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名片 | 這些事不知道,補鈣等於瞎忙活

2020-12-25 網易

  

  

  年輕人腰酸背痛腿抽筋,是不是缺鈣了?

  寶寶出牙晚、不長個,是不是該補鈣了?

  ……

  補鈣,雖然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依舊有很多人搞不清楚補鈣的重要性,或者是越補越錯。今天,針對大家關心的補鈣問題,一起來探究一下吧。

  鈣,誰需要補?

  缺鈣的人身體有這些表現

  對於不同年齡段的人,缺鈣的表現也不一樣,詳見下表。

  

  補鈣可不光是老年人的事

  補鈣不只是老年人的事。每個人的骨鈣從出生後開始積累,到30歲左右到達巔峰,之後就開始走下坡路,骨鈣逐漸流失,骨質逐漸疏鬆,所以不僅老人需要補鈣,孩子、孕婦、年輕人也需要補鈣。

  這主要和我們的飲食結構有關,中國人的飲食結構,鈣的攝入量普遍不足。據調查顯示,國人每日的鈣攝入量只有391毫克,遠低於我們人體每日的需求量,詳見下表。

  

  由於胎兒骨骼發育需要母體提供大量鈣質,造成孕婦血鈣降低,低鈣血症時可能會誘發妊娠期高血壓,因此,孕期補充鈣不僅能保證胎兒正常發育,還可以減少發生妊娠期高血壓的風險。在鈣攝入水平較低的地區,建議孕婦從孕20周起每日攝入1500毫克~2000毫克鈣(分次攝入),直至分娩。

  鈣,要選什麼樣的?

  不同人群是否要選擇不同的鈣劑?

  儘管鈣補充劑有著不同的劑型和成分,但並沒有針對特殊人群的鈣補充劑。不同人群對鈣的需求量不同,對鈣補充劑的口感和接受度也不同,比如孩子更喜歡水果味的液體鈣,忙碌的上班族更喜歡泡騰片。

  

  無機鈣和有機鈣,哪個更好?

  無機鈣主要包括碳酸鈣和磷酸鈣,以碳酸鈣為主。碳酸鈣也是目前國產鈣片的主要有效成分,其含鈣量高,價格便宜,但碳酸鈣只有在胃酸的作用下才能分解出鈣離子,被消化吸收,所以必須隨餐服用。而有的人胃腸道消化不好,吃完含碳酸鈣的鈣片後出現脹氣、便秘、消化不良的情況,這個時候就該考慮換其他產品了。

  有機鈣以檸檬酸鈣為主,葡萄糖酸鈣、胺基酸鈣也都屬於有機鈣。檸檬酸鈣不依賴胃酸消化,對腸胃刺激較小,所以不論空腹還是隨餐服用,都可以很好地吸收,不容易引起便秘,所以老年人,小朋友,吸收障礙的人群,炎性腸病人群和胃酸缺乏症的人群都適合有機鈣產品。

  鈣,到底應該怎麼補?

  鈣片,睡前吃最好

  大多數人吃鈣片,喜歡飯後服用,這主要為了減少鈣片對胃黏膜的刺激。實際上,飯後服用並不理想,因為鈣可能會與食物中草酸成分相結合,形成草酸鈣,不利於鈣的吸收。

  最佳的補鈣時間是睡前。因為血鈣濃度一般在白天較高,而夜間較低,睡前服用鈣片可以有效補充血鈣,且鈣與植物神經的穩定有關,有鎮靜作用,有助於睡眠。

  

  補鈣,並非多多益善

  很多人覺得鈣既然這麼重要,補得越多越好,其實不然。任何營養物質都不是多多益善的。

  攝入量超過生理需要水平時會出現兩種情況:首先是機體啟動平衡機制,通過減少吸收和促進排出等方式維持該物質在體內相對穩定的高水平,此時一般不會出現不良症狀。而當攝入量進一步增加,超過機體調節能力時,各種不良症狀開始顯現,甚至引起疾病。鈣也不例外,當血鈣水平過高時,會出現乏力、頭痛、噁心和腹痛等症狀,嚴重時可有精神障礙、心律失常和麻痺性腸梗阻等表現。

