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們,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最後幾個月,你會給孩子留下什麼?

2020-08-27 凱茜媽咪

一、假如生命只剩下最後幾個月,你選擇給孩子留下什麼?

我們從來不會去思考這樣的問題,因為,我們的未來還很長。

正因為如此,更多的時候,作為父母,我們陷入了眼下的煩惱中,難以從全局來思考,我們希望孩子的未來,能夠擁有怎樣的人生?我們希望怎樣的價值觀,能夠伴隨孩子的一生?

有一位父親,名叫布魯斯,在他四十多歲的時候,他被查出腿上有骨肉瘤,是一種癌症。當他從醫生那裡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他奔潰了。

好長一段時間,他處於消沉狀態,他知道,如果自己不在了,他的妻子可以重新尋找另一份幸福,但是他不知道他的兩個3歲大的雙胞胎女兒會怎麼樣?她們在缺失的父愛中,會不會感到失落?

看著女兒們天真無邪的笑容,布魯斯突然做了一個決定,他要給他的女兒們組建一個「爸爸軍團」。

他馬上和他的妻子商量,並取得了妻子的支持。

他在爸爸軍團的清單上列了6個人的名字,並逐個去和溝通自己的想法,徵詢他們的同意。

他對這些「爸爸們」說,

「我相信女兒們的一生會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和關愛,但她們的生活中可能永遠沒有我的存在,她們可能永遠無法享受父親的陪伴。」

「你們是否願意替我傾訴我的心聲?你們願意替我做她們的爸爸嗎?」

他選的6個「爸爸」,是他生命中不同階段認識的人,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通過這6個人,了解到自己真實的模樣。

二、爸爸軍團的6名「爸爸」

布魯斯和自己的妻子討論了選取爸爸軍團的原則:即每一位爸爸都需要有鮮明的特點,並能將自己的方方面面都體現給女兒們。

1、 第一位爸爸:「行者爸爸」

行者爸爸,名叫傑夫,他是布魯斯高中畢業那會兒,在歐洲交換旅行時認識的。

傑夫很喜歡旅行,很能與當地人打成一片,也十分擅於發現旅行中有趣的事情。在歐洲一起旅行的時候,傑夫偷偷對布魯斯說,「奶牛是站著睡覺的,當它們睡覺的時候,你推它們以下,它們就能轟地倒下。」 後來,他們還真的去實踐了這個行為,並成功地掀翻了那只可憐的奶牛。

