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什麼樣的學術論文才是有效發表

2020-12-16 一式無憂

學術論文的寫作與發表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研成果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也是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的重要標誌。學術論文就其本義而言,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或觀測性上具有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新見解和知識的科學記錄,或是某種已知原理應用於實際中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學術論文發表的主要目的在於公開傳播和交流其創新性科研成果或學術見解,促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應用。不過,達晉編譯在這裡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一篇論文發表後在一定時間和範圍內沒有引起專業同行或社會的任何反響,就難以體現出其學術價值和實際意義。

根據科學編輯委員會的定義,一篇有效發表的科技論文應該將足夠多的科技信息首次公布出來,以便科技同行們可以獲取科技成果,重複科技實驗,評估科技過程。也就是說,有效發表首先是具原創性的科技成果的首次發表;其次必須是以能為科技同行重複和檢驗的方式發表;第三必須是發表在能為科學界獲取的期刊或其它形式的出版物上。其實質是論文發表必須關注應有的發表效果或效益,具體而言,可以認為主要是指學術引證效益和實際應用效益。

從上面的定義可見,有效發表的必要條件是所發表論文具有原創性或創新性內容,並必須具備足夠的科學信息使同行能夠重複、檢驗或評估。這是因為只有具有原創性或創新性內容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科技成果,才能引起同行關注,才值得同行檢驗或評估;同時,只有具備足夠的科學信息使同行能夠得以重複、檢驗或評估,才能確認其科學性、可靠性和科學價值。在此必要條件下,其充分條件是首次發表且發表的刊物能為專業同行關注並方便地獲取,以利與真正的專業同行進行學術交流。而相反,內容缺乏創新性或聲稱創新但無法為同行重複和檢驗的發表,以及重複發表,或者不在專業同行關注的正規刊物上的發表,都是無效發表。

眾所周知,科技人員在績效考核、成果獎勵、職稱評定或學位申請時,都要求發表一定數量的學術論文,並要對其論文質量水平進行認定。追求學術創新,發表高水平、有價值的科學論文,以得到學術界和社會的承認,進而獲得相應的學術地位本在情理之中,無可厚非。但論文發表絕不應僅僅是為了項目結題、績效考核,更不能只是為評職稱、拿學位、爭項目。在一些學者心目中,發表論文即意味著獲取職稱、學位、榮譽、獎金或經費。這些所謂的學者不是不講發表的有效性,但其有效發表的理念是扭曲的,其關心的只是在何種等級、何種名目的期刊上發表論文對學位申請、職稱評定以及課題申報或獎金分配算數或有效。

論文的有效發表取決於發表動機和發表行為。發表動機、發表行為、發表效果是密切相關的。論文發表的基本動機和目標應該是報導具有創新性的科研成果以及獨到的學術觀點和見解,爭取學術界的承認,與同行交流切磋,或接受同行質疑使其進一步修正、完善,或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作者、編輯、審稿專家以及科研管理人員都要樹立正確的論文意識,強化創新意識、 科學發現發明的優先權意識、學術交流意識、質量意識和責任意識,而相應地淡化功利意識,更切忌唯利是圖、不擇手段。

負責任的發表才有可能成為有效發表。論文作者和期刊編輯都應注重論文發表的綜合效益,把確實具有創新內容和學術交流及應用價值的研究成果作為發表的唯一訴求;要對發表論文持審慎負責的態度,並在科研、寫作、投稿、審稿以至於發表等各個環節都嚴格遵守學術規範,力爭使能為同行傳遞新的科技信息、引發學術交流並促使成果轉化應用的論文發表,以獲得積極的學術影響和社會效果。

