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本弱,為母則剛」是對女人最殘忍的讚美

2020-12-20 秋顏小町

黑曼巴科比有一句名言:你見過凌晨四點的紐約嗎?我想,所有當了母親的女人都會有一個共同的感受:我們不僅見過凌晨四點是什麼樣子,也見過凌晨任何一個時間的樣子。

只有當了母親的女人,才知道這句話飽含了多少辛酸和無奈。

所以,在又一個母親節來臨之際,我想說,不要再高唱什麼「女子本弱,為母則剛」的讚歌了,與其淚流滿面地感動自己,不如好好擁抱一下那個終年忙碌的女人,不如接過她手中的鍋碗瓢盆解放一下她粗糙的雙手,不如讓她暫時離開油鹽醬醋的環繞去享受一下詩酒茶花的愜意!

經常看到一些雞湯文極盡言辭真切謳歌「女子本弱,為母則剛」的偉大,每每這個時候,就會覺得這裡面包含著某種不合時宜的情感。

沒錯,母親不僅僅是一種角色,更是一份責任。一個女人成為「母親」的那一刻,對撫育孩子這件事,就已經責無旁貸了。隨著孩子的降生而來的操勞和辛苦,這也是她必須承擔的,因為,她是一個「母親」,這是「母親」這個角色賦予她的神聖使命!

但,這並不意味著這「只是」母親的責任。

在養育孩子這件事情上,父親承擔著與母親一樣的責任,如果認為這只是母親的責任或者母親應該承擔大部分責任,這都是很不公平的。「父親」這個角色也同樣賦予了男人養育孩子的神聖使命和不可推卸的責任。

更何況,從孩子的健康成長這個角度來講,父親在孩子養育上的缺席,也不利於培養孩子的健康人格。在《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中,美國心理學家埃裡希·弗羅姆認為:

成熟的人既同母親的良知,又同父親的良知生活在一起,儘管兩者看起來互為矛盾。如果一個人執法站父親的良知,那他會變得嚴厲和沒有人性;如果他只有母親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斷力的危險,就會阻礙自己和他人的發展。

所以,無論從哪個層面上來看,父親都應該承擔起屬於自己的責任。

女子本弱,但並不一定要「為母則剛」。女人在成為母親後,需要的是角色轉換,需要的是自我成長,而不是強加的「堅強」。

當第一次當母親,拖著產後疲憊不堪甚至傷痕累累的身體,手忙腳亂還是哄不好懷中哭泣的小人兒時,誰說女人不能哭泣不能要求丈夫分擔?這個時候,女人,你可以不堅強!

當剛從辦公室輾轉公交地鐵回到家,還沒來及喘一口氣又要投入做飯洗衣餵娃的連軸轉時,誰說女人不能生氣不能怒吼那個一回到家就「葛優躺」的男人?這個時候,女人,你可以不堅強!

當孩子調皮習慣糟糕,丈夫婆婆不分青紅在白指責母親失職,滿心委屈言語難辯時,誰說女人不能撒潑耍橫不能以雷霆之怒對抗無端傷害?這個時候,女人,你可以不堅強!

女子本弱,「弱」的是體型不如男子健壯,「弱」的是氣力不如男子剽悍,但不該「弱」在人格不如男子強大,不該「弱」在尊嚴不如男子高貴,這才是女子應該「剛」的地方,而這一點,不是因為「母親」這個身份才應該有的,而是作為與男子平等的「人」本就應該有的。

