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手持彈弓在水庫邊轉悠,看到魚時,便用彈弓將魚鏢射出,並將被射中的魚拽拉上岸……近日,有網友反映有人在水源地用彈弓射魚,引起了網友的關注。有網友表示,「這種行為太危險了,希望有關部門及時制止。」
有人在水源地用魚鏢射魚
近日,有網友發布了多張有人在牧城驛水庫用彈弓射魚的圖片,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畫面中,一名戴墨鏡的男子手持彈弓射魚,一條二三斤重的鯉魚「中招」被拉上岸,其身體已被魚鏢穿透,這名男子當天收穫頗豐,他將一大袋子漁獲裝到車後備箱內……網友稱,這名男子經常到水庫射魚,「一天捕魚賣300元左右。」
在水庫用彈弓射魚是否被允許?這種行為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帶著諸多疑問,6月1日上午,記者到牧城驛水庫進行走訪調查,水庫周邊設有多塊警示牌,上面標註著「水源重地嚴禁垂釣、遊泳、滑冰、汙染水源的活動」。
記者很快找到一名「獵魚人」,這名男子有50多歲,他在水庫邊來回走動,但眼睛卻一直盯著水面,發現目標後,男子用彈弓快速瞄準後射擊,整個過程只有幾秒鐘。因為運氣不佳,男子多次出手無一命中目標。
記者了解到,彈弓射魚是藉助彈弓,將連著漁線的魚鏢射向魚兒,魚鏢擊中目標後,上面的倒刺會彈開,「獵魚人」藉助漁輪將無法掙脫的魚兒拉上岸。
這邊放生那邊射魚
記者趁機與「獵魚人」進行了攀談,他告訴記者,包括他在內確實有一撥人經常到牧城驛水庫用彈弓射魚,「平時漁獲根本不行,有時忙活一天也就打個一兩條。前幾天有人打的多,是因為當天有人來放生,那些魚因為缺氧一直在岸邊徘徊,這才容易打。」
當天,記者走訪時還看到有人過來放生,這些人用貨車拉著兩個裝滿魚的大水箱,在水庫邊,放生者將魚裝入框內,緊接著將一筐筐的魚倒入水庫中。放生的魚有鯉魚、鯽魚、泥鰍等多種淡水魚。
見有人過來放生,那名「獵魚人」也湊了過來試圖「渾水摸魚」,但因為當天放生者運魚過來時使用了打氧設備,這些魚全都活力十足,入水後立即遊進了深水,「獵魚人」見沒有下手機會,只得悻悻離去。
市民認為魚鏢射魚很危險
當天儘管不是周末,但仍有不少遊客帶著孩子到水庫遊玩。走訪中,多名遊客對於「獵魚人」的行為表達了不滿。「在這裡射魚,太危險了!」市民劉先生說,經過多年的生態維護,牧城驛水庫周邊景色宜人,平日裡來水庫遊玩的遊客很多,尤其是棧橋上行人不斷,而一些「獵魚人」就在棧橋上射魚,確實存在不小的安全隱患。
「這鏢太厲害了,十幾米外水裡的大魚都能被輕易射穿,可見殺傷力不小。」劉先生說,「獵魚人」一旦失手,很容易傷到人,「我平時到水庫溜達,看到有人玩這個,都躲得遠遠的,生怕一不留神被射到。」
記者查詢發現,近年來魚鏢作為一款「捕魚神器」備受一些戶外運動愛好者青睞,國內先後發生多起諸如魚鏢射進脖子、扎穿手指等意外事件。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按照目前的相關法規,魚鏢和彈弓並不屬於管制器具,但由於魚鏢尖銳鋒利,有一定危險性,加上近年來造成的傷人事件也比較多,建議戶外運動愛好者不要購買此物。北京市盈科(大連)律師事務所的王金海律師表示,使用者一旦誤傷到人,不僅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還會面臨治安等處罰。
6月2日,記者電話聯繫了水庫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稱,確實有幾名「常客」不時到牧城驛水庫周邊用彈弓射魚,還有人用魚槍射魚,「水庫嚴禁捕魚,我們在巡查過程中若發現市民存在釣魚、捕魚等行為,會及時制止並勸離。但這些人經常和我們打遊擊,有時甚至躲在樹叢中,我們又不能一直守著,另外水庫範圍比較大,巡查時難免有疏漏的地方,讓這些人鑽空子。」工作人員表示,下一步他們將加強巡查和管理,制止此類行為的發生。
半島晨報、39度視頻記者佟亮 實習生 嶽喜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