了一批藏民族特需商品,有藏式炕桌、糌粑盒、若巴盤、藏式小蒸籠、抽紙盒等,該商品全部由卓尼縣本地技術人員用柏香木、梨木、松木和樺木為材料雕刻製作而成。

藏式炕桌:藏族人家床間炕頭總有一張藏式炕桌,主客對坐,談天說地,茶杯酒盅,隨手可放。既親切,又雅致。藏式炕桌用柏香木和梨木材質製作,桌面和四邊側面以雕鏤精工繁複的山水畫或藏八寶圖,寓意吉祥如意、美滿幸福。它濃縮了藏式雕刻藝術之精華,令人神思飛揚,遐想無限。城鎮居民也可置於榻幾板床之上,既方便實用,又可作民族工藝品觀賞。

糌粑盒:青藏高原上出產的青稞炒麵,含有精米細面所不具備的營養成分,具有「高原巧克力」之稱的糌粑是藏族貢獻給人類的美食,糌粑盒是藏族人家用於盛放青稞炒麵等的木盒,承載著這一傳統美食的歷史與文化,由柏香木製成,四邊側面裝飾浮雕的藏八寶圖案,寓意吉祥如意、生活幸福。盒內隔為三檔,分別盛放青稞炒麵、白糖、曲拉,方便人們拌糌粑時取用。

若巴盤:藏族人家用於盛放熟肉供人食用的木盤,由柏香木製成,四邊側面裝飾浮雕的藏八寶圖案,寓意吉祥幸福。藏族人家招待貴客,必呈上「肉若巴」,盛放煮好的整塊長條的牛羊肉,供客人按自己所需刀割食用。其實,若巴盤盛放新鮮水果,同樣給人寬敞大氣、熱情好客之感。

藏式小蒸籠:現代社會,鋼、鋁、塑料材質的蒸籠普遍流行,傳統松木蒸籠近乎失傳。為此,鼎元藝術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製作了用松柏木材質的藏式小蒸籠,用藏式松木蒸籠蒸出的藏包、花卷、饅頭,不僅發蒸均勻,鬆軟可口,而且混合著松木香氣,天然清純,別有風味。藏式蒸籠分三層,每層直徑約30釐米,高約10釐米,一籠出鍋,可供三、四口人家用餐,特別適合城鄉居民的小家庭使用。

抽紙盒:木製抽紙盒是以樺木為材質製作的抽紙盒,在結構、形態上與傳統藏八寶圖案的雕刻藝術相結合,該抽紙盒跟其它木製家具搭配,既突出特色,又實用美觀。



卓尼縣該民族特需商品的生產極大地傳承了卓尼民族民俗文化,為打造卓尼特色民族特需商品品牌奠定了基礎,具有開拓性,複製性,下一步將不斷改進生產技術,創新產品,進行規範化、規模化生產,達到全屋定製目的,形成產供銷一條龍服務。(記者:李湖平)