作為母親,女人應該承擔這個身份賦予的責任和使命,但不可因此而失去了作為獨立生命個體的自我。因為,你的自強,你的優秀,才是送給孩子最好的教育禮物。

相關焦點

  • 淺談「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女性標籤背後,所隱藏的生存逆境
    這次的網友評論不再只是順應媒體的呼號大喊」女性本弱,為母則剛」,而是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比如「什麼為母則剛,不過是不得不剛罷了」、「別再為母則剛了,爸爸去哪了?社會保障到位了沒?」每次看到類似的新聞,都是在稱讚新聞裡的媽媽多麼堅強,多麼偉大,多麼愛孩子,「女子本弱,為母則剛」這句話更是已經成為標籤式的存在,緊緊貼在女性的身上。
  •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是這世上最毒的謊言!
    當我意識到自己在想些什麼時,自己都嚇了一跳,不知不覺間,難道我已經認同了「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弟媳以前是那種,去超市買箱牛奶,都要走一段歇一段,說手臂疼提不起的女生。可現在,小侄子雖然才十多斤,但出門就得抱,一時間確實難以適應。
  •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梁啓超的《新民說》裡有一句話:「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在養育孩子的這條路上,每一位母親都是無私且偉大的,懷胎十月的艱辛還是養育孩子的第一步,它對於父親來說是沒辦法也沒有機會去體會這種辛酸的。這也許就是「女子本弱,為母則剛」所要詮釋的意思吧。
  • 「女人本弱,為母則剛」,啥意思?
    女人的好處有很多,首先,女人溫柔,有愛心。人們常說,女人如水,就是體下了女人如水的溫柔。一般情況下,女人比男人更有憐憫之心。比如在一個家庭中,做母親的總是捨不得打孩子,而父親則不同,對孩子管教非常嚴厲。女人的好處還體現在方方面面。
  • 一句「女人本弱,為母則剛」道出了寶媽們多少心酸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這是一句出自梁啓超《新民說》的名言,放在這個時代背景下,這句話被過分的曲解。這句話本指女人的身體柔弱,但當她有了孩子以後,因為天性的母愛。常常會發揮出令人難以想像的意志力,表示對母親的讚美。
  • 「我不喜歡女子本弱,為母則剛,這是道德綁架」
    短片只有七分鐘,但卻展現了兩代女人在面對自己孩子時候,「殊途同歸」的女子本弱,為母則剛的本性。有人說,很不喜歡將「女子本弱,為母則剛」這句話,仿佛作為女子,就應該為了孩子變得堅強。世界上有幾十億人,有好的母親,也有不負責任的母親。
  •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分娩的那一刻上帝也為女人低下了頭
    文/文錦一個低層次的女人,往往會有以下幾種特徵:認為女人就應該依靠一個男人很多女人不能幸福的原因不是沒有遇到一個好男人,而是她們期待遇到一個好男人女人幸福的依據很簡單,有錢,踏實,自信,自由。人和人沒有不同,女性和男性沒有不同,都一樣可以掙錢,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甚至在很多方面,女性的細膩和堅韌可以幫助她們做得比男人們更好。
  •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當媽以後最怕什麼?
    一個女人成為「母親」的那一刻,對撫育孩子這件事,就已經責無旁貸了。 有的人為了以最好的狀態迎接寶寶的到來,為其成長提供最有利的「土壤」,開始拒絕熬夜,鍛鍊身體,對垃圾食品說NO,開始看養生和育兒的書籍;有的人生病了不敢吃藥,只能扛著,全靠意志力取勝,甚至連走路的每一步都小心翼翼;還有人把「媽媽」比作一輩子的職業:不能請假、不能退休、更不能換工作。
  • 悅讀|《坡道上的家》: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隨著庭審的深入,裡沙子的腦海中浮現了一幕又一幕場景,好像正在接受審判的不是坐在被告席上那個十惡不赦的母親,而是自己……讀後感「女子本弱,為母則剛」,這句乍一聽對女子充滿讚美的言語,卻在筆者讀了《坡道上的家》後,倍感空洞與無力。對這句話,筆者有以下扣問:1.女子本弱?如何本就弱了?又弱在何處?2.為母則剛?為何為母后就一定會剛強?
  • 男子本強,為父則柔;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俗話說,女子本弱,為母則剛,時代越來越發展,關於這句話的爭議也大了起來,還記得辯論節目《奇葩說》有位辯手講到,為母則剛這句話把母親捧到了一個尋常女子無法觸及的高度,像一個神壇,如果一個母親體現出懦弱,就會被人指責;而一個母親體現出剛強,則被人說,本該如此。
  •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致敬全天下所有偉大的媽媽!
    一、「女子本弱,為母則剛」的勇氣給了我們向上的動力媽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每一個女人這一輩子經歷最大的關卡就是生孩子,她們正在經歷著生與死的考驗,平時被針扎一樣都會疼痛不已的女生,如今成為了需要承受20跟肋骨斷裂般疼痛順產的剛強媽媽,平時受點磕磕碰碰就會嗷嗷大哭的女生,如今成為承受手術刀在自己的肚子上劃開一層有一層的皮肉剖腹產的堅強媽媽,她們為了我們平安出生,甘願在鬼門關走了一遭,經歷了生與死的考驗,他們這種「女子本弱,為母則剛」的勇氣給我們前進的動力,每一個媽媽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
