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了,
但是餘波未了!
今年的一個熱議話題是:
高考數學越來越愛美了!
走了維納斯,來了金字塔
今年數學考試結束,馬上登上熱搜,因為胡夫金字塔登上數學考卷,這道關於正四稜錐的幾何題成功難倒了有些考生。
這不是數學卷第一次這樣愛美了。去年高考,數學卷中,一道關於維納斯和黃金比例的題讓不少考生叫苦不迭。
命題人解釋:為什麼數學要考金字塔
考試結束後,數學試卷命題人現身對試卷進行評析,其中回答一個問題:為什麼數學越來越愛美了?
命題人說,這其實是體現美育教育。
今年全國卷三卷,都設計了體現數學美的試題,例如:
全國Ⅰ卷文、理科第3題以世界建築奇蹟古埃及胡夫金字塔為背景,設計了正四稜錐的計算問題,將立體幾何的基本知識與世界文化遺產有機結合。
全國Ⅱ卷理科第4題以計算北京天壇的圜丘壇鋪設的石板數量為背景,考查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和數學文化素養。題目貼近生活,反映了我國古代的文明成就,讓學生對我國古代傳統文化的代表——圜丘壇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全國Ⅱ卷文科第3題藉助數學語言給出原位大三和弦與原位小三和弦的定義,並設計了一個簡單計數問題,考查學生對新定義、新情景的學習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能力和數學文化素養。
這一高考數學命題的新趨勢,
簡直是正中廈門一所學校下懷!
它就是
廈門英才學校
英才學校和清華大學社會美育研究所
正在研究的課題就是:
如何把美育融入到學科中。
更重要的是,
不只是研究,
怎麼做的初稿也出來了!
英才學校和清華大學社會美育研究所
聯合發布
中小學幼兒園美育課程體系指南
高考前,廈門英才學校與清華大學社會美育研究所聯合舉行發布會,對外發布它們合作的研究成果《十五年一貫制美育課程體系指南》。
當天的發布會是通過視頻進行,清華大學李睦教授等是通過視頻參加發布會。
一所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十五年一貫制學校,
為何會和中國最高學府清華大學在一起?
這裡有個背景——去年10月,廈門英才學校已經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籤訂協議,決定聯合開展十五年一貫制美育課程體系研究。
為什麼是美育呢?
英才學校說:實施美育教育,並不是英才的「發明創造」:美育是國家教育方針的重要內容——這幾年,美育教育地位逐年提高。2018年的全國教育大會,是建國以來首次教育大會,大會就學校美育工作提出具體要求: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
英才學校執行校長說,英才學校實施美育教育,一個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黨的教育方針,以及時代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25歲的英才也從未停止過對美的追求:英才提出的辦學目標中也有「美」——基於 「愛與創造」的辦學主張,英才提出育人總目標:培養「自覺追求卓越,具有世界眼光、國際視野,能夠自主選擇和創造生活的優雅的英才人」。
英才執行校長說,其中的「優雅」就是「美」, 「美」是實現英才辦學目標的關鍵。
英才學校教育工作者從對「優雅」的儀態或素養的追求中,逐漸意識到,「優雅英才人」最終必須有大美育支撐。
英才學校的這一追求,和清華大學的教授們不謀而合,他們也正好在思索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的美育教育都無法落地,似乎是一個抽象的符號。因此,在清華大學,不管什麼專業,大一都要上美育通識課。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社會美育研究所所長李睦教授說,如果能從幼兒園開始培養,那不是更好嗎?
也就是說,英才學校也給清華大學社會美育研究所的教授們提供「田野研究」,嘗試從幼兒園開始播撒美育。
更重要的是,大學教授們也試圖要扭轉一個偏見:藝術教育並不是教學生畫畫,在實施美育教育過程中,學校不能把藝術教育當作技術、技能、考試的工具。
李睦說,我們要的藝術教育其實是一種思維,和技能訓練、技術的培訓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也就是說,美育教育,首先是要建立、開拓人的一種思維,其中最重要的一種就是創造性的思維,在這個藝術世界裡,我們可以去想我們未曾想到過的事情,我們可以去做我們能做到的事情,允許失敗與探索,也不會有否定。他認為,我們在藝術的世界裡面汲取的營養會幫助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幫助我們合理的存在。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李睦教授的專題講座
不過,英才決定大張旗鼓實施美育教育後,不斷被家長問到一個問題:我們也知道教育方針很重要,但是,美育能帶給孩子什麼好處?
