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典互動㉑丨借款合同的利息應如何確定?

2021-01-14 人民政協網


借款合同中,如何約定利息,是一個重點問題。近年來,民間借貸中因利息約定引發了很多糾紛,人民法院在審理民間借貸合同糾紛中,按照《民間借貸規定》有關利率的規定,對借貸雙方約定借貸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的部分予以保護;對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36%法部分,認定無效。針對借款合同的利率約定對經濟社會產生的不利影響,民法典第680條明確規定:禁止高利放貸,借款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相對於合同法,民法典對借款合同的利息約定等做了重大變動。委員們就如何正確理解和適用民法典的相關規定,展開了討論。


甲委員


一般情況下,借款可以在合同中約定利息和利率,只要不違反法律規定,貸款人按約定收取利息,都會受到法律保護。

民法典第680條第二款規定: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的,視為沒有利息。第三款規定: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的,視為沒有利息。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約定不明確,當事人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自然人之間借款的,視為沒有利息。

這就告訴我們,在籤訂借款合同時,不僅要約定利息,而且要對利息和利率作出明確約定,避免發生糾紛時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

乙委員


根據民法典的規定,借款合同對利息約定不明的,需要區分借貸雙方的情況。如果雙方都是自然人,約定不明視為沒有利息。若一方或者雙方為單位,可以就利息或利率達成補充協議。達不成補充協議的,可以由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根據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

丙委員


民法典合同編一個重大的變化就是對借款利息做出了明確規定。民法典出臺之前,借款合同的利息問題只有一些部門規章,缺少法律、行政法規層面的明確規定。民法典第680條的規定非常必要,明確高利放貸屬於法律禁止性行為,所有利息都不得超過國家規定的年化利率。這就未高利放貸合同認定無效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

需要注意的是,此類合同若不存在其他無效情形,應當屬於部分無效合同。也就是說,超出國家規定的那部分利率約定無效,而借款合同本身及沒超出國家規定的利率部分依然有效。

丁委員


在利率具體計算方式的規定上,根據2020年8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通過的《關於修改<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的決定》,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約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是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的除外。

這裡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是指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就是說,人民法院將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每月20日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4倍為標準,來確定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例如,2020年7月20日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 為3.85%,按4倍計算,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為15.4%。

民法典實施後,有關借款合同借款利率的規定還需要進一步明確。

戊委員


合同法第211條第二款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這一條只針對自然人之間的借貸行為。《民法典》對此做了修改,第680條關於禁止高利放貸的規定,禁止高利放貸的規制對象不再僅僅限於自然人,金融機構和其他非金融機構單位也不得高利放貸。

己委員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民商審判會議紀要》第51條規定,對金融借款合同中,金融機構以服務費、諮詢費、顧問費、管理費等為名,變相收取利息的行為,金融機構或者由其指定的人收取的相關費用不合理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金融機構提供服務的實際情況確定借款人是否支付或者酌減相關費用。

庚委員


對於金融機構收取財務費用,國務院、國家發展改革委有明確的監管規定:一是不得向小微企業收取財務顧問費;二是對於可以收取財務顧問費的,必須做到質價相符;三是財務顧問費等費用不得捆綁貸款強制收取。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民商審判會議紀要》是對監管要求的積極回應,通過在司法審判中對金融機構的變相利息加以規範,有利於形成司法和行政的合力。

辛委員


在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中,借款人對金融機構的變相利息認為質價不符,要求酌減或者不予支付的,法院應當根據借款人提供的證據進行審查,必要時可以依職權進行調查。查清是否存在質價不符或者不應支付的情況,對於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收取財務顧問費等費用,不予支持。對於質價不符的,可以適當調整。