  對於19~50歲的成年人,鈣的上限為每天2500毫克,對於51歲及以上的成年人,鈣的上限為每天2000毫克。

  補鈣,要注意四點

  少量多次服用

  補鈣時,大家要好好看看自己手中的鈣的規格是怎樣的,一次不宜超過500毫克。要是超過500毫克了,身體也很難吸收,甚至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但是,如果醫生建議每天補鈣1000毫克怎麼辦?很簡單,分兩次服用就行了。

  搭配維生素

  這裡要提到兩種維生素: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維生素K2有助於鈣沉積到骨骼。一般鈣產品中也會添加一些維生素,促進吸收。

  鈣會影響藥效

  鈣補可能影響某些藥物的藥效,包括某些降壓藥物、抗生素、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等。所以,如果你正在服用這些藥物,又想補鈣,最好諮詢一下醫生。

  副作用應對措施

  如果補鈣時出現了一些副作用,可以通過多喝水,多吃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或換一種鈣補充劑來緩解副作用,如仍不緩解,請及時就醫。

  補鈣,別陷入四大誤區

  誤區1:多喝骨頭湯能補鈣

  臨床工作中,經常有骨折的患者來諮詢,要不要多喝骨頭湯來補補鈣?實際上,骨頭湯的主要成分是水和脂肪,鈣元素的含量很低,濃度不及牛奶的百分之一,所以,喝骨頭湯補鈣的說法是不靠譜的。

  誤區2:吃液體鈣比固體鈣更易吸收

  不論是液體鈣還是固體鈣,都只是鈣補充劑的不同劑型,而劑型與鈣的吸收率無關。選擇鈣片。以服用方便和個人喜好為原則去挑選即可,例如老人和孩子,吞咽比較困難,可以選擇液體鈣。

  誤區3:鈣片都需要嚼碎吃

  市場上的鈣片有很多種,大部分的鈣片都是可以整片吞服,不用嚼碎吃。通常,非咀嚼片的鈣片口感非常差,嚼碎吃往往很難被人接受,而專門設計的咀嚼片就不一樣,不僅味道好,嚼碎後也比較容易被吸收和利用。

