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十年代時,香港影視界,曾颳起一場以賭為題材的旋風。其中周潤發主演的《賭神》,靠著他俊雅的外表,冷峻的氣質,精湛的演技,迅速風靡全國。一時間,周潤發成為大眾影迷心中的偶像,特別是他在劇中所飾賭神高進,那嫻熟的洗牌手法,更是令人們爭相模仿。
其後,借著《賭神》的一炮走紅,香港影視業又相繼出演了《賭聖》《賭王》等影片。而這些劇中人物的原型,均來自於號稱澳門鬼王的賭界天才葉漢。
(周潤髮飾演的「賭神」)
葉漢究竟有著怎樣的傳奇人生,為何能成為幾乎所有賭神類電影的原型主角呢?
一、少年時放蕩不羈。
一直以來,何鴻燊被公認為澳門的賭王,但他這個稱謂,只是指他善於經營和管理,是澳門賭博行業規模和財富上的老大。如果從賭技方面來說,真正的賭王非葉漢莫屬。
1904年,葉漢出生於廣東新會江門。由於當時社會動蕩不安,軍閥混戰,許多地下行業大行其道,最無本萬利和受歡迎的當屬經營賭場。
葉漢從小家中殷實,衣食無憂。這造就了他放蕩不羈的性格,整日裡逃避讀書,不務正業,只是沉迷於賭錢,琢磨賭術,十歲多一點就進入賭場工作。在打罵多次無效後,無計可施的父親對他幾乎到了徹底絕望的地步,只能放任他隨波逐流。當然他父親也不會想到,多年以後,這個兒子能成為賭界大名鼎鼎的人物。
(賭神葉漢)
二、在澳門嶄露頭角。
江門小地方的賭場,很快不能滿足葉漢的野心。他聽說澳門的賭場,全是有錢人出沒,於是來到澳門,在賭場中從一名小廝幹起,並很快升職到掌臺搖骰的荷官。
葉漢平日裡善於觀察和學習,總能從前輩那裡學到特殊的技能,賭技也迅速隨之提升。沒過多久,就從好幾十位荷官中脫穎而出,成為公認的頭牌荷官。
葉漢最擅長的本領就是骰寶。他善於用技巧和吆喝營造氛圍,吸引賭客圍在他的賭檯前。在他進行骰寶時,動作行雲流水技巧精妙,就是不下注的人,看他骰寶都是一種享受。因此總能吸引很多人參與,為賭場帶來巨大利潤,他自己也賺得盆滿缽滿。
由於長期在賭場內工作,耳濡目染之下,葉漢積累了豐富的賭場管理經驗。不過,隨著名氣的不斷提升,他與老東家傅老榕之間開始有了隔閡。最終兩人反目,葉漢另立門戶。
三、創澳娛賭王之爭。
1961年,在澳門有著賭聖之稱的葉漢,和當時港澳兩地權貴葉德利、霍英東以及何鴻燊組建競牌財團,創建了澳門娛樂公司,負責承辦澳門博彩業。靠著葉漢的賭技,和財團財力支持,澳娛的生意幹得風生水起,利潤豐厚。
整個60年代,葉漢幾乎壟斷了澳門所有的博彩業,在賭界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這時的他又把目光投向了世界,開始到世界各地去賭。特別是美國的拉斯維加斯,幾乎所有的賭場都有他的身影。對於這個逢賭必贏的中國人,美國各大賭場避之不及。
後來,由於葉漢性格張揚自恃有功,漸漸與何鴻燊產生了矛盾。兩人性格高傲互不服氣,最終何鴻燊佔據上風,成功把葉漢擠出了澳娛。從此,兩人開啟了澳門賭王的爭霸序幕。
(何鴻燊舊照)
四、留箴言「不賭為贏」離世。
1975年,敗走澳娛的葉漢捲土重來,打算創辦賽馬會,東山再起,與何鴻燊一較高下。但最終由於有人作梗,項目胎死腹中。葉漢認為是何鴻燊使壞,於是在報紙上連天發篇懟罵。兩大賭王成了罵街潑婦,著實讓吃瓜群眾看足了熱鬧。
直到1980年,賽馬會重新開幕。葉漢才揚眉吐氣,風光一時,人氣直逼何鴻燊。只是好景不長,很快賽馬會生意每況愈下,最終關門歇業,悽涼收場。
當時的葉漢已經75歲,但他仍沒有罷手,再次創新搞出海上賭船的項目,再次與何鴻燊戰成一團。這一次葉漢大獲全勝成功復仇,在出了心中惡氣之後,他卻選擇全身而退,離開了鍾愛一生的博彩行業。
縱觀葉漢的一生,其實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澳門賭業發展史。暮年時的葉漢曾說過,我雖精於賭術,但計算一生,其實也就是個為了個「玩」字。在他離世之際,更是留下「不賭為贏」的箴言告誡後人。而這不正是賭王應有的最高境界嗎!
(參考資料:《賭國「鬼王」葉漢》等)