今年的高考數學回答了這個問題,不過,英才學校其實看得更遠——英才學校執行校長說,很多人認為美育很抽象,事實上,我們給孩子提供最美好的文學,歷史,天文,傳記,電影,音樂......就是希望可以給孩子紮根生活土壤的機會,也許在未來就會幫他們找到人生的解答,可以更加從容的安心做自己。
不到一年
美育課程《指南》初稿出爐
去年10月,在英才學校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社會美育研究所籤訂協議後,外界對廈門這所十五年一貫制能和清華牽手表示吃驚,不過,很多人以為,它會像不少合作協議那樣:象徵意義比實質意見更大。
但是,這不是英才學校的風格。
協議籤訂之後,英才學校馬上派了三位教師到清華大學美院開始為期二個月的進修。
今年,這一合作遇到挑戰——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讓所有人都只能呆在原地。即使這樣,也沒能阻止英才學校步伐。
三月,兩校通過騰訊視頻,舉行廈門英才學校十五年一貫制美育課題體系建設專家研討會,而且,他們還把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們拉進來。這一陣容,顯示英才學校的深思熟慮——清華大學美育研究所專家負責提供理論支撐,華師大的課程專家從課程角度參與研究,畢竟美育最終還是要在課程落地。
英才執行校長說,在疫情期間,兩校通過視頻開了至少有六次研討會,這還不包括非正式交流。
廈門英才學校十五年一貫制美育課程體系研討會線上會議
《指南》是幹什麼用的?
回到月初的發布會。
當天的發布會後,福建省學校美育與藝術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福陽非常激動地在公眾號推文,認為,英才學校將美育教育融入學科領域,卓有成效地將美育工作做得風生水起、有聲有色,在全省各地市發揮了排頭兵引領示範的好作用。」
應該說,內行人看出門道:美育連接美好生活,但是,從教育層面上,美育教育的命運其實並不美,譬如說,它一直遭遇冰冷的現實——學校的美育教育是「只聞其聲、未顯其效」,更可怕的是對美育理念的誤解,導致觀念的偏差、行為的扭曲。正如上面說的,普遍的誤解是,不少人把美育等同於技巧教育——以孩子為招收對象的美術班、舞蹈班、音樂班不可勝數,培訓目的往往只為考級。
英才學校執行校長說,我們要做的事是:美育就是讓生活美好,那麼,什麼是學生能創造美好生活的關鍵點?也就是說,美育的內容、方式、途徑以及評價要如何在學校實施?
換句話說,《指南》就是提供給中小學幼兒園老師一個指南:如何在幼兒園、中小學開展實實在在的美育教育。
英才學校準備這麼做
從《指南》初稿看,英才學校準備先從三個方面來實施美育教育:
學科融合美育
美術教育
生活美育
這三個方面,美術教育切入點,還好理解,那麼,學科融合和生活美育呢?
事實上,這一美育教育最引人注目,也是最艱難的就是學科融合美育,用大白話說,英才學校和清華大學的教授們要找出學科中可以實施美育教育的結合點。回到今年高考題,在講到幾何的正四稜錐時,金字塔就要被提到,講到黃金分割,維納斯就要被提到……
確立閱讀與美育滲透各個學科為年度工作重點
英才學校已經在《指南》的指引下開始實踐,上月,英才學校在小學部演示中心舉辦了以「美在融合,求真致遠」為主題的數學學科美育融合教學研討會。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華東師範大學、廈門市教科院以及雙十中學相關專家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參與並指導了活動。英才學校的小學、初中、高中三位老師各自上了一個,展示如何在數學課裡挖掘美育教育。
隨便列舉幾個課例:
對稱美——內容之美
摺紙黃金矩形——形式之美
生活美育也是英才特色,因為這是一所寄宿制學校,這為學校生活美育提供得天獨厚條件。《指南》初稿顯示了中小學幼兒園生活美好課程的框架要怎麼構建,譬如說,幼兒園的收納之美——如何整理玩具。
英才學校初中生在比賽行李箱收納
當然,英才學校的美育教育不只是在三個方面實施,這所學校認為,美應該滲透在方方面面,譬如說,環境美。
美育研究才剛剛起步
不過,英才學校執行校長也坦承,單是學科融合,就是一個龐大工程,《指南》只是一個初稿。
某種意義上看,這位校長之所以迫不及待拋出《指南》,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倒逼自己,倒逼學校,使得大家能真正走上美育教育道路。
她說,我們研究美育當然不是只是為了中高考,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在美的生活中發現學科的美,開啟學生發展的內在動力系統,幫助他們進入學習快車道,從而擁有去追求美好生活的實力和品味。
廈門日報社微信矩陣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記者:佘崢 圖片由廈門英才學校提供
編輯:蔣含 值班主編:林燕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