相關焦點

  • 學術論文的寫作與發表
    寫論文是每名研究生的必備技能。寫好論文,及時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總結出來,有助於研究生能力的提升。那麼,如何寫好一篇學術論文?期刊編輯又會喜歡什麼樣的文章呢?本篇就為您一一解讀。論文是學術交流的媒介,是相關研究依賴的重要基礎,也是進入學術圈大門的鑰匙。期刊編輯喜歡什麼樣的文章學術期刊是學術圈的大門,只有被學術期刊錄用刊出,你的研究才在一定意義上獲得了認可。那麼,如何獲得期刊編輯和審稿人的青睞呢?
  • 什麼樣的文章才算是一篇合格的學術論文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工作的需要,越來越多的人涉及到學術論文的應用寫作。學術論文是依託某種理論或藉助查閱文獻資料,在理論上進行構想、探索,提出策略性思考,或對某一理論問題進行思辨性思考的論文。對於什麼樣的文章才算是一篇合格的學術論文,達晉編譯認為至少要具備以下五個特徵。
  • 怎樣才算成功發表一篇學術論文
    如何發表論文,如何成功發表論文,像我們的各大高校、各個單位對於這一塊要求頗為嚴格,不僅要發表論文,還要發表上正規的學術期刊,並且需要在網上查詢到。我遇到過很多朋友問過我這個問題「單位要求發表一篇學術論文,我不是很明白該選擇什麼樣的刊物」。
  • 論文發表有什麼作用?它既是對研究的學術問題進行探討的一種手段
    論文發表有什麼作用?每一位找到阿魚編輯工作室的作者,肯定都有自己的一份緣由。一)發表論文的過程1.發表論文的過程投稿-審稿-用稿通知-辦理相關費用-出刊-郵遞樣刊一般作者先了解期刊,選定期刊後,找到投稿方式,部分期刊要求書面形式投稿。大部分是採用電子稿件形式。2.發表論文審核時間一般普通刊物(省級、國家級)審核時間為一周,高質量的雜誌,審核時間為14-20天。
  • 論文發表怎麼才算是有效的?
    我們在評職稱的時候,發表論文怎麼樣才算有效的,怎麼才算是無效的呢。今天我們就來重點說說這個情況,避免發表之後,卻沒有任何效果。期刊的正規性:正規的期刊必須是在總署可查的,擁有雙刊號齊全,也就是ISSN和CN這種,如果沒有這些那麼肯定不是正規期刊,當然發表了也是沒有作用的。期刊的收錄:一般我們在評審的時候,評審文件會有明確規定,要求上什麼網,比如國內常見的知網、萬方、龍源,維普。
  • 學術論文寫作與發表的幾個問題
    學術論文寫作與發表的幾個問題在高校,寫作、發表學術論文幾乎是每位專業人員畢生都要做好的基本功課。
  • 學術探討與對話:中英文法律論文的比較
    下文是本次學術談話的記錄:(聲明: 此次對話為一次學術探討,對話內容僅代表個人的觀點。)傅攀峰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研究領域為國際私法、國際仲裁、比較法。曾擔任《武大國際法評論》《中國國際私法與比較法年刊》編輯。
  • 碩士不用發表"學術論文"?中傳媒:取消碩士畢業與學術論文掛鈎
    改革中提到碩士研究生畢業不再與發表學術論文掛鈎。研究生不用寫論文了?注意:這裡指的是「學術論文」,不是畢業論文,畢業論文該怎麼寫怎麼寫。什麼是學術論文呢?學術論文是指在專業學術期刊或者會議上發布的學術論文。鼓勵科研學術創新,意在推動學術的發展。
  • 研究生畢業發表學術論文到底有沒有必要
    為了更好地說明問題,有兩個問題必須先搞清楚:研究生畢業發表學術論文到底有沒有必要?研究生教育的特點如何來體現?要回答第一個問題是很難的,因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從大多討論的情況看,他們認為「逼」研究生發表學術論文既增加了研究生學習的負擔,製造了大量學術垃圾,同時還養活了一大批越辦越差的所謂學術期刊。後兩點我是贊同的,說要求研究生發表學術論文增加了其學習負擔我認為並非實情。
  • 科學網—全面取消學術論文發表要求應慎重
    但是,對於學術博士而言,除了藝術、文學等極其特殊的學科外,大多數學科學術博士生(包括體育學)的培養目標是為了進行人類知識的積累,需要為人類知識的進步做貢獻,所以不宜全面叫停學術論文的發表要求。 其原因如下。首先,發表學術論文不但是一種學術研究的訓練,而且是一種學術貢獻。有人會說做學術並不等同於發表學術論文,筆者當然認同這一言論。
  • 學術論文:發表動機與行為規範
    對科技工作者而言,「學術論文」一詞的份量是不言而喻的。目前,科研人員在任期考核、職稱評定、職務晉升、學位申請、院士評選以及獎金待遇分配時,對其發表論文的數量和質量都有一定的要求。而各種學術不端行為和學術腐敗也都與論文發表直接或間接相關。
