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理萬機在古代不能亂用,這個皇帝因取藝名李天下挨了下屬一頓揍

2020-12-20 西部人文地理

李存勖是五代後唐開國皇帝,沙陀族,很愛唱戲,給自己取過一個「藝名」李天下。當皇帝時,他曾經寫過一首軍歌,但打仗時卻沒人願意跟他去。他在王位15年,做得還不錯,並岐國,滅前蜀,得鳳翔、漢中及兩川之地,震動南方割據諸國,史書稱:「五代領域,無盛於此者」。而做皇帝只有兩年多時間就國破身死。主要是因為他身上有兩個缺點:一是聽老婆的話,愛財;二是重用伶人、宦官。

戲臺上的「理天下」與「理萬機」

李存勖

封建時代稱演戲的人為伶,在宮廷中授有官職的伶人,叫伶官。李存勖因為愛唱戲,常與伶人嬉戲廝混,還為自己取名為「李天下」。這天,他又穿著戲裝與眾伶人一同嬉鬧,因為化妝,大家都不認識他這個皇帝了,他便假惺惺地衝上臺,四處張望著呼喊自己的藝名以取樂其他伶人:「李天下,李天下何在?」與他同樂的伶人敬新磨聽到這話,衝到臺前,不由分說地抬手便扇了他一個耳光。

李存勖頓時被打懵了,伶人們驚駭不已。敬新磨笑道:「理天下的只有皇帝一人,你還呼喊誰呢?」伶人們盡皆失笑。李存勖非但不怒,還重賞了敬新磨。

這個故事被記在宋歐陽修撰的《新五代史》裡,是沒有下文的。但是,人們不禁要問:一個皇帝怎麼可以這麼不成體統胡鬧呢?解氣也長知識的是敬新磨的那一記耳光。

「理天下」即「理萬機」,也就是日理萬機。這個成語在我們今天已經用得很平常了,但是在過去卻不是這麼回事,它是皇帝的一個專用名詞,語出《尚書·皋陶謨》:「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機。」指帝皇每天處理紛繁的政務。《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相國、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綬,掌丞天子助理萬機。」可見,一般人是不能隨便用這個詞的。

皇帝「理天下」是可以的,其他人怎麼可以「理天下」、「理萬機」呢?從這個角度上說,敬新磨揍李存勖是沒有錯的,而李存勖也似乎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理天下」、「理萬機」不是什麼人都能叫的,所以,他重賞了敬新磨。但是,他並沒有因為這一記耳光汲取到什麼。

和老婆一起做生意把生活當戲演

五代十國女子(影視)

李存勖是一個很聽老婆話的人,他的皇后劉氏權力極大,他不但縱容劉氏幹政,還和劉氏一起「做生意」,甚至連販運倒賣柴火果蔬這樣的事都幹(《資治通鑑·後唐紀二》:皇后生於寒微,既貴,專務蓄財,其在魏州,至於薪蘇果茹皆販鬻之)。同時,二人均很吝嗇,夫唱婦隨,一同聚斂錢財。

公年926年,遇到了饑荒年,《資治通鑑·後唐紀三》:是歲大飢多流亡,租賦不充,道路塗潦,漕輦艱澀,東都倉廩空竭,無以給軍士。朝廷發不出軍餉,士兵家屬們只能只能以野菜充飢。冬天,很多人被凍餓而死,一些軍士甚至被迫典賣妻兒。

其後,軍中發生動亂,一時間流言四起,對朝廷非常不利。面對此情此景,宰相率百官上表,請李存勖開內庫賑災。李存勖把這事兒答應了下來,但回家卻做不了老婆劉氏的主。劉氏對他說:「我倆一起打天下,雖說靠的是武功,但卻是天命。所以,什麼事都是老天爺說了算,人能幹什麼呀!」(吾夫婦君臨萬國,雖藉武功,亦由天命。命既在天,人如我何)硬是捨不得拿出錢來賑濟百姓,還假惺

惺地拿出自己的梳妝用具以及兩個銀質的洗臉盆,與三位年幼的皇子送到宰相面前,哭著說:「我們就剩這點家當了,您就讓他們拿去籌備軍餉吧!」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把宰相給嚇退了。

匪夷所思的是,老婆劉氏在演這場戲時,李存勖竟然伸長了耳朵躲在屏風後面偷聽。今天,人們不知道,宰相退下後此二人的表情,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把生活當戲來演了。雖然沒有人再問「李天下何在」,也無人再抽「李天下」下的耳光了,但作為日理萬機的皇帝這種「平靜」卻是暫時的。

