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論文的寫作與發表

2020-12-12 愛學習的號蘇

寫論文是每名研究生的必備技能。寫好論文,及時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總結出來,有助於研究生能力的提升。那麼,如何寫好一篇學術論文?期刊編輯又會喜歡什麼樣的文章呢?本篇就為您一一解讀。

發表論文的目的

法拉第說過,有益的研究有三個必要的步驟:第一是開始;第二是結束;第三是出版。發表論文可以是為了畢業,可以是為了評獎、評獎學金,可以是為了基金結題,也可以是為了職稱評審……論文的應用面非常之廣。對於科研人員來說,發表論文主要是提升自己在這個領域的影響力。論文是學術交流的媒介,是相關研究依賴的重要基礎,也是進入學術圈大門的鑰匙。

期刊編輯喜歡什麼樣的文章

學術期刊是學術圈的大門,只有被學術期刊錄用刊出,你的研究才在一定意義上獲得了認可。那麼,如何獲得期刊編輯和審稿人的青睞呢?主要是這幾方面:

編輯關心的是期刊的影響力,衡量期刊影響力的重要指標是影響因子和被引頻次。編輯喜歡被引用次數多的文章。審稿人關心稿件的創新性和學術性,即是否對該領域已有成果起到填補作用。期刊一般不願刊登零引用率的文章,編輯會定期分析每篇文章的引用情況。一個研究結果只有在被別人使用時才有意義。而想被別人使用,文章必須能引起其他科學家的興趣,這就要保證其他人能看懂並能重複再現你的結果。只有可以被理解的研究才會被重複,也只有可以被再現的工作才能導致別人的引用和跟蹤。而你的論文被引用的數量,常常用來衡量你研究的影響力,從某種角度來說,寫作就是把你的工作成果推銷給其他科學家。

學術論文的特點

總的來說,學術論文應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內容應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新、有所前進,而不是重複、模仿、抄襲前人的工作。發表出版的目的是傳播某一領域的新進展、新成果和新技術。

理論性或學術性

僅僅是說明解決了某一實際問題,講述了某一技術和方法,從學術性上來講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從理論上加以總結與提高,只有上升為理論,才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創新性和獨創性

論文所報導的研究成果應具有獨創性、有新意,是指前人沒有做過或沒有發表過的「發明」、「創造」,而不是重複別人的工作。如是模仿的,應是仿中有創;如是老問題,應老中有新,沒有新的觀點、見解、結果和結論,就不稱其為學術論文。

科學性和準確性

真實性:論文取材是否確鑿可靠、客觀真實,實驗結果是否忠於事實和原始資料,有無弄虛作假、浮誇失實、剽竊、抄襲。再現性:論文所用的實驗對象、方法、器材、步驟所得出的實驗結果,以及由此導出的結論,能否經得起他人在相同條件下重複再現。準確性:數學公式的假設合理、推理有據,推導嚴密,結論科學而合乎邏輯,具有理論和實踐意義。邏輯性:論文結構嚴謹,層次清楚,說明透徹,概念清晰,判斷得當,推理合乎邏輯,論據充足,論證有力。公正性:一是指審稿人對被審論文要作出實事求是、公正的評判,不徇私情;二是指作者在論文中要客觀的、實事求是的評價自己和別人的工作,對實驗研究的結果如實反映,不任意取捨,不摒棄偶然現象。規範性和可讀性

在技術表達方面,包括名詞術語、數字、符號的使用,圖表的設計,計量單位的使用,文獻的著錄等都應符合規範化的要求。一篇論文失去了規範性和可讀性將嚴重降低它的價值,有時甚至會讓人懷疑它的研究成果是否可靠。以合乎邏輯的方式表述作者的思想,讓讀者能夠得出與作者相同的結論。以最佳的表現形式呈現作者的材料,向讀者提供清晰的信息。可讀性差,沒人願意讀,因此就不會引用;可讀性差,編輯和審稿人不願意讀,你就失去了發表的機會。學術論文的結構

前置部分

題名(中英文):是論文的總綱,是最能反映論文特定內容最恰當、最簡明的詞語的邏輯組合。它應該:

準確得體簡短精煉(一般不超過20字)可加副標題便於檢索容易認讀(避免數學公式、化學結構式、非共知的縮略詞等)儘量不用標點符號作者:真實姓名,不用筆名;多個作者以貢獻大小排列;執筆者通常排在首位;應標明作者工作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編;不同單位或多個單位用上標數字標出。署名人應:

參加過本項研究的設計或開創工作,如後期參加工作,則必須贊同原來的設計研究。參加過論文某項試驗或觀察等取得數據的工作。參加過數據分析,並從中推導出部分結論。參加過論文撰寫。閱讀過論文全文並同意發表。注意作者數量限制。