傑夫會教孩子們做一個行者,而不是觀光客。

觀光客習慣於選擇最容易的路線,但是行者願意拋下自己熟悉的生活,有意識地尋找一些不同的經歷,他們會在旅途中放慢腳步,喜歡挑戰未知,並體驗別樣的人生。

2、 第二位爸爸:「做自己爸爸」

做自己爸爸,名叫馬克斯,他是布魯斯大學時候的同學,他們曾一起徒步旅行做了兩個月的背包客。

在他們一起旅行的時候,馬克斯總是穿著背心和人字拖,因為著裝不正是,很多地方拒絕他們進入,但是無論如何,馬克斯就是不換他的人字拖。

他說,「問題不在於鞋子本身,而在於我要做自己覺得正確的事。在蒸籠一樣的天氣裡,我可不想自己穿得像個粽子一樣。」

人字拖,就是馬克斯的哲學:不管在哪兒,要做真實的自己。

這正是馬克斯希望女兒們學習的東西。

3、 第三位爸爸:「夢想爸爸」

夢想爸爸,名叫大衛,他是作家布魯斯的經紀人。

大衛小的時候因為體型和體重有過強烈的自卑,不過在他21歲的時候,他鼓起勇氣,以自己的頑強,打敗了孩提時起的噩夢與自卑。

「我開始跑步,半年瘦了36kg,還參加了馬拉松比賽。正是那件事造就了我,它讓我明白,只要下定決心,就無所不能。我有一個目標,我要實現它,什麼都阻擋不了它。」

大衛可以教會自己的女兒們如何樹立目標,並如何正確地努力並實現目標,而當目標定位過於虛無縹緲,他也能教孩子如何調整目標。

夢想是人生的必需品,信念是實現夢想的助推力。

4、 第四位爸爸:「小蝌蚪爸爸」

小蝌蚪爸爸,叫做本,他是布魯斯兒時的玩伴。曾經他們一起著小蝌蚪,並看小蝌蚪如何逐漸長出四條腿,慢慢變成一隻青蛙。

本是那種,你們很少聯繫,但是永遠處在你的緊急聯繫人名單首位的朋友,他會一直記得你的生日,了解你的習慣,清楚你家裡發生的那些大事兒。

本是一座橋梁,架起了布魯斯與故鄉之間的聯繫,無論布魯斯走到那裡,本都能讓故鄉的回憶永不褪色。

布魯斯希望他能替代自己,告訴女兒們追本溯源的重要性,無論何時,不忘初心。

本說,

「我會帶你的女兒們去我們曾經抓蝌蚪的地方,帶她們認識你長大的地方,告訴她們你小時候的趣事……」

5、 第五位爸爸:「好奇爸爸」

好奇爸爸,也叫本,他是一名記者,他遇到什麼事情都習慣用質疑地眼光一層層地抽絲剝繭,直到解開真相的面紗。

本可以教會自己的女兒們如何思考,如何提問。

本說,

「我會告訴你的女兒們,儘管那些生活在一成不變的答案中的人們會覺得更安全、更放心、更穩定,但在問題中生活的人是_____。

答案:探索者。

6、 第六位爸爸:「創造力爸爸」

第六位爸爸,叫約書亞,他是一名美學老師。布魯斯喜歡旅行,並拍攝了許多的照片。布魯斯的妻子說,「約書亞在孩子們看你的照片時,為孩子們解釋你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和角度。"

