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鄉愁,我第一時間想起的,是自己大學期間在外省求學那段日子。
那會正二十年華,剛剛從一個少女初長成,蛻變為一個成年人,還不知道一個成年人的擔當,便要離開父母,去到千裡之外的地方求學,而且還是第一次離開家鄉,獨自去那麼遠的地方。
到了一個沒有親人,甚至沒有人可以跟我講相同方言的地方,那種心情真的難以言表,鄉愁,也就隨之而生。每天夜深人靜,就會想起家鄉的父老鄉親,想起家鄉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
有時一個人走在校園,也會幻想著對面走過來一個人,他突然和自己說一句方言,「嗨!老鄉你好!我也是來自某某地方的人,認識你真好!」然後我們就成了好朋友。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三天,我記得很清楚、很清楚,三天後的那個下午,兩個同省同系的三年級男老鄉,一同來到我的宿舍找到我。
「嘿,小老鄉,我們帶你去認識另一個跟你同級的小老鄉,她是別的系的,不過她跟你來自同一個城市不同的縣,跟你是最近的老鄉。」
我高興地反問:「是嗎?那她講的是什麼話?是我老家的土白話嗎?」
兩位男老鄉異口同聲答道:「是的!她說她講的也是土白話,應該跟你講的話差不多吧?」
「如果都是講土白話,那肯定差不多,就算差得比較多,只要是白話,我都能聽得懂。」
昨天還有一個廣東來的講白話的學姐,找到我說跟我是半個老鄉哩,我倆都談得很投緣,何況都是講土白話的人,自然是可以一解鄉愁的老鄉了。
果然,我們見到面後,彼此一說起話來,兩個人的口音大同小異,互相都能聽得懂,我們嘰哩哇啦的聊得起興,一時沒那兩個男老鄉的事了!
最後他們就識趣的告退,我和這個老鄉很快成了形影不離的好閨蜜,我們因為不同一個系,除了上課不在一起之外,別的時間都在一起,一起吃飯、一起自習、一起逛街、甚至一起走去教學大樓。
有了她,我們共同度過四年的大學生涯,共同詮釋淡淡思鄉愁,如今憶起來,依然覺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這正是人們所說的,人生最幸福的四件事「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中的一件,不是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