曾親自抒寫軍歌終卻難振奮軍心

今日戲劇表演藝術家

可能是李存勖愛唱戲的原因,多少懂得一些文藝宣傳的作用,據說,他曾親自創作過一首軍歌,但很可惜沒被流傳下來。他說:「至於入陣,不論勝負,馬頭才轉,則眾歌齊作。故凡所鬥戰,人忘其死,斯亦用軍之一奇也。」他想通過讓將士們高歌,在戰鬥中英勇殺敵、捨生忘死,進而達到出「奇」制勝的效果。有人說,如果他寫的軍歌流傳下來,可能會是中國歷史上最典型的戰歌,但這說法恐怕很難成立。

我們不能指望一個愛唱戲又把生活當戲演的吝嗇之人寫出什麼好作品,即使能寫出,但僅靠歌聲也是不行的,而事實也恰恰證明了這一點。公元926年2月,貝州譁變,3月,李存勖親自率軍東徵,欲坐鎮汴州指揮平叛。但譁變軍隊已搶先佔據汴州。李存勖知道局勢已不可挽回,只好下令回師洛陽。

這一路上,李存勖反覆對士兵們說:「你們跟我好好幹,回去我重重地賞你們。」但已為時太晚,已經沒人相信他了,大家沿途逃散過半。李存勖只有抹眼淚的份兒了。

《舊五代史》:「帝過罌子谷,道路險狹,每遇衛士執兵仗者,皆善言撫之曰:『適報魏王繼岌又進納西川金銀五十萬,到京當盡給爾等。』軍士對曰:『陛下賜與大晚,人亦不感聖恩。』帝流涕而已。」

同年4月,李存勖便死於亂軍之中,只活了43歲。他的伶人朋友們善友用樂器覆蓋在他的身上,將他火化了(縱火焚屍)。對此,朱元璋笑他說:「所謂李天下者,其斯人歟?上下之分瀆至於此,安得不亡?」意思是他把上下級關係弄成了這樣子,哪有不亡的道理。

然而,在李存勖的身上絕對不止上下關係這一問題,司馬光說他懂得用兵之術,卻不懂天下之道(誠由知用兵之術,不知為天下之道故也)。啥是個天下之道呢?一百個人可能有一百個答案,但一百個答案卻只有一個意思:生活不是演戲,想讓大家唱起歌來好好幹,就得讓大家吃飽肚子。(文/路生)

今日鄉村戲臺

相關連結:中國古代經典軍歌

秦:「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與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漢:「批鐵甲兮,挎長刀。 與子徵戰兮,路漫長。同敵愾兮,共死生。 與子徵戰兮,心不怠。踏燕然兮,逐胡兒。 與子徵戰兮,歌無畏。」

