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科學二年級下冊資料下載連結
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資料下載連結
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資料下載連結
蘇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資料下載連結
蘇教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資料下載連結
教科版各年級下冊教案課件打包發送 (含新四下)
第一單元《它們是用什麼做的》
1.認識常見材料:
陶瓷、玻璃、石材、布料、木材、紙、塑料、金屬:銅、鐵、鋁等。不同的材料具有
不同的性質,可以製作不用的物品。2.描述杯子的特點:
看:材料是否透明、是否有光澤、光滑程度。掂:輕重。捏:軟硬。摸:傳熱性能。3.解決某種杯子的缺點:玻璃杯、陶瓷杯易碎,可以給它加一層
柔軟的布料護套。紙杯太軟,可以給它加一個
塑料杯託,等等。4.保溫杯:
開關、杯嘴、杯蓋是用塑料做的,塑料可塑性強、光滑、隔熱效果好、較輕。膠墊、密封圈是用橡膠做的,橡膠彈性好、密封性好。杯體是用雙層不鏽鋼做的,結實、保溫。5.雨點落在荷葉上呈
球狀。輕輕抖動荷葉,水珠會滾落下去。荷葉表面的極細小絨毛是天然的納米材料。水滴會
捲走荷葉上的粉筆灰。荷葉表面
一塵不染,而且立刻就變乾燥了。蠟燭火焰在紙杯底燻出的黑灰也是納米材料。它是人工製造出來的。6.納米是
長度的度量單位,1納米就是0.000001毫米,相當於4倍原子大小,比單個細菌的長度還要小得多。人們發明的納米布料、納米塗料等,可以像荷葉表面和蠟燭黑灰那樣,不沾水、不沾灰。現在,越來越多的新材料被研製出來,用來製造性能優異的產品。如
納米布料、防腐木、夾層玻璃、安全玻璃、隱形飛機等等。第二單元《玩磁鐵》
1.磁鐵不僅可以
吸鐵,還可以
吸鎳。
不能吸金、銀、銅、鋁等。2.磁鐵的三個特性:
磁性可以傳遞、可以隔著東西吸鐵、可以隔空吸鐵。3.磁鐵在生活中有廣泛的運用:
磁性黑板擦、冰箱磁貼、磁性寫字板、指南針、喇叭、磁懸浮列車、懸浮球、磁扣、門吸、磁卡等。4.磁鐵有各種不同的形狀:
條形磁鐵、蹄形磁鐵、圓形磁鐵、環形磁鐵、球形磁鐵。5.磁鐵上有的地方磁力大,有的地方磁力小。磁鐵上磁力最大的地方叫
磁極。6.磁鐵指南的一端叫
南極,用
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
北極,用
N表示。7.磁鐵的特性是:
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磁懸浮列車就是利用了
異極相斥的特點。8.指南針的使用方法:平
放指南針,讓磁針自由轉動。待磁針靜止後,輕輕轉動方位盤,使盤上的N與磁針的紅色端重合。根據方位盤上的方向確定周圍的方向。
(1)用磁鐵在一根鋼針上沿著一個方向摩擦二三十次。(2)把磁化後的鋼針放在木塞上,再把木塞放到盛有水的盆裡。(3)待靜止後,觀察鋼針所指的方向,把它指南的一端塗上藍色。(4)按順時針方向在水盆邊沿標出「東、南、西、北」。10.
指南針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在旅行、航海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現在人們利用更先進的衛星網絡來確定方向和尋找目的地。第三單元《土壤與生命》
1.小蔥的生長需要有
充足的陽光,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土壤,足夠的水分。2.照料植物:澆水,讓植物得到足夠的水分;施肥,讓植物獲得充足的養料;放在陽光下,讓植物獲得充足的陽光。太陽提供光和合適的溫度;腐爛的動植物的遺體提供養料;降水、河流等提供水分。陽光是植物的能量來源,土壤供給植物正常生長發育所需要的水分和養料。土壤中的水分主要來自降水和地下水。3.螞蟻在土壤中的活動,主要有覓食、築巢、交配、飼養幼蟻和照顧蟻后等。螞蟻的家像一座地下宮殿,蟻后和幼蟻都有自己的房間,還有儲存食物的倉庫。螞蟻在土壤裡分泌酸性物質,能疏鬆土壤、改善土壤肥力,但
對植物的破壞性也很大。4.土壤中的小動物:
千足蟲、蝸牛、螻蛄、蜈蚣、蚯蚓、屎殼郎、西瓜蟲等。5.在草叢下、樹根旁、樹幹、樹洞裡都可以找到土壤中的小動物。第四單元《打開工具箱》
1.常見的工具有:
老虎鉗、扳手、鋼捲尺、螺絲刀、羊角錘等。2.老虎鉗:又叫鋼絲鉗,是一種夾持和剪切工具。鉗口可用來起釘子或夾斷釘子和鐵絲。扳手:因其開口寬度可在一定範圍內調節,又被稱為活動扳手,可用它緊固和松卸不同規格的螺母和螺栓。鋼捲尺:又叫鋼盒尺,長度有3米、5米等。用它可以測量較長物體的尺寸或距離。螺絲刀:也叫改錐、起子,是一種用來擰轉螺絲釘的工具,主要有一字和十字螺絲刀兩種。羊角錘:一頭圓,適合敲打;另一頭扁平,向上彎曲成V形開口,便於起釘、撬物。3.錘子的發展:人類祖先直接用石頭砸東西,後來,有了加木柄的石錘,再後來,有了堅硬的鐵錘。如今,又有了用木頭、橡膠等材料製成的專用錘。4.溫室,又稱暖房,有
防寒、保溫和透光等功能,人們常利用溫室培植反季節蔬菜、水果等。
1.沈括是我國北宋時期傑出的科學家,他對大自然有著濃厚的興趣。對於別人的看法,他不盲從,總想親自研究。沈括把自己觀察的結果寫進了他的筆記體著作——《夢溪筆談》裡。
往期精彩回看:
新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課本、教參、學生活動手冊(文末附下載方式)
示範課 | 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
新蘇教版三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新蘇教版三年級下冊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