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不是越多越好
美國一項關於學齡前兒童教育計劃的研究結果顯示,給孩子過多的玩具或不適當的玩具會損害他們的認知能力,因為他們會在如此多的玩具面前顯得無所適從,無法集中精力玩一件。
英國牛津大學教育心理學教授凱茜•茜爾娃在進行相關研究後也指出,那些玩具較少的孩子,由於父母與他們一起閱讀、唱歌和遊戲的時間會相對更多,所以他們要比那些家境優越、玩具成山的同齡小朋友智力水平高。
一件好的玩具,它的功能不僅僅可以啟發孩子的智力,訓練其觸覺、視覺、嗅覺等各種感官功能,還能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但如果父母毫無目標地為孩子添購各式各樣的玩具,不僅無法達到教育意義,反而會養成孩子不良習慣。
那麼,怎樣選購玩具才算合適呢?
選購玩具的8大要素
1、安全保障
玩具應該是無毒,而且不可以有尖銳的邊緣。
它的零件的組合要非常牢固,以免鬆脫造成兒童誤食。
此外,還得注意玩具是否含有害的化學物質成分,且不應使用易燃的材質。父母應注意孩子使用玩具的方法是否會造成危險。
2、沒有限定的用法
好的玩具沒有限定的用法,孩子可以自己探索和開發各種可能的玩法。成人不應促使孩子去達成唯一的目標,例如要他畫一個標準的正方形。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的特質因人而異且應被尊重。
開放性的玩具從來沒有標準固定的玩法,所以它讓孩子在每一個成長階段,因想法的不同而產生新的玩法。
3、可使孩子維持長久的興趣
好的玩具會讓孩子重複把玩,以各種不同的角度思索,玩很久也不厭煩。孩子永遠是充滿好奇心的,他們常常會發明出玩具的新玩法。
此外,他們喜歡運用想像力對玩具動點手腳,譬如說,玩具加個輪子就變成能動的車子了,孩子會感到高興又有趣。
4、可以刺激感官
好的玩具能提供適當的感官刺激,例如:特別的聲響、不同的觸感、明亮的色彩、及某些可愛的形狀,它們可以用來刺激孩子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
孩子也可以借著玩具學到物體的基本概念:大小、重量、顏色、平衡等。
如果孩子能接觸到品質細緻的玩具時,孩子自然培養出審美的價值觀,這也是一種美學的教育。
5、針對不同年齡的兒童設計
玩具應該因兒童年齡及能力不同而有差異,孩子喜歡玩的玩具是他們能夠操作,太難的令孩子有挫折感,太簡單又使他們覺得無聊。
所以,父母應該根據玩具上使用年齡的標示來購買,但如果孩子具有較一般同齡兒童更佳的操作能力,父母則可以選購難度較高的玩具。
6、製作精良
好的玩具使用好的材質製作,加上吸引人的設計,這樣才能使玩具具有價值感。
如果玩具很快地就被玩壞了,孩子會相當失望,因為他們剛激起玩耍與探索的心很快地被澆熄了。
7、可以與人共同玩耍
孩子喜歡和同年齡的孩子或家中大人一起玩,所以好的玩具要能使兩人以上共玩,更重要的是,父母與子女共玩能夠增進親子之間的互動關係。
8、能讓孩子主動操作
孩子從主動操作中學習,如果孩子能從玩耍中獲得成功的經驗,他們便會得到一種成就感,如此一來,他們便會樂於成為一個勇於追求挑戰的人。
如何正確選購毛絨玩具
1、注重外表
在選購毛絨玩具時,首先要看它的外表,再用手去撫摸它的毛髮,會感到它給你的手、臉所帶來的那種感覺和把它擁抱在懷中的那份感受。
一些劣質的玩具因為材料質量關係,是完全不能帶來這種感受的。
2、要看眼睛
優質的毛絨玩具的眼睛很亮很深,很有神,感覺能夠和它們交流。
劣質玩具的眼睛是烏黑粗糙,無光澤,沒神,甚至有一些玩具,眼睛裡面還有氣泡。
3、要看鼻子和嘴
