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最大的島,塔斯馬尼亞島,原住民都去了哪裡?

2020-12-13 地圖帝

有人說每個大洲的東南部都有一個大型的島嶼。看地圖還真是這樣,比如北美洲大陸佛羅裡達半島東南有古巴島、伊斯帕尼奧拉島;非洲大陸東南有馬達加斯加島,南美洲大陸東南有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稱福克蘭群島),歐洲東南也勉強算上一個希臘的克裡特島。亞洲的南亞次大陸東南有斯裡蘭卡島,俄羅斯遠東的東南有庫頁島,中南半島東南有世界第三大島——加裡曼丹島。

世界上面積最小的洲——大洋洲,其主體部分澳大利亞大陸的東南也部也有一個大型島嶼,就是塔斯馬尼亞島。由於大洋洲大陸完全屬於澳大利亞這個國家,塔斯馬尼亞島也為澳大利亞完全所有。澳大利亞大陸一般並不被當成島嶼,塔斯馬尼亞島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島嶼。

澳大利亞大陸的東南部有個維多利亞州,首府就是澳大利亞第二大城市墨爾本。墨爾本瀕臨巴斯海峽,巴斯海峽以南就是塔斯馬尼亞島。塔斯馬尼亞島最北端距離墨爾本約有240公裡,是澳大利亞唯一的海島州,也是澳大利亞面積小的省級單位。塔斯馬尼亞島是塔斯馬尼亞州的主體部分,該州還包括主島西北的金島,主島東北的弗林德斯島,以及其他一些小島。

由於塔斯馬尼亞島面對的澳大利亞大陸面積達到769萬平方公裡,所以塔斯馬尼亞島顯得比較「小隻」。實際上,塔斯馬尼亞島的面積並不小,約有6.45萬平方公裡,略相當於我國的寧夏。澳大利亞的總人口也就2500多萬,塔斯馬尼亞島的總人口約有50多萬。

塔斯馬尼亞島的形狀非常特點,就像一顆跳動著的心臟。所以塔斯馬尼亞島有一個非常響亮的稱號——世界心臟或心臟島。另外,塔斯馬尼亞島距離南極洲相對較近,也被稱為世界的盡頭,與南極大陸的直線距離約有2500公裡。

塔斯馬尼亞島的地形相對比較簡單:中間高,四周的沿海地區是平原,奧薩山是塔斯馬尼亞島最高峰,海拔1617米。塔斯馬尼亞島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和水資源,塔斯馬尼亞人曾在島上快樂地生活,直到公元1642年。

這一年,荷蘭冒險家塔斯曼「發現」了塔斯馬尼亞島。塔斯曼以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頭目範迪門給這個島定了名,原因是範-迪門出錢贊助塔斯曼出海遠航。一百多年後的1802年,英國人在澳大利亞東南端建造了雪梨之後,發現法國人企圖登陸塔斯馬尼亞島,就立刻做出一個決定。這個決定,就是英國把諾福克島的犯人緊急拉到了範迪門斯島(1856年,範迪門斯島改稱塔斯馬尼亞島),說這裡以後就是你們的家園了。努力吧,小夥子們。

「小夥子」們非常努力,他們發現島上有土著的塔斯馬尼亞人,與他們「爭奪」生存空間,這個簡單……

當時生活在塔斯馬尼亞島上的塔斯馬尼亞人,約有6千人,還處在原始社會公社制的早期。不用說,武器非常的落後,幾乎用的都是棍棒、石器。而英國運過來的這夥人都是有熱兵器的,英國白人開始對了塔斯馬尼亞人的大規模殺戮。這次殺戮持續了數十年,截止1835年,塔斯馬尼亞人還剩下約200人,被白人全部趕到荒涼的弗林德林島。又過了四十多年,一說是1876年,最後一名塔斯馬尼亞人死去。從此,白人完成了對塔斯馬尼亞島的完全佔有,成為新的塔斯馬尼亞人。

新的塔斯馬尼亞人,除了有白人,還有華人的後裔。塔斯馬尼亞島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但由於島上人口太少,勞動力不夠,英國人就把主意打到華人身上。十九世紀(1801年至1900年)的後半期,英國在清朝「招工」,連哄帶騙,把很多華人用船拉到了塔斯馬尼亞島,從事礦業開採。

由於塔斯馬尼亞島與澳大利亞大陸的距離較遠,塔斯馬尼亞島雖屬澳大利亞,但二者聯繫並不是很親密。比如,塔斯馬尼亞人(白人)對澳大利亞大陸的稱呼是——另一個島。意思是澳大利亞大陸不比塔斯馬尼亞島強多少,塔斯馬尼亞島是個小島,澳大利亞也不過是個大點的島而已。塔斯馬尼亞島的「桀驁不馴」,加上塔斯馬尼亞島的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每年都能吸引大量遊客。尤其是我國的遊客,對塔斯馬尼亞島非常青睞。

