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鄉愁:一縷思鄉愁,最是學子難卻情

2020-09-05 唯水玲瓏

提到鄉愁,我第一時間想起的,是自己大學期間在外省求學那段日子。

那會正二十年華,剛剛從一個少女初長成,蛻變為一個成年人,還不知道一個成年人的擔當,便要離開父母,去到千裡之外的地方求學,而且還是第一次離開家鄉,獨自去那麼遠的地方。

到了一個沒有親人,甚至沒有人可以跟我講相同方言的地方,那種心情真的難以言表,鄉愁,也就隨之而生。每天夜深人靜,就會想起家鄉的父老鄉親,想起家鄉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

有時一個人走在校園,也會幻想著對面走過來一個人,他突然和自己說一句方言,「嗨!老鄉你好!我也是來自某某地方的人,認識你真好!」然後我們就成了好朋友。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三天,我記得很清楚、很清楚,三天後的那個下午,兩個同省同系的三年級男老鄉,一同來到我的宿舍找到我。

「嘿,小老鄉,我們帶你去認識另一個跟你同級的小老鄉,她是別的系的,不過她跟你來自同一個城市不同的縣,跟你是最近的老鄉。」

我高興地反問:「是嗎?那她講的是什麼話?是我老家的土白話嗎?」

兩位男老鄉異口同聲答道:「是的!她說她講的也是土白話,應該跟你講的話差不多吧?」

「如果都是講土白話,那肯定差不多,就算差得比較多,只要是白話,我都能聽得懂。」

昨天還有一個廣東來的講白話的學姐,找到我說跟我是半個老鄉哩,我倆都談得很投緣,何況都是講土白話的人,自然是可以一解鄉愁的老鄉了。

果然,我們見到面後,彼此一說起話來,兩個人的口音大同小異,互相都能聽得懂,我們嘰哩哇啦的聊得起興,一時沒那兩個男老鄉的事了!

最後他們就識趣的告退,我和這個老鄉很快成了形影不離的好閨蜜,我們因為不同一個系,除了上課不在一起之外,別的時間都在一起,一起吃飯、一起自習、一起逛街、甚至一起走去教學大樓。

有了她,我們共同度過四年的大學生涯,共同詮釋淡淡思鄉愁,如今憶起來,依然覺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這正是人們所說的,人生最幸福的四件事「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中的一件,不是麼?