作者署名及單位信息示例

摘要:以提供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準確的記述文獻重要內容,是對文獻內容精確和扼要的表達。摘要的類型有:

報導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報導-指示性摘要摘要中應省略「本文」、「作者」、「我們」等主語,不要交代背景,更不要闡述一般性知識,不做自我評價,不與其他研究比較,不用非公知公認的符號和術語,不分段。

關鍵詞:是論文的檢索標誌,是表達文獻主題概念的詞彙。關鍵詞應:

從題目、摘要和論文中提煉列出3-8個

摘要及關鍵詞示例

主體部分

引言:主要交代研究的理由、目的和意義。並應:

儘可能清楚的提出所研究問題的性質和範圍對有關文獻進行評述闡述研究方法以及選定這種方法的理由闡述研究的預期成果及作用意義引言不要介紹人所共知的普遍知識,不要推導基本公式,不要誇大論文的意義,不要使用套話,如「才疏學淺、多多指教」等。

正文:是論文的核心部分,論點、論據和論證都要在這部分展開闡述。由於涉及的學科、選題、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工作進程、結果表達的差異很大,正文的寫作差異也很大。但總的思路和結構安排應當符合「提出觀點,通過論據對論點加以論證」的要求。以試驗研究型為例:

理論分析。應包括論證的理論依據,對假設及其合理性的闡述,對分析方法的說明,前提條件、分析對象、分析方法、計算過程的敘述。材料與方法。應交代試驗材料的名稱、來源、性質、數量、選取和處理方法;闡述必須清楚、具體,如採用前人成果,應註明出處,如是作者首次提出的,應詳細說明,必要時可配圖、配照片。結果與分析。這是論文關鍵部分和價值所在,應以繪圖、列表等手段整理試驗結果,通過數理統計和誤差分析說明結果的可靠性、再現性和普遍性,進行試驗結果與理論分析的比較,說明結果的適用對象和範圍,分析不可預見的現象和數據,檢驗理論分析的正確性。討論。討論的目的在於闡述結果的意義,說明與前人結果不同的原因,根據研究結果繼續闡發自己的見解,要指出自己成果與前人成果的異同,討論尚未定論之處以及與預想相違的結果,提出存在的問題和進一步研究方向,重點突出新發明、新發現,說明研究結果的必然性或偶然性。結語。結語主要是指出研究結果說明了什麼問題,得出了什麼規律性的東西,解決了什麼理論或實際問題;對前人有關本問題的看法做了哪些檢驗,哪些與本研究結果一致,哪些不一致,作者做了哪些修正、補充、發展或否定;不足之處及下一步工作建議。致謝。感謝工作中給過幫助的人,按貢獻大小加以說明;提及經費來源。參考文獻。應是自己閱讀過,與本論文關係較為密切,有啟示作用的;應是已公開發表的,最新的、必要的。如何選擇合適的期刊投稿

期刊的分類

第一級:Nature》、《Science第二級:SCIEI第三級:核心期刊(源期刊)第四級:普通期刊

核心期刊種類

期刊選擇的原則

分開層次:論文撰寫完成後,甚至在撰寫以前,就可以根據研究成果的不同性質、不同分量,將論文分成不同的層次,然後選擇不同性質、不同層次的期刊分別投稿。保住重點:根據自己需要發表論文的最低篇數和最低層次,將論文投向不同的期刊。將水平較高的文章投向基本滿足要求且發稿速度較快的期刊。在保證最基本需要的情況下,將其他水平較高的文章投向水平更高、影響力更大的期刊以尋求突破。專業相關度高:參考文獻是體現相關性的重要指標。

投稿

在初步確定目標期刊後、正式投稿前,花點時間研究一下自己投稿的「對象」,這是避免碰壁的最好方法。每一種期刊都有自己的發稿重點、有自己的特色欄目,重點學科或者重點方向的論文錄用率往往會高於一般學科和方向的論文。如果研究準確,投稿論文正對期刊胃口,不僅命中率高,發表的速度也快。

投稿前準備

一篇好的學術論文其實是作者反覆修改錘鍊的結晶,它凝聚了作者的辛勤勞動與智慧。論文寫作完稿後,投稿是發表環節的第一步,論文能否順利發表,投稿前的準備必不可少。也就是說,論文寫完後不要急於投稿,要把論文存在的不足及格式進一步調整完善,進而提高命中率。主要有兩個建議:

多讀幾遍。自己多讀幾遍,也可以請同學、同事、朋友、老師們讀一讀,提提意見。仔細檢查。是人就會出差錯,完成初稿後將文章放置幾天,使自己寫作時興奮、緊張或煩躁的情緒緩解後,再仔細檢查文章,對文章框架、創新點、行文的合理性進行反思或必要的完善。再問自己幾個問題:

有沒有嚴格按照目標期刊投稿須知修改論文?參考文獻是否全面?還有沒有語句不通、錯別字等低級錯誤?如果沒有問題,就可以進行投稿並等待消息了。

審後修改

認真對待審稿意見

幾乎所有的稿件都需要修改。退改是編輯或審稿人與作者之間的一種交流,對作者而言,只有換位思考、認真面對,才有助於論文的順利發表。不要因審稿意見尖銳而生氣。退修後不一定能夠錄用。修改後應附修改說明。對於你認為不合理的審稿意見,可以進行合理的、有依據的、禮貌的反駁。切忌意氣用事。退稿不是世界末日

每個作者,包括許多著名科學家,都經歷過退稿。找出原因,做好總結。重新評估自己的論文,做好改投它刊前的修改。重視稿件處理流程中的每一個環節

不管是在論文投稿的哪一個環節,只要還未確定錄用,作者就應該按照編輯或審稿人的指示認真做好論文的完善。做好細節的管理,儘量使文章做到「看上去對,讀起來順,想一想信」。

稿件處理一般流程

避免學術不端

一稿多投抄襲、剽竊捏造、偽造數據不實參考重複發表……

相關焦點

  • 學術論文寫作與發表的幾個問題
    學術論文寫作與發表的幾個問題在高校,寫作、發表學術論文幾乎是每位專業人員畢生都要做好的基本功課。
  • 學術論文寫作與發表:青年教師發展必不可少的一環
    學術論文寫作與發表作為科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研成果的主要表現性質之一,也是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的重要標誌,全面掌握學術論文寫作與發表方法,對提高青年教師綜合素養至關重要,同時也是青年教師發展必不可少的一環。文無定法,學術論文的寫作應該遵循同歸而殊途、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原則。
  • 《機械工程學報》圖書出版 | 《SCI/EI學術論文寫作與發表攻略》
    ,涉及寫作者、審稿專家、雜誌編輯部等,困擾著無數年輕學者和研究生,一篇文章從寫作到發表,溝通不暢、發表時間長的事情也時常出現,其中心酸不言而喻。但對有些人,論文高產,一年可以發表多篇高水平學術論文。為了追尋此中奧秘,《機械工程學報》邀請張建教授撰寫了《SCI/EI學術論文寫作與發表攻略》。本書第一次印刷銷售一空,目前是第二次印刷。
  • 研修通知 | 國際期刊學術論文寫作與發表研修班
    教師的科研能力與素養是個人發展的重要方面,長期以來,國內高校外語教師一直將目光聚焦於國內期刊論文發表,而忽略了國際期刊,一方面,這導致教師學術發展與學術影響領域受限,另一方面,我國高校外語教師群體數量龐大,中文核心期刊數量有限,科研競爭壓力大,很多老師苦於無法找到高質量論文發表的突破口。
  • 學術論文:發表動機與行為規範
    對科技工作者而言,「學術論文」一詞的份量是不言而喻的。目前,科研人員在任期考核、職稱評定、職務晉升、學位申請、院士評選以及獎金待遇分配時,對其發表論文的數量和質量都有一定的要求。而各種學術不端行為和學術腐敗也都與論文發表直接或間接相關。
  • 核心期刊SCI論文發表 | 學術論文英文摘要寫作技巧(詳細攻略)
    定期推送學術論文發表,北大核心、南大核心、科技核心、統計源核心、CSSCI、SCI、EI、等核心期刊學術論文發表服務相關資訊
  • 論文寫作與發表的高效方法!
    因此,研究與總結高效發表科技論文的寫作方法與技巧具有積極的意義和較大的應用價值。關於如何寫作科技論文的研究成果已有許多,這些成果主要體現為科技論文的寫作規範與標準化,創新性評價方法,論文摘要、前言、結論、插圖或參考文獻標註等單獨部分的寫作方法與技巧。這些成果對提高科技論文的整體寫作水平和編輯水平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 探討什麼樣的學術論文才是有效發表
    學術論文的寫作與發表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研成果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也是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的重要標誌。學術論文就其本義而言,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或觀測性上具有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新見解和知識的科學記錄,或是某種已知原理應用於實際中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
  • 人文社科英文論文寫作與發表技巧
    掌握方法,英文論文寫作與發表不再是難題!
  • 期刊論文寫作秘笈與學術職業生涯規劃
    期刊論文對學術生涯發展的影響力是不容小覷的,它將直接或間接影響你學術生涯各階段的抉擇:對於想要順利畢業的同學來說,發表一篇期刊論文是必備的,沒有期刊論文連學位證都拿不到,並且這在日後的面試中都是一個加分項。例如安徽理工、上海理工等院校,都需要發表一篇省級期刊論文才能順利畢業。
  • 學術論文在寫作時有哪些技巧?
