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鄉|小城卓尼 秋去冬來,憶鄉愁

2020-12-11 甘南州旅遊局

他鄉容納不下靈魂,故鄉安置不了肉身,從此便有了漂泊,有了遠方,有了鄉愁,有了無窮無盡的牽掛。

故鄉是北宋詩人歐陽修的離愁漸遠漸無窮,是迢迢不斷如春水

是唐代詩人王勃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對家鄉的情感。

最近票房突破18億的熱播電影《我和我的家鄉》這部影片的內容很好的表達了對家鄉的情感,每一個單元的故事都詮釋了對家鄉的感情,對家鄉的熱愛。提起家鄉,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情感,都有一份內心深處最柔軟的愛。那麼,接下來小編帶你去領略一下我的家鄉。

我的家鄉卓尼縣位於甘肅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東南部。全縣總面積5419.68平方公裡,卓尼縣地處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接壤的褶皺地帶,是青藏高原的屋簷。森林、草場、礦產、水能、旅遊為我縣的五大優勢資源。

五彩卓尼

色彩寓意:五種色彩代表著卓尼的五大文化,分別是:大紅色的土司文化、玫紅色的覺乃民俗文化、黃色的藏傳佛教文化、綠色的自然生態文化、深藍色的洮硯文化。

是532年土司歷史文化的傳承地,卓尼是25000裡長徵路上的加油站,這也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卓尼土司歷經明清兩朝和中華民國兩個時期,共土司20位,歷時532年。

卓尼是安多藏區的藏傳佛教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禪定寺也是卓尼15所寺院當中最著名的一所寺院。它的建寺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比夏河拉卜楞寺還要早400多年。

深 藍

卓尼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洮硯之鄉」,洮硯的生產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它與廣東端硯、安徽歙硯及山西澄泥硯齊名。並稱為中國四大名硯。

玫 紅

地處「漢藏走廊」要道的卓尼是一座具有濃鬱民族風情的歷史文化大觀園。卓尼藏族即「覺乃」藏族的阿迦、善巴、莎木等、民俗民風、民間藝術、飲食文化、民間服飾、競技體育等構成獨具魅力的地域風情。這裡保留著全藏區最完整的古代服飾禮儀的活化石——「覺乃三個毛服飾」。

卓尼縣自然生態文化,景點多達60多處。山雄石奇、水麗林秀的大峪溝更是自然生態文化的代表作。大峪溝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森林公園,省級地質公園。大峪溝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木耳鎮,距卓尼縣城28公裡,總面積10萬餘公頃,主峰扎伊克嘎的海拔是4920米。

鄉愁

鄉愁是一種對家鄉眷戀的情感狀態。對故土的眷戀是人類共同而永恆的情感。遠離故鄉的遊子、漂泊者、移民,誰都會思念自己的故土家鄉。不論走到哪裡,高原兒女一開口,就知道來自藏家。鄉音,總能勾起濃濃的鄉愁,也能拉近偶遇者的距離。

愛這個城市,我們就要建設好它,就要呵護它,家鄉的風景線一直都是我的眷戀之地。在我心中它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因為它的美讓我永遠難以忘懷。小編謹獻此文於那些漂泊在外的遊子,家鄉的懷抱永遠為你們敞開。祝福家鄉繁榮昌盛!