相關焦點

  • 「鄉愁」是什麼?這是最詩意的回答
    而對故鄉故土的思念、眷戀之情,就是鄉愁。席慕蓉說,鄉愁是一種模糊的悵惘;三毛說,鄉愁是夢中的橄欖樹;余光中說,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是一灣淺淺的海峽。無論你身處何方,鄉愁它不聽召喚,自由來去,不經意時,它突然輕輕吹拂你的耳根,告訴你,該回去看看了。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李白《送友人》  鄉愁,是一種刻骨的思念。
  • 【美文原創】你是我永遠的鄉愁
    最早的鄉愁記載可以上溯到《詩經》,《小雅•採薇》就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這是描述從戰場歸來的將士對於家鄉家人的思念。最經典的當屬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最簡潔最直白,直抒胸臆,卻是字字珠璣,千古詠唱,僅是舉頭低頭之間,濃濃的鄉愁早已無處不在。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彰顯其大家本色,字裡行間是一種悲壯的氛圍。王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極為質樸自然的小詩,凝練生動地道出了作者難以抑制的思鄉情切,於平常之中不著痕跡地凸顯出高潮。
  • 高來明 | 悠悠鄉愁綿綿情
    鄉愁是秋風密雨,綿柔了思緒,織密了心海。鄉愁是冬天裡飄舞的雪花,是屋簷下長長的冰凌,連同兒時的歡樂時光凝固成詩。鄉愁是少年維特之煩惱,是鄰家女孩淺淺一笑。鄉愁是老師工整的板書,是試卷散發的淡淡墨香,是體育場上的接力奔跑。鄉愁是暮色裡的炊煙,是灶堂裡的文火,是熱氣騰騰的火熱生活。
  • 沙田村 我不能忘卻的鄉愁
    驀然回首,鄉愁,是一首最深沉的歌,是遊子心靈的歸宿,是刻骨銘心的思念,是異鄉漂泊的滄桑,是萬籟俱寂的長夜,是憑窗而立的悠然遐思……我的鄉愁,是懸掛在沙田村鍾亮公祠道光皇帝恩賜「祥開五葉」的牌匾。這牌匾是我太祖父五代同堂、道光舉人、奉政大夫的歷史見證。滄桑斑駁的牌匾就像一位慈祥長者,庇護著沙田村的兒女勇闖天涯!
  • 故鄉老屋情:《鄉愁詩四首》
    鄉愁詩四首文/星翰 編輯/磐石故鄉老屋情院內荒蕪雜草深,老屋冷清遊子心。鄉愁離鄉西遊入疆關,廿年芳草路漫漫。自傳體筆記《我的童年》、雜文《也談教育》、《教與學》、《人生應超越自我》……我自幼勤學苦讀,愛好文學、書法,中學時就有好多作文被學校收錄,作為範文為歷屆學生作例文。………我從小喜愛文學,尤愛古詩詞。醉心於詩詞創作。天下沒有白費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我對生活充滿激情,我的人生雖坎坷,但富有詩意。
  • 鄉愁的余光中,回到母親的裡頭,而人間的這頭,鄉愁卻更為濃烈
    一首《鄉愁》,把遊弋在外、漂泊異鄉的遊子情,寫的淋漓盡致;再讀《鄉愁》,而鄉愁的您,余光中老先生,己遠行,回到天堂母親的裡頭;可您的詩歌又在耳畔響起……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 豫苑故事鬱志發 難比醉在鄉愁裡
    難比醉在鄉愁裡——鬱家老宅破產錄海門三星永富村一座小小宅院,是我出生之血地,她的興旺、衰敗、再生見證時代的一路前行。作家洪與說:「歷史是不能忘懷的,需要我們一代代去探索、思索。」                                                          題記蘇州一中學友加拿大籍華人江怡穗教授告訴我:「鄉愁是對童年、故鄉的留戀,是生活過的歷史場景留下的深刻記憶。」對我而言,鄉愁存在於祖宅的變幻之中,用我的筆守護那一份故鄉情深。
  • 星辰文藝 | 張健:鄉愁
    (星辰拍客 雲野/攝)        我這個年齡,父母妻兒皆在身邊,家鄉近在眼前,按理應該沒有鄉愁。可昨夜,竟又夢見家鄉,夢見土磚黑瓦的房屋,延綿起伏的山丘田野,夢見爺爺帶著我在菜園裡摘下黃瓜,往桶裡隨手一涮,我吃到嘴裡發出嘎嘣脆的聲響。甜脆的聲響,引起屬於我的鄉愁。        這個夜,我偷偷地失眠。可失眠的又何止我一個。        身在揚州的太白身體染恙,躺在旅館。
  • 鄉愁4韻·余光中
    此刻,音響裡反覆播放著羅大佑根據余光中的詩句譜寫成的蒼涼曲子,依稀識別著好象是E小調,和聲一直是在Em、G、Am、D、Em這樣的循環中迴旋著……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那酒一樣的長江水/那醉酒的滋味是鄉愁的滋味/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給我一掌海棠紅啊海棠紅/那血一樣的海棠紅/那沸血的燒痛是鄉愁的燒痛/給我一掌海棠紅啊海棠紅/給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那信一樣的雪花白/那家信的等待是鄉愁的等待
