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兒童的發展,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兒童的身體發展,或者語言發展,然而,稍作細想,我們就會認識到「發展」,它是綜合的,是包含多個領域的,而且每個領域它都不是單一存在的,方方面面,息息相關。由此在撫育特需兒童時,我們的家長往往就很容易將特需兒童的認知發展「遺忘」。
關於認知
什麼是認知,通俗地也可以說成認識,我們是如何認識外界事物的呢?例如,認識一個蘋果,最基本地我們會去看,會去摸,會去吃,會去聞,會同其他物品對比,還會去聽人講等等,很顯然,最基本的認知,是通過我們的感覺器官去認識的,再將信息進行加工,分析整合,最後對蘋果有了最終的一個認知。以後見了就會記得那是蘋果,以及蘋果是怎樣的。
因此,認知是一個綜合能力。包括記憶力,理解能力,學習技巧,注意力,專注力,以及推理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由此可見,認知發展是特需兒童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領域,它直接影響著兒童的整體發展。
如何幫助特需兒童提高認知發展的能力
一、首先,我們知道兒童的發展是遵循一個普遍、可預見的順序進行的,不管是什麼樣的兒童,他的發展順序都是一樣的。例如,兒童首先學會抬頭、翻身、坐、爬然後才會走。因此我們需要了解兒童認知發展的「裡程碑」。這樣我們才能清楚了解每名兒童目前的發展能力在哪裡?下一個需要發展的能力是什麼?這樣我們就有了「起點」,我們就有了目標,我們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根據我國教育部《0-6歲兒童發展裡程碑》,我們清楚看到每個年齡階段都有兒童發展的內容,了解了每一個階段的發展,我們可以有針對性地為兒童提供相應的支持。
如何幫助特需兒童提高認知發展的能力
二、康復即生活,生活即康復,特需兒童的康復最終是為了更好地生活,做到學有所用,因此把認知發展相關的練習融入到日常生活,緊密聯繫日常,同時讓練習充滿樂趣,讚賞孩子取得的每一個進步。(例如學習顏色,通過帶孩子感知身邊的事物,從孩子熟悉的物品開始教,從最基礎色「紅黃藍綠黑白」過渡到混合色的認知。我們可以列印出兒童生活環境裡的物品,讓兒童更熟悉,方便辨認。再舉一個與實際生活相關的例子,例如學習識字,我們可以學習男女廁所標誌,這樣可以做到學以致用)。
如何幫助特需兒童提高認知發展的能力
三、任何一個技能的學習都是從簡單到複雜。(例如學習圓形,可以先讓兒童去「魔法箱」裡觸摸各種圓形的物體,然後再讓兒童繞著圓形跑道,圓形物體通過大運動來感知圓形,去品嘗日常常見的圓形食物)
如何幫助特需兒童提高認知發展的能力
四、兒童的學習方式和成人有著很大差異,兒童更多的經驗獲得和成長都來自於個體的探索,兒童會在環境中展現更多的內在潛能。因此,我們家長除了陪伴與互動,更多的是需要提供給孩子適合他發展的環境,包括提供豐富刺激的活動材料,更多地語言引導,良好的行為習慣,多給孩子機會,孩子才能學會減少依賴,主動參與!
五、每一個兒童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著各自的發展模式和特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個體差異,因此我們能做的,只需要參照普通的發展順序,按照每一個兒童各自的發展速度進行幹預和支持。
六、優勢導向。我們眼中的每一位兒童都是天使,我們要儘可能多地看到兒童的優勢,相對的強項在哪裡,通過優勢挖掘兒童最大化的潛能,比目光總停留在兒童的弱點上要好很多。我們家長也會越來越感受到幸福,我們的每一位兒童也會越來越自信。正如一句話所說:恰到好處的教育,是把孩子當植物養,每一種植物,各有各的花期,各有各的特點,最美的應該是過程,慢慢等待,慢慢成長,才能不負碩果!
最後,相信每一個生命,即使它是折翼的天使,也是上天帶給父母的禮物。作為父母我們是孩子的助推器,生活裡不存在從天而降的幸運,也沒有突如其來的驚喜,有的只是千般投入、萬般辛苦後的得償所願,苦盡甘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