  誤區4:鈣片越貴越好

  選擇鈣片,顯然不是越貴越好。鈣補充劑的劑型和成分不同,吸收率也有差異,各有優缺點。選擇適合自己的鈣,才是最好的,並非價格越高越好。

  作者: 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 李軍

  審核: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主任醫師、教授 孫劍

  策劃:譚嘉

  製圖:樸 沁瑩

  編輯:劉洋 夏海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這些事不知道,補鈣等於瞎忙活
    寶寶出牙晚、不長個,是不是該補鈣了? …… 補鈣,雖然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依舊有很多人搞不清楚補鈣的重要性,或者是越補越錯。今天,針對大家關心的補鈣問題,一起來探究一下吧。 鈣,誰需要補?
  • 「瞎忙活」英文怎麼說
    所以我們把那種忙忙碌碌沒有結果的人的行為,稱之為「瞎忙」。  「瞎忙活」的英文怎麼表達呢?首先解決「忙」這個詞,其實很簡單,有同學說用busy,並且告訴我們,不但可以說he is busy,還可以說he is as busy as a bee. 當然,如果真的是忙得昏天黑地,有同學打趣說,可以用he is as busy as many bees.
  • 補鈣你應該知道這些事!
    補鈣你應該知道這些事!鈣是骨骼的重要組成部分,鈣佔比骨骼約30%~35%,是保證骨強度的關鍵因素。焯過水的蔬菜仍然可以補鈣雖然少數綠葉蔬菜含草酸較多,但仍然有很多蔬菜是高鈣低草酸的,比如油菜(包括小油菜、雞毛菜)、小白菜、芥藍、芥菜、綠葉圓白菜、蘿蔔纓等,鈣的含量都相當可觀。莧菜和菠菜雖然含草酸多一些,但只要在沸水裡焯過,就可以去掉大部分草酸。幸運的是,鈣不溶於水,所以焯過的蔬菜仍然可以幫我們補鈣。
  • 醫者名片 | 水光針避坑,看過來
    原創 健康中國 健康中國 收錄於話題#醫者名片健康科普專欄14個因為水光針簡單、有效、副作用小、門檻低,所以很多求美者會選擇水光針作為其日常保養的措施。但因為各種醫美機構的宣傳五花八門,所以令很多求美者聽起來有些雲山霧罩之感。今天,我們就來捋一捋,水光針到底要怎麼打,才不至於掉坑裡。
  • 上班族不再瞎忙的4個方法,讓你的時間活起來
    現代上班族的狀態就是一進公司就轉不停,知道下班也還有很多活沒幹,回想一天自己也沒有歇著,這種現象是很常見的。有的人是真的很忙,而有的人卻是在瞎忙,自己的事情根本沒時間去做,今天,小編就教你4個不再瞎忙的方法,讓你的時間可以活起來,更好地為我們所用。
  • 健康中國醫者名片·醫生筆記徵集活動開始啦!
    為了更好的讓患者走進醫生,讓患者了解醫生,健康中國APP聯合小荷健康發起健康中國醫者名片·醫生筆記徵集活動,傳播科普知識,傳遞醫生大愛。如提供的內容違反我國現行法律法規或者侵犯第三方合法權益而導致任何爭議、索賠、訴訟等後果,由作者承擔法律責任,活動主辦方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三)活動獎勵(1)流量傾斜:優秀作品會做成精品化內容,通過健康中國政務新媒體平臺、健康中國醫者名片多平臺以及小荷APP進行傳播和推廣。
  • 醫者名片|想要吃糖不背包袱?這些招兒好使!
    這些都不無道理。但隨著我國齲齒、糖尿病、肥胖的患病率節節攀升,大家都在追尋這個問題的答案—— 怎麼吃糖,才能既滿足人們嗜糖的天性,又不增加身體的負擔呢? 具體算出來,就是每天攝入量不超過50克,但建議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這裡提到的添加糖是指由廠商、廚師或消費者添加到食品和飲料中的單糖(如葡萄糖、果糖)和雙糖(如蔗糖或砂糖)以及天然存在於蜂蜜、糖漿、果汁和濃縮果汁中的糖。
  • 醫者名片 | 料已備好,膏腴肥美的螃蟹快到碗裡來
    醫者名片 | 料已備好,膏腴肥美的螃蟹快到碗裡來 2020-10-02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棒骨湯能不能補鈣?這些事不知道,鈣就白補啦!
    本文轉自【北京青年報】;這些事不知道,鈣就白補啦!營養行動 缺鈣只是老年人的問題嗎?當然不是。人的一生中,都需要預防鈣的缺乏。嬰幼兒、青少年、孕期和哺乳期等人的特殊時期更是如此。但如果這些事不知道,鈣就白補了,補鈣效果可能會事倍功半。 豆漿的鈣含量只有牛奶的十分之一左右棒骨湯等並不能補鈣那麼,吃什麼食物才能補鈣呢?乳製品、豆製品和綠葉蔬菜是我國居民膳食中補鈣的主力。
  • 孕媽要提早知道,別傻傻的瞎忙活