約書亞對這個世界具有敏銳的感知能力,他能教女兒們享受全景的遼闊,也能教她們體會細節的美好。哪怕時在最痛苦的受,她們依然有能力去欣賞美。

約書亞可以教會孩子們,如何欣賞尋常日子裡的奇蹟。

這個故事,來自於布魯斯的一本書《爸爸軍團》,推薦給大家。每一個爸爸,都代表一條價值觀,6位爸爸分別代表:探索、堅守自我、不忘本、夢想和信念、思考、創造。

相關焦點

  • 如果生命只剩下182天……
    如果生命只剩下182天,我希望餘下的每一天都是快樂的;如果生命只剩下182天,我希望每一天都能和最愛的人在一起;如果生命只剩下182天,我不希望活在悲傷之中……如果狗狗的生命只剩下182天呢?你會怎麼和它度過這最後的時刻。
  • 假如我的生命只剩下一周
    生命給了我生活,我想我並沒有白過,即使只剩下7天,我也可以這樣說。假如我的生命只剩下一周,我會做什麼?一周時間說長也長,說短也就短。如果在平時作為一個假期的話,那絕對是算一個長假了。但如果是你的生命只剩下最後一周,那又會無比的短暫。這裡,我不想寫關於時間的哲學,我想探尋一下生活的意義。
  • 如果地球上只剩下你一個人了,會聽到敲門聲嗎?
    例如:曾有人問過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世界上只有你一人,還能聽到敲門聲嗎?人是群居的種族,無論是親朋好友或鄰居,人們都需要經常相互溝通,而且他們還經常來敲門。每當有人敲門時,你都不會害怕,只會好奇:「今天誰又來找我了?」試著想一想,如果有人敲門,你會不會以為外面還有別的東西,沒有人?我相信99%的人都沒有這樣的疑惑。
  • 生命只剩下最後100天了,該怎麼活?
    世界缺了誰都照樣會轉。 人能改變的,只有自己;能照顧好的,只有自己的親人、朋友、孩子。 賈伯斯曾問過眾人一句話:「如果你把每天都當成最後一天過,你會怎麼過?」沒有人回答得上來。
  • 假如你的生命只剩下15分鐘,你會和著老奶奶一樣嗎?
    假如你的生命只剩下15分鐘你想去做什麼?老奶奶被死神索命,他選擇優雅的死去。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一部動畫短片《人生最後15分鐘》。破敗而古老的都市上空一個不詳的身影,飄落到一座建築的樓頂。白無常生氣地拿出沙漏,告訴這位老奶奶她的生命快要結束了還剩下最後15分鐘。老奶奶求白無常通融一下,可白無常根本沒有理會直接拒絕了。但老奶奶也是個彪悍的女漢子,一口氣把死神吹走,然後自己逃命去了。雙方你追我趕,老奶奶機智地順著水管往下滑。白無常緊隨其後,卻沒有看到水管盡頭有一個消防栓,白無常直接摔成重傷。
  • 你整天忙忙碌碌,最後剩下了什麼?
    忙忙碌碌的,最後自己剩下了什麼?一輩子忙忙碌碌到底為了誰?為了填飽肚子?有多少人忙碌到湊合一日三餐?為了家裡年邁的父母,有多久沒有回家看看他們了?為了家裡上學的孩子?多久沒有陪孩子一起玩了?整天忙忙碌碌,最後剩下了什麼?錢嗎?
  • 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你一個人了,會聽到敲門聲嗎?答案細思極恐
    有了科學之後,我們經常會提出各種假說,然後再通過不斷的實驗研究來進行證明。科學家喜歡提出各種假說來研究探索,而民間的一些科學愛好者同樣也喜歡提出一些發人深思的思考話題。比如:曾經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你一個人了,會聽到敲門聲嗎?
  • 生活就是當你開始明白許多時,你剩下的就不多了
    一、沒有完美的生活,遺憾的是美;你不能複製別人的生活,就像別人不能複製你的生活一樣,雖然我們平庸,但我們的存在是限量版,每個人的獨特性就是生命的獨特性。時間最能欺騙人,但他也能讓你明白,沒有什麼是世界不能丟失的,留下的是風景,留下的是生命,當你去最後的時,你就是對的人。
  • 豆瓣8.6《遺願清單》:生命的意義在於你是什麼
    如果我問你,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你怎麼回答我?你可能會說,賺錢;也可能會說,生活是你生命的意義,答案不同,沒有真正確定的人。胡適先生曾經說過:「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我們怎樣看人生。」再看看《遺願清單》,感覺這句話正是他想要表達的主題。
  • 「死亡是什麼?」如果孩子這麼問你,你會怎麼回答?
    我也問過很多朋友,他們甚至想都不敢去想,如果哪一天,自己最親愛的人永遠地走了,哪怕是自己養的寵物去世,也會悲傷不已。我堂哥去世已經六年了,我花了至少三年走出那段灰色痛苦的記憶。在這件事發生之前,我總覺得死亡離我很遙遠,就仿佛三歲的孩子覺得高考很遙遠一樣。