  • 發表論文的你,知道什麼是學術期刊嗎?
    提到期刊,可能我們首先想到的是《讀者》、《青年文摘》、《意林》這些面向大眾發行的讀物,此類期刊收錄的一般都是通俗易懂的故事、散文、人文採訪等文章,適合大眾閱讀,是非學術期刊。而學術期刊則與此不同,它是一種經過同行評審的期刊,發表在學術期刊上的文章通常涉及特定的學科。學術期刊展示了研究領域的成果,並起到了公示的作用,其內容主要以原創研究、綜述文章、書評等形式的文章為主。顧名思義,「學術期刊」就是用於學術研究的期刊,刊登各專業的研究者的學術論文,記錄、公布他們的研究成果。
  • 期刊發表對學術論文格式的要求
    好多作者想發表一個學術期刊,可是對於論文這一塊怎麼個格式卻不知道。那麼今天小編就來告訴你期刊發表論文大概說什麼樣的格式吧,有什麼細節需要你注意的,這樣就可以減少部分不必要的麻煩。四:前言[前言]加粗,字體比正文大一號,前言或引言,通常為整個論文的開始,就相當於開場白,也是為了引出下文的一個重要環節。但是一般情況下,前言或引言基本被作者忽略不計。因為這個可有有可無,具體看個人習慣吧。
  • 學術論文發表|cns期刊是什麼?
    可能很多國內作者對這個國際期刊不是深了解,可能對著這個cns是屬於什麼類型也不清楚,這其實對於我們在國際期刊上論文發表論文是不利的,cns其實就一個英文的縮寫,其實這是三個刊物字母的的首字母,全名是:cell nature science,cns則是國際最高的《細胞》《自然》和《科學》的一個學術雜誌,cns並不是一大類期刊,而是說的這三個刊物。
  • 學術期刊論文發表字數要求
    論文投稿的幾種方式1、對於剛進大學的大學生來說,可能對於發表論文的事情,感覺離他比較遙遠,但是你可以再自己在低年級的時候就對論文發表進行一定的了解,這樣就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發表出比較好的學術論文。現在學術型論文還是相對於其他論文比較有優勢,對於學術性論文是關於相關的,或者是同一個事物的,這種長遠考慮是比較有優勢的。
  • 學術期刊綜述類論文中的語篇言據性探討
    綜述類論文是學術期刊一種重要的學術論文類型,是作者在廣泛佔有大量相關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綜合介紹、分析、總結、評論某一專業或學科領域國內外一個時期以來的研究成果、發展水平和總體趨勢,並表明作者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對未來發展作出預測,提出富有創見性和建設性的意見與建議,具有綜合性強、信息量大
  • 在什麼樣的期刊上發表論文比較有影響力呢?
    相信對於很多的學者們來說,在發表論文的時候都是會想要自己的論文能夠有特別大的影響力的吧,但是你知道嗎?想要自己論文有價值,選擇的期刊是有很大關係的,那麼在什麼樣的期刊上發表論文比較有影響力呢?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來全面了解一下。
  • 發表istp論文的學術價值高嗎
    很多在職人員或者在校生需要發表國際核心論文的,很多作者也想要發表istp論文,但是他們並不清楚發表istp論文學術價值高不高? istp是比較權威的檢索庫,自然價值很高,而且收錄的多是一級刊物,徵收的也多是同一學科在國內具有權威影響的核心刊物上發表的論文。
  • 發表學術論文 牢記五個不準
    原標題:發表學術論文 牢記五個不準   本報北京12月3日電 (記者丁雅誦)近日,中國科協、教育部、科技部、衛生計生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學基金會七部門聯合印發《發表學術論文「五不準」》,堅決抵制「第三方」代寫、代投、修改等學術不端行為,並要求各有關單位建立學術不端行為調查處理機制,對違反「五不準」的行為視情節作出嚴肅處理,將處理結果報上級主管部門備案
  • 陸金喜學術論文發表在著名的陶瓷類專業學術期刊——《陶瓷學報》
    這是繼建盞燒制匠人李達老師《論鷓鴣斑建盞》獨著論文刊登《陶瓷學報》二十年後,建盞燒制匠人陸金喜再次以「曜變建盞」為核心內容於《陶瓷學報》發表的獨著論文。陸金喜的曜變建盞作品還被《陶瓷學報》引做期刊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