來源:卓尼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

相關焦點

  • 我的鄉愁:一縷思鄉愁,最是學子難卻情
    提到鄉愁,我第一時間想起的,是自己大學期間在外省求學那段日子。那會正二十年華,剛剛從一個少女初長成,蛻變為一個成年人,還不知道一個成年人的擔當,便要離開父母,去到千裡之外的地方求學,而且還是第一次離開家鄉,獨自去那麼遠的地方。
  • 商貿版《我和我的家鄉》
    商貿版《我和我的家鄉》真的來了前段時間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熱映引起了大家的共鳴越是長大 心裡那根思鄉的弦就越敏感也許是一碗熱氣騰騰的小吃也許是一聲耳熟的鄉音…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了解商貿學子的家鄉~家鄉美景商務英語專業的尹樂怡來自安徽六安,是一座山清水秀的南方小城。
  • 我的家鄉在高郵
    站在運河的這一節點上,你仿佛可以聽見岸上人望著岸邊那座小城裡青灰的屋脊,在暮靄裡喊一聲:「二丫頭哎,家來吃晚飯囉……」小城高郵安臥在大運河邊,傍水而生,也因河而興,成為裡下河平原西部的運河城市。我就出生在這片土地上一個叫做南角墩的村莊。少年時,我一心想著的事,就是乘上大巴車,離開這個貧窮的村落。在大學的教室裡,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聚在一起。
  • 我的家鄉在高郵(我與一座城)
    站在運河的這一節點上,你仿佛可以聽見岸上人望著岸邊那座小城裡青灰的屋脊,在暮靄裡喊一聲:「二丫頭哎,家來吃晚飯囉……」小城高郵安臥在大運河邊,傍水而生,也因河而興,成為裡下河平原西部的運河城市。我就出生在這片土地上一個叫做南角墩的村莊。少年時,我一心想著的事,就是乘上大巴車,離開這個貧窮的村落。
  • 何洛洛說杭州:隱隱山水間 浩浩上雲端 | 我和我的家鄉
    無論我們身在何處,家鄉的一山一水,都是鐫刻在我們心裡抹不去的鄉愁。    解讀中國人的鄉土情結,匯聚同心追夢的力量,由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聯合酷我音樂共同出品的《我和我的家鄉》(第一季)音頻節目,已正式上線開播。
  • 【思享一席】你,從家鄉回來了嗎?寫在春節的鄉愁記憶
    「今晚我和父親到叔祖父家串門,聽父親和叔祖父以及叔叔他們談論村裡的各種變化和趣事,我發現自己幾乎插不上嘴。
  • 被《我和我的家鄉》帶火的杭州絕美小城,秋色宜人,美的讓你心動
    2020年國慶檔《我和我的家鄉》電影大賣,受到一致好評。相信很多的小夥伴也都去看了這部電影。不過說到最好哭、全網風評最好的,非範偉、張譯主演的《最後一課》莫屬。而它的取景地就在杭州淳安,這座小城被帶火了。
  • 守護木棉秋楓 留住鄉愁記憶
    它們歷經歲月滄桑,見證時代變遷,寄託著濃濃鄉愁。古樸蒼勁,高聳雲霄,錢東鎮徑口村的這棵木棉樹樹體巨大,樹高15多米,樹圍10.5米,平均冠幅達70.5米,屬二級古樹。相傳,木棉古樹為徑口村先祖於清康熙年間栽種,數百年來生機勃勃,讓人嘆為觀止。這棵木棉從我小的時候,聽90多歲的老人說,他還是小孩的時候,木棉就這麼大棵,我們這棵木棉與其它木棉不同有自己的特色,就是沒有刺。
  • 潘悅晨《晚安我的故鄉》上線 清冽嗓音唱盡鄉愁
    近日新生代樂壇小花潘悅晨全新單曲《晚安我的故鄉》正式上線,用純淨的吉他,朗朗上口的旋律,親切的和故鄉說聲晚安。新歌的編曲舒緩,韻味十足,在鄉愁的濃厚中包含著潘悅晨獨特的清新氣質,令人百聽不厭。這首歌會讓人嚮往歌中溫暖的小城,但更多讓人想到自己的家鄉。
  • 段奧娟:「慢」走四季,成都特有的輕奢|我和我的家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古往今來,不少文人墨客,都曾圍繞家鄉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情愫。無論我們身在何處,家鄉的一山一水,都是鐫刻在我們心裡抹不去的鄉愁。解讀中國人的鄉土情結,匯聚同心追夢的力量,由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聯合酷我音樂共同出品的《我和我的家鄉》(第一季)音頻節目,已正式上線開播。每期節目將推出一個主題城市,邀請一位青春正能量嘉賓,用筆者獨有的鄉愁情感,配以講述者也為此鄉人的身份,著力刻畫該城市的魅力形象,展現一座城的普通百姓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
  • 「我的詩歌,不只是《鄉愁》」——憶詩人余光中
    攝影:康慶平2017年12月14日的微信朋友圈,被「鄉愁」刷屏了。這一天,以《鄉愁》一詩聞名於世的余光中先生,因腦中風並發心肺衰竭,在臺灣高雄醫院病逝。提起余光中,幾乎每個人都會想到這幾句:「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余光中和我說,他喜歡詩歌裡的典故。」