南北朝柔然汗國:「茫茫瀚海,親親我家。滾滾塵土,悠悠我穴!朗朗乾坤,男兒熱血,浩浩蒼穹,佑我柔然!」

唐:「風飛兮旌旗揚,大角吹兮礪刀槍,天蒼蒼、野茫茫,藍天穹廬兌獵場,鋒鏑呼嘯虎鷹揚!」

宋:「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

明:「萬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與義兮氣沖斗牛!」

清:「於斯萬年,亞東大帝國!山嶽縱橫獨立幟,江河漫延文明波。揚我黃龍帝國徽,唱我帝國歌!」

大漢將軍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歡迎關注作者更多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最喜歡演戲的皇帝,給自己取藝名,最終還是死在戲子的手裡
    作為開國皇帝,李存勖居然公然擴充宦官「帝龍潛時,寺人數已及五百,至是合諸道赴闕者,約千餘人,皆給賜優贍,服玩華侈,委之事務,付以腹心。」看見沒「付以心腹」這實際上就是讓早在唐昭宗天復年間就已經被朱溫徹底剷除的宦官勢力重新死灰復燃,但凡對中國歷史有一點了解的,都知道宦官這個群體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群體。
  • 這小孩剛剛挨了一頓揍
    這小孩剛挨過了一頓打,現在聽話多了。由於疫情防控,這個寒假,實在太長了。他跟我,幾乎每天都要結下好幾個梁子,娘兒倆的江湖,早就該掀起一場惡戰。他爸爸,今晚上手起棍落,敏捷利索,帥呆了,酷斃了!現在,這小子對我言聽計從,但他對我說,等他長大了,也要打爸爸。看來,這註定是一場持久戰。我倒不是覺得可笑,只是意識到,育兒真是一個難題,真不是餵飽了穿暖了養大了那麼簡單。
  • 搞笑GIF:我爸隔三差五就偷拿點錢,我隔三差五就挨頓揍
    家裡有礦啊,這樣用面膜簡直太浪費了 如果你覺得自己不夠好,愛你的人可能希望你看看這個....
  • 男子將鞋放空調底下曬,卻因腳臭挨了頓揍?男子直呼:太委屈了!
    河南一男子因為腳臭竟然挨了舍友一頓揍,事件被曝光到網絡上之後,被打男子姬先生感到自己著實委屈。姬先生告訴記者,自己想到過一萬種被打的理由,但絕對想不到會是因為腳臭的問題。據悉,姬先生在一家水泥廠上班,工廠配備的是多人宿舍,前幾天舍友不在,於是他將堆積的鞋子翻找出來洗一洗,為了讓鞋子能夠幹得快一點,他就把鞋子曬在了宿舍的空凋底下。當天晚上八點多舍友回來之後,第一時間就發現了空調底下的鞋子。
  • 見到自家狗被打,貓咪衝過去就是一頓揍:只有我能欺負!
    見到自家狗被打,貓咪衝過去就是一頓揍:只有我能欺負!見到自家狗被打,貓咪衝過去就是一頓揍:只有我能欺負!接下來就和我看看吧。呆萌的貓咪在面對熱情的狗子時,也展現出了一副不耐煩的樣子,但是狗狗卻絲毫不介意,仍然是一個勁地往上貼,把貓咪惹急了眼,一場大戰也是不可避免,但是勝出者往往都是貓咪,誰讓狗子是在讓著它呢,雖然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動物,但是相處的時間長了,也會產生感情。
  • 古代的印、章、璽?為何不能亂用?
    古代的印、章、璽?為何不能亂用?說起古代的時候,人們是怎麼樣辨別對方的身份是不是尊貴的呢?不像是我們現在大家在網上一看,就知道這個人怎麼樣,因為,古代的時候,沒有現在這麼好的裝備,所以,自然他們也不能用這種方式了,那麼,他們是用什麼的方式呢?其實,就是我們大家都知道的他們佩戴的東西,就是表示他們身份的,還有就是,大家知道嗎?以前的時候,印,章,還有璽這三個東西可不是誰想用就可以用的,是有規定的,為何不能亂用?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說他們三個的區別。
  • 謝詠老師談,怎麼給自己取藝名或者筆名
    謝詠老師談,怎麼給自己取藝名或者筆名,如何給自己取一個好藝名,如何取一個適合自己的藝名?謝詠老師姓名學談,如何根據生辰八字取個藝名旺財運?由於改名手續太過繁瑣,所以一般來說對於一些不怎麼好聽的名字大家也不會特意的去換掉,於是他們都會改名或者是取一個藝名,這種做法也是比較管用的,很多人都因此而大火起來了; 所謂藝名其實就是真名以外的一個常用名,是方便工作、學習和生活的一個稱謂,這個名字比較靈活,可以使用在工作上,也可以在朋友中傳播;可以帶姓氏,也可以拋開姓氏,但是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結合個人生辰八字五行,
  • 正史中的古代鬧婚陋習:貴婦鬧洞房惹惱皇帝,被嚇得十年沒敢露面
    一提起鬧洞房,可能很多已婚的朋友都心有餘悸:這幫傢伙,真能把人折騰個半死!如果真是為了增添喜慶氣氛,跟新郎新娘開一些善意的玩笑,什麼咬蘋果吹氣球猜謎語,都無傷大雅。但是如果鬧得太過分,那可能就要大煞風景甚至鬧出人命。
