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意媽媽談育兒
一般情況下,孩子的情緒都是非常突然的,因為他們都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即便在家長的幫助下,也要盡全力平復自己的情緒,也有一些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寶寶,但是少之又少。
讓很多的家長都在盼望著孩子的長大,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可真當父母發現孩子開始懂事的時候,雖然會有欣慰,但是更多的則是心疼。
曾經就有一個孩子在幼兒園的視頻,在網上火了,那段時間正值開學季,孩子們也要重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而小朋友多起來的同時,帶來的趣事也增多了起來,而這個視頻就是一個幼兒園的在職老師拍攝下來的。
其實很多家長都能理解讓孩子午睡是一個非常艱難的工程,家長都需要哄很長時間才能夠讓孩子午睡,但是視頻中這個孩子卻有著不一樣的表現,孩子把一隻手放在腿的旁邊,另一隻手放在自己的身上,一下一下的拍著,起初老師還認為孩子並沒有睡著,走近看才發現孩子已經進入了睡眠,這樣的狀態讓老師哭笑不得,但也讓老師對於孩子這樣的狀態非常好奇。
等孩子睡醒後,老師才了解孩子的心路歷程,原來在家的時候,都是家長哄拍孩子入睡的,但是到了幼兒園,家長不能哄自己了,只能自己模仿著家長的方式,自己哄自己睡覺了,這樣的想法,讓老師也不禁感嘆:這孩子懂事的讓人心疼了。
其實很多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都會表現的非常懂事,很多父母也在為有這樣懂事的孩子而欣慰,但是家長們要知道,孩子一旦太過懂事,並不是什麼好事。
哪一個孩子不想要盡情的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哪一個孩子沒有想要無理取鬧的欲望,但是在孩子的心裡,如果自己不懂事,父母就會不喜歡自己,因為知道自己的要求一定不會被滿足,所以就不會提任何要求,這樣的孩子往往心裡都是缺乏安全感的,甚至是自卑的。
孩子的懂事往往都有一個潛在的心理需求,那就是期望別人能夠認可自己,小的時候孩子最想得到的是父母的認可,長大後孩子最想要得到身邊的人的認可,但是在這樣無限滿足別人的欲望的同時,卻忽視了自己的欲望,時間長了就會讓孩子養成討好型人格,下意識的想要得到其他人的認可,但是卻忽視了自己的感受。
孩子從小的懂事就是在心裡不想要給父母添麻煩,不希望父母會因為自己的要求而不喜歡自己,所以這樣不想要給其他人添麻煩的心理,讓孩子從小到的大遇到什麼問題,都習慣性的自己扛著,而不是選擇去尋求他人的幫助,這樣孩子的人生不僅朋友會很少,而且也會生活也會非常累。
當家長發現孩子異常懂事的行為的時候,一定要摸清當時孩子的想法,這樣父母才能明白問題的關鍵在哪裡,有些孩子是在同樣的事情上得到過教訓,所以在面對同樣的問題的時候,才會選擇獨自解決,就像是上面的孩子,可能曾經就出現過父母沒有辦法哄孩子睡覺的情況,孩子為了能夠入睡,就只能自己哄自己會睡覺。
家長都明白,孩子的懂事在最根本上並不是孩子自願的,誰不想做一個有人寵著的小寶寶,但是絕不能通過對孩子的心理產生傷害來達到目的,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性格,家長就要讓孩子明白,父母的愛是無條件的,哪怕孩子會犯錯,父母也不會間斷對孩子的愛,這樣父母才能和孩子變得更加自信。
今日話題:你家的孩子懂事嗎?你又是怎麼處理的呢?歡迎留言討論,發表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