  • 《小歡喜》告訴我們,如果某天不得不離開,最好給孩子留下點什麼
    如果說《小歡喜》縱觀了我們的一切,已經成為了家長們審視自己的鏡子,一點不為過。從恨鐵不成鋼的童文潔,到「仲裁者」方圓,亦或者對前夫充滿敵意的宋倩,不過,最後引起筆者共鳴和深思的,還要屬突然查出癌症的媽媽劉靜。
  • 如果孩子可以選擇父母,可能你根本配不上你的孩子
    當我們孕育一個生命的時候,孩子都會在天上挑媽媽。有一個扎心的問題是:假如孩子可以選擇父母,你會是ta的第一選擇嗎?芬蘭一個公益機構曾拍攝過一個公益短片,如果有一家收容父母的孤兒院,孩子們會挑選什麼樣的父母。
  • 只能選擇留下一個你會留下誰。讓孩子做取捨,意義在哪裡?我不懂
    然後讓測試者做出選擇,逐漸捨棄,只留下一個你覺得不能捨棄的那一個。成年人測試一下,也沒什麼。我發現居然有很多老師讓學生做這個選擇。我想說老師們停止讓孩子做這種捨棄的選擇,你想告訴孩子什麼道理?有的視頻解釋說「老師課堂出題是欲喚起孩子對親人的感恩和珍惜。」。我想對這個解釋說兩個字的髒話「狗屁」。
  • 當你是孩子的時候,父母批評你的時候,你會怎麼做
    所以,我沒有參與尋找孩子。但中間打聽到消息,也是讓人驚心動魄的。當時孩子找不著了,父母肯定是不安的,聽說媽媽和奶奶一直在哭,媽媽在哭的時候,不停地在家附近找,一個公共廁所找了三遍,可以想像那會的媽媽都失去理智了。因為是村子,所以事情很快傳開了。一開始大家都安慰父母不要著急,然後就是開始發動附近村民找孩子。
  • 不拼父母!你靠什麼跑贏人生
    ,剩下的全靠你自己節目組安排高三的學生,站在足球場同一起跑線上,由6位嘉賓分別提出一個問題。最後一題:你父母在你從小到大,是否一直視你為驕傲,並在親友面前炫耀你?父母盡力送你到這,剩下的全靠你自己。家長的焦慮,從孩子出生就開始了。
  • 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一個男人會怎麼樣?
    相信很多男生都會幻想過過這樣的問題,假如全世界上只剩下自己一個男人了,那自己還不幸福死啊,物以稀為貴,這個男人必定是世人矚目,女孩子肯定會把他當成寶貝,悉心呵護,嚴格保護,像大熊貓一樣珍貴無比。我想說的是,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那可能就大錯特錯了,假如世界上真的只剩下一個男人了,那麼這個男人很可能不幸福,為什麼呢?下面小編來告訴大家,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一個男人,那麼他可能受到什麼樣的待遇。
  • 如果人生只剩下最後三個月,你想做點什麼?
    「我不想受苦」「我希望死得有尊嚴」「如果可能我想去旅行」……2020年9月,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以下簡稱「深圳市腫瘤醫院」)腫瘤內科護士長的鼓勵下,18歲身患脂肪肉瘤(她的故事可以搜索晶報微信公眾號10月22日推文《癌症病房裡的18歲女孩》)的依婷從一堆卡片中選出了自己的
  • 你什麼時候才能意識到「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在《孩子》一詩的開篇寫到——「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父母給予了兒女生命,但孩子終究要成為獨立的個體。同時家長往往認為因為自己給了孩子生命,所以對孩子有絕對的話語權、控制權,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一言一行、吃什麼穿什麼、學習什麼、長大後成為什麼樣的人,都應該聽自己的。這必然會引發孩子的反抗。
  • 如果明天是你的最後一天,你會怎麼度過?
    「假設你的生命時日無多,你打算怎麼過?」你有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與之類似的,曾經在一款社交軟體裡,有人開了一個叫「餘生一日」的頻道,主題是:如果明天是你生命的最後一天,你想怎麼度過?正應了賈伯斯說的一句話:如果你把每一天都當作生命裡的最後一天,你將在某一天發現,原來一切皆在掌握之中。這大概也是我們為什麼要思考開篇問題的意義。
  • 如果你是你的父母,你會怎麼對待自己
    豆瓣上有個熱門話題,叫做「如果你是你的父母,你會怎麼對待自己」。這世界沒有平行時空,這樣的話題只能是假設。但生活是真實的,在聲討父母的時候我們可能也做了父母。那麼你做的,是否比你的父母要好呢?》中,以幫助年輕的父母們少走些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