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的臺階、鬱鬱蔥蔥的爬山虎、靈動復古的拱形高窗,還有上下透光的玻璃地板……提起清華大學圖書館老館,每位學子心中都有一幅畫。楊絳先生說「清華大學裡,最愛清華圖書館」,季羨林大師說「永遠不會忘記清華圖書館」,楊振寧院士稱「全中國最講究的圖書館」。2019年12月,這座百年圖書館啟動修繕工程。11月5日,老館屋面和外牆部分的修繕工作率先完成,外簷落架亮相於清華園。
百年圖書館啟動「大修」
「左圖右史,鄴架巍巍,致知窮理,學古探微。」這是清華大學校歌中的一段,用來形容清華大學圖書館老館亦是妥帖。
清華大學圖書館老館是一個新老完美融合的樓群,與大禮堂、體育館和科學館並稱為清華大學早期「四大建築」。老館之東翼即是清華最早的圖書館,1916年開建、1919年落成,由美國建築師亨利·墨菲設計。1928年,館藏逐年大量增加,館舍不敷使用,遂於1930年動工擴建,新增了中部和西部的建築,即今老館之中廳和西翼,由與梁思成齊名的中國建築大師楊廷寶設計。
寬敞明亮的大廳,深邃寧靜的書庫,仿照歐美新式避火法建造,百年之後回看這座已屬文物保護建築的「知識殿堂」,仍不失時尚和前衛。去年,清華大學校方宣布,出於文物保護和使用的需要,決定對圖書館老館啟動修繕,這也是近20年來老館的第一次「大修」。
「老館修繕按照文物建築的維修標準嚴格執行,『修舊如舊』,在外觀、內置等方面都儘量保留原樣。」施工方北京建工六建圖書館修繕項目負責人李萬博介紹,本次修繕主要包括建築整體修繕、機電設施升級、結構病害處理、功能分區優化和借閱設施完善等內容。為了儘可能地恢復歷史原貌,校方特意從亨利·墨菲家鄉的博物館中複印了一套原始圖紙,作為此次修繕的重要依據。
修繕中爬山虎都得到保護
11月5日,記者來到修繕現場,沒有喧鬧的施工場面,有的只是輕手輕腳幹活的建設工人,似乎誰都不忍打破時光的寂靜。
李萬博介紹,修繕工程是從圖書館老館的外部開始的。3000餘平方米的屋面,近五成瓦片已酥脆破損,項目部根據原有形制定製加工,使其規格樣式與原建築風格保持一致。外牆的紅磚經過風吹雨淋已布滿汙漬,且個別處出現了破損。項目部對紅磚表面的汙漬進行了細緻的物理清理,同時對破損的極小部分紅磚,選用相近材質的磚件進行修補,並做隨色處理,以保持觀感上的協調性。
鬱鬱蔥蔥的爬山虎,是清華大學圖書館老館的符號之一,卻也是外牆修繕過程中的難點。「經過多年生長,爬山虎的根系和枝蔓已變得發達,有的觸角都『吃』到了磚縫中。」李萬博說,文物修繕講究四個原:即原材料、原形制、原規格、原環境。磚牆上的爬山虎和周邊的樹木都是老館原環境的一部分,必須予以保護。為此,清理過程中,他要求工人儘量不動,必須觸碰的時候,就用繩子小心牽拉著枝蔓,待清理完成後再將其放回原位。
預計明年完成整體修繕
就在昨天,隨著外簷落架亮相於清華園,預示著清華大學圖書館老館的修繕工程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圖書館內部的修繕,包括對室內基礎的結構性加固,牆體空鼓處的修復、機電管線的改造升級等。
按照計劃,整體修繕工程預計將於明年完工。明年,清華大學110周年校慶之際,老校友可以再次回到圖書館老館,重溫一下青春歲月裡那段埋頭苦讀、與知識相伴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