圖-澳大利亞人

塔斯馬尼亞島除了靠旅遊業賺錢,其他行業也非常發達。比如捕魚。塔斯馬尼亞島捕魚收入佔澳大利亞捕魚收入的比重非常高塔斯馬尼亞島的土地非常肥沃,島上種了很多蘋果,塔斯馬尼亞島也被稱為「蘋果島」。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面積最大的島,比臺灣島還大,看地圖一目了然
    塔斯馬尼亞州,簡稱塔州,是澳大利亞唯一的島州,陸地面積約6.84萬平方公裡,是澳大利亞面積最小的州。塔斯馬尼亞島是這個州最大的島嶼,呈心型,面積約6.45萬平方公裡,世界第26大島,澳大利亞最大島嶼。我國第一大島不到4萬平方公裡,假如斯塔馬尼亞島放在我國,也將是第一大島。
  • 位於澳大利亞東南部的塔斯馬尼亞島,又被稱為「世界的心臟」
    澳大利亞是大洋洲面積最大的國家,總面積約為769萬平方千米,是世界第六大國。澳大利亞的領土主要有兩部分組成,分別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大陸「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塔斯馬尼亞島位於澳大利亞大陸的東南部,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往南隔海與南極洲相望,往北距離澳大利亞大陸大約240千米,中間隔著東西走向的巴斯海峽,海峽中的海水平均深度約為50米。
  • 英國罪犯登陸澳洲島嶼,殺了島上男人,強迫土著婦女為自己生子
    據人類學著作《槍,細菌和鋼鐵》記載,塔斯馬尼亞原住民是最早離開非洲的人的後裔。經過數萬年的跋涉,這群人類為了躲避冰河時代的寒冷,遠渡重洋來到澳大利亞,定居在現在的塔斯馬尼亞。後來,當冰河時代結束,海平面上升,塔斯馬尼亞島連接澳大利亞大陸的陸地被海水淹沒,形成了巴斯海峽。從那時起,塔斯馬尼亞人就在這個與世隔絕的小島上世代繁衍。
  • 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死後被解剖展覽,百年後骨灰被扔進大海
    塔斯馬尼亞美麗而原始的島嶼塔斯馬尼亞是澳大利亞大陸南側的一個島嶼。40,000年前,塔斯馬尼亞人的祖先到達並生活在這片土地上。那時,塔斯馬尼亞仍然是一個連接澳大利亞大陸的半島。30,000年後,由於海平面上升,半島逐漸與大陸隔絕,塔斯馬尼亞人也開始了與大陸完全隔絕的生活。
  • 澳大利亞唯一可以看到南極光的地方——塔斯馬尼亞
    塔斯馬尼亞州是澳大利亞聯邦六個州中最小的一個,是唯一一個人們可以用幾天就轉一圈的島州,在維多利亞州以南240公裡處,處於南緯40°至43.5°之間,位於澳大利亞的南面,中間隔著巴斯海峽,西臨印度洋,東瀕太平洋的塔斯曼海,北隔深不及60米的巴斯海峽與澳大利亞大陸相望,是「世界的盡頭」
  • 此島是原中國最大的島,被佔據140年之久,中華原住民依然健在
    庫頁島曾是中國最大的島嶼,在地理歷史記載中,中國是最早發現庫頁島的。西漢初年的地理書《山海經》,在《海外東經》篇裡就記載了庫頁島上的住民是「毛氏」。
  • 盤點七大洲最大的島嶼:亞洲的加裡曼丹島和大洋洲的紐幾內亞島
    島嶼和大陸都是四面環水的陸地,主要的差別就是面積的大小不同,澳大利亞大陸是最小的大陸,面積為769萬平方公裡;而格陵蘭島是最大的島嶼,面積為217.5萬平方公裡。另外,大洲是由大陸和周圍的島嶼組成的,全球共分為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極洲等七大洲。全球總共有超過5萬多個島嶼,分布在上述七大洲,下面我們來盤點下七大洲各自最大的島嶼。
  • 亞洲和大洋洲最大島嶼,分別是馬來群島的加裡曼丹島和紐幾內亞島
    島嶼和大陸都是四面環水的陸地,主要的差別就是面積的大小不同,澳大利亞大陸是最小的大陸,面積為769萬平方公裡;而格陵蘭島是最大的島嶼,面積為217.5萬平方公裡。另外,大洲是由大陸和周圍的島嶼組成的,全球共分為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極洲等七大洲。
  • 最後一個純種塔斯馬尼亞女子的遺言:別解剖我別展覽我,最後如何?
    「白種人至上」一直都是西歐國家的理念之一,這種種族觀念在大航海時代異常突出,從15世紀開始,海上殖民的擴張,讓奴隸販賣進入了一個鼎盛時期,最為突出的就是黑奴販賣了。
  • 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遺願:不要展覽我,卻還是被送進博物館72年