相關焦點

  • 讀典互動|借款合同的利息,如何確定?
    讀典互動4月23日,全國政協委員讀書活動正式啟動。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法典的重要講話精神,7月初,全國政協社法委開通「學習民法典」讀書群,組織委員在群內學習、討論、交流。借款合同中,如何約定利息,是一個重點問題。
  • 每日一「典」丨借款利息如何支付
    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六百七十四條。借款利息,應該如何支付?請看民法典相關法條:第六百七十四條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支付利息。
  • 學習民法典丨《民法典》合同編借款合同章內容的六大變化
    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約定不明確,當事人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自然人之間借款的,視為沒有利息。」同時,民法典刪去了合同法第二百零四條有關金融貸款利率上下限的規定。據此表明,民法典合同編借款合同章有關利率和利息的規定,其適用範圍已經從合同法金融借款合同和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擴展到所有民事主體之間的借款合同。
  • 《民法典》合同編借款合同章內容的六大變化
    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約定不明確,當事人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自然人之間借款的,視為沒有利息。」同時,民法典刪去了合同法第二百零四條有關金融貸款利率上下限的規定。據此表明,民法典合同編借款合同章有關利率和利息的規定,其適用範圍已經從合同法金融借款合同和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擴展到所有民事主體之間的借款合同。
  • 《民法典》借款合同與《合同法》借款合同內容有哪些變化
    《民法典》借款合同與《合同法》借款合同內容有哪些變化一、條文變化民法典借款合同專章共14條,自第667條至第680條,主要規範金融機構與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等之間的借款合同關係,對借款合同的定義、形式及內容等內容作出了規定。
  • 每日一「典」 | 借款利息如何支付
    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六百七十四條。借款利息,應該如何支付?請看民法典相關法條:第六百七十四條 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支付利息。
  • 《民法典》借款合同章的金融商事解讀 | 融金尚法社
    金融借款合同未以籤名或籤字形式書面確認,但若金融機構能夠證明其已經發放借款或借款人承認收到借款,且能夠證明真實的「人臉識別」確係對借款合同內容的確認,亦無其他無效情形,可以形成完整證據鏈的,則應認定書面借款合同成立並生效,借款人應依約承擔歸還借款的責任,對於是否支付利息則依據《民法典》第680條的規定處理。2.申請加審批模式的借款合同關係認定。
  • 【學習民法典】《民法典》合同編借款合同章內容的六大變化
    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約定不明確,當事人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自然人之間借款的,視為沒有利息。」同時,民法典刪去了合同法第二百零四條有關金融貸款利率上下限的規定。據此表明,民法典合同編借款合同章有關利率和利息的規定,其適用範圍已經從合同法金融借款合同和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擴展到所有民事主體之間的借款合同。
  • 讀典互動|違約金的上限應如何確定?
    讀典互動4月23日,全國政協委員讀書活動正式啟動。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法典的重要講話精神,7月初,全國政協社法委開通「學習民法典」讀書群,組織委員在群內學習、討論、交流。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通常都會約定違約金。因為違約金既可以督促當事人履行合同,又可以補償一方違約給對方造成的損失,還可以制裁違約方,對於合同雙方都是一種約束,可以有效保障交易安全。但是,在合同中約定的違約金比例過高或過低,都會使得違約金的功能受損,並且會引發各種糾紛。民法典規定了違約金,但卻未對違約金額明確規定上限,如何才能合理確定違約金上限呢?
  • 民法典丨合同編借款合同章內容的六大變化
    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約定不明確,當事人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自然人之間借款的,視為沒有利息。」同時,民法典刪去了合同法第二百零四條有關金融貸款利率上下限的規定。據此表明,民法典合同編借款合同章有關利率和利息的規定,其適用範圍已經從合同法金融借款合同和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擴展到所有民事主體之間的借款合同。
  • 【每日一「典」丨提前還款利息如何計算】
    【每日一「典」丨提前還款利息如何計算】 2020-12-22 18: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間借貸之痛:借貸是把雙刃劍——讀《民法典》之《借款合同》
    我們不妨花點時間,讀一讀這篇文章,或許收益匪淺,或多或少總會有些收穫。>現今,學習《民法典》是一種時髦,在前不久,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本人覺得有必要去讀一讀《民法典》裡的有關「借款合同」的相關內容。
  • 一詞一解丨借款合同
    一詞一解丨字裡行間讀懂《民法典》系列(二十一)借款合同指當事人約定一方將一定種類和數額的貨幣所有權移轉給他方,他方於一定期限內返還同種類同數額貨幣的合同。民法典第667條規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並支付利息的合同。
  • 《民法典》對民間借貸案件審理的六大變化(附借款合同章)
    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約定不明確,當事人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自然人之間借款的,視為沒有利息。」同時,民法典刪去了合同法第二百零四條有關金融貸款利率上下限的規定。
  • 借款利息不能在借款裡預先扣除 | 民法典解讀合同編
    長江日報-長江網10月18日訊(記者耿珊珊)假如雙方約定借款10萬元,利息1萬,那麼實際支付時,出借人能否直接扣除利息只借款9萬?民法典明確否定了這樣的做法,借款利息不能在借款裡預先扣除。民法典第670條規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預先在本金中扣除的,應當按照實際借款數額返還借款並計算利息。
  • 每日一「典」丨提前還款利息如何計算
    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六百七十七條。借款人提前還款,利息怎麼計算?請看民法典相關法條:第六百七十七條借款人提前返還借款的,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應當按照實際借款的期間計算利息。
  • 聊民法典71:個人之間借款,有利息約定但不明確,視作沒有利息
    聊民法典71:個人之間借款,有利息約定但不明確,視作沒有利息第十二章 借款合同第六百六十七條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並支付利息的合同。對支付利息的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據本法第五百一十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借款期間不滿一年的,應當在返還借款時一併支付;借款期間一年以上的,應當在每屆滿一年時支付,剩餘期間不滿一年的,應當在返還借款時一併支付。本條解決的是在當事人對支付利息的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的不明確時,借款人按照什麼期限向貸款人支付利息的問題。
  • 《民法典》借款合同規定的3點重要變化+解析+法條 |
    《民法典》施行後,對於高利放貸合同認定無效有了明確的法律依據。當然,此類合同若不存在其他無效情形,應當屬於部分無效合同,即超出國家規定的那部分利率約定無效,而借款合同本身及沒超出國家規定的利率部分依然有效。因此,在《民法典》施行後,對於高利放貸行為既存在承擔刑事責任的風險,即可能構成非法經營罪(職業放貸人)和詐騙罪(套路貸),也存在借款合同被認定為部分無效的可能。
  • 《民法典》借款合同規定的3點重要變化+解析+法條
    《民法典》施行後,對於高利放貸合同認定無效有了明確的法律依據。當然,此類合同若不存在其他無效情形,應當屬於部分無效合同,即超出國家規定的那部分利率約定無效,而借款合同本身及沒超出國家規定的利率部分依然有效。因此,在《民法典》施行後,對於高利放貸行為既存在承擔刑事責任的風險,即可能構成非法經營罪(職業放貸人)和詐騙罪(套路貸),也存在借款合同被認定為部分無效的可能。
  • 《民法典》:借款合同規定的3點重要變化+解析+法條
    即借貸雙方中即使有一方屬於單位,如果借款合同對利息未作約定,同樣視為不支付利息。民法典的這一規定顯然吸收了最高法院關於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的合理內容,該解釋第25條第一款規定:「借貸雙方沒有約定利息,出借人主張支付借期內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只不過司法解釋的規制對象不包括金融機構,而民法典將這一條款的規制對象擴大到所有單位,包括銀行等金融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