  • 回味經典:鄉愁四韻
    ,酒一樣的長江水,醉酒的滋味,是鄉愁的滋味,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給我一張海棠紅啊海棠紅,血一樣的海棠紅,沸血的燒痛,是鄉愁的燒痛,給我一張海棠紅啊海棠紅。 給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樣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鄉愁的等待,給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 《鄉愁》——風僧
    而像我這樣,幼時跟隨父母幾處奔波,記事起便落腳故土的人,按理應該是無愁可有,卻也自己覺得鄉愁滿滿,何故?        細究,原來,鄉愁除了別離之情,還有許多是源於日漸遙遠的記憶和不再呈現的往昔情景。        一種聲音,一段樂曲,一個面容,甚至空氣中偶爾飄過的一絲氣息,都會把我帶入濃濃的鄉愁裡。正可謂「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 詩人的鄉愁是一種撕心裂肺的痛!九首經典鄉愁詩歌!
    到了老年被貶居於人下,春歸匆匆走在我的前頭。山中猿猴和我同度昏曉,江邊楊柳與我共分憂愁。我已和長太傅一樣遭遇,這樣日子須到何時才休?新年是漂泊在外的人最難熬的!現代人有時候是不想回家過年,而作者卻是無法回家過年,其心情悲傷可想而知!
  • 鄉愁,是中國人的「遺傳病」
    黃葉一天天飄落,鄉愁一夜夜堆積。可能是天變涼了,城裡的出租屋裡太悽涼,想和爸媽窩在炕上看電視;可能秋收一到太多好吃的東西了,想吃姥姥曬的臘肉;也可能秋意味歲末將近,原來我已經離開家那麼久了……「故鄉」這個詞,平時很少想起。
  • 【真課堂】九年級語文:鄉愁
    教材分析《鄉愁》是部編版語文教材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中的一首詩歌。這首詩語言淺顯易懂,結構上具有形式美和音樂美的統一。詩人選取了特定歷史時期的四個意象,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抒寫了在特殊的時代,特殊的地理條件下,由海峽阻隔而產生的對大陸的思念之情,更是漂流到孤島上去的千千萬萬人的思鄉情懷。
  • 鄉愁|| 騰衝的朋友圈下雪了
    ,故鄉的曲如果天黑之前來得及,我要帶你回到這裡用盡一生,不願醒這場夢四月山花落滿馬蹄誰會拾起洗衣亭中的她等誰回家那飛舞的雪花,像是漫天的蒲公英,小小的身軀卻承載著千斤的鄉愁下雪天,大人小孩都很高興,喜悅大自然的饋贈。
  • 余光中《鄉愁》被完美演繹,感動了千萬人
    余光中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 父親將鄉愁傳遞給我
    父親將鄉愁傳遞給我作者:吳青 朗誦:波寶兒《父親將鄉愁傳遞給我》朗誦:波寶兒04:00來自四季美文>父親將鄉愁裝進酒杯每咽一口酒,思念就溢出眼角淚水淌在遊子臉上歲月衝出的溝壑,橫七豎八父親老了,絮絮叨叨一遍一遍念著故鄉的名字貧瘠的土地
  • 揭秘余光中與他的鄉愁
    70年代初,余光中創作了《鄉愁》,以抒發自己的思鄉之情。他詩歌的幾個重要題材之一,除了鄉愁之外,還寫了很多親情的作品,有懷念母親的,有寫女兒的;還寫過很多友情的詩;也寫過很多愛情詩;還有一種詠物詩,寫萬事萬物。小孩玩的蟋蟀,幾十種水果等,題材多樣。
  • 忘不了鄉愁,忘不了你,再見了,余光中……
    》       小時候 ,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     我在這頭 ,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  我在這頭 ,  新娘在那頭 。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  而現在 ,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       我在這頭 ,  大陸在那頭。
  • 鄉愁:記起「我從哪裡來」才知道「我要到哪裡去」
    這樣,鄉愁便與人類的現代化結伴而行,或確切地說——鄉愁是人們對現代化生活的一種反撥。   誠然,思鄉、懷鄉之情古已有之。翻開中華文化史我們會看到,鄉愁是古人抒發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鄉愁作為一種文化記憶,它所表達的或者是憂國憂民的情感,或者是對於漂泊動蕩生活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