  • 挨了父親一頓打後,10歲男娃開捷豹上高速狂奔250公裡!
    近日江蘇蘇州10歲男孩龍龍(化名)挨了父親一頓打後竟偷偷開捷豹車離家出走點擊視頻了解詳情▼▼10月21日上午,一名10歲的男孩開車進入了滬蓉高速芳茂山服務區北區近期,因龍龍的考試成績滑坡嚴重和生活中不注意衛生,20日上午父親錢某忍不住打了他一頓。錢某說,事後自己也意識到了教育方式不妥,但沒有感覺到孩子有異樣。但第二天一早,錢某卻發現兒子不見了。錢某立即到處找人,在此期間還發現自己的兩把汽車鑰匙都不翼而飛,錢某十分擔心兒子被拐走了。
  • 古代皇帝為什麼與叔叔是仇人,與舅舅卻是親上加親呢?
    在古代當皇帝,可以掌握大權享受無數人豔羨的榮華富貴,穿上龍袍登上皇帝的寶座,這也是令無數人嚮往的。由於古代皇帝的至尊無上,也是一門高危的職業,皇帝由於處理國家政事不僅日理萬機身心疲倦,而且要防止身邊的人,如皇帝的兄弟、叔叔、外戚、權臣、太監,甚至自己的老婆(如武則天)等奪走自己的權力,活著可謂是戰戰兢兢!
  • 取個藝名,就能逆天改命嗎
    千葉真一,也就是中國觀眾熟悉的《風雲雄霸天下》裡的「雄霸」,他和第二任妻子生育的二兒子前田鄉敦,近日被日本媒體《女性自身》曝出以藝名「真榮田鄉敦」出道的消息。至此,千葉真一和兩任妻子生育的一女二子全部進入日本演藝界,一家人成為日本演藝界藝名最多的一家。
  • 濱州:挨了父親一頓打 14歲女孩選擇離家出走
    原標題:挨了父親一頓打 14歲女孩選擇離家出走  魯北晚報訊 14歲的燕子(化名)就讀於博興縣某中學。今年春節期間,她因為家庭瑣事挨了父親一頓打,為此她感覺到很委屈,並多次向姐姐表達了要離家出走的想法。期間,她多次與廣東東莞的一個手機號碼聯繫,計劃到東莞當童裝模特。
  • 因為不吃肉,我揍了孩子一頓,但他還是不吃
    好說歹說,小夥子都不吃,讓他嘗試著放到嘴裡嘗嘗味道,一進嘴裡就開始乾嘔,然後吐出來了,試了好幾次都這樣,他徹底拒絕了。孩子爸爸說,這不行啊,再這樣下去還掉體重怎麼辦?如果他不吃,咱們要不揍他一頓,說不定他受不住就吃了呢。我想了想,之前家裡從來沒有因為他不吃某樣東西而揍過他,說不定這個方法有效。
  • 爆笑故事:把班主任的兒子堵住揍一頓,誰知班主任計謀更勝一籌!
    要是看見二表哥打架,直接抓著棍子攆到二表哥在校園裡轉圈跑,此時二表哥心裡別提有多委屈了,也不敢回家告狀,要真說出原因,估計還得挨老爹一頓揍,忽然二表哥想起四姨夫的兒子正在讀小學,於是牛勁來了,惹不起大的,難道還打不過小的嗎?
  • 藝名真名傻傻分不清楚,如何取一個簡單洋氣的藝名?
    有時候無論是明星,還是個人或是團隊,經常對外號稱自己的藝名,而隱藏真實姓名。這也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可能是公開了真實姓名會對自己的現實生活以及家人帶來侵擾,所以用藝名更方便一點。不僅如此,隨著全民直播的火熱,不少主播也開始用藝名代替自己的真名。
  • 直播的藝術 抖音主播如何取藝名
    抖音上很多新人主播不知道如何給自己取藝名,在這裡,小編就簡單的來說一下吧。
  • 伯賢原本叫「關羽」:SM藝人曾被老闆取奇葩藝名,聽完笑翻天
    Tony AnH.O.T 成員 Tony An,自小在美國長大,18 歲才回韓國從事演藝工作,但在出道前,李秀滿卻打算為他取個藝名叫做「醃黃瓜」,因為認為他散發的清爽氣息跟黃瓜很像,但這個名字當然遭到強烈反對,所以最後才決定就用 Tony 的本名 Tony An 。Tony An 可是 H.O.T 的人氣成員,迷妹都會呼喊他:「Tony!Tony!」
  • 皇帝打獵糟蹋農田,縣令勸阻被問斬,戲子另類勸諫效果奇佳
    勸諫皇帝不要胡作非為也是一門學問,勸不好往往就會把自己搭進去,需要古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中牟縣令看到皇帝帶頭糟蹋百姓莊稼於心不忍,急忙到李存勖面前為民請命勸誡皇帝,莊稼乃百姓根本,是一年生活的希望,要求皇帝約束自己的行為體恤百姓。李存勖本是遊牧沙陀人,縱馬馳騁是其天性,五代亂世李存勖打仗總會衝鋒陷陣,以他的勇武帶動士氣,消滅了老對手朱溫建立的後梁。
  • 快手主播如何取藝名 快手主播怎麼用名字吸引觀眾
    很多玩快手的朋友都不知道快手是主播如何取藝名,其實這種問題大部分新人主播都遇到過,接下來給大家盤點快手主播怎麼用名字吸引觀眾的解決辦法。
  • 古代熊孩子的結局:太子讀書不用功,老師告狀後,皇帝一招解決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由於古代皇帝特殊的身份地位和生活環境,極高的權力,賦予了皇帝對他人性命的隨掌控,隨便一點小事、或者是皇帝一個心情不定就可能讓身邊的人喪命。不僅臣子,有時連皇帝的親生兒子都難以倖免,可謂「伴君勝伴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