  • 女子本弱,為母則強
    第七說情感為你講述身邊的真實情感故事堅強是獨立唯一的選擇,不敢倒下,因為身後有孩子;不敢逃避,因為前面有父母;不敢生病,因為沒人照顧;不敢說累,因為沒人慣著;時刻提醒自己不能倒下。大家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知道媽媽是個超人,可是卻不知道她也有一顆小女人心,她也希望永遠保留著小女人的那一面,可以永遠被他人保護,呵護。可是這所謂的小女人,所謂的少女心,所謂的不想長大,卻在為人妻,為人母的那一刻一點點退卻了。是什麼讓她變得這麼強大,是無情的歲月還是偉大的母愛。因為她知道如果自己不學著長大,不學著堅強就給不了子女好的生活,更做不了一個好媽媽的榜樣。
  • 女子本就弱,為母才能剛
    圖為小熙抱著月亮照半歲照片一年前誕下我的小公主後,可以算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突顯的矛盾就是我根本不知道怎麼照顧一個小寶寶!我本人是非常怕打針輸液的人,因為我的血管非常細,可以說「一針見血」這個名詞在我身上沒有發生過,我得好幾針才能見血……但是在我懷孕做孕檢的時候要面臨著幾乎一個月必須抽一次血的經歷,還有煩人的糖耐檢測一次性要抽四次血,甚至最疼的是面對生孩子要扎的留置針和打無痛分娩要被插在腰椎上長長的針頭。
  • 為什么女子本弱,為母則強?原來真相是這樣(扎心)
    很早看到一句話:女子本弱,為母則強。那時還是黃花閨女一個,不太懂裡面真正的涵義。這些年經過歲月的磨礪,婚姻的洗禮,在這個裡程碑裡聽過、看過也經歷過太多女人結婚生了孩子後種種遭遇和故事了。終於明白為什么女子本弱,為母則強了。
  • 凌晨兩點帶孩子看病:為母則剛,是男人給女人最大的傷害
    我剛聽到這句話,忍不住笑出了聲,但是隨之,我慢慢意識到問題,表情也逐漸嚴肅,或許只有做了母親,才能體會這句話裡,其實隱藏著多少無奈。現在,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讚美女人時,用到了梁啓超在《新民說》裡面的一句名言:「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其實最初的時候,梁先生的本意是用來形容,母親舐犢情深。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鼓勵,並讚頌女人,以一己之力抗下所有。
  • 二胎媽媽帶娃坐火車的照片火了,網友淚目: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常說「女子本弱,為母則剛」,每一個女人都不容易,她們本是弱勢群體,但是當她們有了孩子之後就會變得分外剛強,甚至可以支撐起整個家庭。一旦有了小孩,母親身上的擔子就更加重了。孩子是母親心頭肉,她們寧願自己吃苦也不希望孩子受累。
  •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是世界對女性最大的惡意」
    「女人的職責,就是在家帶好孩子,照顧好家裡的一切事情就可以了。」這句話已經不知道在多少人的嘴裡聽見過了。另一種說法就是,男人要扛起這個家已經很辛苦了,要贍養老小一家還要應酬,很辛苦的。所以,帶孩子和照顧好我們的家這些小事,就全歸你了吧。 以上便是當下社會最常見的喪偶式育兒。
  •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母親的愛是孩子最好的保護傘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這句話是形容偉大的母親的,前半句形容女性可能在身體素質上比男性弱小,後半句就是形容女子在有了孩子以後意志上會越發堅強,會孩子會有極強的保護欲。當自己的孩子出現危險的時候,母親會選擇義無反顧地去保護孩子,哪怕是犧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這一點不僅僅是表現在人類的母親上,雌性動物在有了孩子以後同樣也會做出相同的事情。
  •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做母親是不是就像一場戰爭?
    相信從懷上寶寶的那一刻,媽媽們就開始操心各種事,擔心產檢過不了,害怕生產的疼痛,不懂如何照顧新生兒,奶水是否充足,寶寶生病了最累的也是媽媽,熬不完的夜,操不完的心。儘管如此,但你依然是最愛他的人。2.夫妻關係。從二人世界變為三口之家甚至四口之家,這跨度對夫妻關係來說也是一場嚴峻的考驗。
  • 「女人本弱,為母則剛」孩子讓媽媽變得強大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每一個女生在當母親前,都是柔弱的小姑娘,會撒嬌會調皮,但一旦換了媽媽的角色,他們就變成了孩子的鎧甲勇士,他們是刺蝟,有著堅硬的外殼。孩子的出現讓媽媽這個詞變得無堅不摧,從孩子出生起自己陪伴孩子的每一天就會形成難以割捨的感情,孩子的一顰一笑,孩子的一舉一動動牽動著咱們做父母的心,孩子健康著成長是我們最健康的心願,孩子一旦生病,當媽的心都跟著緊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