相關焦點

  • 發現卓尼之美 甘肅卓尼進京推介冬春旅遊
    人民網北京12月17日電 (田虎)12月14日,「發現卓尼之美」攝影大賽頒獎儀式暨卓尼冬春旅遊資源推介會在北京舉辦。 本次活動是甘肅省甘南州卓尼縣委、縣政府醞釀已久,精心策劃的旅遊宣傳務實舉措。
  • 夢回五彩卓尼 走進自駕勝地 甘南卓尼風情旅遊藝術節暨國際自駕...
    原標題:夢回五彩卓尼 走進自駕勝地卓尼風情旅遊藝術節暨國際自駕狂歡節開幕 中國甘肅網8月5日訊據甘南日報報導 (記者 李建舟 張繼元 後晶晶)8月2日,第三屆卓尼風情旅遊藝術節暨「夢回卓尼」第四屆自駕狂歡節、「風景這邊獨好」2019卓尼美麗鄉村文化創新論壇開幕式如期舉行。
  • 「一節一會」重要分項活動 第三屆卓尼風情旅遊藝術節啟幕
    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 歐陽海傑 攝每日甘肅網訊(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 歐陽海傑)作為第四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博會和第九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的重要分項活動,8月2日晚,在一曲歡快的《五彩卓尼》動感舞蹈中,第三屆卓尼風情旅遊藝術節、「夢回卓尼」第四屆卓尼自駕狂歡節、「風景這邊獨好」2019卓尼美麗鄉村文化創新論壇開幕。
  • 文明旅遊:卓尼又一道風景線
    通過詳細統計和準確分析旅遊人數、目的地等信息,為卓尼縣旅遊發展提供數據保障。同時,還大力倡導涉旅企業爭創文明旅遊服務行業。不斷為維護旅遊市場秩序,創建文明和諧旅遊環境貢獻力量。◆文明進「景區」大峪溝景區內,隨處可見精心設立的文明標語。
  • 端午節小長假,卓尼人都在幹什麼?
    端午節小長假,卓尼人都在幹什麼?這一天是一年內太陽正當中的一天,故唐代人稱之為「天中節」或「端午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浴蘭節、詩人節」等。端午節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在卓尼人民心中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吃粽子:說起過端午節,吃粽子是不可避免的。吃粽子的習俗源於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
  • 特需兒童的認知發展
    談及兒童的發展,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兒童的身體發展,或者語言發展,然而,稍作細想,我們就會認識到「發展」,它是綜合的,是包含多個領域的,而且每個領域它都不是單一存在的,方方面面,息息相關。由此在撫育特需兒童時,我們的家長往往就很容易將特需兒童的認知發展「遺忘」。
  • 【年終大盤點No.6】《卓尼之窗》二十大系列報導(下)
    《卓尼之窗》對這一案件跟蹤實時報導,第一時間將案情進展情況公布於眾,直至公開宣判。系列十二紅色·卓尼偉大的長徵精神,輝煌的紅色土司文化,在卓尼這片熱土上熠熠生輝!7月,《卓尼之窗》推出「紅色·卓尼」系列,與你一起走近土司記憶,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文化,讓紅色土司文化成篇成章。
  • 卓尼鄉村旅遊助推脫貧攻堅
    原標題:卓尼鄉村旅遊助推脫貧攻堅  本報通訊員 範聯合  盛夏,甘南卓尼碧水青山景色宜人。
  • 組圖:秘境卓尼,這裡是專屬您的旅遊聖地
    ——木耳鎮木耳鎮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以「搶佔綠色崛起制高點、打造環境革命升級版」為突破,立足發展實際,因地制宜打造「生態宜居宜遊」、「聚商宜業」、「綠色藏餐」、「農牧業體驗」為主的特色生態旅遊村,引導群眾打生態牌、吃旅遊飯、走致富路。
  • 我和我的家鄉|小城卓尼 秋去冬來,憶鄉愁
    五彩卓尼色彩寓意:五種色彩代表著卓尼的五大文化,分別是:大紅色的土司文化、玫紅色的覺乃民俗文化、黃色的藏傳佛教文化、綠色的自然生態文化、深藍色的洮硯文化。紅是532年土司歷史文化的傳承地,卓尼是25000裡長徵路上的加油站,這也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卓尼土司歷經明清兩朝和中華民國兩個時期,共土司20位,歷時532年。
  • 融合教育,特需兒童不特殊
    1978年在英國瓦諾克(Warnock)報告中首次提出此術語。1981年在英國教育法中正式使用,取代了過去英國傳統的殘疾兒童分類的全部名稱,並定義為:「如果一個兒童有學習困難而需要特殊教育設施,那麼就說這個兒童有特殊教育需要。」現已在國際特殊教育領域廣泛使用。「這個社會仍然是對這些孩子呈現了一個非常封閉的狀態,或者關閉的狀態。」
  • 2020年秋季「大片」《開學》昨天在卓尼同步上映!
    在微微細雨中2020年秋季「大片」《開學》昨天在卓尼同步上映!卓尼縣柳校、柳林二小、柳中、藏小,還有各鄉鎮學校相繼開學,卓尼版朱廣權為您播報學校最新情況。「影片」在一個三歲兩個月的小朋友南卡吉上學第一天中拉開序幕在慵懶的粑粑賴床之際我們的小主人公南卡吉開始穿衣收拾迎來人生中第一次開學還有和她一樣的好多小朋友今天也都陸陸續續來到了幼兒園眼裡滿是新奇和期待
  • 今天卓尼的C位為你們而留
    >金秋九月,老師是這個季節的主題,空氣中你瀰漫著感念師恩的情緒每一位老師都是人生路上的一盞明燈,值此教師節來臨之際,縣委縣政府積極響應教育部教師工作司、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聯合發起以身作則 在平凡中綻放精彩
  • 2020一鄉一品國際商品博覽會暨第五屆全國民族地區發展大會在長沙...
    12月11日,2020一鄉一品國際商品博覽會暨第五屆全國民族地區發展大會在湖南長沙盛大開幕。大會以「一帶一路一世界 一鄉一品一夢想」為主題,由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和長沙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旨在攜手邁進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新徵程。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何報翔宣布博覽會開幕。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鄭建邦發來祝賀視頻。
  • 甘肅精品景區推薦:卓尼大峪溝
    卓尼大峪溝位於卓尼縣木耳鎮的大峪溝,距卓尼縣城30公裡。大峪溝總面積10萬餘公頃,自然風光奇特,以山雄、石奇、水麗、林秀著稱。 大峪溝內泉流縱橫,匯集成四季豐沛的大峪河,曲折有致。峽中蒼松翠柏遮天蔽日,蔭翳幽邃;峽外雜樹蔥籠,阡陌縱橫,使雲江峽恰似長江巫峽的縮景,若隱若現,奇妙無比;旗布塬寬闊平坦,碧草鋪地,鮮花鬥妍,彩蝶繽紛,百鳥和鳴。
  • 甘肅省洮河幹流卓尼段治理工程設計招標公告
    甘肅省洮河幹流卓尼段治理工程設計招標公告1、招標條件  根據《甘肅省水利廳關於加快推進江河主要支流和內陸河治理項目前期工作的通知》(甘水規計發[2013]635號文件精神,本招標項目甘肅省洮河幹流卓尼段治理工程
  • 新疆庫爾勒舉辦首屆絲綢之路民族商品交易會
    中新網庫爾勒5月28日電 (記者 閆文陸)首屆絲綢之路(中亞)民族商品交易會27日在新疆庫爾勒市舉辦,來自土耳其、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國內外的多家客商尋覓商機、洽談業務。
  • 卓尼:成功破獲一起機動車盜竊案
    本月6日,卓尼縣公安局接到轄區群眾G某的報警稱:「9月5日晚,他停放在自家院中的機動車被盜來源:卓尼之窗
  • 馬君義:弘揚企業家奮鬥精神 引領百德高質量發展
    青海百德成立於2002年,是一家從事畜產品市場開發、牛羊皮進出口貿易,食品深加工的民營企業,公司一直秉承誠信經營,持續發展的經營理念,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和拼搏,已經成為青海民營企業中的翹楚。2005年公司被確定為青海省農牧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第十一批「農業部定點市場」,青海省扶貧龍頭企業,全國少數名族特需商品定點生產企業,青海省十佳誠信企業,現已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犛牛產業精深加工產業鏈。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扶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