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中,中學生如何學好文言文閱讀理解?
自從寒假以來,因為教育部要求各地延期開學。學生難得的度過了一個漫長的寒假假期。其中上海、河南等地紛紛宣布從3月初開始在線教育。
那麼對於中學階段的學習,尤其是文言文學習該怎麼做呢?
對於文言文學習來說,很多中學生尤其是高中生可能感覺比較頭大,因為實詞虛詞等等的用法以及語言表達的格式,與日常使用差別比較大,所以在對文言文章的理解學習上感覺比較吃力。
那麼為什麼會導致這個難題呢?分析下來主要有三點。
第一, 對於文言文實詞虛詞的表述用法等等掌握不夠透徹,基礎不夠紮實。
第二,對於人物傳記等等的表述方式見的比較少,這樣導致在看到文言文的傳記類文章的時候,就不是特別能明白為什麼同一個詞在文中會表達出不同的意思,學得頭昏腦脹,理解起來就會出現詞不達意的情況。
文言文的考試主要就是要閱讀理解。閱讀理解考察的是對文言文整體的理解和把握,那這個時候如果對裡面具體用法等等理解不了,那麼做題結果可想而知了,很多高中生會在這上面丟很多分。
第三。歷史類的知識掌握不夠多,或者說還有一些對中國的古代歷史尤其是一些人物的傳記不太感興趣,當然也不排除一些人看的比較少,所以說當看到一些文章的時候,就不能夠很好的去根據對人物傳記去理解整篇文章的大意,使自己對文章的理解上就造成了難題,難以取得好的分數。
那麼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來說,現階段是學習文言文難得的好機會。學校在開學或者只是在部分的開展在線教育。與正常學習日相比較而言,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多了。
那麼學生和家長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做好輔助學習工作,從而來有效的提高文言文的學習和理解能力。
第一,樹立文言文學習的信心,文言文其實就是古代人交流的語言,都是中國人,有什麼學不會理解不了的呢?樹立這個信心之後再去學習,難度自然就降低了。
第二,要把文言文虛實詞的使用做一個良好的理解。拿以往的某幾篇文章做一個範例,初步的理解一下,在文言文中實詞虛詞要根據語境變換去理解。通過範例的學習,就會對在什麼環境下會表達什麼樣的含義,先有了初步的概念。
第三,將史記、二十四史等一些史書拿出來學一學,既增加歷史沉澱,又增加對文言文的理解和興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史記的白話文和文言文對比去讀去理解。相信經過一本史記的學習,自己的文言文成績就會有突飛猛進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