    譬如在1876年,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去世,這也意味著一個種族的滅絕。她曾留下遺言說到:「不要展覽我」,但最終卻還是被送進博物館72年。在澳大利亞最南邊有一個呈現為心形的小島,它就是塔斯馬尼亞島,也被稱為「世界的盡頭」。相傳早在25000年前就已有澳大利亞本土住民前往了這座島嶼,在11000年前巴斯海峽淹沒後這座島嶼也徹底失去了和大陸的聯繫。
  • 環遊塔斯馬尼亞島
    編者 霍巴特(Hobart) 霍巴特(Hobart)是塔斯馬尼亞州首府,也是塔州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僅次於雪梨的澳大利亞第二古老城市。
  •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擱淺鯨魚總數超過470頭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據澳大利亞媒體報導,當地時間23日,野生動物保護人員在澳大利亞最南部的塔斯馬尼亞島西海岸一個海灘又發現大約200頭擱淺的鯨魚,此前有大約270頭鯨魚被發現擱淺在五公裡外的一個沙洲。
  • 塔斯馬尼亞女子遺願:別解剖我別展覽我,死後還是被觀賞了72年
    在美麗而原始的塔斯馬尼亞島,曾經生活著一群塔斯馬尼亞人,早在四萬年以前他們便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了,當時的塔斯馬尼亞島還是一個連接著澳洲大陸的半島,而因為海平面的上升,塔斯馬尼亞島逐漸地切斷了與澳洲大陸之間的連通。
  • 澳洲美食之旅,塔斯馬尼亞島生蠔攻略
    塔斯馬尼亞 ,全島超過40%的面積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被譽為「世界的心臟」, 澳大利亞 距離南極最近的島嶼,擁有極其豐富與海洋資源,純淨的空氣,肥沃的土地,孕育出各種美味的天然食材,是吃貨必須要一去再去的國度。而塔島眾多的美食中最讓我難以忘懷的就是被濃濃海水味包裹著那顆嫩滑鮮甜的生蠔。回來必湏寫篇美食筆記來分享給眾人。
  • 「申遺」號角下的鼓浪嶼原住民:年輕人不願意留在島上
    超老齡化社會在島上走了幾天,便大致可以分辨出哪些是原住民——號稱「本地小吃」的店主不一定是,而拖著可攜式拉杆購物袋去買菜的老人,和步履匆匆穿著校服的小孩,十有八九就是。鼓浪嶼沒有機動車,居民出行只能步行,腳力都很好。我曾見到80歲的阿婆從筆架山上下來買菜,腳下生風,不一會就把東張西望的遊客甩在後面。
  • 此島原是中國最大的島,被佔據140年之久,中國原住民依然健在
    庫頁島曾是中國最大的島嶼,在地理歷史記載中,中國是最早發現庫頁島的。西漢初年的地理書《山海經》,在《海外東經》篇裡就記載了庫頁島上的住民是「毛氏」。
  • 「塔斯馬尼亞虎」:擁有育兒袋的狼,卻因人的無知和愚蠢而消失
    在當時,很多人從外貌將袋狼誤以為是老虎,因此塔斯馬尼亞虎這個稱呼比袋狼更為人所知,這也證明了它的特別之處。而且塔斯馬尼亞虎另外一個特別之處,它們是近代體型最大的食肉有袋類動物。嘴巴可以張開的幅度非常大,看上去相當有壓迫感。
  • 跨越國境原住民聯盟——合力守護加裡曼丹島之心「卡普阿斯河」
    這裡不僅是13種靈長類動物、350多種鳥類、150多種兩爬以及15000多種植物的家園,也是許多新物種的發現地——在過去的十多年裡,平均每個月都有3個被科學命名的新物種。這裡還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熱帶雨林,島上的植物有三分之一都是這裡絕無僅有的。加裡曼丹島高地熱帶雨林20世紀70年代早期,這裡近四分之三的土地都被森林覆蓋,森林面積達到55.8萬km2。
  • 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遺言:不要解剖展覽我,但是她卻未能如願
    放眼歷史上的大屠殺就說明了這一點,而這類的戰爭通常都是弱肉強食,失敗的一方,其處境十分的悽慘,在歷史上有很多關於屠殺土著或者是人種的事件,這些事件太過於血腥殘忍。在當初歐洲對世界進行殖民統治的時候,這個時間點大概是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之後,當時很多的原始部落以及土著人遭受了滅頂之災。生活在自己地區的土著居民們,要麼被大量的屠殺,要麼背井離鄉去往了另一個地方生存。
  • 最後的塔斯馬尼亞人妻子:別解剖展覽我,死後被觀賞72年未能如願
    每個塔斯馬尼亞島上的族群都保留著自己獨特的慶祝活動,每當滿載而歸或自衛勝利後。他們都會舉行跳舞晚會慶祝收穫或勝利。 他們原以為會世世代代如此安逸的在島上生活,但誰知風雲突變,他們被大陸人發現了,也給他們帶來了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