  • 秋去冬來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秋去冬來,秋天過去,冬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劉玉民《騷動之秋》第七章:「秋去冬來,新年一過春節眨眼就到。」近義詞有:春去秋來,秋去冬來是中性成語,可作狀語、分句;指時光流逝。秋去冬來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秋去冬來(iū ù dōng lái)成語釋義:秋天過去,冬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成語:劉玉民《騷動之秋》第七章:「秋去冬來,新年一過春節眨眼就到。」近 義 詞:春去秋來成語用法:可作狀語、分句;指時光流逝。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感情色彩:中性成語秋去冬來的例句:1、此後寒來暑往,秋去冬來,草色青了又黃,黃了又青。2、秋去冬來,歲月在季節末梢劃下寒霜。
  • 賞析杜甫和余光中詩歌裡的鄉愁
    一鄉愁是一個永久的話題。因為人總是在四方走動的:古人的宦遊,即離家去外地做官;遊學,離家去讀書學習;因動亂去他鄉避亂謀生;離家去外地當差;離家去周邊經商……只要離開家園,我們總是會想家的。在忙碌之餘總是會產生一些鄉愁。鄉愁,離別,愛情,是古今中外詩人們的三大常見主題。
  • 令我魂牽夢繞的小城,我的家鄉滕州,永遠的根
    我熱愛的家鄉——滕州說起我的家鄉滕州,無不讓我感到自豪和驕傲,她沒有北京、上海大都市的繁華,更不與雲南麗江的美景所媲美,家鄉滕州,一個縣級市的小城,坐落於山東的南部。古為「三國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
  • 《我和我的家鄉》回鄉之路取景地,原來是榆林這個地方!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一部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勾起了多少人對家鄉的思念今天,跟著電影人物喬樹林走進「回鄉之路」取景地——陝西榆林無論走多遠,家鄉的那份情絲總是讓人魂牽夢繞。在陝北大地上,有這樣一處「世外桃源」,保留著最原始的陝北風情,濃縮著最陝北的黃土文化,這裡是人們疲憊心靈的家園,也是黃土文化的根脈,這裡就是佳縣赤牛坬村。在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由閆妮扮演的閆總和由鄧超扮演的蘋果經銷商喬樹林一行人,在去往母校沙裡溝的路上,歇腳吃飯處便是赤牛坬。
  • 靜待秋去冬來,一路向暖
    猶記淺秋時的微雨綿綿,再凝眸,已是紅葉鋪滿秋水寒,好像還沒有好好感受秋的清美,冬已近在眼前。思緒紛飛,未眠,記憶像斷開的閘門噴湧而出。原以為隨著時間的流逝,記憶會封存,不曾想,在寂靜的深夜裡,一發不可收拾。來不及躲避,狼狽不堪,太多昨日如今,一幕幕,像白色的片花,不停閃過。
  • 望山看水憶鄉愁!湖南這些「國字號」醉美鄉村邀你來打卡
    還在屏幕前看李子柒、滇西小哥的田園生活,羨慕他人的詩和遠方?其實,你離網紅博主的田園生活只差從城市到鄉村的距離。再過十天,2019 年湖南省(冬季)鄉村文化旅遊節就要在邵陽市新邵縣白水洞風景名勝區啟幕。自2016年起,湖南省每年分別舉辦春、夏、秋、冬四季鄉村文化旅遊節。在湖南,有許多的美麗鄉村吸引著大家前去打卡。
  • 大別山石窟風景區:秋去冬來 莫負時光
    楓葉欲殘看愈好,絕愛初冬萬瓦霜 秋 去 冬 來 NO.THZ 秋到濃時秋淡去,日子一天天是遠去的飛鳥兒,想抓也抓不住,等我們終於從一片落葉裡悟透了一些什麼,蕭索的北風已然吹了過來。
  • 李路軍《槐花樹 槐花情》||「鄉愁裡的河北」散文大賽|石家莊
    家中有槐,去邪消災","家有槐花,人財兩發",是這裡的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嚮往,希望家人平安,家業發達,生活富裕。至於槐花樹為何遍及每家每戶和每一個角落,我覺得要歸於它材質的實用價值和這個樹種超強的生存適應能力。此樹根系發達,生長速度快,木質堅實,耐負重,抗強度大,廣泛用於建築及其它生活用途,也常用做礦柱、枕木之類,深得人們喜愛;又因其枝繁葉茂是門前庭院遮陽蔽光的首選之一。
  • 2020年冬,我的家鄉鋪上了柏油路
    2020年冬,再有十幾天就迎來2021的時候,我的家鄉,南陽南召小店的一個小山村,鋪上了柏油路,發自內心的感謝祖國。我曾在上大學的時候(那時候還是土路)發誓,等有一天我出人頭地了一定要把家鄉的路修成城市那種柏油路,然而,大學畢業一路漂泊,從做設計,到財經,再到開公司做紅酒,開鞋店,再到前幾年從事法律工作,始終沒有實現遠大理想,我和大多數人一樣,都是這個社會中平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