    玩笑歸玩笑,小兩口知道懷孕意味著兩人身上的責任變重了,丈夫要更賣力的工作,玲玲以後也不能花錢大手腳了,要當媽的人了,萬事也要想得精細一點。眼看著B超檢查的日子近了,雖然檢查不能看到娃的長相,但最起碼能知道有個生命在肚子裡發芽呢。
  • 那些瞎忙的人正在受到時間的懲罰!你別再做無用功
    其實,並不是因為你笨,而是因為你其實並不懂,高效並不等於瞎忙。其實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那就是當你下了班,走在回家的路上,用5分鐘想想你今天都做了些什麼,你自然就會知道答案。你看這些問題你中招了嗎?剛剛打開電腦,就不自覺掏出手機不停刷,不知不覺過去半個小時;剛開始寫報告,你又馬上回復剛進來的郵件,期間又打了幾個電話;等再想繼續寫報告的時候,又沒了思路,剛剛想起來點什麼,午餐的時間到了;要下班了,而你似乎啥正經事都沒幹
  • 醫者名片|分餐不減氛圍,你可以的!
    「你吃你的,我吃我的,不像一家人」。 甚至有一些老人認為,用公筷見外,顯得生分,有的甚至還認為是子女嫌棄自己。一大桌子人杯來箸往,相互夾菜,才顯得親近,也更有氣氛。有的年輕人自己生活挺講究的,一看親朋好友都在,這時候提出分餐,怕惹人不高興。
  • 醫者名片 |天冷了,準備室內「爆汗」的你,請收好這份運動指南
    醫者名片 |天冷了,準備室內「爆汗」的你,請收好這份運動指南 2020-12-11 18: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想活不等於想死
    不是想死,只是不知道怎麼活下去。-這篇文想和大家聊聊兩件事,一個是「不想活」這句話的含義、以及「自殺」其實可以好好討論的概念。*關於「不想活」:其實沒有人追求死亡。只是不想活、只是活不了。不想活著的人,身上背負著不同的情緒,這些都可能壓垮人,例如:憂鬱、絕望、孤獨、無力、失敗感等等。他們的不想活,其實傳達著求救訊號,你收到了嗎?*關於「討論自殺」:我們總是對這件事很恐懼,擔心對方會不會說一說,就真的跳下去?!
  • 不了解這些知識,鈣片白吃了!這些補鈣誤區,你知道幾個?
    而市場上各類補鈣產品種類之多更是讓我們目不暇接,所以,孩子該不該補鈣、怎麼補、補多少?就成了家長們關心的問題。我們都知道,缺鈣的後果很嚴重。三個月的寶寶如果缺鈣教輕,會產生多汗、夜間哭鬧、甚至產生「枕禿」現象,而嚴重缺鈣則會導致顱骨軟化等嚴重問題。
  • 醫者名片|別用枕頭來枕「頭」
    然而,第二天睡醒後,並沒有出現期待中的滿血復活,反而覺得脖子肩膀更加不舒服了!此時此刻,可能是夜夜伴你入眠的枕頭出了問題。2、硬度枕頭的硬度要適中,過硬的枕頭,與頭的接觸面積小,壓強增大,頭皮不舒服;反之,枕頭太軟,難以保持一定的高度,頸肌易疲勞,也不利於睡眠,並且頭陷其間,影響血液循環。
  • 你需要補鈣嗎?這些事不知道,鈣就白補了
    誰需要補鈣?吃什麼能補鈣?補鈣品要選什麼樣的?補鈣品要怎麼吃才不浪費?吃過鈣片的人很多,但估計能把這幾個問題全部回答出來的人並不多。那就先從第一個問題說起吧。鈣是人體裡含量最豐富的一種礦物質。除了遊牧民族之外,只有貴族富商才有飲奶的機會,奶類長期被作為奢侈甜品的製作材料,當成病弱者的營養品。只有最近幾十年中,牛奶、酸奶、奶酪等奶類食物才逐漸成為普通大眾能夠隨時享用的食物。調查居民乳製品(包括液態奶、奶粉、酸奶、乳飲料、奶酪、煉乳等)消費狀況發現,2015 年中國 15 省區 18-59 歲居民飲奶率只有 16.8%[6、7]。
  • 一輩子不要瞎忙,首先要做對這四件事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裡面有一句很經典的話:「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人生可以忙,卻不能瞎忙,我們一定要把自己寶貴的時間和精力,用在重要的事上。常言道:「家是心靈的港灣」。船破要歸港,人疲要回鄉,家可以寬容一切。舒適幸福的家,是快樂的源泉。可是,現今很多的人,把時間和精力,全投入到事業上,忽視了家庭的存在。我們建立家庭是靠半生的努力和奮鬥得來的,但我們似乎背離了成家的初心。
  • 王陽明心學智慧:人到五十,還在這幾件事上瞎忙的,註定勞碌命
    他見老友鬱鬱寡歡的樣子,就笑著說道:小弟,你是不是又遇到什麼不開心的事情呢?老友點點頭,就把自己人到五十還覺得自己沒啥作為的惆悵告訴給了王陽明。王陽明聽了,笑著說道:小弟啊,你要記住,人到五十,還在這幾件事上瞎忙的,註定勞碌命啊,希望你沒有。王陽明是誰?
  • 醫者名片 | 放慢「奔跑」的腳步,遠離猝死,別讓生命之寬吞噬其長
    原創 健康中國 健康中國 收錄於話題#醫者名片健康科普專欄46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