在毛絨玩具中,動物的鼻子分幾種,有包皮子的,有用線手工縫製的,還有就是塑料製成的了。
好的皮鼻子是用上好的皮革或上好的人造革製作而成,做出來的鼻子豐滿細膩。
而劣質的鼻子革質很粗糙,裝填不夠豐滿。用線做的鼻子有墊襯的和不墊襯之分,有絲線,毛線和棉線之分。
好的線縫鼻子做工非常精細,排列整齊。
可是有很多小作坊式的小廠,工人沒有正規培訓過做工很是低劣 。
塑料鼻子的優劣之分,就看它們的做工和模具的好與壞。因為模具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到鼻子的質量。
4、手掌、腳掌的用料
手掌、腳掌的用料也很講究,在購買時特別注意它的縫製手法,也就是說它的做工是否精細,手掌,腳掌所用材料與主體搭配是否協調。
5、有擴展功能
為孩子購買毛絨玩具時候,要注意選購那些能開發兒童智力的玩具。這樣孩子在玩耍時,既可取樂玩耍,又可學習生活技能等。
至於那些光控、聲控、遙控並裝有發聲功能的各類毛絨動態玩具,在選購時還應分別檢查發光器、發聲器、發射器和毛絨玩具本體的動作,看它操作是否自如,聲音是否悅耳動聽。
適合學齡前寶寶的玩具
3-5歲幼兒已能自由自在地活動,且開始運用想像、思考,因此動腦的玩具最適合他們,如:捏黏土、拼圖等。
那麼,還有哪些玩具能真正激發孩子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呢?
1、樸實無華的積木
這可算是一種經典的玩具,但因為它能讓孩子在沒有指令和界限的條件下,隨心所欲地發明創造,而被廣泛認為是完美的創造力玩具。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證實了這一點,研究者給接受測試的家庭一套木製積木玩具,以及一些如何玩積木的建議,然後進行大小或顏色分類。
6個月後,玩積木的孩子在語言發展測試中,比沒有玩積木的那組孩子,分數要高出15%。積木除了幫助孩子掌握堆疊的技巧,還為孩子發展數學以及空間的能力打下基礎。
2、小型簡單的樂器
孩子們很喜歡嘗試一些鼓、木琴、鈴鐺和沙球等會發出各種聲音的樂器。而恰恰是那些按一個鍵就能成為音樂,或是甩一下就能發出聲音的玩具,會讓孩子成為不知疲倦的製造各種噪聲的小玩家。
學齡前的孩子喜歡聽音樂、唱歌和跳舞。通過音樂活動刺激大腦發育的方法,對於學習數學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3、大小各異的杯子
可以選擇幾個顏色不同、大小不一的塑料杯,讓寶寶在洗澡的時候,從一個杯子向另一個杯子中舀水。這看似簡單的動作,其實已經讓寶寶學會了多和少的概念。
4、運動玩具
三輪自行車,帶有訓練輪的兩輪自行車,塑料球拍和球,四輪滑冰鞋,投擲環等,能帶給孩子一種體能上的成就感。
5、藝術用品
黏土、顏科、畫筆、安全剪刀、無毒標記牌、彩色美術紙、麵團、珠子、細繩等,可以促進富於創造性的表達方式,有益於高級運動技能的發展。
6、智力拼板玩具
擁有20個或更多部件的智力拼板玩具(適用於3歲半的孩子),可以促進手眼協調能力和對空間關係的理解,鼓勵孩子集中精力去完成一項任務,這是一項彌足珍貴的學齡前技能。
7、裝飾用的衣物和情景玩具
許多學齡前的孩子都能從化妝演戲當中得到樂趣,這樣做能促進他們的想像力。另外,戰鬥人物、洋娃娃、玩具屋、醫生的儀器箱、玩具農場、機場等,這種增進幻想式的遊戲,是學齡前時期發育的一個必要構成部分。
溫馨提示:頭條號上現有不少家長諮詢兒童心理問題,因三言兩語無法獲取全面信息,也無法有針對性地給出建議。劉鴻雁工作室提供一對一諮詢服務,預約請加微信號「lhyxinli」,註明「頭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