    關於學術性論文的寫作技巧,你了解到那些學術性論文的寫作和普通的小論文的寫作差距主要表現在哪裡?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對於自己的畢業論文都是煞費苦心、絞盡腦汁。如果你想完成以上論文的寫作,需要你進行比較多的你來不了解,這樣才可以在最後的倫畢業中取得更好的成績,給自己的大學生涯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一般的學術論文他們主要是描述科研成果的這種類型文章,並且在進行學術論文寫作的時候,不可以有感,就應該有科學的性質,也叫做科學論文。
  • 學術論文寫作方法詳解
    每個學科的學生、教授和研究員都使用學術寫作來傳達思想、進行論證和進行學術對話。學術寫作的特點是以證據為基礎的論證,擁有精確的詞語選擇,按邏輯組織並採用客觀的語氣。雖然有時被誤認為要長篇大論或寫得高深莫測,但強有力的學術寫作恰恰與此相反:它應以直截了當的方式告知、分析和說服,並使讀者能夠進行批判性的學術對話。
  • 論文寫作與發表的高效方法,建議收藏
    這些成果對提高科技論文的整體寫作水平和編輯水平起到了極大的作用。但是,除了科技期刊的投稿須知和少量的國際文獻,很少有專門文章論述高效發表科技論文的寫作方法與技巧。作者基於十幾年的專業編輯實踐經驗,根據科技期刊發表論文的要求與規範,對高效發表科技論文的寫作方法與技巧進行了多年的研究與探索。本文作為作者研究工作的總結,提出與整理了一些可能會有幫助的建議,供大家進行參考。
  • 從編輯視角初議學術論文的寫作問題
    歷史學術論文的生產是一個包含選題立意、史料批判、推敲寫作與投稿發表等諸多環節在內的系統性工程。這種不良寫作習慣在很大程度上源自學術論文背後所承載的急躁的功利化訴求,學術論文被「異化」為實現各種現實利益的工具,嚴重背離了學術研究的理想主義本質,「我們現在的發表狂對思維的尊嚴是一個極大的侮辱,而社會可能賦予學者的權威正是以這一尊嚴為基礎的」。
  • 學術規範與學士學位論文寫作
    本文擬從寫作課程教學體系改革的角度,探討學士學位論文寫作與學術規範的關係以及如何圍繞學術規範意識的培養來建構本科論文寫作訓練的教學體系,為大學生學士學位論文寫作的訓練和指導工作提供一種可行性的思路。具體而言,學士學位論文的作用和意義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從高等教育的宗旨看,學士學位論文體現著高等教育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學術論文是發表學術成果的基本方式,是現代學術研究的標誌,理應成為各級各類學術研究者熟練掌握的一種應用文體。適應學術研究的國際化慣例,能夠寫出合乎標準和要求的論文成為我國現行高等教育的基本教學目標和要求,也是現代高級專業人才應當具備的一種基本能力。
  • 學術|西語APA格式論文寫作要點(一)
    作者:蕭金渝這是 西班牙小金毛 的第 231 篇文章最近還在忙自己論文的事情,前兩日想起學術寫作格式的一些注意點,恰巧後臺有讀者翻閱到了之前的兩篇西語學術寫作相關文章故今日新開一題,多嘮叨兩句,盼有助於各位有心學術的朋友。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西語APA格式論文寫作要點會分至少四篇內容,今天的第一篇,說學術寫作中的概況、基礎寫作、個別注意點。這個類別的文章只以APA格式為準,且因是西語寫作,本文會中西語穿插使用。
  • 副校長王偉教授為我校青年教師作「英語論文選題、構架、寫作及發表流程」學術講座
    12月4日下午,銀川能源學院教師教學發展中心邀請校黨委委員、副校長王偉教授,為我校青年教師作「英語論文選題、構架、寫作及發表流程」學術講座
  • 淺談學術論文的作用及寫作前提
    學術論文是指用來進行科學研究和描述科學研究成果的文章,國家標準定義其為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或觀測性上具有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新見解和知識的科學記錄,或是某種已知原理應用於實際中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用以提供學術會議上宣讀交流或討論;或在學術刊物上發表;或作其他用途的書面文件
  • SCI論文寫作利器——學術短語庫推薦
    學術寫作與日常寫作的不同之處在於,一般寫作中使用的大多數詞彙和術語,如果用在研究論文中,會被認為太口語化。學術寫作的基本要求是在寫作中使用正式語言。正式語言的定義為同行們在該專業領域中廣泛使用且被廣泛接受的科學術語和短語。
  • 學術期刊論文發表技巧都有哪些呢?
    NO.1 只要是想要發表學術期刊論文,那麼首先要了解想要發表期刊的要求以及對寫作內容都有哪些限制等等。只有對這些都了解了以後才好對症下藥,提高論文發表成功的概率。本文就學術期刊論文發表的一些技巧在這裡給廣大學者們提供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